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2-05
ISBN: 9787307099838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178页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共分十章,前七章主要通过实证方法,以温州城中村为例,实地调查温州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利益纠葛、矛盾冲突等具体表现,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中主要三大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过程。第八、九两章分析当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矛盾冲突频繁并且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第十章给出新的思路和视角即社会法视域下城中村改造或农房集聚改造中,避免矛盾冲突的方法路径。     方益权,1971年生,浙江省丽水市人。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教育法学研究所所长。曾在浙江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修。曾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育研究》、《政法论坛》、《法学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中小学学校管理》等全文复印20篇次。出版专著《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等,并担任过多本编著的副主编或参编法学教材。主要从事教育法学、民商法学的研究工作。 第1章  引言: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提出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对城中村的认识和界定
    2.2  城中村改制改造研究
    2.3  城中村改造中的焦点问题研究
    2.4  城中村改造中的相关法律研究
    2.5  城中村研究的不足与社会法新思路

    第3章  本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3.1  本研究的理论诉求和研究思路
    3.2  本研究的方法
    3.2.1  方法论层面
    3.2.2  具体研究方法
    3.2.3  温州城中村的基本情况调查

    第4章  城中村概述
    4.1  城中村的定义与特征
    4.1.1  城中村定义
    4.1.2  城中村特征
    4.2  城中村产生原因
    4.2.1  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
    4.2.2  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矛盾
    4.2.3  制度真空和法制法规滞后及不健全
    4.2.4  强烈的乡土认同感和排外意识
    4.2.5  城市管理水平低下
    4.3  城中村的社会功能
    4.3.1  城中村的正功能
    4.3.2  城中村的负功能

    第5章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各方主观意愿和动机分析
    5.1  城中村改造含义
    5.1.1  城中村改造的定义
    5.1.2  如火如茶的城中村改造
    5.2  村民对于城中村改造的意愿
    5.2.1  村民同意改造的理性与感性选择
    5.2.2  村民不愿意改造的理性与感性选择
    5.3  城中村改造的政府动机分析
    5.3.1  改善城市形象的政绩动力
    5.3.2  日趋重要的维稳考虑
    5.3.3  城中村改造的利益驱动

    第6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关系
    6.1  利益群体分化的社会背景
    6.2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攸关方及其损益
    6.2.1  利益攸关方之一——政府及其损益
    6.2.2  利益攸关方之二——村庄和村民及其损益
    6.2.3  利益攸关方之三——开发商及其损益

    第7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
    7.1  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博弈
    7.1.1  改造模式选择中的博弈
    7.1.2  规划修编过程中的博弈
    7.1.3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博弈
    7.1.4  分析与小结
    7.2  村庄外部多元利益群体及其矛盾
    7.2.1  政府与村庄的矛盾
    7.2.2  开发商与村庄的矛盾
    7.2.3  原住民与租住户的矛盾
    7.3  村庄内部各类群体矛盾冲突
    7.3.1  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7.3.2  村庄“精英”之间的矛盾
    7.3.3  普通村民之间的矛盾

    第8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主要矛盾的根源
    8.1  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争议
    8.1.1  历史上的地租理论
    8.1.2  涨价归公还是归私?
    8.1.3  不合理的补偿
    8.1.4  改造中的不规范行为
    8.2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冲突的制度渊源
    8.2.1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备与内在冲突
    8.2.2  有关土地征收法律成为地方政府的“婢女”
    8.2.3  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民利益的限制
    8.2.4  暴力拆迁背后的法律困境
    8.2.5  土地征用的法律法规和安置补偿标准
    8.2.6  制度寻租
    8.3  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困境
    8.3.1  管制型政府及其失败
    8.3.2  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问题
    8.3.3  多元利益主体对管制型政府的挑战
    8.3.4  村庄“代理人”困境

    第9章  创设城中村改造的公平博弈平台
    9.1  制衡政府强势地位
    9.1.1  理顺、修订现行法律法规
    9.1.2  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9.1.3  从“管制”向“善治”转变
    9.2  提高农民谈判能力
    9.2.1  凝聚村集体力量
    9.2.2  农民群体组织化
    9.3  社会力量做好监督和公判
    9.3.1  学界研究和监督
    9.3.2  公众与媒体监督
    9.3.3  社会其他力量介入
    9.4  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制度
    9.4.1  市场化补偿
    9.4.2  给予农民土地开发权
    9.4.3  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

    第10章  社会法视域下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10.1  修订或完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法律法规
    10.2  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10.3  制定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失业救济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共分十章,前七章主要通过实证方法,以温州城中村为例,实地调查温州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利益纠葛、矛盾冲突等具体表现,分析了城中村改造中主要三大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过程。第八、九两章分析当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矛盾冲突频繁并且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第十章给出新的思路和视角即社会法视域下城中村改造或农房集聚改造中,避免矛盾冲突的方法路径。
  • 作者简介:
        方益权,1971年生,浙江省丽水市人。温州大学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温州大学教育法学研究所所长。曾在浙江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研修。曾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温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十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教育研究》、《政法论坛》、《法学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学术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商法学》、《中小学学校管理》等全文复印20篇次。出版专著《学生伤害事故赔偿》等,并担任过多本编著的副主编或参编法学教材。主要从事教育法学、民商法学的研究工作。
  • 目录:
    第1章  引言: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提出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对城中村的认识和界定
    2.2  城中村改制改造研究
    2.3  城中村改造中的焦点问题研究
    2.4  城中村改造中的相关法律研究
    2.5  城中村研究的不足与社会法新思路

