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竞争

电信竞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法]
2001-05
版次: 1
ISBN: 9787115092847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6页
分类: 工程技术
  • 本书是一部关于电信改革和竞争的深思熟虑之作,书中关于电信管制、市场开放、定价、网间互联和普遍服务等问题的分析,具有独特、新颖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该书不但对发达国家中已进行的电信改革从竞争与管制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讨论,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电信领域中改革与竞争的焦点问题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本书的内容将从经济理论上为中国电信业在改革、发展、竞争及有效管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让·雅克·拉丰教授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79年起在法国图卢兹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至今。拉丰教授先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并于1992年、1998年分别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和欧洲经济协会主席。 第1章 导论

     1.1 引言

      1.1.1 激励性改革 

      1.1.2 自由化 

     1.2 电信产业概述

     1.3 规制改革 

      1.3.1 美国1996年的《电信法》 

       1.3.1.1 市话市场的进入 

       1.3.1.2 互联协议 

       1.3.1.3 RBOC进入长途业务的名单 

       1.3.1.4 普遍服务 

      1.3.2 其他国家的改革:英国、新西兰和欧洲 

       1.3.2.1 英国 

       1.3.2.2 新西兰

       1.3.2.3 欧洲 

    第2章 激励性规制 

     2.1 经济学原理:以业绩为基础的规制 

      2.1.1 以业绩为基础的规制的基本原理

       2.1.1.1 一个采购实例 

       2.1.1.2 激励,还是提取租金

       2.1.1.3 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

       2.1.1.4 为什么寻租是有成本的 

       2.1.1.5 市场竞争和监控使高效能激励方案得以实施 

       2.1.1.6 有多少业绩需要衡量 

      2.1.2 制约激励效能的三个因素 

       2.1.2.1 关心质量 

       2.1.2.2 规掉承诺

       2.1.2.3 规制俘虏

     2.2 经济学原理:对客户服务的定价

      2.2.1 Ramsey-Boiteux定价和市场法则 

       2.2.1.1 Ramsey-Boiteux定价 

       2.2.1.2 Ramsey-Boiteux定价与激励性规制 

      2.2.2 最高限价 

      2.2.3 进一步的解释与修正 

       2.2.3.1 跨时段问题 

       2.2.3.2 非线性定价 

       2.2.3.3 外部性 

      2.2.4 制约Ramsey定价法使用的四个因素 

       2.2.4.1 重新分配所关注的问题 

       2.2.4.2 规制俘虏 

       2.2.4.3 公共事业部门的机会主义与非歧视规则 

       2.2.4.4 单一成本回收方法与预算划分 

      2.2.5 结构性分离和对独立拥有的基础设施的接入定价 

     2.3 实践方面的问题 

      2.3.1 从回报率规制到最高限价规制 

       2.3.1.1 回报率规制和审查程序 

       2.3.1.2 最高限价规制 

      2.3.2 最高限价实践中的困难 

      2.3.3 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权值设置 

    第3章 基础设施和单向接入:理论 

     3.1 背景 

     3.2 经济学原理 

      3.2.1 成本补偿问题 

      3.2.2 有效接入定价:公平的竞技场 

      3.2.3 应用 

       3.2.3.1 应用实例1:零售市场中的三级价格歧视(基于弹性的接入定价) 

       3.2.3.2 应用实例2:价值创造与业务抢夺进入的影响(基于交叉弹性的接入定价)

