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12
版次: 1
ISBN: 9787806219775
定价: 4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8页
字数: 23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人买过
  •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以河床演变学和河流地貌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水沙过程与河床演变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原型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拟计算为主要技术手段,把河道萎缩及其致灾作用视为水沙过程变异条件下河道系统的新的响应过程,认为是整个河流系统自适应调整的必然结果。研究内容包括水沙过程变异背景下的河道萎缩过程、规律及其致灾机理,以及河道萎缩的治理对策和实践效果分析等。该书还综合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河势稳定原理的黄河游荡性河道整治机制研究”、科技部创新项目“‘二级悬河’控制指标研究”等的重要研究成果。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模型试验设计
    2.1试验河段选择及物理模型比尺设计
    2.2试验水沙条件选择
    2.3试验方案

    第3章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成因
    3.1河道萎缩的概念及现象
    3.2河道萎缩因子分析
    3.3河道萎缩成因分析

    第4章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模式
    4.1不同水沙条件下的萎缩模式
    4.2不同河型河段的萎缩形态及特征
    4.3不同萎缩模式的断面形态调整特点
    4.4小结

    第5章河道萎缩过程中水力参数及输沙能力参数的调整规律
    5.1水力参数的调整规律
    5.2输沙能力参数的调整规律
    5.3小结

    第6章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及效应
    6.1河道萎缩致灾机理
    6.2河道行洪能力对河道萎缩的响应关系
    6.3输沙能力对河道萎缩的响应

    第7章萎缩河道水位过程非线性预报模式研究
    7.1概述
    7.2影响水位的基本因素及数据处理
    7.3水位预报模型及预报结果
    7.4小结

    第8章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控制阈值
    8.1“二级悬河”定义及现状
    8.2“二级悬河”发展过程
    8.3“二级悬河”控制阈值的数值模拟分析
    8.4“二级悬河”控制阈值的理论分析
    8.5“二级悬河”控制阈值的实测资料类比分析
    8.6小结

    第9章萎缩性河道治理对策探讨
    9.1概述
    9.2“宽河固堤”与“束水攻沙”相结合开展河道整治
    9.3点面结合进行大尺度空间水沙调控
    9.4小结

    第10章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实践及效果分析
    10.1试验河段概况
    10.2濮阳“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简介
    10.3试验效果分析
    10.4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以河床演变学和河流地貌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水沙过程与河床演变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原型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拟计算为主要技术手段,把河道萎缩及其致灾作用视为水沙过程变异条件下河道系统的新的响应过程,认为是整个河流系统自适应调整的必然结果。研究内容包括水沙过程变异背景下的河道萎缩过程、规律及其致灾机理,以及河道萎缩的治理对策和实践效果分析等。该书还综合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河势稳定原理的黄河游荡性河道整治机制研究”、科技部创新项目“‘二级悬河’控制指标研究”等的重要研究成果。
  •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模型试验设计
    2.1试验河段选择及物理模型比尺设计
    2.2试验水沙条件选择
    2.3试验方案

    第3章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成因
    3.1河道萎缩的概念及现象
    3.2河道萎缩因子分析
    3.3河道萎缩成因分析

    第4章黄河下游河道萎缩模式
    4.1不同水沙条件下的萎缩模式
    4.2不同河型河段的萎缩形态及特征
    4.3不同萎缩模式的断面形态调整特点
    4.4小结

    第5章河道萎缩过程中水力参数及输沙能力参数的调整规律
    5.1水力参数的调整规律
    5.2输沙能力参数的调整规律
    5.3小结

    第6章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及效应
    6.1河道萎缩致灾机理
    6.2河道行洪能力对河道萎缩的响应关系
    6.3输沙能力对河道萎缩的响应

    第7章萎缩河道水位过程非线性预报模式研究
    7.1概述
    7.2影响水位的基本因素及数据处理
    7.3水位预报模型及预报结果
    7.4小结

    第8章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控制阈值
    8.1“二级悬河”定义及现状
    8.2“二级悬河”发展过程
    8.3“二级悬河”控制阈值的数值模拟分析
    8.4“二级悬河”控制阈值的理论分析
    8.5“二级悬河”控制阈值的实测资料类比分析
    8.6小结

    第9章萎缩性河道治理对策探讨
    9.1概述
    9.2“宽河固堤”与“束水攻沙”相结合开展河道整治
    9.3点面结合进行大尺度空间水沙调控
    9.4小结

    第10章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治理实践及效果分析
    10.1试验河段概况
    10.2濮阳“二级悬河”治理试验工程简介
    10.3试验效果分析
    10.4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
萎缩性胃炎防治
刘绍能、张秋云 著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
萎缩的胳膊(1级.适合初1.初2年级)/书虫·牛津英汉双语读物
托马斯·哈代 著;宋杰青 译;鲍勃·哈维(Bob Harvey) 绘;珍妮弗·巴西特 改写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
萎缩症按摩治疗图解
陈剑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
萎缩性鼻炎:从鼻腔病理到空鼻综合征
[意]Stefano Di Girolamo
萎缩性河道演变规律与若干治理实践
萎缩性胃炎一病二治
鲁野 著;程华、姜艾利、程华、姜艾利、鲁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