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年第2季度)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年第2季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5-09
版次: 1
ISBN: 9787504938107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3页
字数: 27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英语
分类: 经济
  • 2005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抑制,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各种价格指数平稳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加。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二是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下调了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适时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修改和完善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规则。三是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四是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五是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六是继续改进外汇管理。七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总体看,下半年经济平称,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但当前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强观察和研究。
    2005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和微调,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注重发挥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一是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三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发挥信贷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作用;四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五是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六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一、货币总量增长适度
    二、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
    三、金融机构货款稳定增加
    四、基础货币平衡增长,银行体系流动充裕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有所上升,货币市场利率平衡下行
    六、外汇储备继续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稳定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二、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三、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四、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货政策引导
    五、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努力维护金融稳定
    六、继续改进外汇管理
    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分析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四部分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及20054年展望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二、2005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与趋势

    专栏
    专栏1如何看待当前货币信贷形势
    专栏2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专栏3短期融资券
    专栏4债券远期交易
    专栏5扩大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平称、较快增长
    专栏6工业企业效益分析



    附录一2005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大事记
    附录二2005年上半年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附录三中国主要经济和金融指标
    附录四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和金融指标
  • 内容简介:
    2005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抑制,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各种价格指数平稳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加。200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二是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下调了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适时上调境内商业银行美元、港币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修改和完善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规则。三是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四是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五是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六是继续改进外汇管理。七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总体看,下半年经济平称,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较强。但当前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需要进一步加强观察和研究。
    2005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和微调,保持货币信贷稳定增长,注重发挥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一是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二是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三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发挥信贷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作用;四是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五是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六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目录: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一、货币总量增长适度
    二、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
    三、金融机构货款稳定增加
    四、基础货币平衡增长,银行体系流动充裕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有所上升,货币市场利率平衡下行
    六、外汇储备继续较快增长,人民币汇率稳定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二、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三、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四、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货政策引导
    五、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努力维护金融稳定
    六、继续改进外汇管理
    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第三部分金融市场分析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四部分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及20054年展望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第五部分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二、2005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取向与趋势

    专栏
    专栏1如何看待当前货币信贷形势
    专栏2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专栏3短期融资券
    专栏4债券远期交易
    专栏5扩大国内消费,促进经济平称、较快增长
    专栏6工业企业效益分析



    附录一2005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大事记
    附录二2005年上半年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附录三中国主要经济和金融指标
    附录四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和金融指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