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7
版次: 2
ISBN: 9787518013517
定价: 2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80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   微表情大多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真实想法一闪即逝的流露,读懂微表情,你就掌握了辨识他人的法宝。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从破解他人微表情和微反应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入手,结合心理学的定律、效应和实用策略等,让你轻松地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轻松地把握对方的心理,从容地为人处世。
    上 篇 微表情与心理活动
    第1章 揭密微表情,测试表情辨识能力002
    第一节 你能够辨识多少种表情 / 002
    第二节 表情背后的秘密藏在人的内心 / 004
    第三节 普通神态表情的深入解析 / 005
    第四节 如何透过常见表情认知他人心理 / 007
    第五节 常见情绪下的常见神态表情 / 009
    第六节 神态表情也具有伪装性 / 010
    第七节 捕捉细微表情,判断言语真实性 / 012
    第八节 复杂表情的呈现与心理活动 / 014
    第2章 表情心理,情绪产生与表情传递016
    第一节 心理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表情传递 / 016
    第二节 由表及里,分析对方此刻情绪 / 018
    第三节 性格差异也会导致表情的差异 / 019
    第四节 表情与心理有时也会不对称 / 021
    第五节 不同情境影响情绪及表情 / 022
    第六节 视觉冲击,让其展现真实表情 / 024
    第七节 言语刺激下的心理活动与表情反应 / 025
    第3章 开心表现,微表情揭密了对方心中的窃喜 028
    第一节 遇到各种喜事的不同喜悦表情 / 028
    第二节 微笑里分析对方的真语与谎言 / 029
    第三节 大笑中看对方是否是全身心地投入 / 031
    第四节 会心一笑中的甜蜜与辛酸 / 033
    第五节 眉飞色舞,喜悦之情尽在脸上 / 034
    第六节 嘴角上扬透露出对方的欣喜 / 036
    第七节 毫无笑容,也能抓住他人窃喜的微表情 / 037
    第4章 愤怒情绪,微表情让你感知到对方心生怒火040
    第一节 感知到对方燃烧起来的愤怒火苗 / 040
    第二节 了解怒火燃烧的根源 / 042
    第三节 愤怒的眼神会透出锋利的光 / 044
    第四节 眉头微微蹙起表现其心中有怒 / 045
    第五节 双唇紧闭是在抑制自己的愤怒 / 047
    第六节 脸部肌肉的紧张暗示了他的愤怒 / 049
    第七节 按阶段,愤怒的面部颜色与动态不同 / 050
    第5章 惊讶表现,微表情告诉你对方正处在惊讶中053
    第一节 惊讶,感受对方目光中的不可思议 / 053
    第二节 惊喜的表情尽在眼角眉梢和嘴巴 / 055
    第三节 解读对方难以想象的惊恐状 / 056
    第四节 惊讶者会让自己的眼睛变大 / 058
    第五节 发现惊讶者克制自己受惊的表情 / 059
    第六节 不同情绪下的惊讶表情组合 / 061
    第七节 瞬间惊讶后体现的复杂表情及心理 / 062
    第6章 恐惧流露,微表情透露了他不安的心 065
    第一节 透视恐惧心理与表情的根源由来 / 065
    第二节 恐惧心理及情绪的完全展现 / 067
    第三节 恐惧程度的不同,情绪表情显现不同 / 068
    第四节 诚惶诚恐透露出毕恭毕敬的表情 / 070
    第五节 紧张不安让面部显出僵硬感 / 072
    第六节 胆战心惊的神色透露苍白而无力 / 074
    第七节 克制的恐惧,依旧会被微表情泄露 / 075
    第7章 厌恶表现,微表情正在流露他的憎恶情绪077
    第一节 厌恶情绪从何而来,从哪儿表现 / 077
    第二节 毫不掩饰的饱满的厌恶表情 / 079
    第三节 厌恶情绪在伪装下也会败露 / 080
    第四节 捕捉眼神中的厌恶情绪 / 082
    第五节 厌恶程度不同,微表情不同 / 084
    第六节 反感与厌烦的微表情特点 / 085
    第七节 不屑与轻视的微表情特点 / 087
    第8章 悲伤体现,微表情表达了他内心的“伤” 089
    第一节 寻找悲伤情绪的根源,了解其表现 / 089
    第二节 痛哭,淋漓尽致地表现悲伤 / 091
    第三节 由哭泣的不同表现解析对方的悲伤 / 092
    第四节 如何看穿那些平静的忧伤 / 094
