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茂猷思想研究

颜茂猷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506082822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431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31人买过
  •   作者对中国劝善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着重以颜茂猷为例,研究晚明时期中国劝善运动的发展情况以及受各方面的影响。作者指出中国的劝善运动受到先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来又与佛教甚至其他宗教综合一起,同时也受到政府的推动。   吴震,男,江苏丹阳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朱子学会理事、日本东洋大学国际哲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源了圆国际学会理事;曾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COE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等职。出版专著:《阳明后学研究》、《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罗汝芳评传》、《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19世纪末以来儒学日本化的问题史考察》(待出);主编:《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编译:《朱熹〈家礼〉实证研究——附宋版〈家礼〉校勘本》(吾妻重二著);编校整理:《王畿集》等。 导论中国历史上劝善思想的一般考察/001
    引言17世纪中国思想的转折001
    一晚明劝善运动的思想探源003
    二早期儒家经典中的德福问题010
    三汉唐两宋思想史上的善书文化024
    四明清时代善书文化的政治背景033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说明039
    第一章颜茂猷生平事迹考/049
    引言049
    一其人051
    二其事064
    三其书076
    [附表] 颜茂猷著作表088
    第二章晚明儒家伦理的宗教化趋向
    ——以《迪吉录》为例/091
    一体裁092
    二七辨095
    三六祝110
    四三破114
    五小结118
    第三章公共领域的涉入(1):“官鉴”中的劝善思想/121
    一格君123
    二忘身128
    三内官131
    四吏治135
    五乡绅140
    六公门143
    第四章公共领域的涉入(2):“公鉴”中的劝善思想/147
    一孝弟148
    二朱王155
    三李贽162
    四道佛167
    五救济175
    六放生181
    第五章17世纪晚明“功过格”的新趣向
    ——以颜茂猷“儒门功过格”为中心/191
    引言“儒门功过格”的由来191
    一 《当官功过格》195
    1. 功格197
    2. 过格200
    3. 流衍203
    二 《迪吉录格》204
    1. 颜本与袁本206
    2. 十一格208
    3. 记录方法210
    4. 《灵圣真君偈》215
    三小结217
    第六章劝善思想与乡村变革——以“云起社”为例/219
    一云起社的组织结构222
    1. 缘起222
    2. 树品会224
    3. 经济会226
    4. 修真会231
    5. 善缘会234
    6. 博雅会238
    二云起社的会约与会规241
    1. 引言242
    2. 会约244
    3. 会规248
    三小结255
    第七章“劝善”视域下的儒家经典诠释/258
    一圣学259
    二乐体266
    三道学275
    四良知282
    五克己290
    六一体297
    第八章由劝善理论重构人性学说/303
    一劝善303
    二因果308
    三情善320
    四性近330
    五小结339
    第九章结语:颜茂猷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341
    一宗教观念342
    二立命思想347
    三怪僻倾向354
    四简短评价363
    附录中国善书在近世日本的流衍及其影响
    ——以颜茂猷与中江藤树的思想交涉为中心/370
    一从《迪吉录》到日本第一部善书《鉴草》371
    二从宗教的角度看藤树思想的多元性377
    三 《迪吉录》等中国善书在日本的流传385
    四小结390
    参考文献/394
    人名索引/414
    名词索引/422
    后记/431
  • 内容简介:
      作者对中国劝善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着重以颜茂猷为例,研究晚明时期中国劝善运动的发展情况以及受各方面的影响。作者指出中国的劝善运动受到先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来又与佛教甚至其他宗教综合一起,同时也受到政府的推动。
  • 作者简介:
      吴震,男,江苏丹阳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朱子学会理事、日本东洋大学国际哲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源了圆国际学会理事;曾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COE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等职。出版专著:《阳明后学研究》、《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罗汝芳评传》、《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19世纪末以来儒学日本化的问题史考察》(待出);主编:《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思想与文献:日本学者宋明儒学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编译:《朱熹〈家礼〉实证研究——附宋版〈家礼〉校勘本》(吾妻重二著);编校整理:《王畿集》等。
