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研究——时变特征、行业差异与宏观影响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研究——时变特征、行业差异与宏观影响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21-09
版次: 1
ISBN: 9787310061495
定价: 5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0页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改革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要素市场改革和配置效率提升是其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作为经济研究的关键参数,要素替代弹性是衡量要素市场化改革成效和发展特征的重要抓手。《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研究――时变特征、行业差异与宏观影响》以我国要素替代弹性变化特征与经济效应为研究主题,基于经济学与统计学交叉研究方法,从要素替代弹性统计测度入手,深入揭示其时期变化与总分关系;并依次由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升级三大领域对要素替代弹性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考察,并据以探讨促进我国发展模式转型的政策空间。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要素替代弹性概念界定与模型选择
    2.1 理论概念界定
    2.2 估计方法比较
    2.3 简要总结

    第3章 超越对数函数要素替代弹性公式与估计方法
    3.1 引言
    3.2 Translog函数族
    3.3 Translog生产函数替代弹性公式正源
    3.4 Translog成本函数替代弹性估计方法
    3.5 要素替代弹性估计方法比较:以中国农业数据为例
    3.6 主要结论

    第4章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时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要素替代弹性估计方法选择
    4.2 时变要素替代弹性估计结果
    4.3 替代弹性变化趋势成因分析
    4.4 结论与展望

    第5章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行业差异与总分关系检验
    5.1 引言
    5.2 替代弹性估计研究综述:基于“索洛猜想”视角
    5.3 中国替代弹性时变估计:检验“索洛猜想1”
    5.4 中国替代弹性总分比较:检验“索洛猜想2”
    5.5 结论与展望

    第6章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趋势变化与主导因素分解
    6.1 引言
    6.2 偏向型技术进步定义辨析
    6.3 偏向型技术进步测度方法梳理
    6.4 中国技术偏向测度及总分比较
    6.5 文献比较与差异分解
    6.6 结论、启示及展望

    第7章 中国要素收入份额决定模型及主导因素分析
    7.1 引言
    7.2 理论框架
    7.3 数据说明
    7.4 全国时序数据初探
    7.5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7.6 结论与启示

    第8章 技术变化对我国就业结构变动驱动效应研究
    8.1 引言
    8.2 文献回顾
    8.3 模型构建
    8.4 实证分析
    8.5 研究结论

    第9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结论与建议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改革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要素市场改革和配置效率提升是其重要推动力量之一。作为经济研究的关键参数,要素替代弹性是衡量要素市场化改革成效和发展特征的重要抓手。《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研究――时变特征、行业差异与宏观影响》以我国要素替代弹性变化特征与经济效应为研究主题,基于经济学与统计学交叉研究方法,从要素替代弹性统计测度入手,深入揭示其时期变化与总分关系;并依次由技术进步偏向、要素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升级三大领域对要素替代弹性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考察,并据以探讨促进我国发展模式转型的政策空间。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要素替代弹性概念界定与模型选择
    2.1 理论概念界定
    2.2 估计方法比较
    2.3 简要总结

    第3章 超越对数函数要素替代弹性公式与估计方法
    3.1 引言
    3.2 Translog函数族
    3.3 Translog生产函数替代弹性公式正源
    3.4 Translog成本函数替代弹性估计方法
    3.5 要素替代弹性估计方法比较:以中国农业数据为例
    3.6 主要结论

    第4章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时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要素替代弹性估计方法选择
    4.2 时变要素替代弹性估计结果
    4.3 替代弹性变化趋势成因分析
    4.4 结论与展望

    第5章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行业差异与总分关系检验
    5.1 引言
    5.2 替代弹性估计研究综述:基于“索洛猜想”视角
    5.3 中国替代弹性时变估计:检验“索洛猜想1”
    5.4 中国替代弹性总分比较:检验“索洛猜想2”
    5.5 结论与展望

    第6章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趋势变化与主导因素分解
    6.1 引言
    6.2 偏向型技术进步定义辨析
    6.3 偏向型技术进步测度方法梳理
    6.4 中国技术偏向测度及总分比较
    6.5 文献比较与差异分解
    6.6 结论、启示及展望

    第7章 中国要素收入份额决定模型及主导因素分析
    7.1 引言
    7.2 理论框架
    7.3 数据说明
    7.4 全国时序数据初探
    7.5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7.6 结论与启示

    第8章 技术变化对我国就业结构变动驱动效应研究
    8.1 引言
    8.2 文献回顾
    8.3 模型构建
    8.4 实证分析
    8.5 研究结论

    第9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结论与建议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