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

水洞沟: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3-06
版次: 1
ISBN: 9787030374622
定价: 2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0页
字数: 67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   《水洞沟: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公布了水洞沟遗址2003年到2007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回顾了水洞沟遗址的研究历史,对该遗址地层地貌和年代环境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着重对第2、3-5、7-9、12地点的考古发现做了分章节的详述。特别在专题分析部分,突破了以往考古报告的固有模式,收录了深入研究的成果,从微痕研究、残留物分析、热处理和遗址结构空间利用等方面对水洞沟遗址先民的行为能力和适应生存方式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序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20世纪水洞沟遗址研究简史
    第二节21世纪初以来水洞沟遗址的研究进展
    1.发掘报告的出版和学术研讨会的召开
    2.最新研究进展
    第三节21世纪以来水洞沟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认识
    1.文章和著述
    2.对水洞沟遗址的新认识

    第二章地质、地层、年代与环境背景
    第一节地貌分析
    1.盆地地形
    2.阶地
    第二节地层与年代
    1.第1地点(SDG1)
    2.第2地点(S:DG2)
    3.第3、4、5地点(SDG3、SDG4、SDG5)
    4.第7地点(SDG7)
    5.第8地点(SDG8)
    6.第9地点(SDG9)
    7.第12地点(SDGl2)
    第三节水洞沟遗址古环境分析
    1.孢粉、植硅体分析
    2.粒度分析
    3.石英砂微形态分析
    4.磁化率分析
    5.小结

    第三章第2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遗物空间分布与用火遗迹
    第三节石制品
    1.第7文化层
    2.第6文化层
    3.第5文化层
    4.第4文化层
    5.第3文化层
    6.第2文化层
    7.第1文化层
    第四节其他遗物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第3、4、5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石制品
    1.第3地点
    2.第4地点
    3.第5地点
    第三节小结
    1.上部文化层以及地表的石制品
    2.下部文化层石制品的特征
    3.下文化层石制品年代与性质的初步讨论

    第五章第7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遗物空间分布
    第三节石制品
    1.石质标本大小
    2.原料
    3.风化与磨蚀状况
    4.石器技术分析
    第四节动物化石
    1.动物群面貌
    2.动物考古学研究
    3.与sDG12之间的动物考古学对比分析
    第五节其他遗物
    第六节小结
    1.遗址地层与年代
    2.石器工业特点
    3.动物化石
    4.其他特点

    第六章第8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石制品
    1.原料
    2.石制品形态
    第三节其他遗物
    第四节小结
    1.石器工业特点
    2.遗址古环境
    3.遗址功能与性质

    第七章第9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遗物空间分布
    第三节石制品
    1.石核
    2.剥片产品
    3.石器
    4.讨论

    第八章第12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石制品和骨制品
    1.各水平层石制品
    2.骨制品
    3.石制品、骨制品类型及性质的讨论

    第九章专题分析
    第一节水洞沟第2地点石制品的微痕研究
    1.研究背景与材料
    2.研究方法——微痕分析
    3.微痕分析结果
    4.石制品功能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5.务论
    第二节水洞沟第2地点石制品残留物分析
    1.研究背景与原因
    2.方法简介
    3.实验室流程
    4.实验结果
    5.讨论
    6.小结
    第三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结构的空间利用分析
    1.遗址空间分析方法
    2.在水洞沟第2地点的应用
    3.结语
    第四节水洞沟遗址的石料热处理研究
    1.研究背景
    2.水洞沟的用火情况
    3.实验与结果
    4.讨论
    5.结语
    第五节遗址鸵鸟蛋皮串珠的模拟实验研究
    1.引言
    2.国外鸵鸟蛋皮串珠模拟实验研究的现状
    3.我国装饰品模拟实验研究的现状及鸵鸟蛋皮串珠模拟实验的应用
    4.结语
    5.未来的努力方向
    第六节水洞沟第l地点人工刻划痕迹研究
    1.旧石器时代的象征与认知行为
    2.我国旧石器时代刻划痕迹的发现与研究
    3.水洞沟第1地点石制品上的人工刻划痕迹初步研究与意义
    第七节烧石及古人类用火研究
    1.用火材料与成因
    2.模拟实验研究
    3.遗址周边古环境特点、食物资源和水质测试
    4.古人类用火方式、作用与意义
    第八节第12地点动物考古学研究
    1.动物种属分布
    2.动物群新分类
    3.小型动物
    4.结论

