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与文学之间——中青年法学文库

法学与文学之间——中青年法学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0-01
版次: 1
ISBN: 9787562019084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6页
字数: 331千字
分类: 法律
74人买过
  •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播。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经济、史学、文学等学术领域都曾有过极为灿烂的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传统一样,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发展并不均衡,也有其缺陷。最突出的是,虽然我们有着漫长的成文法传统,但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却迟迟得不到发育、成长。清末以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法律学校的设立,法学才作为一门学科而确立其独立的地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坎坷曲折的历史终于使法律难以走上坦途,经常在模仿域外法学与注释现行法律之间徘徊。到十年文革期间更索性彻底停滞。先天既不足,后天又失调,中国法学真可谓命运多舛,路途艰辛。
      
      
      本书取名为《法学与文学之间》,用意在于里面收录的文字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法律问题,这是命名的基本理由;二是研究中国古今法律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归入法学这个名目。 徐忠明,男,1960年12月生,原籍上海市川沙县。1984年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于广州中山大学法律学系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法律史 总序

    自序

    第一编 古典文学与法律文学

      包公杂剧与元代法律文化的初步研究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

      《窦娥冤》与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试析

      《金瓶梅》“公案”与明代刑事诉讼制度初探

      从明清小说看中国古人的诉讼观念

      《活地狱》与晚清州县司法研究

      《金瓶梅》反映的明代经济法制释论

      古代希蜡法律文化视野中的《安提戈涅》

    第二编 法律传统与现代变迁

      皋陶与“法”考论

      “仵作”源流考证

      与《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作者商榷

      国家与社会:汉代“独尊儒术”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关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的述评及其他

      中华法系研究的再思

      从比较法律文化看法律移植

      晚清法制改革引出的两点思考

      中西比较:市民社会与现代法制的成因

      西方市民社会与现代法制建设及启示

      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播。在我们的古典文化中,经济、史学、文学等学术领域都曾有过极为灿烂的成就,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传统一样,中国古典学术文化的发展并不均衡,也有其缺陷。最突出的是,虽然我们有着漫长的成文法传统,但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却迟迟得不到发育、成长。清末以降,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法律学校的设立,法学才作为一门学科而确立其独立的地位。然而,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坎坷曲折的历史终于使法律难以走上坦途,经常在模仿域外法学与注释现行法律之间徘徊。到十年文革期间更索性彻底停滞。先天既不足,后天又失调,中国法学真可谓命运多舛,路途艰辛。
      
      
      本书取名为《法学与文学之间》,用意在于里面收录的文字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法律问题,这是命名的基本理由;二是研究中国古今法律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归入法学这个名目。
  • 作者简介:
    徐忠明,男,1960年12月生,原籍上海市川沙县。1984年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于广州中山大学法律学系中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法律史
  • 目录:
    总序

    自序

    第一编 古典文学与法律文学

      包公杂剧与元代法律文化的初步研究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清官司法

      《窦娥冤》与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试析

      《金瓶梅》“公案”与明代刑事诉讼制度初探

      从明清小说看中国古人的诉讼观念

      《活地狱》与晚清州县司法研究

      《金瓶梅》反映的明代经济法制释论

      古代希蜡法律文化视野中的《安提戈涅》

    第二编 法律传统与现代变迁

      皋陶与“法”考论

      “仵作”源流考证

      与《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作者商榷

      国家与社会:汉代“独尊儒术”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

      关于唐代法律体系研究的述评及其他

      中华法系研究的再思

      从比较法律文化看法律移植

      晚清法制改革引出的两点思考

      中西比较:市民社会与现代法制的成因

      西方市民社会与现代法制建设及启示

      中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