    第五节 刻意抑制悲痛时微表情的呈现 / 095
    第六节 从对方的眼神中体味悲伤情绪 / 096
    第七节 眉梢嘴角间透露的忧伤情愫 / 098
    第9章 嘴部动态,细小的变化来自潜在的内心波动100
    第一节 嘴部的小动作展现内心活动 / 100
    第二节 从嘴角的变化,识别真实情绪 / 102
    第三节 紧闭和张开的嘴巴暗示的心绪 / 103
    第四节 说谎时嘴巴的表情 / 105
    第五节 唇齿相依,牙齿触碰嘴唇的秘密 / 107
    第10章 眼睛和眉毛,眉眼之间暴露的真实情感109
    第一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109
    第二节 眉毛也有属于自己的微表情 / 111
    第三节 不同情感在瞳孔中的细微变化 / 112
    第四节 眉毛形态所表达的情绪 / 114
    第五节 对视,眼神与视线的交接或转移 / 115
    第11章 笑容背后,每一个笑容里都隐藏着最真的微表情117
    第一节 什么事情挑动了笑神经 / 117
    第二节 笑容——没有你看起来那么简单 / 118
    第三节 自然的笑容放松而到位 / 120
    第四节 付之一笑背后的真实回应 / 122
    第五节 剖析欲笑又止的真实心理原因 / 123
    第六节 剖析冷笑与苦笑的秘密 / 124
    第七节 有些笑容用来掩盖谎言 / 125
    第12章 复杂表情,以细微变化辨别真实与谎言128
    第一节 主要显露的表情并非真实情绪 / 128
    第二节 主表情下的细微表情揭示真心 / 130
    第三节 复杂的表情需要分解后逐个剖析 / 131
    第四节 虚假的表情难掩真实的心理 / 133
    第五节 复杂表情如何体现心理 / 134
    第六节 复杂笑容背后的秘密 / 136
    下 篇 微表情与心理策略
    第13章 手势姿态,你的一个动作就能给对方心理暗示140
    第一节 某个手势透露其潜意识 / 140
    第二节 小手势背后的心理 / 142
    第三节 紧握的双手代表什么 / 144
    第四节 手摸鼻子和嘴巴会暴露谎言 / 145
    第五节 塔尖式手势能够展示你的权威性 / 147
    第六节 说话时手势所表达的心理 / 148
    第14章 运用眼神,双眸的力量可以触动人心151
    第一节 眼神里隐藏的微妙心理 / 151
    第二节 频繁眨眼会让人感到不可信任 / 153
    第三节 转动的眼球会将秘密吐露 / 155
    第四节 双眼斜视会让对方担忧或憎恶 / 156
    第五节 判断对方眼神,揣测其心理 / 158
    第六节 眼神可能出卖你的“灵魂” / 160
    第15章 语言把控,几句话就能扭转对方的心理162
    第一节 巧妙寒暄,烘托氛围 / 162
    第二节 妙语开口,一下就能吸引住对方 / 164
    第三节 登门槛效应,话要一步步说 / 166
    第四节 巧用强势语言让对方听命于你 / 168
    第五节 先抑后扬的表达,让对方更易接受 / 169
    第六节 言语激将让对方更易动心 / 171
    第七节 话不说尽,让对方能够意犹未尽 / 173
    第16章 捕获要点,从最“软”的地方开始心理引导175
    第一节 了解对方性格,把握心理要点 / 175
    第二节 把握对方需求点,巧用利益吸引 / 177
    第三节 利用对方的劣势扭转出自己的胜势 / 178
    第四节 “心软”之人最怕他人的眼泪 / 180
    第五节 利用权威效应,博得崇拜者的信任 / 182
    第六节 以对方最关心的人和事来铺展话题 / 184
    第17章 先发制人,占据主动把控对方心理动向186
    第一节 利用首因效应,让对方对你“一见倾心” / 186
    第二节 事先分析他人心理,筹划步步为营 / 188
    第三节 丑话说在前,让对方无力狡辩 / 190
    第四节 摆明道路,不要给对方太多选择 / 191
    第五节 出其不意,令对方措手不及时赢得先机 / 193
    第六节 适时施加压力,令对方暴露自身弱点 / 194
    第七节 巧设悬念,利用对方好奇心来主导事态 / 196
    第18章 灵巧问话,掌握提问的心理策略199
    第一节 把问题细分,让对方更易回答 / 199
    第二节 配合动作表情,让提问更真挚动人 / 201
    第三节 掺杂无关紧要的话题让对方不知所图 / 202
    第四节 说些自己的秘密,来引出提问 / 203
    第五节 妙语发问,圆润地提出尖锐问题 / 205
    第六节 旁敲侧击,从其他问题中找出正题的答案 / 206
    第七节 制造共鸣,表达对对方回答的理解之情 / 208
    第19章 心理强攻,强势气场能够震慑人心210
    第一节 不要随意笑,巧用严肃表情威慑人心 / 210
    第二节 不给对方过多思考空间 / 211
    第三节 人善被人欺,强硬点才有人敬 / 213
    第四节 别给对方留退路,只给两种你想要的选择 / 215