    第3章  本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3.1  本研究的理论诉求和研究思路
    3.2  本研究的方法
    3.2.1  方法论层面
    3.2.2  具体研究方法
    3.2.3  温州城中村的基本情况调查

    第4章  城中村概述
    4.1  城中村的定义与特征
    4.1.1  城中村定义
    4.1.2  城中村特征
    4.2  城中村产生原因
    4.2.1  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
    4.2.2  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矛盾
    4.2.3  制度真空和法制法规滞后及不健全
    4.2.4  强烈的乡土认同感和排外意识
    4.2.5  城市管理水平低下
    4.3  城中村的社会功能
    4.3.1  城中村的正功能
    4.3.2  城中村的负功能

    第5章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各方主观意愿和动机分析
    5.1  城中村改造含义
    5.1.1  城中村改造的定义
    5.1.2  如火如茶的城中村改造
    5.2  村民对于城中村改造的意愿
    5.2.1  村民同意改造的理性与感性选择
    5.2.2  村民不愿意改造的理性与感性选择
    5.3  城中村改造的政府动机分析
    5.3.1  改善城市形象的政绩动力
    5.3.2  日趋重要的维稳考虑
    5.3.3  城中村改造的利益驱动

    第6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关系
    6.1  利益群体分化的社会背景
    6.2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攸关方及其损益
    6.2.1  利益攸关方之一——政府及其损益
    6.2.2  利益攸关方之二——村庄和村民及其损益
    6.2.3  利益攸关方之三——开发商及其损益

    第7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
    7.1  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博弈
    7.1.1  改造模式选择中的博弈
    7.1.2  规划修编过程中的博弈
    7.1.3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博弈
    7.1.4  分析与小结
    7.2  村庄外部多元利益群体及其矛盾
    7.2.1  政府与村庄的矛盾
    7.2.2  开发商与村庄的矛盾
    7.2.3  原住民与租住户的矛盾
    7.3  村庄内部各类群体矛盾冲突
    7.3.1  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
    7.3.2  村庄“精英”之间的矛盾
    7.3.3  普通村民之间的矛盾

    第8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主要矛盾的根源
    8.1  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争议
    8.1.1  历史上的地租理论
    8.1.2  涨价归公还是归私?
    8.1.3  不合理的补偿
    8.1.4  改造中的不规范行为
    8.2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冲突的制度渊源
    8.2.1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备与内在冲突
    8.2.2  有关土地征收法律成为地方政府的“婢女”
    8.2.3  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民利益的限制
    8.2.4  暴力拆迁背后的法律困境
    8.2.5  土地征用的法律法规和安置补偿标准
    8.2.6  制度寻租
    8.3  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困境
    8.3.1  管制型政府及其失败
    8.3.2  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问题
    8.3.3  多元利益主体对管制型政府的挑战
    8.3.4  村庄“代理人”困境

    第9章  创设城中村改造的公平博弈平台
    9.1  制衡政府强势地位
    9.1.1  理顺、修订现行法律法规
    9.1.2  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9.1.3  从“管制”向“善治”转变
    9.2  提高农民谈判能力
    9.2.1  凝聚村集体力量
    9.2.2  农民群体组织化
    9.3  社会力量做好监督和公判
    9.3.1  学界研究和监督
    9.3.2  公众与媒体监督
    9.3.3  社会其他力量介入
    9.4  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制度
    9.4.1  市场化补偿
    9.4.2  给予农民土地开发权
    9.4.3  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

    第10章  社会法视域下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10.1  修订或完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法律法规
    10.2  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10.3  制定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失业救济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保险(第四版)
邓大松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文化脑:人类天性的文化神经科学 韩世辉
韩世辉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化的资本:美国大型工业公司的兴起
(美)威廉·G.罗伊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保障理论:发生机制与政策逻辑
席恒 著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调查:设计与评估
祝建华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转型与晚清民国词学流变
朱惠国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探究
姒鹭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机器学习在构造煤分布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王新、陈同俊 著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高职体育与健康
王新、谭震 编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常见创伤骨折诊治新策略·骨的柱与环理论
王新、刘洪智、周路纲 著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工程测试与过程控制系统
王新、王书茂、杨为民 著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建筑力学
王新、焦欣欣 编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医疗设备维护概论(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临床工程方向用 配增值)/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王新、郑焜、钱国华 编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数据结构(C语言版)/云南省《数据结构》精品课程建设教材
王新、周卫红 编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大学计算机应用与案例实验指导与习题
王新、李向群、张凤云 编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王新、孙卫华、邓泽祥 主编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程
王新、郭强、于广东 主编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变频调速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健康诊断
王新、马庆林 编著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
兽医药理学
王新、李艳华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