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11
版次: 1
ISBN: 9787020183524
定价: 6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文学
3人买过
  •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是作者在2006年同题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十数年持续的修改、完善,于2022年底完稿的一部文学史专著。该著在全面总结、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明代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唐宋派的文学思想作出系统、深入的研究。该著充分重视唐宋派文学思想发展的过程性和理论构成的复杂性,完整地描述了唐宋派文学思想形成、发展与转变的过程,对其三个核心理论命题作出整体的观照,深入辨析了“文以明道”、“师法唐宋”与“本色论”之间的逻辑与事实关系,并对若干重要的理论范畴作出新的解读和阐释。其核心结论如下 :唐宋派文学思想不是一种简单明了的静态存在,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呈现出多种理论侧面,在这些阶段与侧面之间甚至存在着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任何一种试图以某种单一理论完整地概括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做法,都将是缺乏说服力的。事实上,正是这种理论指向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使得唐宋派扮演了明代中、后期文学思想从格法向性灵转变的一个典型的过渡性角色。 刘尊举,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思想史、中国古代散文史以及明清文学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引言

    一、建构与质疑:唐宋派学术史回顾

    二、流派研究与文学思想史

    三、撰述方式与基本观点

    第一章 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大礼议”与嘉靖士人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嘉靖八才子”与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唐、茅论争与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分化和演变

    第四节  归有光“唐宋派”身份的建构及其文学史定位

    第二章 文以明道:传统命题的新内涵

    第一节 “文以明道”与中国古代士人的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王慎中的学术思想与自我身份认同

    第三节 “道其中之所欲言”:“文以明道”理论内涵的新拓展

    第三章 本色论:在守正与出新之间

    第一节 “小心”与“脱洒”:唐顺之“真精神”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德艺之辨”与唐顺之文学态度之反复

    第三节 “本色论”的确切内涵与理论张力

    第四节 “性气诗”与唐顺之晚年诗学思想

    第五节 自得与真情:阳明心学与归有光的文学观

    第四章 师法唐宋:古文谱系的建构与拓展

    第一节 “文统说”的学理依据与现实动机

    第二节 师法对象的范围与重心

    第三节 法度与风格:师法内容的实际倾向之异同

    第五章 从“义法”到“风神”:文学性的游离与回归

    第一节 “义”与“法”的平衡与倾侧

    第二节 “法寓于无法之中”:有法还是无法?

    第三节 从“性情之效”到“得其风神”:审美取向之转移

    结束语:唐宋派文学思想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阳明心学对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影响

    二、八股文与唐宋派的古文观

    三、唐宋派文学思想的整体认知与判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是作者在2006年同题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经十数年持续的修改、完善,于2022年底完稿的一部文学史专著。该著在全面总结、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明代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唐宋派的文学思想作出系统、深入的研究。该著充分重视唐宋派文学思想发展的过程性和理论构成的复杂性,完整地描述了唐宋派文学思想形成、发展与转变的过程,对其三个核心理论命题作出整体的观照,深入辨析了“文以明道”、“师法唐宋”与“本色论”之间的逻辑与事实关系,并对若干重要的理论范畴作出新的解读和阐释。其核心结论如下 :唐宋派文学思想不是一种简单明了的静态存在,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呈现出多种理论侧面,在这些阶段与侧面之间甚至存在着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任何一种试图以某种单一理论完整地概括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做法,都将是缺乏说服力的。事实上,正是这种理论指向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使得唐宋派扮演了明代中、后期文学思想从格法向性灵转变的一个典型的过渡性角色。
  • 作者简介:
    刘尊举,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思想史、中国古代散文史以及明清文学史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目录:
    引言

    一、建构与质疑:唐宋派学术史回顾

    二、流派研究与文学思想史

    三、撰述方式与基本观点

    第一章 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大礼议”与嘉靖士人的生存困境

    第二节  “嘉靖八才子”与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唐、茅论争与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分化和演变

    第四节  归有光“唐宋派”身份的建构及其文学史定位

    第二章 文以明道:传统命题的新内涵

    第一节 “文以明道”与中国古代士人的生命价值观

    第二节  王慎中的学术思想与自我身份认同

    第三节 “道其中之所欲言”:“文以明道”理论内涵的新拓展

    第三章 本色论:在守正与出新之间

    第一节 “小心”与“脱洒”:唐顺之“真精神”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德艺之辨”与唐顺之文学态度之反复

    第三节 “本色论”的确切内涵与理论张力

    第四节 “性气诗”与唐顺之晚年诗学思想

    第五节 自得与真情:阳明心学与归有光的文学观

    第四章 师法唐宋:古文谱系的建构与拓展

    第一节 “文统说”的学理依据与现实动机

    第二节 师法对象的范围与重心

    第三节 法度与风格:师法内容的实际倾向之异同

    第五章 从“义法”到“风神”:文学性的游离与回归

    第一节 “义”与“法”的平衡与倾侧

    第二节 “法寓于无法之中”:有法还是无法?

    第三节 从“性情之效”到“得其风神”:审美取向之转移

    结束语:唐宋派文学思想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阳明心学对唐宋派文学思想的影响

    二、八股文与唐宋派的古文观

    三、唐宋派文学思想的整体认知与判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古建筑辞解——以宋《营造法式》为线索
王贵祥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时期湘赣禅宗网络研究(上下)
万里 著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历史评论(第十一辑)
包伟民;刘后滨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画学精义摭考
唐波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散文举要
王水照著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八大家文选(人文传统经典)
邓子勉 选注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诗文里的福州
蔡安定 卢美松 编著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八大家文集
子默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诗人咏江苏诗选
徐放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于阗史探研
荣新江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唐宋诗歌续论
莫砺锋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
《明代文学论丛》(第一辑)
刘尊举;马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