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莫小路)(第二版)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莫小路)(第二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03
版次: 2
ISBN: 9787122288950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1页
字数: 47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第二版)的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第一章)为植物识别基础,介绍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点。模块二(第二至第九章),第二章介绍植物分类知识;第三至第八章分别介绍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药用植物;第九章重点介绍被子植物中,药用植物分布的各科主要特征和代表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结合南方常见药用植物,详细地描述每种药用植物的突出特征、分布、生境、入药部位及功效。模块三(第十章)为药用植物资源,主要介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以及广东、广西、云南的中药资源及生产情况。  
    本书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药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中医、制药等非中药专业师生以及爱好药用植物的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莫小路,女,广西柳州人,教授。 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植物学专业,从事药用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获博士学位。 2004年至今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从事药用植物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绪论1 

    一、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的学习内容及任务1 

    二、药用植物研究的发展简史2 

    三、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关系3 

    四、学习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的方法4 

    模块一植物识别基础 

    第一章植物的器官形态6 

    第一节根6 

    一、根与根系的类型6 

    二、根的变态7 

    三、根的内部构造9 

    第二节茎19 

    一、茎的形态19 

    二、茎的类型22 

    三、茎的变态24 

    四、茎的内部构造25 

    第三节叶36 

    一、叶的组成36 

    二、叶的形态37 

    三、单叶与复叶42 

    四、叶序44 

    五、叶的变态45 

    六、叶的内部构造46 

    第四节花50 

    一、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50 

    二、花的类型57 

    三、花程式与花图式58 

    四、花序及其类型59 

    五、花的内部构造61 

    第五节果实65 

    一、果实的发育与形成65 

    二、果实的构造和功能66 

    三、果实的类型66 

    四、果实的散布68 

    五、果实的内部构造68 

    第六节种子72 

    一、种子的形态结构72 

    二、种子的类型73 

    三、种子的寿命与萌发73 

    四、种子的内部构造74 

    模块二药用植物分类及识别 

    第二章植物分类知识78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78 

    第二节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79 

    第三节植物的命名80 

    一、植物学名的组成80 

    二、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名称81 

    第四节植物界的分门及分类检索表81 

    一、植物界的分门81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81 

    第三章药用藻类植物84 

    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84 

    第二节藻类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84 

    一、蓝藻门84 

    二、绿藻门85 

    三、红藻门85 

    四、褐藻门85 

    第四章药用菌类植物87 

    第一节菌类概述87 

    第二节药用真菌及代表植物87 

    一、真菌的特征87 

    二、真菌的分类87 

    第五章药用地衣93 

    第一节地衣概述93 

    第二节地衣分类及代表植物93 

    一、壳状地衣93 

    二、叶状地衣93 

    三、枝状地衣94 

    第六章药用苔藓植物96 

    第一节苔藓植物概述96 

    第二节苔藓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97 

    一、苔纲97 

    二、藓纲98 

    第七章药用蕨类植物99 

    第一节蕨类植物概述99 

    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102 

    一、松叶蕨亚门102 

    二、石松亚门103 

    三、楔叶亚门104 

    四、真蕨亚门105 

    第八章药用裸子植物111 

    第一节裸子植物概述111 

    第二节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112 

    一、苏铁纲112 

    二、银杏纲113 

    三、松柏纲113 

    四、红豆杉纲(紫杉纲)115 

    五、买麻藤纲(倪藤纲)118 

    第九章药用被子植物120 

    第一节被子植物概述120 

    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20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121 

    三、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121 

    第二节被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122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122 