    第五节 提升说话的音量与气势,令对方不敢违抗 / 216
    第六节 咄咄逼人,让对手无从向你攻击 / 218
    第20章 赢得人心,不知不觉中让对方喜欢你220
    第一节 耐心倾听,让人感到你是值得倾诉的对象 / 220
    第二节 运用赞美之词让对方更喜欢你 / 223
    第三节 了解对方兴趣,找到共同话题 / 225
    第四节 统一战线,让对方感到你是自己人 / 227
    第五节 适当暴露自己的某些缺点,消除对方戒心 / 229
    第六节 谦逊为人多请教,让对方感到被重视 / 231
    第21章 策略博弈,巧施策略让对方对你更信任235
    第一节 欲擒故纵,让对方自己“入网” / 235
    第二节 虚张声势,让对方在心理上先输给自己 / 237
    第三节 灵巧化敌为友,与其成为同类 / 239
    第四节 假意沉默,让对方拿不准你 / 240
    第五节 巧用移情,“迷惑”对方的心智 / 242
    第六节 草船借箭,巧用他人之力成事 / 244
    第七节 贝勃定律:先用大事刺激,然后成就小事 / 246
    第22章 情感驭人,巧用感情与人情打赢心理战 248
    第一节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服对方 / 248
    第二节 巧用亲人的话题,来打赢人情心理战 / 250
    第三节 用回忆让对方在温情中“软化” / 251
    第四节 用宽容之心赢得对方的尊敬 / 253
    第五节 博得同情,描述自己痛苦的现状 / 255
    第六节 巧用眼泪功效,让对方为之感动 / 256
    第七节 “雪中送炭”更能温暖人心 / 257
    第23章 柔化人心,以柔制刚的心理策略260
    第一节 以柔克刚,令对方不禁收起锋芒 / 260
    第二节  平和沟通,了解对方内心后再行事 / 262
    第三节 投其所好,送礼送到对方的心坎里 / 263
    第四节 库里肖夫效应:让对方与你感同身受 / 265
    第五节 恭维有道,让对方得以再“借力打力” / 266
    第六节 不强攻,用“忍耐力”赢得胜局 / 267
    参考文献270
  • 内容简介:
      微表情大多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真实想法一闪即逝的流露,读懂微表情,你就掌握了辨识他人的法宝。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从破解他人微表情和微反应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入手,结合心理学的定律、效应和实用策略等,让你轻松地通过对方的言谈举止,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轻松地把握对方的心理,从容地为人处世。
  • 目录:
    上 篇 微表情与心理活动
    第1章 揭密微表情,测试表情辨识能力002
    第一节 你能够辨识多少种表情 / 002
    第二节 表情背后的秘密藏在人的内心 / 004
    第三节 普通神态表情的深入解析 / 005
    第四节 如何透过常见表情认知他人心理 / 007
    第五节 常见情绪下的常见神态表情 / 009
    第六节 神态表情也具有伪装性 / 010
    第七节 捕捉细微表情,判断言语真实性 / 012
    第八节 复杂表情的呈现与心理活动 / 014
    第2章 表情心理,情绪产生与表情传递016
    第一节 心理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表情传递 / 016
    第二节 由表及里,分析对方此刻情绪 / 018
    第三节 性格差异也会导致表情的差异 / 019
    第四节 表情与心理有时也会不对称 / 021
    第五节 不同情境影响情绪及表情 / 022
    第六节 视觉冲击,让其展现真实表情 / 024
    第七节 言语刺激下的心理活动与表情反应 / 025
    第3章 开心表现,微表情揭密了对方心中的窃喜 028
    第一节 遇到各种喜事的不同喜悦表情 / 028
    第二节 微笑里分析对方的真语与谎言 / 029
    第三节 大笑中看对方是否是全身心地投入 / 031
    第四节 会心一笑中的甜蜜与辛酸 / 033
    第五节 眉飞色舞,喜悦之情尽在脸上 / 034
    第六节 嘴角上扬透露出对方的欣喜 / 036
    第七节 毫无笑容,也能抓住他人窃喜的微表情 / 037
    第4章 愤怒情绪,微表情让你感知到对方心生怒火040
    第一节 感知到对方燃烧起来的愤怒火苗 / 040
    第二节 了解怒火燃烧的根源 / 042
    第三节 愤怒的眼神会透出锋利的光 / 044
    第四节 眉头微微蹙起表现其心中有怒 / 045
    第五节 双唇紧闭是在抑制自己的愤怒 / 047
    第六节 脸部肌肉的紧张暗示了他的愤怒 / 049
    第七节 按阶段,愤怒的面部颜色与动态不同 / 050