  • 目录:
    导论中国历史上劝善思想的一般考察/001
    引言17世纪中国思想的转折001
    一晚明劝善运动的思想探源003
    二早期儒家经典中的德福问题010
    三汉唐两宋思想史上的善书文化024
    四明清时代善书文化的政治背景033
    五研究思路与结构说明039
    第一章颜茂猷生平事迹考/049
    引言049
    一其人051
    二其事064
    三其书076
    [附表] 颜茂猷著作表088
    第二章晚明儒家伦理的宗教化趋向
    ——以《迪吉录》为例/091
    一体裁092
    二七辨095
    三六祝110
    四三破114
    五小结118
    第三章公共领域的涉入(1):“官鉴”中的劝善思想/121
    一格君123
    二忘身128
    三内官131
    四吏治135
    五乡绅140
    六公门143
    第四章公共领域的涉入(2):“公鉴”中的劝善思想/147
    一孝弟148
    二朱王155
    三李贽162
    四道佛167
    五救济175
    六放生181
    第五章17世纪晚明“功过格”的新趣向
    ——以颜茂猷“儒门功过格”为中心/191
    引言“儒门功过格”的由来191
    一 《当官功过格》195
    1. 功格197
    2. 过格200
    3. 流衍203
    二 《迪吉录格》204
    1. 颜本与袁本206
    2. 十一格208
    3. 记录方法210
    4. 《灵圣真君偈》215
    三小结217
    第六章劝善思想与乡村变革——以“云起社”为例/219
    一云起社的组织结构222
    1. 缘起222
    2. 树品会224
    3. 经济会226
    4. 修真会231
    5. 善缘会234
    6. 博雅会238
    二云起社的会约与会规241
    1. 引言242
    2. 会约244
    3. 会规248
    三小结255
    第七章“劝善”视域下的儒家经典诠释/258
    一圣学259
    二乐体266
    三道学275
    四良知282
    五克己290
    六一体297
    第八章由劝善理论重构人性学说/303
    一劝善303
    二因果308
    三情善320
    四性近330
    五小结339
    第九章结语:颜茂猷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341
    一宗教观念342
    二立命思想347
    三怪僻倾向354
    四简短评价363
    附录中国善书在近世日本的流衍及其影响
    ——以颜茂猷与中江藤树的思想交涉为中心/370
    一从《迪吉录》到日本第一部善书《鉴草》371
    二从宗教的角度看藤树思想的多元性377
    三 《迪吉录》等中国善书在日本的流传385
    四小结390
    参考文献/394
    人名索引/414
    名词索引/422
    后记/431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颜茂猷思想研究
尚书考异 尚书谱
[明]梅鷟<撰> 著;姜广辉 校
颜茂猷思想研究
中国的佛教
麻天祥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理学与文学论集
廖可斌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秦汉名物丛考
王子今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
张天杰 著;朱汉民 编
颜茂猷思想研究
向道而思
杨国荣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中国礼文学史(隋唐五代辽宋金卷)
陈戍国、陈冠梅 著;朱汉民 编
颜茂猷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探讨
蔡方鹿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清代科举图鉴
李兵、袁建辉 著;朱汉民 编
颜茂猷思想研究
克己复礼为仁研究与争鸣/岳麓书院国学文库
朱汉民、向世陵 编
颜茂猷思想研究
中国礼文学史(元明清卷)
陈戍国、陈冠梅 著;朱汉民 编
颜茂猷思想研究
两种思想视域中的意识与对象问题:佛教唯识学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研究
陈鑫 著;朱汉民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颜茂猷思想研究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颜茂猷思想研究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颜茂猷思想研究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颜茂猷思想研究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颜茂猷思想研究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颜茂猷思想研究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颜茂猷思想研究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颜茂猷思想研究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颜茂猷思想研究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颜茂猷思想研究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