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12
版次: 1
ISBN: 9787221076090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2页
字数: 230千字
分类: 文学
11人买过
  • 哲学主要运用理性思维,依靠逻辑推理;诗歌则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依靠想像创造,二者好像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互不搭界。据现代医学研究,人的左右两半脑是有所分工的,左半脑的优势是逻辑、数字、语言等,右半脑的优势则是音乐、绘画、想像等,可见理论研究和艺术创造,在人的大脑里就是各有所属的。但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各有侧重并不是截然分家,不能说哲学家和诗人,大脑构造就是不同的,二者都是思想者,都是智者,所以哲学家同时又是诗人,诗人又不时有对哲学的探讨,这在中外古今都并不罕见。

      纵观中外无量数的传世诗歌名篇,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不仅通过情感的传导予人以强烈的感染,同时还以至为警策的理性力量穿透时空的层积,使读者在千载以下得到心智的启迪。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具有其他艺术种类所无法取代的强大生命力,以非常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体验揭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郭维森,男,祖籍安徽省亳县,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该系教授。著作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集全译》(合作)《中国辞赋发展史》(合作)等,并主编有《古代文化知识要览》、《中国文学史话》等书。曾发表论文50余篇。 前言

    上邪

    五噫歌

    长歌行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琴歌

    临终诗

    观沧海

    龟虽寿

    赠从弟

    缎鲴篇

    矫志

    百一诗

    赠秀才人军(之十四)

    咏怀(之三十八)

    情诗(之五)

    猛虎行

    咏史(之五)

    咏史(之六)

    杂诗(之四)

    游仙诗(之四)

    连雨独饮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形影神三首并序

    杂诗十二首(之一)

    饮酒二十首(之二)

    饮酒二十首(之五)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登池上楼

    登江中孤屿

    拟行路难(之四)

    又答江革

    题所居壁

    拟咏怀二十七首(之一)

    拟咏怀二十七首(之二十四)

    登幽州台歌

    春江花月夜

    登鹳雀楼

    终南别业

    酬张少府

    归辋川作

    过香积寺

    日出入行

    独坐敬亭山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把酒问月

    醉后赠张九旭

    破山寺后禅院

    前出塞(之六)

    有感五首(之三)

    春夜喜雨

    秋雨叹(之一)

    缚鸡行

    江亭

    后游

    江村

    朱凤行

    绝句四首(之三)

    秋野五首(之二)

    写怀二首(之一)

    写怀二首(之二)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劝学

    城东早春

    枫桥夜泊

    梦天

    浩歌

    苦昼短

    官街鼓

    晚春

    江雪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行路难三首(之一)

    秋词二首(之一)

    浪淘沙九首(之八)

    竹枝词九首(之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金陵五题·乌衣巷

    金陵五题·生公讲堂

    酬乐天咏老见示

    赋得古原草送别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十六)

    放言五首(之三)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咸阳城东楼

    锦瑟

    贾生

    乐游原

    汴河怀古二首(之二)

    泾溪

    小松

    秋日湖上

    村行

    书寿堂壁

    落花

    画眉鸟

    秋怀

    梦中作

    心安吟

    题花山寺壁

    偶成

    暑旱苦热

    送春

    瞑目

    元日

    游钟山

    江上

    即事三首(之三)

    读史

    和晏元献题中书壁

    和子由渑池怀旧

    泗州僧伽塔

    琴诗

    冬景

    题西林壁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之一)

    中秋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登快阁

    寺斋睡起二首

    夏日绝句

    和张矩臣水墨梅(之一)

    立春禊亭偶成

    题壁

    雪梅二首

    小池

    初夏即事

    真阳峡

    又和风雨二首(之二)

    有叹

    岸沙

    游山西村

    落梅(选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首(之四)

    春日

    观书有感二首

    水口行舟二首(之一)

    新亭

    游园不值

    正气歌

    岐阳三首(之二)

    寒食道中

    岳鄂王墓

    女儿浦歌(之二)

    墨梅

    咏煤炭

    嫦娥

    明日歌

    经下邳

    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

    精卫

    精卫

    戏题

    暮春

    三闾祠

    竹石

    为侣松上人画荆棘兰花



    马嵬四首(选一)

    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题画

    论诗绝句五首(之三)

    新雷

    塞外杂咏(选一)

    猛忆

    乙亥杂诗(选二)

    赣江舟中棹歌(选一)

