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3-09
版次: 1
ISBN: 9787030383549
定价: 1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2页
字数: 5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38人买过
  •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共分15章,包括微流控芯片的各种基础技术和主要应用,其中,对近年来研究团队极为专注并颇有贡献的液滴芯片、纸芯片和器官芯片等新兴技术以及芯片在模式生物、微纳材料等重要领域的应用,都安排专门章节,予以重点介绍。书中提供的大量案例和彩图,全部来源于作者研究团队成员的一线工作。
      绪论为全书之纲。作者力图以全新视角并从战略高度,诠释对这一新兴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展望,既浓缩了积累,更倾注了心血。前言和后记则系倾力而成,阐明背景,传达思想,是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可供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各分支学科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等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林炳承,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芯片实验室研究大连中心(筹)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基金(AvH)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研究员:Electrophoresis杂志副主编,Lab on a Chip杂志第四届编委,国际微分离分析战略委员会委员。
      早年致力于毛细管电泳等分离分析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研究。已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等中文著作6部,主编Microfluidic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等英文著作、年刊和专辑6部(期):申请或持有微流控芯片领域专利5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近十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1);先后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纳米科学与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微流控芯片的研究背景
    1.2 微流控芯片的战略意义
    1.3 林林总总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1.4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流体力学
    1.5 纳流动和纳流控芯片
    1.6 微流控芯片和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般芯片材料与芯片制作技术
    2.1 常用微流控芯片材料与性能
    2.2 芯片制作环境
    2.3 硅、玻璃和石英芯片的制作和评估
    2.3.1 薄膜材料和沉积技术
    2.3.2 光刻掩模的制作
    2.3.3 光刻的一般步骤
    2.3.4 腐蚀方法及特性
    2.3.5 去胶
    2.3.6 打孔
    2.3.7 封接
    2.3.8 硅、玻璃和石英芯片的评估(案例一)
    2.4 高分子聚合物芯片的制作和评估
    2.4.1 热压法
    2.4.2 模塑法
    2.4.3 注塑法
    2.4.4 LIGA技术
    2.4.5 激光烧蚀法
    2.4.6 软光刻法
    2.4.7 打孔
    2.4.8 封接
    2.4.9 高分子聚合物芯片评估(案例二)
    2.5 水凝胶聚合物芯片的研制(案例三)
    2.5.1 水凝胶
    2.5.2 水凝胶立体微图案
    2.5.3 水凝胶立体微图案用于细胞培养
    2.5.4 水凝胶平面微图案
    2.5.5 以水凝胶为基础材料的微流控芯片
    2.5.6 水凝胶芯片中细胞共培养
    参考文献

    第3章 纸质芯片材料与芯片制作技术
    3.1 纸质微流控芯片
    3.2 二维微流控纸芯片的制作
    3.2.1 光刻法
    3.2.2 绘图法
    3.2.3 打印法
    3.2.4 其他制作方法
    3.3 三维纸质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3.1 双面粘贴法
    3.3.2 折叠压紧法
    3.3.3 喷胶粘贴法
    3.4 纸质微流控芯片的检测
    3.4.1 比色检测
    3.4.2 电化学检测
    3.4.3 化学发光检测
    3.4.4 电化学发光检测
    3.4.5 免疫检测
    3.5 喷蜡打印硝酸纤维素膜纸质微流控芯片研制(案例一)
    3.5.1 硝酸纤维素膜
    3.5.2 喷蜡打印制备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流程
    3.5.3 喷蜡打印制备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条件优化
    3.5.4 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的性能考察
    3.5.5 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在蛋白质包被中的应用
    3.6 以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为基质研制液塑PDMS芯片(案例二)
    3.6.1 用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液塑制备PDMS芯片的流程
    ……
    第4章 微流体控制与驱动技术
    第5章 进样及样品前处理技术
    第6章 微混合和微反应技术
    第7章 微分离技术
    第8章 微液滴技术
    第9章 检测技术
    第10章 微流控芯片在核酸研究中的应用
    第11章 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第12章 微流控芯片在离子和小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第13章 微流控芯片在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第14章 微流控芯片在模式生物(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第15章 微流控芯片在微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共分15章,包括微流控芯片的各种基础技术和主要应用,其中,对近年来研究团队极为专注并颇有贡献的液滴芯片、纸芯片和器官芯片等新兴技术以及芯片在模式生物、微纳材料等重要领域的应用,都安排专门章节,予以重点介绍。书中提供的大量案例和彩图,全部来源于作者研究团队成员的一线工作。
      绪论为全书之纲。作者力图以全新视角并从战略高度,诠释对这一新兴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展望,既浓缩了积累,更倾注了心血。前言和后记则系倾力而成,阐明背景,传达思想,是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可供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各分支学科以及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等领域的科研和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 作者简介:
      林炳承,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芯片实验室研究大连中心(筹)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基金(AvH)学者,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研究员:Electrophoresis杂志副主编,Lab on a Chip杂志第四届编委,国际微分离分析战略委员会委员。