    (一)离瓣花亚纲Choripetalae122 

    1.三白草科Saururaceae122 

    2.胡椒科Piperaceae123 

    3.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124 

    4.桑科Moraceae124 

    5.蓼科Polygonaceae126 

    6.苋科Amaranthaceae128 

    7.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29 

    8.毛茛科Ranunculaceae130 

    9.小檗科Berberidaceae134 

    10.防己科Menispermaceae135 

    11.木兰科Magnoliaceae136 

    12.樟科Lauraceae138 

    13.十字花科Cruciferae139 

    14.杜仲科Eucommiaceae140 

    15.蔷薇科Rosaceae140 

    16.豆科Leguminosae144 

    17.芸香科Rutaceae147 

    18.楝科Meliaceae149 

    19.大戟科Euphorbiaceae150 

    20.冬青科Aquifoliaceae151 

    21.鼠李科Rhamnaceae152 

    22.锦葵科Malvaceae153 

    23.瑞香科Thymelaeaceae154 

    24.桃金娘科Myrtaceae155 

    25.五加科Araliaceae156 

    26.伞形科Umbelliferae158 

    (二)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162 

    1.紫金牛科Myrsinaceae162 

    2.木犀科Oleaceae163 

    3.夹竹桃科Apocynaceae164 

    4.萝藦科Asclepiadaceae165 

    5.旋花科Convolvulaceae167 

    6.马鞭草科Verbenaceae168 

    7.唇形科Labiatae169 

    8.茄科Solanaceae172 

    9.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174 

    10.爵床科Acanthaceae176 

    11.茜草科Rubiaceae178 

    12.忍冬科Caprifoliaceae179 

    13.葫芦科Cucurbitaceae180 

    14.桔梗科Campanulaceae182 

    15.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184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187 

    1.禾本科Gramineae187 

    2.莎草科Cyperaceae189 

    3.棕榈科Palmae190 

    4.天南星科Araceae191 

    5.百合科Liliaceae193 

    6.姜科Zingiberaceae196 

    7.兰科Orchidaceae198 

    模块三药用植物资源 

    第十章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与中药生产202 

    第一节中国药用植物的分布202 

    一、东北区202 

    二、华北区203 

    三、华东区204 

    四、西南区205 

    五、华南区208 

    六、内蒙古区208 

    七、西北区209 

    八、青藏区210 

    第二节主要植物药材的分布211 

    第三节广东省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生产现状213 

    一、广东省中药资源分布和区划213 

    二、广东省主要特产药材及生产现状216 

    第四节广西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生产现状218 

    一、广西的中药资源分布和区划218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特产药材及生产现状221 

    第五节云南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生产现状224 

    一、云南的中药资源分布和区划224 

    二、云南省主要特产药材及生产现状227 

    附录Ⅰ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和使用230 

    附录Ⅱ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231 

    附录Ⅲ显微实验指导236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技术及植物细胞结构观察236 

    实验二植物组织类型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239 

    实验三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的观察241 

    实验四茎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的观察243 

    实验五叶和花内部构造的观察245 

    实验六叶类和花类药材粉末观察246 

    附录Ⅳ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248 

    参考文献291
  • 内容简介: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第二版)的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第一章)为植物识别基础,介绍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点。模块二(第二至第九章),第二章介绍植物分类知识;第三至第八章分别介绍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药用植物;第九章重点介绍被子植物中,药用植物分布的各科主要特征和代表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结合南方常见药用植物,详细地描述每种药用植物的突出特征、分布、生境、入药部位及功效。模块三(第十章)为药用植物资源,主要介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以及广东、广西、云南的中药资源及生产情况。  
    本书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药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中医、制药等非中药专业师生以及爱好药用植物的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莫小路,女,广西柳州人,教授。 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植物学专业,从事药用植物细胞工程研究,获博士学位。 2004年至今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从事药用植物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 目录:
    绪论1 

