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宇宙

孩子的宇宙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日]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2010-01
版次: 1
ISBN: 9787547300749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9页
字数: 21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 孩子们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呢?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一想到这种可怕的事往往是在大人自称的“教育”、“指导”和“善意”的名义下进行的,不由更加令人无法接受。 河合隼雄(1928-2007),临床心理学者、心理治疗师。京都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毕业。京都大学教育学博士。京都大学名誉教授。1959年以傅尔布莱特(Fulbright)交流学生的身分赴美留学,后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所学习,取得日本第一位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的资格。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日本的古典文学、教育、社会问题等广泛的领域提出建言,长期从事论述发表活动。以《河合隼雄著作集》为代表著作繁多,译介成简体字出版的有:《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孩子的宇宙》《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心理疗法叙说》《给未来的记忆》。 上篇:孩子的宇宙
    前言
    I孩子与家人
    1.讨人嫌的孩子
    2.离家出走的愿望
    3.作为变革者的孩子
    Ⅱ孩子与秘密
    1.秘密花园
    2.秘密的意义
    3.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4.寻找秘密的宝藏
    Ⅲ孩子与动物
    1.动物的智慧
    2.拒绝上学与小狗
    3.幻想
    IV孩子与时空
    1.什么是时间
    2.通道
    3.来自云彩之上
    4.日本与西方
    V孩子与老人
    1.作为引导者的老人
    2.作为引导者的孩子
    3.捣蛋鬼
    VI孩子与死亡
    1.孩子会思考死亡
    2.追悼死者
    3.死的意义
    Ⅶ孩子与异性
    1.异性兄弟姐妹
    2.小王子
    3.对异性的接近
    后记

    下篇:孩子与学校
    Ⅰ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
    1.教育中的“价值”
    2.“临床”的视角
    3.教育中的两个原理
    Ⅱ大人与孩子的关系
    1.“教”与“育”
    2.教育的今天
    3.“女性的眼光”、“男性的眼光”
    Ⅲ教育方与受教方
    1.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的作用
    2.日本文化中的师生关系
    3.体育与哨子
    4.不上学的“处方笺”
    Ⅳ心灵成长的环境
    1.孩子的伦理与道德性
    2.性的理解与教育
    3.青春期的心理
    后记
  • 内容简介:
    孩子们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一个宇宙呢?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而存在着。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小小的外形所蒙蔽,忘却了这一广阔的宇宙。大人们急于让小小的孩子长大,以至于歪曲了孩子内心广阔的宇宙,甚至把它破坏得无法复原。一想到这种可怕的事往往是在大人自称的“教育”、“指导”和“善意”的名义下进行的,不由更加令人无法接受。
  •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2007),临床心理学者、心理治疗师。京都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毕业。京都大学教育学博士。京都大学名誉教授。1959年以傅尔布莱特(Fulbright)交流学生的身分赴美留学,后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所学习,取得日本第一位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的资格。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日本的古典文学、教育、社会问题等广泛的领域提出建言,长期从事论述发表活动。以《河合隼雄著作集》为代表著作繁多,译介成简体字出版的有:《日本人的传说与心灵》《孩子的宇宙》《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心理疗法叙说》《给未来的记忆》。
  • 目录:
    上篇:孩子的宇宙
    前言
    I孩子与家人
    1.讨人嫌的孩子
    2.离家出走的愿望
    3.作为变革者的孩子
    Ⅱ孩子与秘密
    1.秘密花园
    2.秘密的意义
    3.秘密的保守和解除
    4.寻找秘密的宝藏
    Ⅲ孩子与动物
    1.动物的智慧
    2.拒绝上学与小狗
    3.幻想
    IV孩子与时空
    1.什么是时间
    2.通道
    3.来自云彩之上
    4.日本与西方
    V孩子与老人
    1.作为引导者的老人
    2.作为引导者的孩子
    3.捣蛋鬼
    VI孩子与死亡
    1.孩子会思考死亡
    2.追悼死者
    3.死的意义
    Ⅶ孩子与异性
    1.异性兄弟姐妹
    2.小王子
    3.对异性的接近
    后记

    下篇:孩子与学校
    Ⅰ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
    1.教育中的“价值”
    2.“临床”的视角
    3.教育中的两个原理
    Ⅱ大人与孩子的关系
    1.“教”与“育”
    2.教育的今天
    3.“女性的眼光”、“男性的眼光”
    Ⅲ教育方与受教方
    1.幼儿的成长与教师的作用
    2.日本文化中的师生关系
    3.体育与哨子
    4.不上学的“处方笺”
    Ⅳ心灵成长的环境
    1.孩子的伦理与道德性
    2.性的理解与教育
    3.青春期的心理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