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010153551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97页
字数: 4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7人买过
  •   心身问题——自笛卡尔以其特有的方式提出以来——一直是哲学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的论证著称于世,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新纪元,但其二元论仍受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讨伐。物理主义曾以“心脑同一论”的形式风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但很快被功能主义所取代。正当物理主义面临理论困境之时,塞尔和查默斯等人异军突起,各自打着“自然主义”的旗号,后者甚至公然举起“二元论”的旗帜,预示着二元论的复兴已经势在必然。
      在深入剖析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提出了“有序二元论”,以区别于笛卡尔的“平行二元论”。“有序二元论”有两根理论支柱,一是“随附性”概念,一是基于康德目的论的“功能系统本体论”。由此引申出来的主要观点是:功能系统有两个方面,即功能意义与功能结构,处于“整体一部分”随附性的关系之中;心身系统是一种功能系统,在心身互动的过程中呈现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下向因果”和“上向因果”,而非笛卡尔所描述的平行因果。“有序二元论”一方面容纳了“心身因果互动”的常识,另一方面又摈弃了笛卡尔“灵魂不灭”的教条。
      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密切相关,尤其涉及涵义一指称问题;笛卡尔的心身问题可归结为存在问题,与形而上学有着不解之缘。有鉴于此,《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还分析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盖梯尔问题”和塔斯基的“真”理论,以批判继承的态度探讨了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体系。   陈晓平,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逻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冯友兰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道德哲学和中国近现代哲学。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代表著作有:《自然演绎逻辑导论》(1991年、2006年、2013年),《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1994年),《面对道德冲突》(2002年),《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2010年)。 前言
    第一编 从功能系统的角度看心身问题——基于实践论的心灵哲学
    第1章 随附性、因果性与功能系统
    1.1 引言
    1.2 何谓“随附性
    1.3 随附性与因果性
    1.4 功能系统与两种随附性
    1.5 功能结构可以还原而功能意义不可还原
    1.6 整体一部分随附性和宏观一微观随附性
    1.7 活力系统与第三种随附性
    1.8 活力系统与康德的目的论
    第2章 对金在权的”随附性“概念的分析与改进
    2.1 弱随附性与强随附性
    2.2 全总随附性及其与强、弱随附性的关系
    2.3 随附性的意义底线
    2.4 对金在权的”全总随附性困境“的消除
    2.5 关于随附性的分辨表述和变化表述
    2.6 对金在权的强、弱”随附性“的初步改进
    2.7 全总随附性是最弱的
    2.8 对”随附性“定义的进一步改进
    2.9 再谈三种”随附性“的关系和涵义
    2.10 此三种随附性与彼三种随附性
    第3章 结构还原与功能实现
    3.1 从随附性到共变性和可还原性
    3.2 功能的多重实现及其局部化
    3.3 对金在权的事件结构的改进:心身融合事件
    3.4 下向因果可以消除吗?
    3.5 内格尔的推导还原模型
    3.6 金在权的功能还原模型
    3.7 感受性的不可还原性及其论证
    第4章 评戴维森与金在权关于心身问题的争论
    4.1 戴维森的非则一元论
    4.2 非则一元论的三个原则
    4.3 关于心理因果性和性质二元论的争论
    4.4 关于”严格规律“的争论
    4.5 结论
    第5章 物理主义与功能主义
    5.1 功能的”物理实现原则“及其表述
    5.2 从心脑同一论到功能主义
    5.3 机器功能主义
    5.4 因果理论功能主义
    5.5 对基础理论的选择
    5.6 关于功能主义的物理主义论证
    第6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心灵哲学
    6.1 物理主义的十字路口
    6.2 评金在权的“接近充足的物理主义”
    6.3 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及其生物自然主义
    ……
    第二编 语言、知识与真理——基于认识论的语言哲学
    第三编 存在、实在与先验自我——对康德体系的改进和对笛卡尔问题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索引
  • 内容简介:
      心身问题——自笛卡尔以其特有的方式提出以来——一直是哲学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的论证著称于世,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新纪元,但其二元论仍受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讨伐。物理主义曾以“心脑同一论”的形式风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但很快被功能主义所取代。正当物理主义面临理论困境之时,塞尔和查默斯等人异军突起,各自打着“自然主义”的旗号,后者甚至公然举起“二元论”的旗帜,预示着二元论的复兴已经势在必然。
      在深入剖析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提出了“有序二元论”,以区别于笛卡尔的“平行二元论”。“有序二元论”有两根理论支柱,一是“随附性”概念,一是基于康德目的论的“功能系统本体论”。由此引申出来的主要观点是:功能系统有两个方面,即功能意义与功能结构,处于“整体一部分”随附性的关系之中;心身系统是一种功能系统,在心身互动的过程中呈现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下向因果”和“上向因果”,而非笛卡尔所描述的平行因果。“有序二元论”一方面容纳了“心身因果互动”的常识,另一方面又摈弃了笛卡尔“灵魂不灭”的教条。
      心灵哲学与语言哲学密切相关,尤其涉及涵义一指称问题;笛卡尔的心身问题可归结为存在问题,与形而上学有着不解之缘。有鉴于此,《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还分析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盖梯尔问题”和塔斯基的“真”理论,以批判继承的态度探讨了康德的先验形而上学体系。