    一、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的学习内容及任务1 

    二、药用植物研究的发展简史2 

    三、药用植物识别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关系3 

    四、学习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的方法4 

    模块一植物识别基础 

    第一章植物的器官形态6 

    第一节根6 

    一、根与根系的类型6 

    二、根的变态7 

    三、根的内部构造9 

    第二节茎19 

    一、茎的形态19 

    二、茎的类型22 

    三、茎的变态24 

    四、茎的内部构造25 

    第三节叶36 

    一、叶的组成36 

    二、叶的形态37 

    三、单叶与复叶42 

    四、叶序44 

    五、叶的变态45 

    六、叶的内部构造46 

    第四节花50 

    一、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50 

    二、花的类型57 

    三、花程式与花图式58 

    四、花序及其类型59 

    五、花的内部构造61 

    第五节果实65 

    一、果实的发育与形成65 

    二、果实的构造和功能66 

    三、果实的类型66 

    四、果实的散布68 

    五、果实的内部构造68 

    第六节种子72 

    一、种子的形态结构72 

    二、种子的类型73 

    三、种子的寿命与萌发73 

    四、种子的内部构造74 

    模块二药用植物分类及识别 

    第二章植物分类知识78 

    第一节植物分类的目的和任务78 

    第二节植物分类方法、分类系统和分类单位79 

    第三节植物的命名80 

    一、植物学名的组成80 

    二、种以下分类单位的名称81 

    第四节植物界的分门及分类检索表81 

    一、植物界的分门81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81 

    第三章药用藻类植物84 

    第一节藻类植物概述84 

    第二节藻类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84 

    一、蓝藻门84 

    二、绿藻门85 

    三、红藻门85 

    四、褐藻门85 

    第四章药用菌类植物87 

    第一节菌类概述87 

    第二节药用真菌及代表植物87 

    一、真菌的特征87 

    二、真菌的分类87 

    第五章药用地衣93 

    第一节地衣概述93 

    第二节地衣分类及代表植物93 

    一、壳状地衣93 

    二、叶状地衣93 

    三、枝状地衣94 

    第六章药用苔藓植物96 

    第一节苔藓植物概述96 

    第二节苔藓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97 

    一、苔纲97 

    二、藓纲98 

    第七章药用蕨类植物99 

    第一节蕨类植物概述99 

    第二节蕨类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102 

    一、松叶蕨亚门102 

    二、石松亚门103 

    三、楔叶亚门104 

    四、真蕨亚门105 

    第八章药用裸子植物111 

    第一节裸子植物概述111 

    第二节裸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112 

    一、苏铁纲112 

    二、银杏纲113 

    三、松柏纲113 

    四、红豆杉纲(紫杉纲)115 

    五、买麻藤纲(倪藤纲)118 

    第九章药用被子植物120 

    第一节被子植物概述120 

    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20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121 

    三、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121 

    第二节被子植物的分类及代表植物122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122 

    (一)离瓣花亚纲Choripetalae122 

    1.三白草科Saururaceae122 

    2.胡椒科Piperaceae123 

    3.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124 

    4.桑科Moraceae124 

    5.蓼科Polygonaceae126 

    6.苋科Amaranthaceae128 

    7.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29 

    8.毛茛科Ranunculaceae130 

    9.小檗科Berberidaceae134 

    10.防己科Menispermaceae135 

    11.木兰科Magnoliaceae136 

    12.樟科Lauraceae138 

    13.十字花科Cruciferae139 

    14.杜仲科Eucommiaceae140 

    15.蔷薇科Rosaceae140 

    16.豆科Leguminosae144 

    17.芸香科Rutaceae147 

    18.楝科Meliaceae149 

    19.大戟科Euphorbiaceae150 

    20.冬青科Aquifoliaceae151 

    21.鼠李科Rhamnaceae152 

    22.锦葵科Malvaceae153 

    23.瑞香科Thymelaeaceae154 

    24.桃金娘科Myrtaceae155 

    25.五加科Araliaceae156 

    26.伞形科Umbelliferae158 

    (二)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162 

    1.紫金牛科Myrsinaceae162 

    2.木犀科Oleaceae163 

    3.夹竹桃科Apocynaceae164 

    4.萝藦科Asclepiadaceae165 

    5.旋花科Convolvulaceae167 

    6.马鞭草科Verbenaceae168 

    7.唇形科Labiatae169 

    8.茄科Solanaceae172 

    9.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174 

    10.爵床科Acanthaceae176 

    11.茜草科Rubiaceae178 

    12.忍冬科Caprifoliaceae179 

    13.葫芦科Cucurbitaceae180 

    14.桔梗科Campanulaceae182 

    15.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184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187 

    1.禾本科Gramineae187 

    2.莎草科Cyperaceae189 

    3.棕榈科Palmae190 

    4.天南星科Araceae191 

    5.百合科Liliaceae193 

    6.姜科Zingiberaceae196 

    7.兰科Orchidaceae198 

    模块三药用植物资源 

    第十章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与中药生产202 

    第一节中国药用植物的分布202 

    一、东北区202 

    二、华北区203 

    三、华东区204 

    四、西南区205 

    五、华南区208 

    六、内蒙古区208 

    七、西北区209 

    八、青藏区210 

    第二节主要植物药材的分布211 

    第三节广东省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生产现状213 

    一、广东省中药资源分布和区划213 

    二、广东省主要特产药材及生产现状216 

    第四节广西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生产现状218 

    一、广西的中药资源分布和区划218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特产药材及生产现状221 

    第五节云南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生产现状224 

    一、云南的中药资源分布和区划224 

    二、云南省主要特产药材及生产现状227 

    附录Ⅰ常用试剂溶液的配制和使用230 

    附录Ⅱ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231 

    附录Ⅲ显微实验指导236 

    实验一显微镜使用技术及植物细胞结构观察236 

    实验二植物组织类型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239 

    实验三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的观察241 

    实验四茎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的观察243 

    实验五叶和花内部构造的观察245 

    实验六叶类和花类药材粉末观察246 

    附录Ⅳ被子植物门分科检索表248 

    参考文献291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