    第5章 惊讶表现,微表情告诉你对方正处在惊讶中053
    第一节 惊讶,感受对方目光中的不可思议 / 053
    第二节 惊喜的表情尽在眼角眉梢和嘴巴 / 055
    第三节 解读对方难以想象的惊恐状 / 056
    第四节 惊讶者会让自己的眼睛变大 / 058
    第五节 发现惊讶者克制自己受惊的表情 / 059
    第六节 不同情绪下的惊讶表情组合 / 061
    第七节 瞬间惊讶后体现的复杂表情及心理 / 062
    第6章 恐惧流露,微表情透露了他不安的心 065
    第一节 透视恐惧心理与表情的根源由来 / 065
    第二节 恐惧心理及情绪的完全展现 / 067
    第三节 恐惧程度的不同,情绪表情显现不同 / 068
    第四节 诚惶诚恐透露出毕恭毕敬的表情 / 070
    第五节 紧张不安让面部显出僵硬感 / 072
    第六节 胆战心惊的神色透露苍白而无力 / 074
    第七节 克制的恐惧,依旧会被微表情泄露 / 075
    第7章 厌恶表现,微表情正在流露他的憎恶情绪077
    第一节 厌恶情绪从何而来,从哪儿表现 / 077
    第二节 毫不掩饰的饱满的厌恶表情 / 079
    第三节 厌恶情绪在伪装下也会败露 / 080
    第四节 捕捉眼神中的厌恶情绪 / 082
    第五节 厌恶程度不同,微表情不同 / 084
    第六节 反感与厌烦的微表情特点 / 085
    第七节 不屑与轻视的微表情特点 / 087
    第8章 悲伤体现,微表情表达了他内心的“伤” 089
    第一节 寻找悲伤情绪的根源,了解其表现 / 089
    第二节 痛哭,淋漓尽致地表现悲伤 / 091
    第三节 由哭泣的不同表现解析对方的悲伤 / 092
    第四节 如何看穿那些平静的忧伤 / 094
    第五节 刻意抑制悲痛时微表情的呈现 / 095
    第六节 从对方的眼神中体味悲伤情绪 / 096
    第七节 眉梢嘴角间透露的忧伤情愫 / 098
    第9章 嘴部动态,细小的变化来自潜在的内心波动100
    第一节 嘴部的小动作展现内心活动 / 100
    第二节 从嘴角的变化,识别真实情绪 / 102
    第三节 紧闭和张开的嘴巴暗示的心绪 / 103
    第四节 说谎时嘴巴的表情 / 105
    第五节 唇齿相依,牙齿触碰嘴唇的秘密 / 107
    第10章 眼睛和眉毛,眉眼之间暴露的真实情感109
    第一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109
    第二节 眉毛也有属于自己的微表情 / 111
    第三节 不同情感在瞳孔中的细微变化 / 112
    第四节 眉毛形态所表达的情绪 / 114
    第五节 对视,眼神与视线的交接或转移 / 115
    第11章 笑容背后,每一个笑容里都隐藏着最真的微表情117
    第一节 什么事情挑动了笑神经 / 117
    第二节 笑容——没有你看起来那么简单 / 118
    第三节 自然的笑容放松而到位 / 120
    第四节 付之一笑背后的真实回应 / 122
    第五节 剖析欲笑又止的真实心理原因 / 123
    第六节 剖析冷笑与苦笑的秘密 / 124
    第七节 有些笑容用来掩盖谎言 / 125
    第12章 复杂表情,以细微变化辨别真实与谎言128
    第一节 主要显露的表情并非真实情绪 / 128
    第二节 主表情下的细微表情揭示真心 / 130
    第三节 复杂的表情需要分解后逐个剖析 / 131
    第四节 虚假的表情难掩真实的心理 / 133
    第五节 复杂表情如何体现心理 / 134
    第六节 复杂笑容背后的秘密 / 136
    下 篇 微表情与心理策略
    第13章 手势姿态,你的一个动作就能给对方心理暗示140
    第一节 某个手势透露其潜意识 / 140
    第二节 小手势背后的心理 / 142
    第三节 紧握的双手代表什么 / 144
    第四节 手摸鼻子和嘴巴会暴露谎言 / 145
    第五节 塔尖式手势能够展示你的权威性 / 147
    第六节 说话时手势所表达的心理 / 148
    第14章 运用眼神,双眸的力量可以触动人心151
    第一节 眼神里隐藏的微妙心理 / 151
    第二节 频繁眨眼会让人感到不可信任 / 153
    第三节 转动的眼球会将秘密吐露 / 155
    第四节 双眼斜视会让对方担忧或憎恶 / 156
    第五节 判断对方眼神,揣测其心理 / 158
    第六节 眼神可能出卖你的“灵魂” / 160
    第15章 语言把控,几句话就能扭转对方的心理162
    第一节 巧妙寒暄,烘托氛围 / 162
    第二节 妙语开口,一下就能吸引住对方 / 164
    第三节 登门槛效应,话要一步步说 / 166
    第四节 巧用强势语言让对方听命于你 / 168
    第五节 先抑后扬的表达,让对方更易接受 / 169
    第六节 言语激将让对方更易动心 / 171
    第七节 话不说尽,让对方能够意犹未尽 / 173