       3.2.3.3 应用实例3:零售市场的二级价格歧视 

       3.2.3.4 应用实例4:负荷高峰期的接入定价 

      3.2.4 接入加成还是征收零售税 

      3.2.5 与有效成分定价规则的联系 

      3.2.6 小结 

     3.3 理论的提炼:互联资费缺少工具和多重目标 

      3.3.1 进入者的市场势力 

       3.3.1.1 有利可图的进入 

       3.3.1.2 无利润的进入 

      3.3.2 市场绕道和网络重复建设 

       3.3.2.1 市场绕道 

       3.3.2.2 网络重复建设 

      3.3.3 接入资费和成本最小化激励 

       3.3.3.1 最小化瓶颈成本的激励因素 

       3.3.3.2 竞争领域成本最小化的激励因素 

     3.4 与Ramsey接入定价法相关的两个特殊考虑及一些常见的误解 

      3.4.1 信息需求 

      3.4.2 有关“公平非歧视”接入价格的争论 

    第4章 基础设施和单向接入:政策 

     4.1 有关接入政策设计的一般性问题 

      4.1.1 自由化与放松规制带来的资产侵吞 

      4.1.2 各类服务的界定 

      4.1.3 信息需求和规则执行的监督 

     4.2 追溯基于成本的接入定价 

     4.3 已规制部分和放松规制的部分:交叉补贴问题 

      4.3.1 理论的上争论 

      4.3.2 案例 

       4.3.2.1 会计成本的分配 

       4.3.2.2 管理成本的分配 

      4.3.3 能够阻止交叉补贴吗 

       4.3.3.1 与非相关生产厂商所售类似设备的价格进行对比 

       4.3.3.2 与将同样设备卖给外部买主的价格进行对比 

     4.4 基于前瞻性成本的接入定价法 

      4.4.1 LRIC的度量 

       4.4.1.1 有关设备成本的知识 

       4.4.1.2 网络元素使用情况的预测 

       4.4.1.3 对技术进步速度的预测 

       4.4.1.4 规制上的资产侵吞 

      4.4.2 共同成本、加成和放松规制的资产侵吞 

     4.5 基于成本的接入价格与排他性 

      4.5.1 理论上的争辩 

      4.5.2 排他性行为的实例 

      4.5.3 排他性危害效率吗 

     4.6 有效成份定价规则及其应用 

      4.6.1 理论上的辩论 

      4.6.2 一个应用实例 

     4.7 总体最高限价 

     4.8 总体最高限价和排他性行为的动机 

    第5章 多瓶颈与双向接入 

     5.1 背景 

     5.2 非合作接入定价的无效性 

     5.3 批发协议真的促进零售合谋?与专利合营的比较 

     5.4 在电信业双向接入定价中的应用 

      5.4.1 内生边际成本 

      5.4.2 网络竞争 

     5.5 高接入资费不会助长合谋的四个理由 

      5.5.1 通过扩大市场份额逃避接入税 

      5.5.2 非线性定价 

      5.5.3 基于终接的价格歧视 

      5.5.4 接听方补贴 

     5.6 分项租用和基于设备的进入 

      5.6.1 基于分项租用的进入 

      5.6.2 基于设备的进入 

       5.6.2.1 没有基于终接的价格歧视 

       5.6.2.2 基于终接的价格歧视 

     5.7 其他政策 

      5.7.1 被叫方付费 

      5.7.2 多条终接线路 

    第6章 普遍服务 

     6.1 新范式的必要性 

     6.2 普遍服务的基础 

      6.2.1 税收规制的负面效应 

      6.2.2 赞成间接税的观点

       6.2.2.1 不均等来源的不完全观察 

       6.2.2.2 消费外部性 

       6.2.2.3 其他因素 

     6.3 美国1996年《电信法》及普遍服务义务 

      6.3.1 现有方案 

      6.3.2 改革项目 

       6.3.2.1 使用代理模型确定普遍服务补贴优惠 

      6.3.3 一些困难 

       6.3.3.1 影响代理模型的常见问题 

       6.3.3.2 技术成本和机会成本之间的区别 

       6.3.3.3 定义地理区域 

     6.4 普遍服务的拍卖 

      6.4.1 现行的方案 

       6.4.1.1 GTE的方案 

      6.4.2 市场上的竞争的收益 

      6.4.3 一些进一步的困难 

       6.4.3.1 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对称 

       6.4.3.2 由不基于设备的进入者提供普遍服务 

       6.4.3.3 缺少组合式拍卖 

    第7章 结论 

     7.1 因特网和因特网电话 

      7.1.1 宽带接入 

      7.1.2 商用因特网的互联 

     7.2 规制制度 

      7.2.1 不确定性因素:创新、融合、运营商的多元化及全球化 

      7.2.2 规制制度的结构:理论性思考 

       7.2.2.1 一个与多个规制者 

       7.2.2.2 联邦规制和州规制 

      7.2.3 竞争政策与规制政策的比较 

       7.2.3.1 走向规制消亡 

     术语表 

    译者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电信改革和竞争的深思熟虑之作,书中关于电信管制、市场开放、定价、网间互联和普遍服务等问题的分析,具有独特、新颖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该书不但对发达国家中已进行的电信改革从竞争与管制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讨论,而且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电信领域中改革与竞争的焦点问题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观点。本书的内容将从经济理论上为中国电信业在改革、发展、竞争及有效管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作者简介:
    让·雅克·拉丰教授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博士学位,1979年起在法国图卢兹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至今。拉丰教授先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并于1992年、1998年分别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主席和欧洲经济协会主席。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引言

