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论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561473771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2页
字数: 2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论》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国际色彩,二是提倡跨学科的合作,三是注重实地踏勘;而对边疆文化、底层文化和现实问题更为关注,与国立川大校内更注重“大传统”和经典研习的学术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双方各有所长,其融合互补也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向。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华大一方面延请了庞俊、李植等蜀学传人主持中文系,加强了其国学研究的力量;另一方面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中国化。一批既有现代社会科学的训练,又熟悉中国古典文化的中国学者如李安宅、郑德坤等成为新的学术领袖。 夏洪胜,湖北武汉人。1992年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到厦门大学工作,1993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4年调入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工作,1996年破格提升为教授,1998年评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当时较为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工商管理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历史缘由
    第二节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国内文献综述
    第四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机遇
    第五节本书研究思路、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部环境分析
    第二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演变过程分析
    第三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环境适应性分析
    第四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
    第五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

    第三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规划分析
    第一节宏观发展规划分析
    第二节微观分析
    第三节战略规划制定及实施

    第四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组织模式分析
    第一节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
    第二节土地向业主适度集中,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
    第三节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

    第五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管理分析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特点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内容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过程
    第四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创新

    第六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激励分析
    第一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激励及激励机制
    第二节统筹城乡中的农民业合作组织激励分析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激励实证分析

    第七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公共服务功能分析
    第一节农村公共服务研究评述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的公共服务功能
    第三节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第四节统筹城乡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共服务实现分析

    第八章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协同的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的资金融通分析
    第一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流分析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供给分析
    第三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融通带来机遇
    第四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融通机制
    第五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融通效应

    第九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信息系统分析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需求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可行性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第十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信息系统设计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规划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分析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设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论》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国际色彩,二是提倡跨学科的合作,三是注重实地踏勘;而对边疆文化、底层文化和现实问题更为关注,与国立川大校内更注重“大传统”和经典研习的学术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双方各有所长,其融合互补也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向。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华大一方面延请了庞俊、李植等蜀学传人主持中文系,加强了其国学研究的力量;另一方面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中国化。一批既有现代社会科学的训练,又熟悉中国古典文化的中国学者如李安宅、郑德坤等成为新的学术领袖。
  • 作者简介:
    夏洪胜,湖北武汉人。1992年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到厦门大学工作,1993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4年调入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工作,1996年破格提升为教授,1998年评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是我国当时较为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工商管理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历史缘由
    第二节国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国内文献综述
    第四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机遇
    第五节本书研究思路、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部环境分析
    第二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演变过程分析
    第三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环境适应性分析
    第四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
    第五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

    第三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规划分析
    第一节宏观发展规划分析
    第二节微观分析
    第三节战略规划制定及实施

    第四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组织模式分析
    第一节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
    第二节土地向业主适度集中,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
    第三节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

    第五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管理分析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特点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内容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过程
    第四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创新

    第六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激励分析
    第一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激励及激励机制
    第二节统筹城乡中的农民业合作组织激励分析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激励实证分析

    第七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公共服务功能分析
    第一节农村公共服务研究评述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的公共服务功能
    第三节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第四节统筹城乡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共服务实现分析

    第八章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协同的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的资金融通分析
    第一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资金流分析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供给分析
    第三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融通带来机遇
    第四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融通机制
    第五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融通效应

    第九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信息系统分析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需求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可行性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第十章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信息系统设计
    第一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规划
    第二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分析
    第三节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系统设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论
合作金融发展论
罗骏 著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丛书:统筹城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涵式发展论
SQL实用简明教程(第2版)
罗骏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