    第16章 捕获要点,从最“软”的地方开始心理引导175
    第一节 了解对方性格,把握心理要点 / 175
    第二节 把握对方需求点,巧用利益吸引 / 177
    第三节 利用对方的劣势扭转出自己的胜势 / 178
    第四节 “心软”之人最怕他人的眼泪 / 180
    第五节 利用权威效应,博得崇拜者的信任 / 182
    第六节 以对方最关心的人和事来铺展话题 / 184
    第17章 先发制人,占据主动把控对方心理动向186
    第一节 利用首因效应,让对方对你“一见倾心” / 186
    第二节 事先分析他人心理,筹划步步为营 / 188
    第三节 丑话说在前,让对方无力狡辩 / 190
    第四节 摆明道路,不要给对方太多选择 / 191
    第五节 出其不意,令对方措手不及时赢得先机 / 193
    第六节 适时施加压力,令对方暴露自身弱点 / 194
    第七节 巧设悬念,利用对方好奇心来主导事态 / 196
    第18章 灵巧问话,掌握提问的心理策略199
    第一节 把问题细分,让对方更易回答 / 199
    第二节 配合动作表情,让提问更真挚动人 / 201
    第三节 掺杂无关紧要的话题让对方不知所图 / 202
    第四节 说些自己的秘密,来引出提问 / 203
    第五节 妙语发问,圆润地提出尖锐问题 / 205
    第六节 旁敲侧击,从其他问题中找出正题的答案 / 206
    第七节 制造共鸣,表达对对方回答的理解之情 / 208
    第19章 心理强攻,强势气场能够震慑人心210
    第一节 不要随意笑,巧用严肃表情威慑人心 / 210
    第二节 不给对方过多思考空间 / 211
    第三节 人善被人欺,强硬点才有人敬 / 213
    第四节 别给对方留退路,只给两种你想要的选择 / 215
    第五节 提升说话的音量与气势,令对方不敢违抗 / 216
    第六节 咄咄逼人,让对手无从向你攻击 / 218
    第20章 赢得人心,不知不觉中让对方喜欢你220
    第一节 耐心倾听,让人感到你是值得倾诉的对象 / 220
    第二节 运用赞美之词让对方更喜欢你 / 223
    第三节 了解对方兴趣,找到共同话题 / 225
    第四节 统一战线,让对方感到你是自己人 / 227
    第五节 适当暴露自己的某些缺点,消除对方戒心 / 229
    第六节 谦逊为人多请教,让对方感到被重视 / 231
    第21章 策略博弈,巧施策略让对方对你更信任235
    第一节 欲擒故纵,让对方自己“入网” / 235
    第二节 虚张声势,让对方在心理上先输给自己 / 237
    第三节 灵巧化敌为友,与其成为同类 / 239
    第四节 假意沉默,让对方拿不准你 / 240
    第五节 巧用移情,“迷惑”对方的心智 / 242
    第六节 草船借箭,巧用他人之力成事 / 244
    第七节 贝勃定律:先用大事刺激,然后成就小事 / 246
    第22章 情感驭人,巧用感情与人情打赢心理战 248
    第一节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说服对方 / 248
    第二节 巧用亲人的话题,来打赢人情心理战 / 250
    第三节 用回忆让对方在温情中“软化” / 251
    第四节 用宽容之心赢得对方的尊敬 / 253
    第五节 博得同情,描述自己痛苦的现状 / 255
    第六节 巧用眼泪功效,让对方为之感动 / 256
    第七节 “雪中送炭”更能温暖人心 / 257
    第23章 柔化人心,以柔制刚的心理策略260
    第一节 以柔克刚,令对方不禁收起锋芒 / 260
    第二节  平和沟通,了解对方内心后再行事 / 262
    第三节 投其所好,送礼送到对方的心坎里 / 263
    第四节 库里肖夫效应:让对方与你感同身受 / 265
    第五节 恭维有道,让对方得以再“借力打力” / 266
    第六节 不强攻,用“忍耐力”赢得胜局 / 267
    参考文献270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彩色图解)
张璐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介爱民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入门
刘丁晨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编者:张金超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解析:瞬间洞穿微表情之下的人心与情绪密码
[美]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 华莱士·V.弗里森(Wallace V. Friesen)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
姜振宇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人际交往的必胜技巧
