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 [荷] , [德]
2021-01
版次: 1
ISBN: 9787305231308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6页
分类: 社会文化
  •   
    计算、工具、机器人技术、数字成像和仿真建模等方面的进步使科学变成了一个技术驱动的事业。政府、工业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日益显现,对传统的科学的价值和客观性提出了严肃的挑战。某些深刻的变化使得许多人推测,我们正处在科学史的跨时代突破之中。本文集从哲学、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角度对这种跨时代断裂论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科学史上的案例或哲学史上的理论,本书的作者们对这一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要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还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论事业吗?科学的需求与技术的需求交织在一起了吗?如果后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如何看待大学科学走向市场化的做法?等等。总之,对于科学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是否已经出现了历史性断裂,本文集集中反映了相关的争论。这些争论会为当前和未来的科学事业中的认知、体制和道德问题提供重要的新视野。 
        
    艾尔弗拉德?诺德曼 在德国汉堡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哲学系任教,于2002年成为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的哲学和科学史教授。目前诺德曼正致力于一种综合性的技性科学哲学的发展。作为欧洲专家组的报告员,他编写了关于欧洲知识社会融合技术的报告(2004),还编辑了几本关于纳米技术研究的哲学方面的书籍。 
    汉斯?拉德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和技术哲学教授。他的主要工作领域是科学观察和实验,概念的历史、认识论和本体论本性和作用,科学实在论问题,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规范和政治的意义。 
    格雷戈?希尔曼 德国伍珀塔尔大学哲学系历史和科学哲学教授。拥有物理学文凭和哲学博士学位。其专业领域包括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以及自然的概念。 
      
    译者简介 
    武天欣 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蔡仲 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i / 致谢 
    1 / 1. 导言:科学终结后的科学?――“跨时代断裂论题” 艾尔弗拉德?诺德曼 汉斯?拉德格雷戈?希尔曼 
      
      
    第一部分 
    21 / 2. 技性科学时代 艾尔弗拉德?诺德曼 
    35 / 3. 我们并非见证了又一次科学革命 格雷戈?希尔曼 
    48 / 4. “知识就是力量”,或何以捕捉科学与技性科学之间的联系 马丁?卡里尔 
    60 / 5. 拾级而上――从一系列有利视角来理解(与驳斥)跨时代断裂论题 赛鲁斯?莫迪 
    74 / 6. 同跨时代断裂相决裂――工程科学的案例 迈尔克?布恩 塔伽?克鲁蒂娜 
    89 / 7. 科学及其近代史――从跨时代断裂到新颖的非局部性模式 汉斯?拉德 
    102 / 8. 转型中的知识制造――科学与技术的语境的变迁 安德鲁?杰米森 
    116 / 9. 风格间的联合――科学与技术互动的新模式 储格林?克瓦 
      
    第二部分 
    131 / 10. 用实验的概念进行实验――跨时代断裂探究 阿斯特丽德?施瓦兹 沃尔夫冈?克朗 
    148 / 11. 强化,而非转变――数字媒体对科学实践的影响 瓦莱丽?汉森 
    160 / 12. 视觉技术――自然科学中的成像技术 安吉拉?克雷瓦林 
    173 / 13. 作为大众文化的技性科学――玩乐、消费者技术与注意力经济 尤塔?韦伯 
    194 / 14. 过去的好时代――医学研究的今与昔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 
    208 / 15. 走向一种新的预测性文化――微机时代的计算机建模 安?约翰逊 约翰尼斯?伦哈德 
    220 / 16. 后记――跨时代断裂论题之焦点问题 汉斯?拉德 
    224 / 本书作者简介 
    230 / 索引 
      
     
  • 内容简介:
      
    计算、工具、机器人技术、数字成像和仿真建模等方面的进步使科学变成了一个技术驱动的事业。政府、工业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日益显现,对传统的科学的价值和客观性提出了严肃的挑战。某些深刻的变化使得许多人推测,我们正处在科学史的跨时代突破之中。本文集从哲学、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角度对这种跨时代断裂论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科学史上的案例或哲学史上的理论,本书的作者们对这一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要争论的问题包括:科学还是一种纯粹的认识论事业吗?科学的需求与技术的需求交织在一起了吗?如果后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如何看待大学科学走向市场化的做法?等等。总之,对于科学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是否已经出现了历史性断裂,本文集集中反映了相关的争论。这些争论会为当前和未来的科学事业中的认知、体制和道德问题提供重要的新视野。 
     
  • 作者简介:
      
