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542630131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1页
字数: 2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31人买过
  •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分析了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中展现出来的情感表达的文化意义,建构了其心态模式,并对司法文书的修辞策略和技巧进行了有新意的解读。书中以清代汪辉祖德司法实践为个案,分析了其情法兼顾的司法风格,将其与传统中国儒家特别重视的审美秩序的理念联系起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清代司法实践具有形式化与实质化的双重特征。 1960年12月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学院学士(1984),中山大学硕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博士(2002),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从事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比较法律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出版著作:《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法律精神》(与任强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另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自序
    第一章诉诸情感:明清中国司法的心态模式
    一、情感:明清秩序的基础
    二、申冤:民众的诉讼心态
    三、哀矜:儒吏的裁判心态

    第二章循吏与明清中国的司法实践
    一、引言:问题的由来
    二、明清循吏的历史渊源:概念与例证
    三、明清循吏的社会基础:制度与文化
    四、明清循吏的调处息讼:仁爱与教化
    五、明清循吏的刑事裁判:哀矜与宽宥
    六、明清循吏的司法技艺:智谋与神判
    七、余论:结语与引申

    第三章清代中国司法裁判的形式化与实质化
    一、引言:问题由来
    二、清代裁判的历史脉络
    三、清代裁判的个案解读
    四、余论:原因探究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分析了明清时期司法实践中展现出来的情感表达的文化意义,建构了其心态模式,并对司法文书的修辞策略和技巧进行了有新意的解读。书中以清代汪辉祖德司法实践为个案,分析了其情法兼顾的司法风格,将其与传统中国儒家特别重视的审美秩序的理念联系起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清代司法实践具有形式化与实质化的双重特征。
  • 作者简介:
    1960年12月生,上海人。华东政法学院学士(1984),中山大学硕士(1989),中国政法大学博士(2002),现为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从事中国法律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和比较法律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出版著作:《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案例、故事与明清时期的司法文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法律精神》(与任强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众声喧哗:明清法律文化的复调叙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另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 目录:
    自序
    第一章诉诸情感:明清中国司法的心态模式
    一、情感:明清秩序的基础
    二、申冤:民众的诉讼心态
    三、哀矜:儒吏的裁判心态

    第二章循吏与明清中国的司法实践
    一、引言:问题的由来
    二、明清循吏的历史渊源:概念与例证
    三、明清循吏的社会基础:制度与文化
    四、明清循吏的调处息讼:仁爱与教化
    五、明清循吏的刑事裁判:哀矜与宽宥
    六、明清循吏的司法技艺:智谋与神判
    七、余论:结语与引申

    第三章清代中国司法裁判的形式化与实质化
    一、引言:问题由来
    二、清代裁判的历史脉络
    三、清代裁判的个案解读
    四、余论:原因探究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老乞大》与《朴通事》 蒙元时期庶民的日常法律生活
徐忠明 著;贺卫方 编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美国死刑悖论
[美]齐姆林 著;高维俭 译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解读宪法:上海三联法学文库
[美]劳伦斯·H.却伯、[美]迈克尔·C.多尔夫 著;贺卫方 编;陈林林、储智勇 译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美国宪法评注
[美]约瑟夫·斯托里 著;毛国权 译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日本行政程序法逐条注释
[日]室井力、芝池义一、浜川清 编;朱芒 译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论一般法律
[英]边沁 著;毛国权 译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事故共和国:残疾的工人、贫穷的寡妇与美国法的重构
约翰·法比安·维特、田雷 著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伟大的篡权:美国19、20世纪之交关于司法审查的讨论
[美]查尔斯·比尔德、爱德华·考文、路易斯·布丁 著;李松锋 编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评论指针
查尔斯·卡米克(Charles Camic)、菲利普·戈尔斯基(Philip S.Gorski)、戴维·特鲁贝(David M.Trubek) 著;贺卫方 编;王迪 译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说话算数:技术、法律以及娱乐的未来
[美]费舍尔 著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美国经典案例解析
朱伟一 著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上海三联法学文库:现代民法基本问题
[日]星野英一 著;贺卫方 编;李诚予、岳林 译
相关图书 / 更多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博弈:合作演化的感性机制
王萌 著;谢能刚;王璐;暴伟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儒学与生活儒学的思想拓展
杨虎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结构及其教育原理:情感教育哲学引论
王平 著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的转化力量:AEDP的疗愈之路
(美)戴安娜·弗霞(Diana Fosha)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
金雯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人工智能与广告(英文版)
卢薪宇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依赖:摆脱以爱为名的温柔暴力 多少人不快乐的原因是,终其一生逃不出父母的操控
俞也 译;文通天下 出品;[日]斋藤学著 江小舟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教育:让生命更亲和
王仁彧 著;张志京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分析进阶
林政 刘正宵 李江楠 著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忽视:如何克服母亲情感缺席的影响(美国持照心理治疗师贾丝明·李·科里30余年情感忽视问题研究集大成之作)
(美) 贾丝明·李·科里(Jasmin Lee Cori) 著,博集天卷 出品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与韵律
吕正惠
情感、循吏与明清时期司法实践
情感人工智能
Andrew McSt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