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516133798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0页
字数: 27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7人买过
  •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尝试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探讨现代文学语言的起源、发生与发展,概括各时代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力求在作家与作家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画出一条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演变的线路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变迁的历史。包括“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老舍和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文学语言建设的三种资源、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小说中的方言问题等内容。   张卫中(1956-),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两项:“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04BZW040)、“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建设研究”(11BZW1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导言
    一研究对象与目标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内容与思路

    上篇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早期建设
    第一章“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
    第一节文言的影响与鲁迅、周作人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节西文的影响与郁达夫、王统照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三节旧白话的影响与叶圣陶、许地山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章20世纪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
    第一节新的教育背景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二节新的语言平台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节新的时代导向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章老舍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节独特的语言观点
    第二节融复杂文思于口语的语言实验
    第三节现代文学视野中老舍语言实验的独特性
    第四章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节自然、天足的白话文
    第二节对心理描写语言的进一步探索
    第三节豪爽、大气的个人风格
    第五章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
    第一节解放区本土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二节解放区外来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六章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
    第一节从文言到白话:新诗语言的建立
    第二节呼唤语言的音乐性、美术性:诗性语言的自觉
    第三节母语意识的觉醒:“现代汉语诗歌”的自觉
    第七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汉字“修辞”问题
    第一节汉字“修辞”释义
    第二节现代文学中的口语中心主义
    第三节现代文学中的“字本位”传统

    下篇现代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发展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口号的流变与影响
    第一节“语言大众化”的溯源与释义
    第二节“语言大众化”策略的偏颇与缺陷
    第三节政治环境的变更与“大众化”策略的调整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与限度
    第二章语言规范化对“十七年”文学语言的影响
    第一节语言规范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建构
    第二节新的语境与新的语言策略
    第三节建国后语言规范化的三个向度
    第三章从“五四”到新时期:观念转变与语言变革
    第一节对早期语言建设的回顾
    第二节“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文学
    第三节新时期文学语言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
    第一节对20世纪50-70年代语言批评的回顾
    第二节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
    ……
  • 内容简介: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尝试将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探讨现代文学语言的起源、发生与发展,概括各时代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力求在作家与作家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画出一条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演变的线路图,勾勒出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变迁的历史。包括“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老舍和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文学语言建设的三种资源、文学语言探索的方式与向度、小说中的方言问题等内容。
  • 作者简介:
      张卫中(1956-),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两项:“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04BZW040)、“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建设研究”(11BZW11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
  • 目录:
    导言
    一研究对象与目标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内容与思路

    上篇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早期建设
    第一章“五四”作家的语言背景与语言风格类型
    第一节文言的影响与鲁迅、周作人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节西文的影响与郁达夫、王统照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三节旧白话的影响与叶圣陶、许地山等语言风格的建构
    第二章20世纪30年代时代语境的改变与语言的变迁
    第一节新的教育背景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二节新的语言平台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节新的时代导向与作家的语言建构
    第三章老舍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节独特的语言观点
    第二节融复杂文思于口语的语言实验
    第三节现代文学视野中老舍语言实验的独特性
    第四章丁玲在现代文学语言建设中的意义
    第一节自然、天足的白话文
    第二节对心理描写语言的进一步探索
    第三节豪爽、大气的个人风格
    第五章解放区小说的语言变革及其意义
    第一节解放区本土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二节解放区外来作家的语言探索
    第六章语言观念变革与新诗的建设
    第一节从文言到白话:新诗语言的建立
    第二节呼唤语言的音乐性、美术性:诗性语言的自觉
    第三节母语意识的觉醒:“现代汉语诗歌”的自觉
    第七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汉字“修辞”问题
    第一节汉字“修辞”释义
    第二节现代文学中的口语中心主义
    第三节现代文学中的“字本位”传统

    下篇现代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发展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口号的流变与影响
    第一节“语言大众化”的溯源与释义
    第二节“语言大众化”策略的偏颇与缺陷
    第三节政治环境的变更与“大众化”策略的调整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大众化”的影响与限度
    第二章语言规范化对“十七年”文学语言的影响
    第一节语言规范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建构
    第二节新的语境与新的语言策略
    第三节建国后语言规范化的三个向度
    第三章从“五四”到新时期:观念转变与语言变革
    第一节对早期语言建设的回顾
    第二节“语言论转向”与新时期文学
    第三节新时期文学语言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及意义
    第一节对20世纪50-70年代语言批评的回顾
    第二节新时期文学批评中语言观念的变革
    ……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
卢海鸣、曹劲松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商务发展2020
赵建军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省人口均衡发展研究
赵海林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省专转本考试用书必刷1000题 高等数学
江苏省专转本考试高分指南与试题研究组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王世贞
贾飞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高考化学小题狂做·基础篇2025
恩波教育研究中心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省区域经济趋同效应分析
邓晶、张晓恒 著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绿色交通发展报告
江苏交通运输行业能耗排放监测统计中心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实践思考展望
陈军冰 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创新实践案例集
曹扬,董力榕主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省地下空间发展报告(2021)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 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江苏产业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22)
闫海峰、丁灿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论语通译/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
张卫中 译注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大学语文
张卫中 著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张卫中 著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与流变
张卫中 著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蓝皮书(2012)
张卫中 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涂料生产设备
张卫中、杨金荣 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国学经典诵读:论语
张卫中 注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文学经典导读
张卫中 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张卫中 著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汉语与汉语文学
张卫中 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文学欣赏与应用写作
张卫中 主编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
论语直解
张卫中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