      1.1.1 激励性改革 

      1.1.2 自由化 

     1.2 电信产业概述

     1.3 规制改革 

      1.3.1 美国1996年的《电信法》 

       1.3.1.1 市话市场的进入 

       1.3.1.2 互联协议 

       1.3.1.3 RBOC进入长途业务的名单 

       1.3.1.4 普遍服务 

      1.3.2 其他国家的改革:英国、新西兰和欧洲 

       1.3.2.1 英国 

       1.3.2.2 新西兰

       1.3.2.3 欧洲 

    第2章 激励性规制 

     2.1 经济学原理:以业绩为基础的规制 

      2.1.1 以业绩为基础的规制的基本原理

       2.1.1.1 一个采购实例 

       2.1.1.2 激励,还是提取租金

       2.1.1.3 没有一种万能的模式

       2.1.1.4 为什么寻租是有成本的 

       2.1.1.5 市场竞争和监控使高效能激励方案得以实施 

       2.1.1.6 有多少业绩需要衡量 

      2.1.2 制约激励效能的三个因素 

       2.1.2.1 关心质量 

       2.1.2.2 规掉承诺

       2.1.2.3 规制俘虏

     2.2 经济学原理:对客户服务的定价

      2.2.1 Ramsey-Boiteux定价和市场法则 

       2.2.1.1 Ramsey-Boiteux定价 

       2.2.1.2 Ramsey-Boiteux定价与激励性规制 

      2.2.2 最高限价 

      2.2.3 进一步的解释与修正 

       2.2.3.1 跨时段问题 

       2.2.3.2 非线性定价 

       2.2.3.3 外部性 

      2.2.4 制约Ramsey定价法使用的四个因素 

       2.2.4.1 重新分配所关注的问题 

       2.2.4.2 规制俘虏 

       2.2.4.3 公共事业部门的机会主义与非歧视规则 

       2.2.4.4 单一成本回收方法与预算划分 

      2.2.5 结构性分离和对独立拥有的基础设施的接入定价 

     2.3 实践方面的问题 

      2.3.1 从回报率规制到最高限价规制 

       2.3.1.1 回报率规制和审查程序 

       2.3.1.2 最高限价规制 

      2.3.2 最高限价实践中的困难 

      2.3.3 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权值设置 

    第3章 基础设施和单向接入:理论 

     3.1 背景 

     3.2 经济学原理 

      3.2.1 成本补偿问题 

      3.2.2 有效接入定价:公平的竞技场 

      3.2.3 应用 

       3.2.3.1 应用实例1:零售市场中的三级价格歧视(基于弹性的接入定价) 

       3.2.3.2 应用实例2:价值创造与业务抢夺进入的影响(基于交叉弹性的接入定价)

