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

中国化学史:近现代卷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3-08
版次: 1
ISBN: 9787543535640
定价: 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834页
字数: 5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自然科学
  •   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历史,本卷则记叙中国近现代化学的历程。关于中国近现代化学史的涵义,有必要略加说明。我们所说的中国近现代化学史,不是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化学史,而是近现代化在中国的历史。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化学,还包括传统的药物化学和工艺化学等内容,但本卷对此不加论述。从18世纪近代化学在西方诞生以来,化学的发展就突破了文化、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而逐渐成为人类共同的一门科学。 第六章近代化学的传入
    第一节近代化学传入之始和化学一词的由来
    一近代化学传入之始
    二化学一词的由来和《六合丛谈》中的化学
    三《格物入门》中的《化学入门》
    第二节化学书籍的翻译

    第三节近代化学教育的开端
    一京师同文馆的化学教育
    二上海格致书院
    三留学生、教会学校与化学教育

    第四节新学制的推行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一癸卯学制与新教育的体制化
    二新式化学教材

    第五节化学术语的翻译和统一
    一江南制造局的化学译名
    二益智书会的化学术语命名
    三杜亚泉的无机物命名方案及其他

    第七章近代化学教育
    第一节20世纪上半叶与化学有关的高等教育学制的嬗变及高等教育概况
    一民国时期学制的嬗变
    二民国时期大学课程的整理与修订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高等化学教育
    一京师大学堂——壬戊学制前的高等化学教育
    二1922-1937年——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大发展
    1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
    2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
    3私立南开大学化学系
    4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
    5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
    6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
    7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
    8私立辅仁大学化学系
    9国立复旦大学化学系
    10国立武汉大学化学系

    三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的高等化学教育
    1学校的变迁
    2课程设置
    3西南联大化学系的教师与学生

    四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的高等化学教育(1946~1951年)
    1北京大学化学系
    2清华大学化学系
    3南开大学化学系

    五院系调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高等化学教育
    11952年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21952年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31953~1960年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
    420世纪60年代前期高等教育的形势与高等化学教育
    第三节师范教育简述

    第四节中等学校的化学教育
    一民国时期普通中学的学制和化学课程标准
    1初级中学
    2高级中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中等化学教育(1948~1958年)

    第五节近代化学杏坛师表
    1俞同奎
    2丁绪贤
    3郑贞文
    4张子高
    5王琎
    6李寿恒
    7张江树
    8刘树杞
    9杨石先
    10曾昭抡
    11戴安邦
    12程有庆
    13高济宇
    14李方训
    15顾翼东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化学科学研究
    一基本概况
    二民国时期的化学研究机构
    1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2中央研究院工程(工学)研究所
    3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4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
    5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6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
    7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
    8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科
    9私立中国西部科学院理化研究所
    10私立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11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化工)系
    12北平工业试验所

    三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科学研究
    1无机化学的研究
    2无机分析化学的研究
    3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
    4物理化学的研究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的化学研究(1949~1966)
    一基本概况
    二化学研究发展的社会背景
    1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及其办院方针
    2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与科学发展12年长远规划的制订
    3《科学十四条》与广州会议

    三中国科学院所属与化学相关的研究机构
    1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4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
    6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7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
    8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9中科院北京化工冶金研究所
    10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11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2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13中科院新疆化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14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
    15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宁)
    16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17中科院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
    四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科学研究
    第三节近代化学科苑撷英
    第九章近代化学学术团体
    第十章近代化学工业
    第十一章中国化学发展承前启后的20年
  •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历史,本卷则记叙中国近现代化学的历程。关于中国近现代化学史的涵义,有必要略加说明。我们所说的中国近现代化学史,不是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化学史,而是近现代化在中国的历史。中国近现代时期的化学,还包括传统的药物化学和工艺化学等内容,但本卷对此不加论述。从18世纪近代化学在西方诞生以来,化学的发展就突破了文化、民族和地域的界限而逐渐成为人类共同的一门科学。
  • 目录:
    第六章近代化学的传入
    第一节近代化学传入之始和化学一词的由来
    一近代化学传入之始
    二化学一词的由来和《六合丛谈》中的化学
    三《格物入门》中的《化学入门》
    第二节化学书籍的翻译

    第三节近代化学教育的开端
    一京师同文馆的化学教育
    二上海格致书院
    三留学生、教会学校与化学教育

    第四节新学制的推行与化学教育的发展
    一癸卯学制与新教育的体制化
    二新式化学教材

    第五节化学术语的翻译和统一
    一江南制造局的化学译名
    二益智书会的化学术语命名
    三杜亚泉的无机物命名方案及其他

    第七章近代化学教育
    第一节20世纪上半叶与化学有关的高等教育学制的嬗变及高等教育概况
    一民国时期学制的嬗变
    二民国时期大学课程的整理与修订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高等化学教育
    一京师大学堂——壬戊学制前的高等化学教育
    二1922-1937年——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大发展
    1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
    2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
    3私立南开大学化学系
    4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
    5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
    6国立浙江大学化学系
    7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
    8私立辅仁大学化学系
    9国立复旦大学化学系
    10国立武汉大学化学系

    三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的高等化学教育
    1学校的变迁
    2课程设置
    3西南联大化学系的教师与学生

    四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的高等化学教育(1946~1951年)
    1北京大学化学系
    2清华大学化学系
    3南开大学化学系

    五院系调整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的高等化学教育
    11952年高等院校中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21952年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
    31953~1960年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
    420世纪60年代前期高等教育的形势与高等化学教育
    第三节师范教育简述

    第四节中等学校的化学教育
    一民国时期普通中学的学制和化学课程标准
    1初级中学
    2高级中学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中等化学教育(1948~1958年)

    第五节近代化学杏坛师表
    1俞同奎
    2丁绪贤
    3郑贞文
    4张子高
    5王琎
    6李寿恒
    7张江树
    8刘树杞
    9杨石先
    10曾昭抡
    11戴安邦
    12程有庆
    13高济宇
    14李方训
    15顾翼东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化学科学研究
    一基本概况
    二民国时期的化学研究机构
    1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2中央研究院工程(工学)研究所
    3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
    4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
    5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
    6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
    7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
    8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科
    9私立中国西部科学院理化研究所
    10私立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11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化工)系
    12北平工业试验所

    三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科学研究
    1无机化学的研究
    2无机分析化学的研究
    3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
    4物理化学的研究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的化学研究(1949~1966)
    一基本概况
    二化学研究发展的社会背景
    1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及其办院方针
    2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与科学发展12年长远规划的制订
    3《科学十四条》与广州会议

    三中国科学院所属与化学相关的研究机构
    1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中科院大连石油研究所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4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
    6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7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
    8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9中科院北京化工冶金研究所
    10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11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2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13中科院新疆化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14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
    15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西宁)
    16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17中科院华东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
    四化学各分支学科的科学研究
    第三节近代化学科苑撷英
    第九章近代化学学术团体
    第十章近代化学工业
    第十一章中国化学发展承前启后的20年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