      早年致力于毛细管电泳等分离分析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研究。已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等中文著作6部,主编Microfluidic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等英文著作、年刊和专辑6部(期):申请或持有微流控芯片领域专利5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近十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1);先后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目录:
    《纳米科学与技术》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微流控芯片的研究背景
    1.2 微流控芯片的战略意义
    1.3 林林总总的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1.4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流体力学
    1.5 纳流动和纳流控芯片
    1.6 微流控芯片和产业转型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般芯片材料与芯片制作技术
    2.1 常用微流控芯片材料与性能
    2.2 芯片制作环境
    2.3 硅、玻璃和石英芯片的制作和评估
    2.3.1 薄膜材料和沉积技术
    2.3.2 光刻掩模的制作
    2.3.3 光刻的一般步骤
    2.3.4 腐蚀方法及特性
    2.3.5 去胶
    2.3.6 打孔
    2.3.7 封接
    2.3.8 硅、玻璃和石英芯片的评估(案例一)
    2.4 高分子聚合物芯片的制作和评估
    2.4.1 热压法
    2.4.2 模塑法
    2.4.3 注塑法
    2.4.4 LIGA技术
    2.4.5 激光烧蚀法
    2.4.6 软光刻法
    2.4.7 打孔
    2.4.8 封接
    2.4.9 高分子聚合物芯片评估(案例二)
    2.5 水凝胶聚合物芯片的研制(案例三)
    2.5.1 水凝胶
    2.5.2 水凝胶立体微图案
    2.5.3 水凝胶立体微图案用于细胞培养
    2.5.4 水凝胶平面微图案
    2.5.5 以水凝胶为基础材料的微流控芯片
    2.5.6 水凝胶芯片中细胞共培养
    参考文献

    第3章 纸质芯片材料与芯片制作技术
    3.1 纸质微流控芯片
    3.2 二维微流控纸芯片的制作
    3.2.1 光刻法
    3.2.2 绘图法
    3.2.3 打印法
    3.2.4 其他制作方法
    3.3 三维纸质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3.3.1 双面粘贴法
    3.3.2 折叠压紧法
    3.3.3 喷胶粘贴法
    3.4 纸质微流控芯片的检测
    3.4.1 比色检测
    3.4.2 电化学检测
    3.4.3 化学发光检测
    3.4.4 电化学发光检测
    3.4.5 免疫检测
    3.5 喷蜡打印硝酸纤维素膜纸质微流控芯片研制(案例一)
    3.5.1 硝酸纤维素膜
    3.5.2 喷蜡打印制备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流程
    3.5.3 喷蜡打印制备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条件优化
    3.5.4 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的性能考察
    3.5.5 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在蛋白质包被中的应用
    3.6 以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为基质研制液塑PDMS芯片(案例二)
    3.6.1 用硝酸纤维素膜纸芯片液塑制备PDMS芯片的流程
    ……
    第4章 微流体控制与驱动技术
    第5章 进样及样品前处理技术
    第6章 微混合和微反应技术
    第7章 微分离技术
    第8章 微液滴技术
    第9章 检测技术
    第10章 微流控芯片在核酸研究中的应用
    第11章 微流控芯片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第12章 微流控芯片在离子和小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第13章 微流控芯片在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第14章 微流控芯片在模式生物(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第15章 微流控芯片在微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纳米科学与技术:自驱动系统中的纳米发电机
王中林 著;秦勇、胡又凡 译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纳米科学与技术:面向2020年社会需求的纳米科技研究
[美]米黑尔·罗科、查德·米尔金、马克·赫尔萨姆 编;白春礼 译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纳米与介观力学
赵亚溥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纳米与分子电子学手册
[美]谢尔盖·雷舍夫斯基(S.E.Lyshevski) 编;朱道本 译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第二版)
徐如人、庞文琴、霍启升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硬组织修复材料与技术
刘昌胜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纳米科学与技术:纳米磷灰石的生物医学应用(第二版)
李世普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认知纳米世界——纳米科学技术手册(原书第三版)
[白俄罗斯]V.E.鲍里先科 著;董星龙、李斌 译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纳米磷灰石的制备、表征及改性(第二版)
李世普、王友法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分子仿生
李峻柏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纳米科学与技术:纳米敏感材料与传感技术
刘锦淮、黄行九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生产与工作场所纳米颗粒暴露监测指南
陈春英、陈瑞、白茹、赵宇亮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尺度下的核壳结构
夏缘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尺度精确调控 王振宇著
王振宇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光子器件基础及前沿
张天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光子学——从基础到应用
顾兵;芮光浩;张若虎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连接原理与方法(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田艳红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加工基础技术与方法
李岩、颜文煅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电动流体输运基础及数值实现
周腾;闻利平;史留勇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新能源材料超快速制备
陈亚楠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结构太赫兹器件
李九生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米功能材料在液体推进剂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吕晓猛 著;贾瑛;许国根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在环保防护领域的应用
娄辉清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纳米光子器件与集成系统设计和制造
夏金安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器官芯片
林炳承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图解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林炳承、秦建华 著
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
微流控芯片实验室
林炳承、秦建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