       3.2.3.3 应用实例3:零售市场的二级价格歧视 

       3.2.3.4 应用实例4:负荷高峰期的接入定价 

      3.2.4 接入加成还是征收零售税 

      3.2.5 与有效成分定价规则的联系 

      3.2.6 小结 

     3.3 理论的提炼:互联资费缺少工具和多重目标 

      3.3.1 进入者的市场势力 

       3.3.1.1 有利可图的进入 

       3.3.1.2 无利润的进入 

      3.3.2 市场绕道和网络重复建设 

       3.3.2.1 市场绕道 

       3.3.2.2 网络重复建设 

      3.3.3 接入资费和成本最小化激励 

       3.3.3.1 最小化瓶颈成本的激励因素 

       3.3.3.2 竞争领域成本最小化的激励因素 

     3.4 与Ramsey接入定价法相关的两个特殊考虑及一些常见的误解 

      3.4.1 信息需求 

      3.4.2 有关“公平非歧视”接入价格的争论 

    第4章 基础设施和单向接入:政策 

     4.1 有关接入政策设计的一般性问题 

      4.1.1 自由化与放松规制带来的资产侵吞 

      4.1.2 各类服务的界定 

      4.1.3 信息需求和规则执行的监督 

     4.2 追溯基于成本的接入定价 

     4.3 已规制部分和放松规制的部分:交叉补贴问题 

      4.3.1 理论的上争论 

      4.3.2 案例 

       4.3.2.1 会计成本的分配 

       4.3.2.2 管理成本的分配 

      4.3.3 能够阻止交叉补贴吗 

       4.3.3.1 与非相关生产厂商所售类似设备的价格进行对比 

       4.3.3.2 与将同样设备卖给外部买主的价格进行对比 

     4.4 基于前瞻性成本的接入定价法 

      4.4.1 LRIC的度量 

       4.4.1.1 有关设备成本的知识 

       4.4.1.2 网络元素使用情况的预测 

       4.4.1.3 对技术进步速度的预测 

       4.4.1.4 规制上的资产侵吞 

      4.4.2 共同成本、加成和放松规制的资产侵吞 

     4.5 基于成本的接入价格与排他性 

      4.5.1 理论上的争辩 

      4.5.2 排他性行为的实例 

      4.5.3 排他性危害效率吗 

     4.6 有效成份定价规则及其应用 

      4.6.1 理论上的辩论 

      4.6.2 一个应用实例 

     4.7 总体最高限价 

     4.8 总体最高限价和排他性行为的动机 

    第5章 多瓶颈与双向接入 

     5.1 背景 

     5.2 非合作接入定价的无效性 

     5.3 批发协议真的促进零售合谋?与专利合营的比较 

     5.4 在电信业双向接入定价中的应用 

      5.4.1 内生边际成本 

      5.4.2 网络竞争 

     5.5 高接入资费不会助长合谋的四个理由 

      5.5.1 通过扩大市场份额逃避接入税 

      5.5.2 非线性定价 

      5.5.3 基于终接的价格歧视 

      5.5.4 接听方补贴 

     5.6 分项租用和基于设备的进入 

      5.6.1 基于分项租用的进入 

      5.6.2 基于设备的进入 

       5.6.2.1 没有基于终接的价格歧视 

       5.6.2.2 基于终接的价格歧视 

     5.7 其他政策 

      5.7.1 被叫方付费 

      5.7.2 多条终接线路 

    第6章 普遍服务 

     6.1 新范式的必要性 

     6.2 普遍服务的基础 

      6.2.1 税收规制的负面效应 

      6.2.2 赞成间接税的观点

       6.2.2.1 不均等来源的不完全观察 

       6.2.2.2 消费外部性 

       6.2.2.3 其他因素 

     6.3 美国1996年《电信法》及普遍服务义务 

      6.3.1 现有方案 

      6.3.2 改革项目 

       6.3.2.1 使用代理模型确定普遍服务补贴优惠 

      6.3.3 一些困难 

       6.3.3.1 影响代理模型的常见问题 

       6.3.3.2 技术成本和机会成本之间的区别 

       6.3.3.3 定义地理区域 

     6.4 普遍服务的拍卖 

      6.4.1 现行的方案 

       6.4.1.1 GTE的方案 

      6.4.2 市场上的竞争的收益 

      6.4.3 一些进一步的困难 

       6.4.3.1 历史原因形成的不对称 

       6.4.3.2 由不基于设备的进入者提供普遍服务 

       6.4.3.3 缺少组合式拍卖 

    第7章 结论 

     7.1 因特网和因特网电话 

      7.1.1 宽带接入 

      7.1.2 商用因特网的互联 

     7.2 规制制度 

      7.2.1 不确定性因素:创新、融合、运营商的多元化及全球化 

      7.2.2 规制制度的结构:理论性思考 

       7.2.2.1 一个与多个规制者 

       7.2.2.2 联邦规制和州规制 

      7.2.3 竞争政策与规制政策的比较 

       7.2.3.1 走向规制消亡 

     术语表 

    译者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电信竞争
电信互联网诈骗防范一本通/新时代·新乡村·新发展系列
卜卓、卢歌 编
电信竞争
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概论
邓华阳
电信竞争
电信诈骗大揭秘
杨蕾、郭静 编
电信竞争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骗术揭秘与防范
王晓伟
电信竞争
电信市场营销(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嵇静婵、周婵、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编
电信竞争
电信诈骗言语文字话术分析手册
冯文刚
电信竞争
电信业务应用与产品服务
李丽 编
电信竞争
电信业供应链协调与创新激励问题研究/博士论丛
冯艳刚 著
电信竞争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
胡庆
电信竞争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手册(2022年新版)
先锋
电信竞争
电信行业收益管理研究
马潇宇;邓天虎;梁湧;张雪峰
电信竞争
电信法研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系列丛书 / 更多
电信竞争
电信互联网诈骗防范一本通/新时代·新乡村·新发展系列
卜卓、卢歌 编
电信竞争
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概论
邓华阳
电信竞争
电信诈骗大揭秘
杨蕾、郭静 编
电信竞争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骗术揭秘与防范
王晓伟
电信竞争
电信市场营销(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嵇静婵、周婵、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编
电信竞争
电信诈骗言语文字话术分析手册
冯文刚
电信竞争
电信业务应用与产品服务
李丽 编
电信竞争
电信业供应链协调与创新激励问题研究/博士论丛
冯艳刚 著
电信竞争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
胡庆
电信竞争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手册(2022年新版)
先锋
电信竞争
电信行业收益管理研究
马潇宇;邓天虎;梁湧;张雪峰
电信竞争
电信法研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相关图书 / 更多
电信竞争
电信互联网诈骗防范一本通/新时代·新乡村·新发展系列
卜卓、卢歌 编
电信竞争
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概论
邓华阳
电信竞争
电信诈骗大揭秘
杨蕾、郭静 编
电信竞争
电信网络诈骗常见骗术揭秘与防范
王晓伟
电信竞争
电信市场营销(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嵇静婵、周婵、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 编
电信竞争
电信诈骗言语文字话术分析手册
冯文刚
电信竞争
电信业务应用与产品服务
李丽 编
电信竞争
电信业供应链协调与创新激励问题研究/博士论丛
冯艳刚 著
电信竞争
电信传输原理、系统及工程
胡庆
电信竞争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手册(2022年新版)
先锋
电信竞争
电信行业收益管理研究
马潇宇;邓天虎;梁湧;张雪峰
电信竞争
电信法研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