  • 作者简介:
      陈晓平,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逻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冯友兰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道德哲学和中国近现代哲学。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代表著作有:《自然演绎逻辑导论》(1991年、2006年、2013年),《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1994年),《面对道德冲突》(2002年),《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2010年)。
  •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从功能系统的角度看心身问题——基于实践论的心灵哲学
    第1章 随附性、因果性与功能系统
    1.1 引言
    1.2 何谓“随附性
    1.3 随附性与因果性
    1.4 功能系统与两种随附性
    1.5 功能结构可以还原而功能意义不可还原
    1.6 整体一部分随附性和宏观一微观随附性
    1.7 活力系统与第三种随附性
    1.8 活力系统与康德的目的论
    第2章 对金在权的”随附性“概念的分析与改进
    2.1 弱随附性与强随附性
    2.2 全总随附性及其与强、弱随附性的关系
    2.3 随附性的意义底线
    2.4 对金在权的”全总随附性困境“的消除
    2.5 关于随附性的分辨表述和变化表述
    2.6 对金在权的强、弱”随附性“的初步改进
    2.7 全总随附性是最弱的
    2.8 对”随附性“定义的进一步改进
    2.9 再谈三种”随附性“的关系和涵义
    2.10 此三种随附性与彼三种随附性
    第3章 结构还原与功能实现
    3.1 从随附性到共变性和可还原性
    3.2 功能的多重实现及其局部化
    3.3 对金在权的事件结构的改进:心身融合事件
    3.4 下向因果可以消除吗?
    3.5 内格尔的推导还原模型
    3.6 金在权的功能还原模型
    3.7 感受性的不可还原性及其论证
    第4章 评戴维森与金在权关于心身问题的争论
    4.1 戴维森的非则一元论
    4.2 非则一元论的三个原则
    4.3 关于心理因果性和性质二元论的争论
    4.4 关于”严格规律“的争论
    4.5 结论
    第5章 物理主义与功能主义
    5.1 功能的”物理实现原则“及其表述
    5.2 从心脑同一论到功能主义
    5.3 机器功能主义
    5.4 因果理论功能主义
    5.5 对基础理论的选择
    5.6 关于功能主义的物理主义论证
    第6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心灵哲学
    6.1 物理主义的十字路口
    6.2 评金在权的“接近充足的物理主义”
    6.3 塞尔的“中文屋”论证及其生物自然主义
    ……
    第二编 语言、知识与真理——基于认识论的语言哲学
    第三编 存在、实在与先验自我——对康德体系的改进和对笛卡尔问题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教科书绘本系列:牛蒡医生的诊所(爆笑、温馨的绘本故事,自然缓解孩子就医恐惧心理。培养孩子对医院功能的认知,了解蔬菜常识,增强孩子的健康意识)丁虹绘本馆出品 [3-6岁]
丁虹 译;[日]植垣步子 著绘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之镜:找寻自我
张华方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的创可贴
(日) 香山丽华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之桥书系??夏洛特日记
克里.格林伍德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奇景——80幅画描绘意识之谜 美术理论 [以]西蒙娜·金斯伯格[以]伊娃·亚布隆卡著 新华正版
[以]西蒙娜·金斯伯格[以]伊娃·亚布隆卡著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元气社
心理专家说团队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对话:照见真实的自己
黄国庆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手巧的小蓝(精)/垃圾分类超人
胡晓霞 编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疗愈:信念修正的理论与实践
孙丹阳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教科书绘本系列:玉米粒姐姐的美发店(教会孩子:寻求创新诚可贵,保持本真更重要。告诉大人:牢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丁虹绘本馆出品 [3-6岁]
丁虹 译;[日]植垣步子 著绘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导师的智慧人生/人生大学讲堂书系
拾月 主编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心灵教科书绘本系列:猫的深夜澡堂(每天晚上都可以给孩子读一遍的快乐绘本,大人孩子都能感受到猫澡堂的温馨和治愈)丁虹绘本馆出品 [3-6岁]
丁虹 译;北村裕花 著绘;[日]日下美奈子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近人近事探案集
陈晓平 著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3版)()
陈晓平 傅旭东 著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电路原理 第4版
陈晓平 李长杰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社区高血压病例精粹
陈晓平 著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新1版)
陈晓平 编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电气安全 第2版
陈晓平 傅海军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电路原理(第3版)
陈晓平、李长杰 著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非常规突发事件复杂应急资源分配网络优化调度和配置研究
陈晓平、葛敏 著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电路实验与仿真设计教程
陈晓平 主编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Protel 99 SE——电子线路CAD应用教程
陈晓平 主编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电路复习指导与习题全解
陈晓平 主编
心灵、语言与实在:对笛卡尔心身问题的思考
面对道德冲突--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陈晓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