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010181097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1页
字数: 17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8人买过
  •   我们的目标不应把自己限定在人类推理能力在不经设备辅助的情况下所能实现的东西上,而是要去揭示我们天生的才能在通过研究获得的理论和计算装置补充后可以实现的理性标准是什么。
      在这样的数据集面前,那种过去想象中的一一一个人坐在仪器前,以命题形式勤勤恳恳地记下观测数据,等待和理论预言进行对比一一的图景,变得完全不切实际了!处理这种信息,必须依赖于我们天生认知能力之外的技术增强一一它们已经成为日常科研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提到的所有案例显示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科学事业的重心已经从人类身上转移开了。
      哥白尼革命第1次把人类从物理宇宙中心的地位上驱逐出去;而现在,科学又把人类驱离了认识论宇宙的中心。这不是我们要哀悼的,而是我们要庆贺的。最后,还有一个次要一点的结论:科学哲学,或至少是其中处理认识论的部分,己不再属于人类了。   保罗·汉弗莱斯(Paul William Humphreys),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席,美国哲学学会国际部主任,弗吉尼亚大学哲学系主任等,兼任国际著名杂志Synthese,Philosophy of Science,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等编委,近年来尤以其在科学哲学以及有关突现的认识论研究、计算机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闻名于欧美哲学界。著有《解释的或然性一一社会科学、医学和物理科学中的因果解释(The Chances of Explanation:Causal Explanation in the Sociai,Medical,and Physical Sciences)、《突现的哲学解释》(Emergence:A Philosophical Account),主编《牛津科学哲学手册>(Oxford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突现——科学与哲学当代读本》(Emergence: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等书。
      
      苏湛,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哲学、物理学史。著有《看得见的中国科技史》、《十一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译有《哈拉维与基因改良食品)(合译)、《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合译)等。
      
      董春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自然辩证法研究》副主编等。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哲学、系统科学哲学、科学哲学。
      孙卫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教授,以科学哲学、认识论与形而上学、逻辑学和心灵哲学等方面的研究见长。 前言

    第1章 认识增强器
    1.1 外推、转换和益增
    1.2 独立于人类的科学

    第2章 科学经验主义
    2.1 经验主义和可靠探测(Reliable Detection)
    2.2 稀释论证(Dilution Argument)
    2.3 准确性、精确性和解析度
    2.4 重叠论证
    2.5 性质簇实在论
    2.6 回归布里奇曼
    2.7 作为性质探测器的仪器
    2.8 了解你的仪器
    2.9 性质
    2.10认识安全

    第3章 计算科学
    3.1 计算科学的兴起
    3.2 两条原理
    3.3 分析单元
    3.4 计算模板
    3.5 “相同方程组同解”:对科学的重组
    3.6 模板的建构
    3.7 校正集、诠释和正当性论证
    3.8 选择性实在论
    3.9 更进一步的推论
    3.10 模板不总是建立在定律和理论上
    3.11 主题特定知识在模板建构和评价中的作用
    3.12 语构很重要
    3.13 与库恩观点的简要对比
    3.14 计算模型

    第4章 计算机模拟
    4.1 定义
    4.2 计算机模拟的一些优势
    4.3 显微镜比喻和技术进步
    4.4 可观测、可探测、可处理
    4.5 其他几种模拟
    4.6 基于主体的建模
    4.7 模拟的缺陷

    第5章 进一步的话题
    5.1 计算机模拟与新毕达哥拉斯主义
    5.2 抽象和理想化
    5.3 认识不透明性
    5.4 逻辑形式和计算形式
    5.5 实践上,而非原则上
    5.6 结论

