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2020-06
版次: 1
ISBN: 9787509672457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1页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基于2013-2018年系列数据,《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不仅对赣南苏区公共服务、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客家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而且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差异化分析,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从总体上来看,随着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赣南苏区服务业增加值不仅得到明显提升,其质量也得到长足进步。从空间上来看,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空间差异明显,局部地区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基于上述分析结论,该书提出了振兴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这将为我国落后地区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刘善庆,江西兴国人,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美国西乔治亚州立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中共中央党校87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员。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工商与农经管理类教指委委员。江西省重点智库、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区振兴论坛》杂志副主编。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革命老区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发改委课题1项,省级课题22项,省市政府部门重大、重点委托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7篇咨询报告获得国家领导、部委领导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采纳。出版学术专著(合著)24部,丛书(执行主编)2部,论文集2部,教材(副主编)1部。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8项。
      
      张明林,1972年生,汉族。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三级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鉴定评审专家,江西省省情专家,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理事。主要从事产业管理、区域政策、农业农村研究等。近5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多篇论文,获江西省省委书记(三任书记)批示。获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张琪,1996年生,汉族,江西萍乡人,中共党员,2020年获江西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创业与投融资管理,2018年获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期间曾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7年以来,参与省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论文4篇,其中外文2篇,以作者发表论文2篇,1篇策论报告获省领导批示。
      赵美琪,1995年生,汉族,山西孝义人,中共党员,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获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省赛金奖。曾赴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访学。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院级课题1项,2篇策论报告获省领导批示,公开发表论文2篇,在《青马学刊》以作者发表论文4篇。
      
      游城,1996年生,汉族,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创业与投融资管理。2019年获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2018“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省赛金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三等奖,并获得2019届本科
      “优秀毕业生”。 第一章 服务业概述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第一节 服务业概述
    第二节 我国服务业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概述
    第四节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与重点

    第二章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态势
    第一节 服务业发展情况
    第二节 服务业细分行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服务业细分行业投资情况
    第四节 服务业发展分析
    ――以赣州市为例

    第三章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
    第三节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
    第四节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空间关联及演化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振兴赣南原中央苏区服务业战略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二节 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三节 积极推进旅游业大发展
    第四节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第五节 繁荣壮大现代服务业

    第五章 赣南苏区公共服务振兴发展
    第一节 赣南苏区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以赣州市为例
    第二节 赣南苏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提升赣南苏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

    第六章 赣南苏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及实践
    第一节 赣南苏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赣州市现代物流业典型案例介绍
    第三节 赣州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赣南苏区物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第七章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及实践
    第一节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机遇
    第三节 全域旅游:龙南县旅游业实践
    第四节 乡村旅游:大余县旅游业实践
    第五节 赣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思路
    第七节 支持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第八章 赣南苏区金融业振兴发展
    第一节 赣南苏区金融业振兴发展成效
    第二节 寻乌县金融业发展实践
    第三节 南康区金融业发展实践
    第四节 赣南苏区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短板” 
    ……
    第九章 赣南苏区商贸业发展及实践
    第十章 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继承与振兴发展
    第十一章 赣南苏区县域教育事业发展
    ――以上犹等县为例
    第十二章 赣南苏区县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以安远县为例
    第十三章 赣南苏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于都县为例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基于2013-2018年系列数据,《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不仅对赣南苏区公共服务、现代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商贸流通业、客家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而且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差异化分析,得出许多有益的结论。从总体上来看,随着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赣南苏区服务业增加值不仅得到明显提升,其质量也得到长足进步。从空间上来看,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空间差异明显,局部地区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基于上述分析结论,该书提出了振兴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这将为我国落后地区服务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 作者简介:
      刘善庆,江西兴国人,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美国西乔治亚州立大学、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访问学者,中共中央党校87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员。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工商与农经管理类教指委委员。江西省重点智库、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区振兴论坛》杂志副主编。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革命老区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江西省苏区精神研究会副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发改委课题1项,省级课题22项,省市政府部门重大、重点委托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7篇咨询报告获得国家领导、部委领导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采纳。出版学术专著(合著)24部,丛书(执行主编)2部,论文集2部,教材(副主编)1部。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8项。
      
      张明林,1972年生,汉族。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三级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鉴定评审专家,江西省省情专家,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理事。主要从事产业管理、区域政策、农业农村研究等。近5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发表多篇论文,获江西省省委书记(三任书记)批示。获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张琪,1996年生,汉族,江西萍乡人,中共党员,2020年获江西师范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创业与投融资管理,2018年获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期间曾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7年以来,参与省级课题3项,公开发表论文4篇,其中外文2篇,以作者发表论文2篇,1篇策论报告获省领导批示。
      赵美琪,1995年生,汉族,山西孝义人,中共党员,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获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省赛金奖。曾赴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访学。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院级课题1项,2篇策论报告获省领导批示,公开发表论文2篇,在《青马学刊》以作者发表论文4篇。
      
      游城,1996年生,汉族,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创业与投融资管理。2019年获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获2018“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省赛金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三等奖,并获得2019届本科
      “优秀毕业生”。
  • 目录:
    第一章 服务业概述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
    第一节 服务业概述
    第二节 我国服务业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概述
    第四节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目标与重点

    第二章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态势
    第一节 服务业发展情况
    第二节 服务业细分行业发展情况
    第三节 服务业细分行业投资情况
    第四节 服务业发展分析
    ――以赣州市为例

    第三章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
    第三节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
    第四节 赣南苏区服务业发展空间关联及演化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振兴赣南原中央苏区服务业战略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二节 优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三节 积极推进旅游业大发展
    第四节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第五节 繁荣壮大现代服务业

    第五章 赣南苏区公共服务振兴发展
    第一节 赣南苏区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以赣州市为例
    第二节 赣南苏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提升赣南苏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建议

    第六章 赣南苏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及实践
    第一节 赣南苏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赣州市现代物流业典型案例介绍
    第三节 赣州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赣南苏区物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第七章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及实践
    第一节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机遇
    第三节 全域旅游:龙南县旅游业实践
    第四节 乡村旅游:大余县旅游业实践
    第五节 赣州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思路
    第七节 支持赣南苏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第八章 赣南苏区金融业振兴发展
    第一节 赣南苏区金融业振兴发展成效
    第二节 寻乌县金融业发展实践
    第三节 南康区金融业发展实践
    第四节 赣南苏区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短板” 
    ……
    第九章 赣南苏区商贸业发展及实践
    第十章 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继承与振兴发展
    第十一章 赣南苏区县域教育事业发展
    ――以上犹等县为例
    第十二章 赣南苏区县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以安远县为例
    第十三章 赣南苏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于都县为例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刘善庆、龚苡慧、张萍娥、祁娟 著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采茶舞蹈研究
赖丹;赵元泽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地理研究
徐祥明 著;陈永林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老区特色农业研究
石小茹 著;周琪、张萍娥、宣胜强、刘善庆 编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发展研究(工业篇)
林娟娟 著;张明林、曾令铭、刘善庆 编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林源药用植物图鉴(精)
胡小康 宋墩福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落实情况及绩效评估研究--以赣州市为例
麻智辉 著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离子型稀土渗透特性及土水作用机理
马爱元 著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客家民居研究
韩高峰 张春明 袁奇峰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报告(2019)
刘善庆 著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采茶戏--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瑰宝
刘斌、吕荤全、刘衍顺 著
赣南苏区产业振兴实证研究(服务业篇)
赣南革命老区社会建设与发展研究
黄仕佼 著;黄恩华;周利生;杨鑫;魏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