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

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2-12
版次: 1
ISBN: 9787010111094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0页
字数: 2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媒体与政治的关系,由来已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研究媒体与政治的作用与反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政策作为“治理手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闻执政”已然成为“媒介化社会”的主流话语。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大众媒介不但能够传递公共政策信息,还以其特有的“建构现实”功能对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从政策学、传播学“两个维度”,研究了大众传媒在政府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推进民主与科学决策、增强政策效能方面的作用,提出构建良好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的设想和途径。 引言
    第一章公共性视野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第一节公共政策与大众传媒概述
    一、公共政策
    二、大众传媒
    第二节公共性:共同的属性
    一、天生的“公共性”
    二、本质的“公共性”
    第三节作用与反作用:难以割舍的关联
    一、新闻政策规范大众传媒的运作空间
    二、大众传媒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二章社会变迁中的媒体功效
    第一节媒体变迁中的政策话语流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49-1956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66-1976年)
    四、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76年至今)
    五、案例:1953-1957年之间的新华社
    第二节社会转型对传媒的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政策传播环境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背景下政策的治理特征
    二、政策对象主体意识的回归与增强
    三、政策问题的复杂化与难缠性质
    第四节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变革
    一、媒介生态系统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媒介变革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竞争

    第三章大众媒体与政策制定
    第一节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创建中的作用
    一、政策议程及其建立途径
    二、政策议程创建中的大众传媒
    第二节政策规划中的媒体:协商讨论的平台
    一、协商讨论平台的理论依据
    二、协商讨论中的媒体作用
    第三节大众传媒发挥作用的机理
    一、大众传媒与政策问题认定
    二、大众传媒与政策不决定
    第四节公共决策中的媒体:以“圆明园防渗工程”为例
    一、问题发现与意见分歧
    二、事态发展及问题解决
    三、公共决策中的媒体作用

    第四章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制定
    第一节新媒体环境及特点
    一、新媒体的出现
    二、新媒体的发展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制定
    一、新媒体作用下的传媒生态
    二、作为公共领域的新媒体
    三、新媒体环境中政策制定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新媒体环境下政策制定的路径与因素:以厦门“PX事件”与成都“PX事件”为例
    一、事件回顾
    二、传播路径
    三、多源流分析
    四、结论
    五、地方媒体和传媒人士

    第五章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
    第一节利益表达中的媒体限度
    一、媒体限度在利益表达中的体现及影响
    二、媒体公共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建立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良性关系的思考
    一、提高大众传媒公信力,增强议题设置功能
    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营造宽松的传媒发展环境
    三、提高公众素质,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
    四、推进新闻立法,为构建政府、媒体、公众良性关系提供保障
    第三节公共成员关系重构的实践:公共新闻
    一、公共新闻
    二、中国公共新闻时代的到来
    三、中国公共新闻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媒体与政治的关系,由来已久。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研究媒体与政治的作用与反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政策作为“治理手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是因为,“新闻执政”已然成为“媒介化社会”的主流话语。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大众媒介不但能够传递公共政策信息,还以其特有的“建构现实”功能对公共政策系统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从政策学、传播学“两个维度”,研究了大众传媒在政府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推进民主与科学决策、增强政策效能方面的作用,提出构建良好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的设想和途径。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公共性视野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第一节公共政策与大众传媒概述
    一、公共政策
    二、大众传媒
    第二节公共性:共同的属性
    一、天生的“公共性”
    二、本质的“公共性”
    第三节作用与反作用:难以割舍的关联
    一、新闻政策规范大众传媒的运作空间
    二、大众传媒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二章社会变迁中的媒体功效
    第一节媒体变迁中的政策话语流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49-1956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66-1976年)
    四、改革开放以来政策过程中的媒体作用(1976年至今)
    五、案例:1953-1957年之间的新华社
    第二节社会转型对传媒的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政策传播环境的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背景下政策的治理特征
    二、政策对象主体意识的回归与增强
    三、政策问题的复杂化与难缠性质
    第四节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变革
    一、媒介生态系统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媒介变革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竞争

    第三章大众媒体与政策制定
    第一节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创建中的作用
    一、政策议程及其建立途径
    二、政策议程创建中的大众传媒
    第二节政策规划中的媒体:协商讨论的平台
    一、协商讨论平台的理论依据
    二、协商讨论中的媒体作用
    第三节大众传媒发挥作用的机理
    一、大众传媒与政策问题认定
    二、大众传媒与政策不决定
    第四节公共决策中的媒体:以“圆明园防渗工程”为例
    一、问题发现与意见分歧
    二、事态发展及问题解决
    三、公共决策中的媒体作用

    第四章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制定
    第一节新媒体环境及特点
    一、新媒体的出现
    二、新媒体的发展
    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第二节新媒体环境中的政策制定
    一、新媒体作用下的传媒生态
    二、作为公共领域的新媒体
    三、新媒体环境中政策制定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新媒体环境下政策制定的路径与因素:以厦门“PX事件”与成都“PX事件”为例
    一、事件回顾
    二、传播路径
    三、多源流分析
    四、结论
    五、地方媒体和传媒人士

    第五章构建良性互动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
    第一节利益表达中的媒体限度
    一、媒体限度在利益表达中的体现及影响
    二、媒体公共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建立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良性关系的思考
    一、提高大众传媒公信力,增强议题设置功能
    二、创新政府监管方式,营造宽松的传媒发展环境
    三、提高公众素质,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
    四、推进新闻立法,为构建政府、媒体、公众良性关系提供保障
    第三节公共成员关系重构的实践:公共新闻
    一、公共新闻
    二、中国公共新闻时代的到来
    三、中国公共新闻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青年学术丛书·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大众媒体功用研究
健康传播学
聂静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