    References
    索引
  • 内容简介:
      我们的目标不应把自己限定在人类推理能力在不经设备辅助的情况下所能实现的东西上,而是要去揭示我们天生的才能在通过研究获得的理论和计算装置补充后可以实现的理性标准是什么。
      在这样的数据集面前,那种过去想象中的一一一个人坐在仪器前,以命题形式勤勤恳恳地记下观测数据,等待和理论预言进行对比一一的图景,变得完全不切实际了!处理这种信息,必须依赖于我们天生认知能力之外的技术增强一一它们已经成为日常科研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提到的所有案例显示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科学事业的重心已经从人类身上转移开了。
      哥白尼革命第1次把人类从物理宇宙中心的地位上驱逐出去;而现在,科学又把人类驱离了认识论宇宙的中心。这不是我们要哀悼的,而是我们要庆贺的。最后,还有一个次要一点的结论:科学哲学,或至少是其中处理认识论的部分,己不再属于人类了。
  • 作者简介:
      保罗·汉弗莱斯(Paul William Humphreys),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席,美国哲学学会国际部主任,弗吉尼亚大学哲学系主任等,兼任国际著名杂志Synthese,Philosophy of Science,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等编委,近年来尤以其在科学哲学以及有关突现的认识论研究、计算机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闻名于欧美哲学界。著有《解释的或然性一一社会科学、医学和物理科学中的因果解释(The Chances of Explanation:Causal Explanation in the Sociai,Medical,and Physical Sciences)、《突现的哲学解释》(Emergence:A Philosophical Account),主编《牛津科学哲学手册>(Oxford Handbook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突现——科学与哲学当代读本》(Emergence:Contemporary Readings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等书。
      
      苏湛,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哲学、物理学史。著有《看得见的中国科技史》、《十一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译有《哈拉维与基因改良食品)(合译)、《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合译)等。
      
      董春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自然辩证法研究》副主编等。研究方向为物理学哲学、系统科学哲学、科学哲学。
      孙卫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教授,以科学哲学、认识论与形而上学、逻辑学和心灵哲学等方面的研究见长。
  • 目录:
    前言

    第1章 认识增强器
    1.1 外推、转换和益增
    1.2 独立于人类的科学

    第2章 科学经验主义
    2.1 经验主义和可靠探测(Reliable Detection)
    2.2 稀释论证(Dilution Argument)
    2.3 准确性、精确性和解析度
    2.4 重叠论证
    2.5 性质簇实在论
    2.6 回归布里奇曼
    2.7 作为性质探测器的仪器
    2.8 了解你的仪器
    2.9 性质
    2.10认识安全

    第3章 计算科学
    3.1 计算科学的兴起
    3.2 两条原理
    3.3 分析单元
    3.4 计算模板
    3.5 “相同方程组同解”:对科学的重组
    3.6 模板的建构
    3.7 校正集、诠释和正当性论证
    3.8 选择性实在论
    3.9 更进一步的推论
    3.10 模板不总是建立在定律和理论上
    3.11 主题特定知识在模板建构和评价中的作用
    3.12 语构很重要
    3.13 与库恩观点的简要对比
    3.14 计算模型

    第4章 计算机模拟
    4.1 定义
    4.2 计算机模拟的一些优势
    4.3 显微镜比喻和技术进步
    4.4 可观测、可探测、可处理
    4.5 其他几种模拟
    4.6 基于主体的建模
    4.7 模拟的缺陷

    第5章 进一步的话题
    5.1 计算机模拟与新毕达哥拉斯主义
    5.2 抽象和理想化
    5.3 认识不透明性
    5.4 逻辑形式和计算形式
    5.5 实践上,而非原则上
    5.6 结论

    References
    索引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
郁滨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解剖学(第2版)
黄文华 萧洪文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3版)
张树玲;宋跃武;刘玲;岳素林;李超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性风险监测模型研究及实现(以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为例)
沈虹 著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一部人类文明史
许翼云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框架与防控
方意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思维
张诚忠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架构设计与平台开发策略 [丹]托比亚斯·明希
[丹]托比亚斯·明希(Tobias Münch)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之美(2023版)
(美)德内拉 · 梅多斯(Donella H. Meadows ) 著,邱昭良 译,湛庐出品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32小时通关(第二版)
薛大龙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
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丛书·延长的万物之尺:计算科学、经验主义与科学方法
系统协同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若干问题研究——第四届“羊城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征文获奖论文集
刘峥 著,刘峥,王勇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