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16-05
版次: 1
ISBN: 9787564152086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42页
字数: 74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32人买过
  •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由研究范式引领、信息技术支撑、分析模型建构和规划实践创新等4个有机关联的篇章组成。从信息时代时空大数据技术驱动可能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变革的现实背景人手,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复杂系统理论引领下的、以适应性空间分析模型构建为关键技术的一种智慧型城市规划的方法体系。
      *一篇首先引入了第三代系统科学理论——复杂适应系统(CAS)作为智慧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论和方法论,探析了_如何在复杂性科学范式引领下,通过对国际上城市规划范式演进分析,提出了具有东方智慧的、适合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规划基本范式。
      第二篇则引入信息科学的本体论范畴,以RS和GIS为技术平台,初步提出了城市规划空间要素的数据与信息表达的基本本体模式,作为《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理论与方法的技术支撑。第三篇是《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的主体,以系统适应性内涵为主旨,重点探讨了面向解决城市规划重大问题的6大类19个空间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实现的关键技术。
      模型以空间关系分析为抓手,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涵盖了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适量调控、区域资源环境支撑城市生态功能的适宜平衡、区域城市交通网络承载城市发展的适应优化、城市功能空间拓展中社会需求与物质供给的适度均衡、市区公共服务配置与居民需求的适中耦合以及历史城区的文化内涵与景观环境的适当协调等范畴。
      第四篇作为模型的规划实践应用,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与长汀为两类实证对象,分别从城市规划编制中如何应用空间模型分析结果来支撑方案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管理中如何构建项目管理的分析评估模型和决策支持的过程化模拟,来探讨信息化支持下的城市规划智慧创新途径。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可作为全国城乡规划建设系统的规划师、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 第一篇 研究范式引领篇
    1 智慧城市规划导论
    1.1 智慧城市概述
    1.1.1 智慧城市概念解析
    1.1.2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
    1.1.3 应用创新理念下的智慧城市
    1.2 适应性与城市复杂系统
    1.2.1 适应性解析
    1.2.2 城市复杂系统
    1.3 城市规划的智慧转型
    1.3.1 城市规划管理的智慧化
    1.3.2 国际城市规划范式演进
    1.3.3 中国城市规划范式转型
    2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论
    2.1 城市规划方法论基础
    2.1.1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
    2.1.2 中国传统哲学的系统观借鉴
    2.1.3 城市复杂系统的整体框架构建
    2.2 城市复杂系统空间组织模型
    2.2.1 城市系统圈层概念模型构建
    2.2.2 城市子系统之间的空间关系剖析
    2.2.3 城市系统空间增长的自然适应性演进
    2.3 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框架
    2.3.1 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逻辑建立
    2.3.2 城市规划空间分析定义及流程
    2.3.3 CAS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分析模型构建思路
    2.4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的技术途径
    2.4.1 数字城市规划分析方法的形成
    2.4.2 依托大数据的智慧城市规划技术基础
    2.4.3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信息技术支撑篇
    3 城市规划数据特征及获取
    3.1 城市规划数据特征和概念模型组织
    3.2 城市规划数据的一般形式和信息获取渠道
    3.3 常用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3.3.1 部分常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
    3.3.2 部分常用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3.3.3 部分常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3.3.4 常用国产卫星影像资源
    3.3.5 常用在线影像资源
    4 城市规划数据对象模型与建库
    4.1 数字城市规划的一般过程分析
    4.1.1 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般过程
    4.1.2 专项规划过程示例
    4.2 城市规划数据结构设计
    4.2.1 矢量数据库设计
    4.2.2 栅格数据库设计
    4.2.3 栅格数据格式和矢量数据格式对比
    4.2.4 属性数据库设计
    4.2.5 元数据概念
    4.3 城市规划数据库模型结构分析
    4.3.1 传统型数据库模型
    4.3.2 非传统型数据库模型
    4.4 城市规划本体数据对象模型构建
    4.4.1 基础地形信息
    4.4.2 资源环境基底要素信息
    4.4.3 生态风险要素
    4.4.4 城市用地、建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4.4.5 人口、产业与就业相关信息
    4.4.6 交通线路与基础设施管网
    4.4.7 各类区划信息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分析模型构建篇
    第四篇 规划实践创新篇
  • 内容简介: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由研究范式引领、信息技术支撑、分析模型建构和规划实践创新等4个有机关联的篇章组成。从信息时代时空大数据技术驱动可能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变革的现实背景人手,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复杂系统理论引领下的、以适应性空间分析模型构建为关键技术的一种智慧型城市规划的方法体系。
      *一篇首先引入了第三代系统科学理论——复杂适应系统(CAS)作为智慧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论和方法论,探析了_如何在复杂性科学范式引领下,通过对国际上城市规划范式演进分析,提出了具有东方智慧的、适合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规划基本范式。