白晓 著;白晓 编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译文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实战版)/危机公关系列
张卉妍 编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密码
[波兰]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 著;[波兰]卡西亚·韦佐夫斯基、&、陈天然 译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里学
郭婷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
裘凯宇、杨嘉玲 著
系列丛书 / 更多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彩色图解)
张璐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介爱民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入门
刘丁晨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编者:张金超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解析:瞬间洞穿微表情之下的人心与情绪密码
[美]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 华莱士·V.弗里森(Wallace V. Friesen)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
姜振宇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人际交往的必胜技巧
白晓 著;白晓 编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译文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实战版)/危机公关系列
张卉妍 编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密码
[波兰]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 著;[波兰]卡西亚·韦佐夫斯基、&、陈天然 译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里学
郭婷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
裘凯宇、杨嘉玲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彩色图解)
张璐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介爱民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入门
刘丁晨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编者:张金超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解析:瞬间洞穿微表情之下的人心与情绪密码
[美]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 华莱士·V.弗里森(Wallace V. Friesen)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
姜振宇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人际交往的必胜技巧
白晓 著;白晓 编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
译文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理学(实战版)/危机公关系列
张卉妍 编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密码
[波兰]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 著;[波兰]卡西亚·韦佐夫斯基、&、陈天然 译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心里学
郭婷 著
微表情与心理学(第2版)
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
裘凯宇、杨嘉玲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