    潼关
  • 内容简介:
    哲学主要运用理性思维,依靠逻辑推理;诗歌则主要运用形象思维,依靠想像创造,二者好像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互不搭界。据现代医学研究,人的左右两半脑是有所分工的,左半脑的优势是逻辑、数字、语言等,右半脑的优势则是音乐、绘画、想像等,可见理论研究和艺术创造,在人的大脑里就是各有所属的。但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各有侧重并不是截然分家,不能说哲学家和诗人,大脑构造就是不同的,二者都是思想者,都是智者,所以哲学家同时又是诗人,诗人又不时有对哲学的探讨,这在中外古今都并不罕见。

      纵观中外无量数的传世诗歌名篇,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不仅通过情感的传导予人以强烈的感染,同时还以至为警策的理性力量穿透时空的层积,使读者在千载以下得到心智的启迪。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具有其他艺术种类所无法取代的强大生命力,以非常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体验揭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作者简介:
     郭维森,男,祖籍安徽省亳县,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该系教授。著作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集全译》(合作)《中国辞赋发展史》(合作)等,并主编有《古代文化知识要览》、《中国文学史话》等书。曾发表论文50余篇。
  • 目录:
    前言

    上邪

    五噫歌

    长歌行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琴歌

    临终诗

    观沧海

    龟虽寿

    赠从弟

    缎鲴篇

    矫志

    百一诗

    赠秀才人军(之十四)

    咏怀(之三十八)

    情诗(之五)

    猛虎行

    咏史(之五)

    咏史(之六)

    杂诗(之四)

    游仙诗(之四)

    连雨独饮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形影神三首并序

    杂诗十二首(之一)

    饮酒二十首(之二)

    饮酒二十首(之五)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一)

    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

    登池上楼

    登江中孤屿

    拟行路难(之四)

    又答江革

    题所居壁

    拟咏怀二十七首(之一)

    拟咏怀二十七首(之二十四)

    登幽州台歌

    春江花月夜

    登鹳雀楼

    终南别业

    酬张少府

    归辋川作

    过香积寺

    日出入行

    独坐敬亭山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把酒问月

    醉后赠张九旭

    破山寺后禅院

    前出塞(之六)

    有感五首(之三)

    春夜喜雨

    秋雨叹(之一)

    缚鸡行

    江亭

    后游

    江村

    朱凤行

    绝句四首(之三)

    秋野五首(之二)

    写怀二首(之一)

    写怀二首(之二)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劝学

    城东早春

    枫桥夜泊

    梦天

    浩歌

    苦昼短

    官街鼓

    晚春

    江雪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行路难三首(之一)

    秋词二首(之一)

    浪淘沙九首(之八)

    竹枝词九首(之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

    金陵五题·乌衣巷

    金陵五题·生公讲堂

    酬乐天咏老见示

    赋得古原草送别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十六)

    放言五首(之三)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咸阳城东楼

    锦瑟

    贾生

    乐游原

    汴河怀古二首(之二)

    泾溪

    小松

    秋日湖上

    村行

    书寿堂壁

    落花

    画眉鸟

    秋怀

    梦中作

    心安吟

    题花山寺壁

    偶成

    暑旱苦热

    送春

    瞑目

    元日

    游钟山

    江上

    即事三首(之三)

    读史

    和晏元献题中书壁

    和子由渑池怀旧

    泗州僧伽塔

    琴诗

    冬景

    题西林壁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之一)

    中秋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登快阁

    寺斋睡起二首

    夏日绝句

    和张矩臣水墨梅(之一)

    立春禊亭偶成

    题壁

    雪梅二首

    小池

    初夏即事

    真阳峡

    又和风雨二首(之二)

    有叹

    岸沙

    游山西村

    落梅(选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四首(之四)

    春日

    观书有感二首

    水口行舟二首(之一)

    新亭

    游园不值

    正气歌

    岐阳三首(之二)

    寒食道中

    岳鄂王墓

    女儿浦歌(之二)

    墨梅

    咏煤炭

    嫦娥

    明日歌

    经下邳

    秋日舟中题胡彭举秋江卷

    精卫

    精卫

    戏题

    暮春

    三闾祠

    竹石

    为侣松上人画荆棘兰花



    马嵬四首(选一)

    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题画

    论诗绝句五首(之三)

    新雷

    塞外杂咏(选一)

    猛忆

    乙亥杂诗(选二)

    赣江舟中棹歌(选一)

    潼关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大家说古典 屈原
郭维森 著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风韵高标的楚辞(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郭维森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屈原评传
郭维森 著;匡亚明 编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司马迁(日中文对照版)
郭维森 著;[日]横田隆志 译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中英文版):司马迁
郭维森 著;[澳]杨国生、[澳]爱博 译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司马迁
郭维森 著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图说中国文化基础
郭维森、柳士镇 编
诗思与哲思——中国古代哲理诗赏析
屈原评传
郭维森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