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09
版次: 1
ISBN: 9787112118502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9页
字数: 4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76人买过
  • 《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围绕居住区景观的几个主要要素,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任务、原则、方法与步骤入手,详细论述了居住区的绿化种植景观、功能性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建筑景观和照明景观设计,同时分析研究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以加深读者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居住区景观设计》写作基于实践,涉及众多的工程实例,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践性,既涉及工程技术要求,又具有人文关怀的探索,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可作为各高校《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参考书,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希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出版能为各设计单位、园林绿化公司和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苏晓毅,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云南省注册设计师协会会员。1987年至2002年在云南省设计院工作期间历任副主任建筑师、主任建筑师。2007—2008年留学英国金斯顿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园林建筑、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先后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及项目四十余个,建成项目近三十个。其中“世界名花园——‘99中国昆明世博会’工程”、“五华图书馆、崇仁办事处”、“昆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一综合实验楼”、“西南交大郫县新小区景观环境规划”、“石林长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南苑三期规划及环境设计”、“石林大旅游风景区保护性规划”、“四川宜宾建中化工总公司居住区改造规划”、“国际花园”、“昆明滇池温泉花园酒店”、“北京中华民族园云南景区工程”等十多个项目均获得省级或部级优秀设计奖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论文30多篇。获建设部优秀设计奖两项,云南省优秀设计奖六项。主讲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城乡住宅区设计原理》、《城乡设计概论》、《园林建筑》、《城市设计》等课程,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第1章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1.1国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1.2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1.3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及任务
    1.4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2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2.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2.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步骤

    第3章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营造
    3.1总体环境
    3.2建筑环境
    3.3人文环境
    3.4视觉环境
    3.5光环境
    3.6风环境
    3.7声环境

    第4章居住区绿化种植景观
    4.1居住区绿化的功能
    4.2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4.3居住区绿化的种类

    第5章功能性场所景观设计
    5.1健身运动场
    5.2儿童游戏场
    5.3老年活动场地
    5.4休闲广场

    第6章硬质景观设计
    6.1雕塑小品
    6.2信息标志
    6.3围墙和栅栏
    6.4栏杆/扶手
    6.5挡土墙
    6.6台阶
    6.7坡道
    6.8树池及树池■
    6.9座椅(具)
    6.10铺地

    第7章水景景观设计
    7.1自然水景
    7.2泳池水景
    7.3庭院水景
    7.4装饰水景
    7.5景观用水
    7.6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

    第8章建筑景观设计
    8.1入口及大门
    8.2亭
    8.3廊
    8.4景观墙体
    8.5泛会所

    第9章照明景观
    9.1照明及灯具的基本类型
    9.2景观照明的设计要点

    第10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0.1多元素融合的景观设计
    10.2居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11章案例分析
    11.1案例一——“长沙?国际花城”居住小区
    11.2案例二——“云南映象?水之景”片区(C区)居住组团
    11.3案例三——深圳海怡轩居住小区
    附录
    附图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围绕居住区景观的几个主要要素,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任务、原则、方法与步骤入手,详细论述了居住区的绿化种植景观、功能性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建筑景观和照明景观设计,同时分析研究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以加深读者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居住区景观设计》写作基于实践,涉及众多的工程实例,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既有理论指导性,又有实践性,既涉及工程技术要求,又具有人文关怀的探索,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可作为各高校《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主要参考书,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希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出版能为各设计单位、园林绿化公司和房地产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作者简介:
    苏晓毅,1987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云南省注册设计师协会会员。1987年至2002年在云南省设计院工作期间历任副主任建筑师、主任建筑师。2007—2008年留学英国金斯顿大学。
    主要研究领域:园林建筑、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
    先后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及项目四十余个,建成项目近三十个。其中“世界名花园——‘99中国昆明世博会’工程”、“五华图书馆、崇仁办事处”、“昆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一综合实验楼”、“西南交大郫县新小区景观环境规划”、“石林长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南苑三期规划及环境设计”、“石林大旅游风景区保护性规划”、“四川宜宾建中化工总公司居住区改造规划”、“国际花园”、“昆明滇池温泉花园酒店”、“北京中华民族园云南景区工程”等十多个项目均获得省级或部级优秀设计奖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论文30多篇。获建设部优秀设计奖两项,云南省优秀设计奖六项。主讲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城乡住宅区设计原理》、《城乡设计概论》、《园林建筑》、《城市设计》等课程,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 目录:
    第1章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1.1国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1.2国内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1.3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及任务
    1.4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2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2.1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2.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步骤

    第3章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营造
    3.1总体环境
    3.2建筑环境
    3.3人文环境
    3.4视觉环境
    3.5光环境
    3.6风环境
    3.7声环境

    第4章居住区绿化种植景观
    4.1居住区绿化的功能
    4.2居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原则及方法
    4.3居住区绿化的种类

    第5章功能性场所景观设计
    5.1健身运动场
    5.2儿童游戏场
    5.3老年活动场地
    5.4休闲广场

    第6章硬质景观设计
    6.1雕塑小品
    6.2信息标志
    6.3围墙和栅栏
    6.4栏杆/扶手
    6.5挡土墙
    6.6台阶
    6.7坡道
    6.8树池及树池■
    6.9座椅(具)
    6.10铺地

    第7章水景景观设计
    7.1自然水景
    7.2泳池水景
    7.3庭院水景
    7.4装饰水景
    7.5景观用水
    7.6污水处理与人工湿地

    第8章建筑景观设计
    8.1入口及大门
    8.2亭
    8.3廊
    8.4景观墙体
    8.5泛会所

    第9章照明景观
    9.1照明及灯具的基本类型
    9.2景观照明的设计要点

    第10章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0.1多元素融合的景观设计
    10.2居住区景观的生态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11章案例分析
    11.1案例一——“长沙?国际花城”居住小区
    11.2案例二——“云南映象?水之景”片区(C区)居住组团
    11.3案例三——深圳海怡轩居住小区
    附录
    附图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
李蓓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二版)
赵景伟;代朋;张婧;陈敏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刘莉文 孙昌盛 邹芳 著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项目式)(微课版)(第2版)
蔡丽芬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实例教程
肖友民;马玉兰;周梦琪;郑春烨;危学敏;窦紫烟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第二版)
黄鑫;白颖;戴沂君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街区空间形态的演变——以武汉市为例
胡珊 著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模块化教程
姚雪儒、戴禹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装饰设计
孙卉林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
王乌兰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空间设计
凌小红、陈晨 编
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改变中国
中指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