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古音研究

汉语中古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2022-11
版次: 1
ISBN: 9787547519738
定价: 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4页
字数: 264.00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1人买过
  • 本书围绕中古音研究领域的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讨论重韵问题,多角度考察重韵分立的性质,结合汉语音韵史和音韵学史分析重韵现象的形成原因。下篇分别讨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重纽、四等韵的介音、《切韵》系韵书、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等问题,各专题主要是立足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其中涉及的相关音韵观念为切入点展开讨论。本书选取的论题虽然均是属于《切韵》研究领域,但是牵涉的音韵观念却不限于《切韵》研究,而是与整个汉语音韵学科密切相关。 马德强,安徽濉溪人,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研究,在《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汉语史学报》《励耘语言学刊》等相关期刊、集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上篇 重 韵 研 究

    第一章 重韵的名称、类别和研究概况

    1.1 重韵释名

    1.2 重韵的类别

    1.3 重韵研究概况

    第二章 重韵分立的性质

    2.1 重韵韵类在中古文献材料中的表现 

    2.2 重韵韵类在上古韵部系统里的分布 

    2.3 重韵韵类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反映 

    第三章 重韵形成的原因

    3.1 从韵书的编制看重韵 

    3.2 从早期韵图的安排看重韵

    3.3 从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看重韵

    3.4 重韵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

    2 汉语中古音研究

    第四章 重韵在方言史研究中的参照意义

    4.1 以重韵为参照研究方言史问题的典型案例

    4.2 现代方言和中古江东方言的关系之检讨

    4.3 余论:关于重韵演变的相关理论探讨 

    下篇 其 他 专 题

    第五章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之省思 

    5.1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的新进展 

    5.2 《切韵》音系性质之争的几个层面 

    5.3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中的主观因素 

    5.4 《切韵》音系性质的认定对音系构拟的影响 

    5.5 《切韵》音系性质之争与高本汉范式的关系 

    第六章 金陵语音与《切韵》音系的关系辨析 

    6.1 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

    6.2 《切韵》音系“吴音说”再认识

    第七章 重纽研究中的相关音韵观念之检讨 

    7.1 龙宇纯的重纽研究评述

    7.2 重纽与重韵的对比分析

    第八章 《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问题

    8.1 前人讨论要点之回顾

    8.2 相关音韵观念的辨析

    目 录 3

    第九章 《切韵》系韵书三论 

    9.1 《切韵》系韵书的判别标准

    9.2 《集韵》归属的二重性

    9.3 “平水韵”系列韵书和《切韵》的关系

    第十章 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评述 

    10.1 高本汉对韵图的基本认识 

    10.2 高本汉中古音研究的工作性质 

    10.3 高本汉对韵图的误判与现代学者的修正 

    10.4 在等韵框架内构拟《切韵》音系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中古音研究领域的几个专题进行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讨论重韵问题,多角度考察重韵分立的性质,结合汉语音韵史和音韵学史分析重韵现象的形成原因。下篇分别讨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重纽、四等韵的介音、《切韵》系韵书、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等问题,各专题主要是立足当前的研究现状,以其中涉及的相关音韵观念为切入点展开讨论。本书选取的论题虽然均是属于《切韵》研究领域,但是牵涉的音韵观念却不限于《切韵》研究,而是与整个汉语音韵学科密切相关。
  • 作者简介:
    马德强,安徽濉溪人,博士,现为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学研究,在《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语言学论丛》《汉语史学报》《励耘语言学刊》等相关期刊、集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
  • 目录:
    上篇 重 韵 研 究

    第一章 重韵的名称、类别和研究概况

    1.1 重韵释名

    1.2 重韵的类别

    1.3 重韵研究概况

    第二章 重韵分立的性质

    2.1 重韵韵类在中古文献材料中的表现 

    2.2 重韵韵类在上古韵部系统里的分布 

    2.3 重韵韵类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反映 

    第三章 重韵形成的原因

    3.1 从韵书的编制看重韵 

    3.2 从早期韵图的安排看重韵

    3.3 从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看重韵

    3.4 重韵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

    2 汉语中古音研究

    第四章 重韵在方言史研究中的参照意义

    4.1 以重韵为参照研究方言史问题的典型案例

    4.2 现代方言和中古江东方言的关系之检讨

    4.3 余论:关于重韵演变的相关理论探讨 

    下篇 其 他 专 题

    第五章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之省思 

    5.1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的新进展 

    5.2 《切韵》音系性质之争的几个层面 

    5.3 《切韵》音系性质研究中的主观因素 

    5.4 《切韵》音系性质的认定对音系构拟的影响 

    5.5 《切韵》音系性质之争与高本汉范式的关系 

    第六章 金陵语音与《切韵》音系的关系辨析 

    6.1 南北朝时期金陵语音的性质问题

    6.2 《切韵》音系“吴音说”再认识

    第七章 重纽研究中的相关音韵观念之检讨 

    7.1 龙宇纯的重纽研究评述

    7.2 重纽与重韵的对比分析

    第八章 《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问题

    8.1 前人讨论要点之回顾

    8.2 相关音韵观念的辨析

    目 录 3

    第九章 《切韵》系韵书三论 

    9.1 《切韵》系韵书的判别标准

    9.2 《集韵》归属的二重性

    9.3 “平水韵”系列韵书和《切韵》的关系

    第十章 高本汉的中古音研究评述 

    10.1 高本汉对韵图的基本认识 

    10.2 高本汉中古音研究的工作性质 

    10.3 高本汉对韵图的误判与现代学者的修正 

    10.4 在等韵框架内构拟《切韵》音系的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