    艾尔弗拉德?诺德曼 在德国汉堡获得博士学位,而后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哲学系任教,于2002年成为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的哲学和科学史教授。目前诺德曼正致力于一种综合性的技性科学哲学的发展。作为欧洲专家组的报告员,他编写了关于欧洲知识社会融合技术的报告(2004),还编辑了几本关于纳米技术研究的哲学方面的书籍。 
    汉斯?拉德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和技术哲学教授。他的主要工作领域是科学观察和实验,概念的历史、认识论和本体论本性和作用,科学实在论问题,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规范和政治的意义。 
    格雷戈?希尔曼 德国伍珀塔尔大学哲学系历史和科学哲学教授。拥有物理学文凭和哲学博士学位。其专业领域包括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历史和哲学以及自然的概念。 
      
    译者简介 
    武天欣 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蔡仲 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 目录:
    i / 致谢 
    1 / 1. 导言:科学终结后的科学?――“跨时代断裂论题” 艾尔弗拉德?诺德曼 汉斯?拉德格雷戈?希尔曼 
      
      
    第一部分 
    21 / 2. 技性科学时代 艾尔弗拉德?诺德曼 
    35 / 3. 我们并非见证了又一次科学革命 格雷戈?希尔曼 
    48 / 4. “知识就是力量”,或何以捕捉科学与技性科学之间的联系 马丁?卡里尔 
    60 / 5. 拾级而上――从一系列有利视角来理解(与驳斥)跨时代断裂论题 赛鲁斯?莫迪 
    74 / 6. 同跨时代断裂相决裂――工程科学的案例 迈尔克?布恩 塔伽?克鲁蒂娜 
    89 / 7. 科学及其近代史――从跨时代断裂到新颖的非局部性模式 汉斯?拉德 
    102 / 8. 转型中的知识制造――科学与技术的语境的变迁 安德鲁?杰米森 
    116 / 9. 风格间的联合――科学与技术互动的新模式 储格林?克瓦 
      
    第二部分 
    131 / 10. 用实验的概念进行实验――跨时代断裂探究 阿斯特丽德?施瓦兹 沃尔夫冈?克朗 
    148 / 11. 强化,而非转变――数字媒体对科学实践的影响 瓦莱丽?汉森 
    160 / 12. 视觉技术――自然科学中的成像技术 安吉拉?克雷瓦林 
    173 / 13. 作为大众文化的技性科学――玩乐、消费者技术与注意力经济 尤塔?韦伯 
    194 / 14. 过去的好时代――医学研究的今与昔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 
    208 / 15. 走向一种新的预测性文化――微机时代的计算机建模 安?约翰逊 约翰尼斯?伦哈德 
    220 / 16. 后记――跨时代断裂论题之焦点问题 汉斯?拉德 
    224 / 本书作者简介 
    230 / 索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杨达寿村;杨竹亭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早知道
冰河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技术模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开开门 给小朋友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绘本
中国科学技术馆编阿旦加 译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与技术课程改革委员会 编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幼儿园) 编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思维的力量
程利伟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财富:文化
金融文化参讯 编著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人文·哲学之问
张双喜唐雪梅刘凤梅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课程项目化学习案例精编
朱文 编;任山章 主编;王华震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 艺术
刘晓光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教育学:一个学科的发展与身份确立
[澳]彼得·范森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与技术 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幼儿园) 编
系列丛书 / 更多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杨达寿村;杨竹亭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早知道
冰河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技术模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开开门 给小朋友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绘本
中国科学技术馆编阿旦加 译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与技术课程改革委员会 编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幼儿园) 编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思维的力量
程利伟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财富:文化
金融文化参讯 编著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人文·哲学之问
张双喜唐雪梅刘凤梅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课程项目化学习案例精编
朱文 编;任山章 主编;王华震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 艺术
刘晓光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教育学:一个学科的发展与身份确立
[澳]彼得·范森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与技术 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幼儿园)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杨达寿村;杨竹亭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早知道
冰河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技术模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开开门 给小朋友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绘本
中国科学技术馆编阿旦加 译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与技术课程改革委员会 编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幼儿园) 编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思维的力量
程利伟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财富:文化
金融文化参讯 编著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人文·哲学之问
张双喜唐雪梅刘凤梅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课程项目化学习案例精编
朱文 编;任山章 主编;王华震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 艺术
刘晓光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教育学:一个学科的发展与身份确立
[澳]彼得·范森
科学的转型//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科学与技术 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幼儿园)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