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解析与适用

物权法解析与适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5
版次: 1
ISBN: 9787802192157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6页
字数: 280千字
分类: 法律
  • 《物权法解析与适用》一书已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编著的权威性。《物权法解析与适用》主编唐德华,系原最高人民法院主管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并在实践部门具有很高的威望。另外,参与编写《物权法解析与适用》的其他人员均来自物权法相关权威部门。因为有了这些作者的合作,才使得《物权法解析与适用》的实用性和以案说法的特点得到了突出的展现。二是清晰的体例编排紧扣物权法条文,便于人们对照法条进行理解、学习和领悟。物权法共分6编,分别是“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附则”。而《物权法解析与适用》在体例编排上紧扣法条,也将内容对应分为了6编,依次与法条对应,并按照法律规定的层次逐级递进。比如:“所有权”编又分为:所有权的一般规定,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整编突出了易于学习和普及的特点。三是对于法条中关键词语的解析精准、饱满,避免了司法实践部门和广大读者在理解、学习物权法过程中概念模糊不清的尴尬。法律条文通常简洁,这就为人们的理解带来了难度,而最高法院作为国家的法律解释机构之一,在这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前瞻性,因此对于一些法条中笼而统之的概念,书中均作了较为清晰的解释,这也是《物权法解析与适用》的一个主要特点。 前言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原则
    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
    (二)坚持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三)坚持物权法定原则
    (四)坚持物权登记公示原则
    (五)坚持物权取得与行使公德原则
    二、物权立法的特点
    (一)坚持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二)坚持民主立法程序
    1.立法提案提出的民主程序
    2.法律草案审议的民主程序
    3.开门立法的民主程序
    (三)坚持与其他法律的科学衔接
    1.物权法与单行法的衔接
    2.物权法与公法的衔接
    3.物权法与刑法的衔接
    (四)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三、物权法的立法宗旨
    (一)坚持两个维护
    (二)明确物的归属
    (三)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四)充分发挥物的效用
    四、物与物权的理论与实践
    (一)物
    1.物的特征
    2.物的分类
    3.物的利用
    (二)物权
    1.物权的属性
    2.物权效力
    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与消灭
    一、不动产登记
    (一)物权变动的模式
    (二)不动产登记的性质
    (三)登记机构和职责
    (四)当事人申请登记
    1.初始登记
    2.预告登记
    3.更正登记
    4.异议登记
    5.动产和权利质权登记
    6.补办登记
    二、动产交付
    第三章物权的保护

    第二编所有权
    第四章一般规定
    第五章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
    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七章相邻关系
    第八章共有
    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编用益物权
    第十章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
    第十四章地役权

    第四编担保物权
    第十五章一般规定
    第十六章抵押权
    第十七章质权
    第十八章留置权

    第五编占有
    第十九章占有

    第六编附则
    (一)就不动产统一登记作出过渡性规定
    (二)明确了物权法的时间效力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说明
  • 内容简介:
    《物权法解析与适用》一书已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编著的权威性。《物权法解析与适用》主编唐德华,系原最高人民法院主管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并在实践部门具有很高的威望。另外,参与编写《物权法解析与适用》的其他人员均来自物权法相关权威部门。因为有了这些作者的合作,才使得《物权法解析与适用》的实用性和以案说法的特点得到了突出的展现。二是清晰的体例编排紧扣物权法条文,便于人们对照法条进行理解、学习和领悟。物权法共分6编,分别是“总则”“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附则”。而《物权法解析与适用》在体例编排上紧扣法条,也将内容对应分为了6编,依次与法条对应,并按照法律规定的层次逐级递进。比如:“所有权”编又分为:所有权的一般规定,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整编突出了易于学习和普及的特点。三是对于法条中关键词语的解析精准、饱满,避免了司法实践部门和广大读者在理解、学习物权法过程中概念模糊不清的尴尬。法律条文通常简洁,这就为人们的理解带来了难度,而最高法院作为国家的法律解释机构之一,在这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前瞻性,因此对于一些法条中笼而统之的概念,书中均作了较为清晰的解释,这也是《物权法解析与适用》的一个主要特点。
  • 目录:
    前言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原则
    一、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原则
    (二)坚持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三)坚持物权法定原则
    (四)坚持物权登记公示原则
    (五)坚持物权取得与行使公德原则
    二、物权立法的特点
    (一)坚持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二)坚持民主立法程序
    1.立法提案提出的民主程序
    2.法律草案审议的民主程序
    3.开门立法的民主程序
    (三)坚持与其他法律的科学衔接
    1.物权法与单行法的衔接
    2.物权法与公法的衔接
    3.物权法与刑法的衔接
    (四)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
    三、物权法的立法宗旨
    (一)坚持两个维护
    (二)明确物的归属
    (三)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四)充分发挥物的效用
    四、物与物权的理论与实践
    (一)物
    1.物的特征
    2.物的分类
    3.物的利用
    (二)物权
    1.物权的属性
    2.物权效力
    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与消灭
    一、不动产登记
    (一)物权变动的模式
    (二)不动产登记的性质
    (三)登记机构和职责
    (四)当事人申请登记
    1.初始登记
    2.预告登记
    3.更正登记
    4.异议登记
    5.动产和权利质权登记
    6.补办登记
    二、动产交付
    第三章物权的保护

    第二编所有权
    第四章一般规定
    第五章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
    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七章相邻关系
    第八章共有
    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编用益物权
    第十章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
    第十四章地役权

    第四编担保物权
    第十五章一般规定
    第十六章抵押权
    第十七章质权
    第十八章留置权

    第五编占有
    第十九章占有

    第六编附则
    (一)就不动产统一登记作出过渡性规定
    (二)明确了物权法的时间效力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说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