    第十章总结与讨论
    1.水洞沟遗址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意义
    2.以往学术界对水洞沟遗址的认识与讨论
    3.对水洞沟遗址及其旧石器文化内涵的新认识
    参考文献
    Abstract
    后记
  • 内容简介:
      《水洞沟: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公布了水洞沟遗址2003年到2007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回顾了水洞沟遗址的研究历史,对该遗址地层地貌和年代环境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着重对第2、3-5、7-9、12地点的考古发现做了分章节的详述。特别在专题分析部分,突破了以往考古报告的固有模式,收录了深入研究的成果,从微痕研究、残留物分析、热处理和遗址结构空间利用等方面对水洞沟遗址先民的行为能力和适应生存方式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
  •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20世纪水洞沟遗址研究简史
    第二节21世纪初以来水洞沟遗址的研究进展
    1.发掘报告的出版和学术研讨会的召开
    2.最新研究进展
    第三节21世纪以来水洞沟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认识
    1.文章和著述
    2.对水洞沟遗址的新认识

    第二章地质、地层、年代与环境背景
    第一节地貌分析
    1.盆地地形
    2.阶地
    第二节地层与年代
    1.第1地点(SDG1)
    2.第2地点(S:DG2)
    3.第3、4、5地点(SDG3、SDG4、SDG5)
    4.第7地点(SDG7)
    5.第8地点(SDG8)
    6.第9地点(SDG9)
    7.第12地点(SDGl2)
    第三节水洞沟遗址古环境分析
    1.孢粉、植硅体分析
    2.粒度分析
    3.石英砂微形态分析
    4.磁化率分析
    5.小结

    第三章第2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遗物空间分布与用火遗迹
    第三节石制品
    1.第7文化层
    2.第6文化层
    3.第5文化层
    4.第4文化层
    5.第3文化层
    6.第2文化层
    7.第1文化层
    第四节其他遗物
    第五节小结

    第四章第3、4、5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石制品
    1.第3地点
    2.第4地点
    3.第5地点
    第三节小结
    1.上部文化层以及地表的石制品
    2.下部文化层石制品的特征
    3.下文化层石制品年代与性质的初步讨论

    第五章第7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遗物空间分布
    第三节石制品
    1.石质标本大小
    2.原料
    3.风化与磨蚀状况
    4.石器技术分析
    第四节动物化石
    1.动物群面貌
    2.动物考古学研究
    3.与sDG12之间的动物考古学对比分析
    第五节其他遗物
    第六节小结
    1.遗址地层与年代
    2.石器工业特点
    3.动物化石
    4.其他特点

    第六章第8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石制品
    1.原料
    2.石制品形态
    第三节其他遗物
    第四节小结
    1.石器工业特点
    2.遗址古环境
    3.遗址功能与性质

    第七章第9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遗物空间分布
    第三节石制品
    1.石核
    2.剥片产品
    3.石器
    4.讨论

    第八章第12地点
    第一节发现与发掘概况
    第二节石制品和骨制品
    1.各水平层石制品
    2.骨制品
    3.石制品、骨制品类型及性质的讨论

    第九章专题分析
    第一节水洞沟第2地点石制品的微痕研究
    1.研究背景与材料
    2.研究方法——微痕分析
    3.微痕分析结果
    4.石制品功能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5.务论
    第二节水洞沟第2地点石制品残留物分析
    1.研究背景与原因
    2.方法简介
    3.实验室流程
    4.实验结果
    5.讨论
    6.小结
    第三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结构的空间利用分析
    1.遗址空间分析方法
    2.在水洞沟第2地点的应用
    3.结语
    第四节水洞沟遗址的石料热处理研究
    1.研究背景
    2.水洞沟的用火情况
    3.实验与结果
    4.讨论
    5.结语
    第五节遗址鸵鸟蛋皮串珠的模拟实验研究
    1.引言
    2.国外鸵鸟蛋皮串珠模拟实验研究的现状
    3.我国装饰品模拟实验研究的现状及鸵鸟蛋皮串珠模拟实验的应用
    4.结语
    5.未来的努力方向
    第六节水洞沟第l地点人工刻划痕迹研究
    1.旧石器时代的象征与认知行为
    2.我国旧石器时代刻划痕迹的发现与研究
    3.水洞沟第1地点石制品上的人工刻划痕迹初步研究与意义
    第七节烧石及古人类用火研究
    1.用火材料与成因
    2.模拟实验研究
    3.遗址周边古环境特点、食物资源和水质测试
    4.古人类用火方式、作用与意义
    第八节第12地点动物考古学研究
    1.动物种属分布
    2.动物群新分类
    3.小型动物
    4.结论

    第十章总结与讨论
    1.水洞沟遗址的历史地位和学术意义
    2.以往学术界对水洞沟遗址的认识与讨论
    3.对水洞沟遗址及其旧石器文化内涵的新认识
    参考文献
    Abstract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