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5
版次: 1
ISBN: 9787509755723
定价: 2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4页
字数: 52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15人买过
  •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在元朝时期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大师隆钦巴所论述的“自然智”的启迪下,致力于破解“吐蕃宗论”及其在后弘期所引起的千年辩争的教理之谜。通过思想史的梳理,分析了吐蕃宗论对藏传佛教“次第思想”的启迪、对前弘期和后弘期宗教格局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汉藏佛教亲缘关系的具体表现,除了有相互影响的具体事实,还有共同的核心理念、修持方法、经典依据。汉藏佛教的亲缘关系可以表述为:血脉相连,相哺相资。   尹邦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第一部分吐蕃宗论与藏传佛教的形成
    第一章吐蕃宗论
    第一节宗论的起因:桑耶寺的香火
    第二节宗论的依据:中道佛性论
    第三节宗论的焦点:宗通与说通
    第四节宗论的性质:分宗立派的戏剧
    第二章吐蕃宗论与前弘期佛教
    第一节中印佛教哺育的“大圆满”
    第二节旧译密法的宗通思想
    第三节吐蕃宗论的和会
    第四节判摄佛法的体系

    第二部分吐蕃宗论与后弘期佛教的格局
    第三章戒律和密法
    第一节宗通法脉的传续
    第二节贬斥顿悟,借律扶教
    第三节阿底峡道次第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瑜伽士与汉地佛法
    第一节瑜伽士、班智达和后弘期的宗教格局
    第二节噶举派的宗通法门
    第三节冈波巴和禅
    第四节宗通法脉的传承问题
    第五章班智达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第一节萨班伯侄对汉藏佛教交流的贡献
    第二节萨班对“汉地大圆满”的批判
    第三节《大藏经》的编纂及布顿对宗论的评述
    第六章汉藏教法的融通
    第一节瑜伽士和班智达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宗说兼通的大圆满教法
    第三节汉藏教理的融会
    第四节为摩诃衍平反
    第五节《五部遗教》与禅密融合的思潮

    第三部分吐蕃宗论与宗派运动
    第七章格鲁派与“支那堪布遗教”
    第一节提振戒律以护教
    第二节依根本智而立破
    第三节道次第思想
    第四节对“支那堪布遗教”的批判
    第八章宗派的融合
    第一节“和尚宗”:新旧教派的分界线
    第二节晋美林巴的拨乱反正
    第三节利美运动
    第四节麦彭的“大中观”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菩提道灯论
    附录二太虚大师为支那堪布翻案
    主题词索引
    主要人名索引
  • 内容简介: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在元朝时期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大师隆钦巴所论述的“自然智”的启迪下,致力于破解“吐蕃宗论”及其在后弘期所引起的千年辩争的教理之谜。通过思想史的梳理,分析了吐蕃宗论对藏传佛教“次第思想”的启迪、对前弘期和后弘期宗教格局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汉藏佛教亲缘关系的具体表现,除了有相互影响的具体事实,还有共同的核心理念、修持方法、经典依据。汉藏佛教的亲缘关系可以表述为:血脉相连,相哺相资。
  • 作者简介:
      尹邦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哲学博士。
  • 目录:
    第一部分吐蕃宗论与藏传佛教的形成
    第一章吐蕃宗论
    第一节宗论的起因:桑耶寺的香火
    第二节宗论的依据:中道佛性论
    第三节宗论的焦点:宗通与说通
    第四节宗论的性质:分宗立派的戏剧
    第二章吐蕃宗论与前弘期佛教
    第一节中印佛教哺育的“大圆满”
    第二节旧译密法的宗通思想
    第三节吐蕃宗论的和会
    第四节判摄佛法的体系

    第二部分吐蕃宗论与后弘期佛教的格局
    第三章戒律和密法
    第一节宗通法脉的传续
    第二节贬斥顿悟,借律扶教
    第三节阿底峡道次第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瑜伽士与汉地佛法
    第一节瑜伽士、班智达和后弘期的宗教格局
    第二节噶举派的宗通法门
    第三节冈波巴和禅
    第四节宗通法脉的传承问题
    第五章班智达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第一节萨班伯侄对汉藏佛教交流的贡献
    第二节萨班对“汉地大圆满”的批判
    第三节《大藏经》的编纂及布顿对宗论的评述
    第六章汉藏教法的融通
    第一节瑜伽士和班智达的集大成者
    第二节宗说兼通的大圆满教法
    第三节汉藏教理的融会
    第四节为摩诃衍平反
    第五节《五部遗教》与禅密融合的思潮

    第三部分吐蕃宗论与宗派运动
    第七章格鲁派与“支那堪布遗教”
    第一节提振戒律以护教
    第二节依根本智而立破
    第三节道次第思想
    第四节对“支那堪布遗教”的批判
    第八章宗派的融合
    第一节“和尚宗”:新旧教派的分界线
    第二节晋美林巴的拨乱反正
    第三节利美运动
    第四节麦彭的“大中观”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菩提道灯论
    附录二太虚大师为支那堪布翻案
    主题词索引
    主要人名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义学研究(第3辑)
周贵华 编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格义研究
唐嘉 著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与民俗(第3辑)/佛教中国化研究系列/普贤文库
段玉明 编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史六讲(“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
王邦维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文化十八讲
孙英刚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义学(基于佛教本位的学问)
周贵华 著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文化研究(第七辑)
洪修平 著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与宋代笔记小说
李华云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圣地文化巡礼(精)
宸韧祦 编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影响下的敦煌文学(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
王志鹏 著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经典释义(共2册)
翟艳春、张庆华 译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佛教文化与人文关怀
吴小丽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胜鬘经胜鬘宝窟释读/佛典新读
尹邦志 释读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藏传佛教史话
尹邦志 著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胜鬘经 胜鬘宝窟释读
尹邦志 注
佛教史研究文库·宗通与说通:吐蕃宗论的影响与汉藏佛教亲缘关系
不杀生的饮食
尹邦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