      第二篇则引入信息科学的本体论范畴,以RS和GIS为技术平台,初步提出了城市规划空间要素的数据与信息表达的基本本体模式,作为《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理论与方法的技术支撑。第三篇是《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的主体,以系统适应性内涵为主旨,重点探讨了面向解决城市规划重大问题的6大类19个空间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实现的关键技术。
      模型以空间关系分析为抓手,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涵盖了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适量调控、区域资源环境支撑城市生态功能的适宜平衡、区域城市交通网络承载城市发展的适应优化、城市功能空间拓展中社会需求与物质供给的适度均衡、市区公共服务配置与居民需求的适中耦合以及历史城区的文化内涵与景观环境的适当协调等范畴。
      第四篇作为模型的规划实践应用,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与长汀为两类实证对象,分别从城市规划编制中如何应用空间模型分析结果来支撑方案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管理中如何构建项目管理的分析评估模型和决策支持的过程化模拟,来探讨信息化支持下的城市规划智慧创新途径。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可作为全国城乡规划建设系统的规划师、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
  • 目录:
    第一篇 研究范式引领篇
    1 智慧城市规划导论
    1.1 智慧城市概述
    1.1.1 智慧城市概念解析
    1.1.2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
    1.1.3 应用创新理念下的智慧城市
    1.2 适应性与城市复杂系统
    1.2.1 适应性解析
    1.2.2 城市复杂系统
    1.3 城市规划的智慧转型
    1.3.1 城市规划管理的智慧化
    1.3.2 国际城市规划范式演进
    1.3.3 中国城市规划范式转型
    2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论
    2.1 城市规划方法论基础
    2.1.1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论
    2.1.2 中国传统哲学的系统观借鉴
    2.1.3 城市复杂系统的整体框架构建
    2.2 城市复杂系统空间组织模型
    2.2.1 城市系统圈层概念模型构建
    2.2.2 城市子系统之间的空间关系剖析
    2.2.3 城市系统空间增长的自然适应性演进
    2.3 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方法框架
    2.3.1 城市规划的系统分析逻辑建立
    2.3.2 城市规划空间分析定义及流程
    2.3.3 CAS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分析模型构建思路
    2.4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的技术途径
    2.4.1 数字城市规划分析方法的形成
    2.4.2 依托大数据的智慧城市规划技术基础
    2.4.3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信息技术支撑篇
    3 城市规划数据特征及获取
    3.1 城市规划数据特征和概念模型组织
    3.2 城市规划数据的一般形式和信息获取渠道
    3.3 常用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3.3.1 部分常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
    3.3.2 部分常用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3.3.3 部分常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3.3.4 常用国产卫星影像资源
    3.3.5 常用在线影像资源
    4 城市规划数据对象模型与建库
    4.1 数字城市规划的一般过程分析
    4.1.1 城市总体规划的一般过程
    4.1.2 专项规划过程示例
    4.2 城市规划数据结构设计
    4.2.1 矢量数据库设计
    4.2.2 栅格数据库设计
    4.2.3 栅格数据格式和矢量数据格式对比
    4.2.4 属性数据库设计
    4.2.5 元数据概念
    4.3 城市规划数据库模型结构分析
    4.3.1 传统型数据库模型
    4.3.2 非传统型数据库模型
    4.4 城市规划本体数据对象模型构建
    4.4.1 基础地形信息
    4.4.2 资源环境基底要素信息
    4.4.3 生态风险要素
    4.4.4 城市用地、建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4.4.5 人口、产业与就业相关信息
    4.4.6 交通线路与基础设施管网
    4.4.7 各类区划信息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分析模型构建篇
    第四篇 规划实践创新篇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之书:大脑智慧简史
(美)迪利普·杰斯特(DilipV.Jeste),(美)斯科特·拉菲(ScottLaFee)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博物馆公众服务:数据驱动与社会效益
郑霞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的动物王国 自然图解系列丛书
(西)玛丽亚·桑切斯·瓦迪洛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城市:中国式现代化·和谐发展之路 中国道路发展新理念系列丛书
人民论坛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水务典型案例集(2022)
刘新锋 等 编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物业管理与服务系列--物业服务合规管理指导手册:法律解读·风险防范·合规文书·问题答疑
时代华商物业管理策划中心 组织编写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编著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农业关键技术与应用
周先存,黄友锐,孔敏 主编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的中国实践
唐珂 主编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物业管理与服务系列--物业管理服务部门指导手册:客户服务·安全管理·保洁绿化·工程维保
时代华商物业管理策划中心 组织编写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妈妈十件事
刘中良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智慧物流:仓储与配送中的智能算法
周亦鹏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上海时刻
徐建刚 著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数字城市规划教程
徐建刚、祁毅、胡宏、张翔 著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
徐建刚、严爱云、郭继 著;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方正飞腾应用实例及练习
徐建刚 著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新闻出版系统技工学校印刷类专业统编教材·方正排版认证指定教材:排版工艺方正飞腾
徐建刚 著
智慧城市规划方法:适应性视角下的空间分析模型
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
徐建刚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