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6-01
版次: 1
ISBN: 9787565121272
定价: 4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2页
字数: 3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教育
7人买过
  •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系教育社会学学术沙龙参与者研究论文选编。全书按照研究主题划分为:学科·视域、时空·记忆、话语·叙事、师长·儿童、制度·梦想五个部分。本文集一方面以“教育与社会”为主题重在继承,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围绕“学科记忆梦想”这几个核心概念,从多个角度对教育社会学领域中具有学科引领和时代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写在前面
    学科·视域
    “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
    表层分析宣言:也论社会理论的兴起
    教育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及其对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
    文化社会学:教育研究的新空间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教育问题

    时空·记忆
    在历史学与社会学之间
    空间·知识·权力:学校卫生学与现代学校空间的形成
    学生符号世界的城乡区隔:时空的视角
    民国教育热的背后:一种想象性的社会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运行步调变迁:以单位为视角的个案研究

    话语·叙事
    语词的政治
    《山彦学校》的故事
    “西瓜太郎”的故事:教育的发展与文化的结构
    人在江湖:游民文化的流变与江湖规则的兴起
    梦想的门槛:关于电影《十七岁的单车》的社会学联想

    师长·儿童
    学校教育下标准化童年的生产:基于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中的特殊角色
    论教师课堂中的行动逻辑
    夹缝生存: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的内卷化困境
    “在世”与“在线”

    制度·梦想
    “命运”的社会学意涵
    高等教育制造精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的入学机会差异分析
    “私益性”“公益性”与“准公益性”:国家观念与市场逻辑互动下教育属性的演变
    从公共领域到教育公共领域

    附录 南京师范大学2007—2012“教育社会学沙龙”主题一览表
  • 内容简介: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系教育社会学学术沙龙参与者研究论文选编。全书按照研究主题划分为:学科·视域、时空·记忆、话语·叙事、师长·儿童、制度·梦想五个部分。本文集一方面以“教育与社会”为主题重在继承,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围绕“学科记忆梦想”这几个核心概念,从多个角度对教育社会学领域中具有学科引领和时代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目录:
    写在前面
    学科·视域
    “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
    表层分析宣言:也论社会理论的兴起
    教育学的想象力:“社会学的想象力”及其对教育学研究的意义
    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
    文化社会学:教育研究的新空间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教育问题

    时空·记忆
    在历史学与社会学之间
    空间·知识·权力:学校卫生学与现代学校空间的形成
    学生符号世界的城乡区隔:时空的视角
    民国教育热的背后:一种想象性的社会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运行步调变迁:以单位为视角的个案研究

    话语·叙事
    语词的政治
    《山彦学校》的故事
    “西瓜太郎”的故事:教育的发展与文化的结构
    人在江湖:游民文化的流变与江湖规则的兴起
    梦想的门槛:关于电影《十七岁的单车》的社会学联想

    师长·儿童
    学校教育下标准化童年的生产:基于新童年社会学的理论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中的特殊角色
    论教师课堂中的行动逻辑
    夹缝生存: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的内卷化困境
    “在世”与“在线”

    制度·梦想
    “命运”的社会学意涵
    高等教育制造精英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的入学机会差异分析
    “私益性”“公益性”与“准公益性”:国家观念与市场逻辑互动下教育属性的演变
    从公共领域到教育公共领域

    附录 南京师范大学2007—2012“教育社会学沙龙”主题一览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路上的思与行
秦和 著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师生共同追寻生命的真谛
王俭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 大夏书系
颜莹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的时空漫游——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
彭学明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与激情:社会转型背景下县城高中教师情感能量研究
胡鹏辉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政策与法规(修订版)
苏艳霞 孟宪景 贾晓静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心理学
刘儒德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人类学
凯瑟琳·安德森-莱维特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就是给孩子高情绪价值
贾杜晶,岳贤伦著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质性研究方法
朱恬恬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法导读
唐之享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总体规划论纲
苗逢春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家长社区与新教育公平/新教育公平研究丛书
贺晓星 著;程天君 编
教育与社会:学科 记忆 梦想(2007-2012)
教育文本弱势群体:社会学的探索
贺晓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