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1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1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4
版次: 1
ISBN: 9787520356817
定价: 256.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经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1辑)》是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是中宣部于2017年3月批准立项建设的全国首批七所重点支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之一。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多年来一直以雄厚的《资本论》教学和研究力量享誉中国经济学界。2017年3月获准立项建设以来,中心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我国经济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研究,并对西方经济学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和借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1辑)》主要收录了中心成员2017-2018年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是《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存在形式和其理论渊源。第二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面临的经济理论问题探讨。第四部分是西方经济学批判与借鉴。 (一)《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资本论》俄国化与中国化

    ——兼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与时俱进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宣言》发表170周年

    两个马克思及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再研究

    ——历史过程与逻辑过程统一的视角

    西方学者解构《资本论》的学术视角

    英国何以能够成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

    《资本论》中是劳动本体论吗?

    ——兼与谭苑苑博士商榷

    论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潜能

    彰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大生命力

    基于双重价值转形理论论证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的反比关系

    论市场价值及其与平均价值、市场价格的辩证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原则

    正确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纪念《资本论》卷出版一百五十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和创新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也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与顾海良教授商榷

    新发展理念下应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性研究

    ——以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为视角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面临的经济理论问题探讨

    转型国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中国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生产性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替代

    唯物史观视阈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

    ——以经理人股权激励为例

    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制度优势

    农民权益: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群的道路选择

    二元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研究

    ——基于跨期国际比较分析的视角

    马克思的产业多样化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结构转型

    马克思的产业升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结构转型的指导意义

    (四)西方经济学批判与借鉴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体系批判

    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学说的演进和评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学说

    如何正确反思西方经济学

    ——对“林毅夫反思”的反思

    西方主流经济学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实践检视与方法论反思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

    ——与田国强教授商榷

    西方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解释意义
  •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1辑)》是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是中宣部于2017年3月批准立项建设的全国首批七所重点支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之一。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多年来一直以雄厚的《资本论》教学和研究力量享誉中国经济学界。2017年3月获准立项建设以来,中心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研究我国经济建设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研究,并对西方经济学主流和非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和借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第1辑)》主要收录了中心成员2017-2018年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是《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存在形式和其理论渊源。第二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面临的经济理论问题探讨。第四部分是西方经济学批判与借鉴。
  • 目录:
    (一)《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资本论》俄国化与中国化

    ——兼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与时俱进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宣言》发表170周年

    两个马克思及其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再研究

    ——历史过程与逻辑过程统一的视角

    西方学者解构《资本论》的学术视角

    英国何以能够成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典型

    《资本论》中是劳动本体论吗?

    ——兼与谭苑苑博士商榷

    论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潜能

    彰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大生命力

    基于双重价值转形理论论证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的反比关系

    论市场价值及其与平均价值、市场价格的辩证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原则

    正确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纪念《资本论》卷出版一百五十周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和创新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也论“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与顾海良教授商榷

    新发展理念下应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性研究

    ——以马克思的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为视角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面临的经济理论问题探讨

    转型国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中国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生产性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替代

    唯物史观视阈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

    ——以经理人股权激励为例

    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制度优势

    农民权益: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群的道路选择

    二元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研究

    ——基于跨期国际比较分析的视角

    马克思的产业多样化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结构转型

    马克思的产业升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结构转型的指导意义

    (四)西方经济学批判与借鉴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体系批判

    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学说的演进和评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学说

    如何正确反思西方经济学

    ——对“林毅夫反思”的反思

    西方主流经济学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实践检视与方法论反思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的本质

    ——与田国强教授商榷

    西方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解释意义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