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看中医:趣谈中医药及全息

现代人看中医:趣谈中医药及全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06
版次: 1
ISBN: 9787506768153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9页
字数: 19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   《现代人看中医:趣谈中医药及全息》是一本科学严谨,观点独特的中医理论书。在传统中医几千年的理论基础之上,以现代人视角,打破地域及学科界限,发掘传统医学宝库,探索中医发展之路,兼具理论与实用价值。书稿经四位国医大师审读,世界顶级高能物理学家、顶夸克的发现者、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叶恭平博士参与校稿。极具权威性。 上篇 学术篇
    第一章 正本清源谈中医
    第一节: 中医科学吗
    1.中医基础是哲学而不是科学
    2.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3.科学原教旨主义的危害
    第二节: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1.中西医的比较
    2.人有两套生命系统
    3.中、西医治未病的分别
    4.中医的经络系统
    第三节: 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两者都能治病
    1.什么病该看西医,什么病该看中医
    2.如何对待体检指标
    3.中医治病的正规军和游击队
    4.中医见森林,西医见树木
    5.中医的“病证”与西医“病症”的区别
    6.中医的虚证与实证
    7.中、西医是如何看待病症的
    8.疾病与免疫系统
    9.人体经络与疾病
    第二章 人体全息反射学说
    第一节: 全息学概论
    1.生物全息学
    2.人体全息学
    3.人体全息学的演变过程
    4.人体全息学的定义
    5.细胞学是人体存在全息的证明
    6.统计学使人体全息学变成科学
    第二节: 人体全息反射学
    1.全息反射=全息+反射
    2.反射是全息的信号传递
    3.人体全息反射与自然疗法
    第三节: 人有第三套生命系统——全息系统
    1.全息系统存在的理由
    2.全息网与全息场
    3.来自物理学对全息的解释
    第四节: 特异功能存在吗
    第五节: 总结——有待发展的全息医学
     

     
    下篇 实用篇
    第三章 趣谈中医学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浅述
    1.中医的本体论——整体观
    2.中医的方法论:辨证论治
    3.中医的一论:气的一元论
    4.中医的二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5.中医的三宝:精、气、神
    6.中医四态:气、血、津、液
    7.中医五脏:肝、心、脾、肺、肾
    8.中医的第六腑三焦及对应的脏器心包
    9.三焦还是中医的系统工程代名词
    第二节:中医的形成与演变
    第三节:西医中的中医影子——顺势疗法
    第四节:中医的优势
     
    第四章 趣谈中药学 
    第一节:中药治病的机理
    1.人体所需的营养要素
    2.毒害细胞的致病元素
    3.食物中的治病要素
    4.药食同源的含义与应用
    5.中药与西药的靶向治病机理
    6.中药与西药的特异性
    7.关于中药的科学性
    8.怎样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
    9.关于中药西制
    10.保健食品也是药
    第二节:中药的个性化与大众化
    1.“大众化”的辨证论治
    2.中药方的秘诀
    第三节:中医的虚证和实证
    1.虚证的类型与适用的补药
    2.中医对实证的认识和用药
    第四节:常见病及适用的中成药
    1.感冒类
    2.上火类
    3.咳嗽、痰饮、痰湿、水肿类
    4.失眠类
    5.腹泻类
    6.便秘类
    7.头痛、头晕类
    第五节:中药的剂型及服用方法
    1.中药的剂型
    2.服药的时间与剂量
    3.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的注意事项
    4.中药疗效的判断
    5.虚不受补怎么办
     
    第五章 趣谈穴位与全息反射区 
    第一节:穴位与经络
    1.穴位与经络的由来
    2.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
    3.《伤寒论》与六经辨证
    4.重要穴位
    5.穴位疗法
    第二节:全息反射区
    1.手部反射区
    2.足部反射区
    3.耳部反射区
    第三节:其他家庭常用调理方法
    1.胶布疗法
    2.盐包疗法
    3.艾灸疗法
    4.刮痧疗法
    附 录
     
    疾病索引 
    1.头痛
    2.感冒
    3.失眠
    4.上火
    5.咳嗽、痰
    6.腹痛、腹泻
    7.痛经
    8.便秘
    9.水肿
    10.昏迷、休克、中暑
     
    家庭常备中药 
    1.中医常备急救药
    2.中药常用补药
    3.中药常用治病药
    常用家庭验方
    1.发汗散寒的生姜
    2.利水排石的玉米
    3.补气养血的大枣
    4.枸杞子
    5.阴阳双补的灵芝
    6.治疗脚气的两个方子
    7.茶饮的验方
    中药汤剂组成
    1.五皮饮
    2.五苓散
    3.小柴胡汤
    4.白头翁汤
  • 内容简介:
      《现代人看中医:趣谈中医药及全息》是一本科学严谨,观点独特的中医理论书。在传统中医几千年的理论基础之上,以现代人视角,打破地域及学科界限,发掘传统医学宝库,探索中医发展之路,兼具理论与实用价值。书稿经四位国医大师审读,世界顶级高能物理学家、顶夸克的发现者、美国费米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叶恭平博士参与校稿。极具权威性。
  • 目录:
    上篇 学术篇
    第一章 正本清源谈中医
    第一节: 中医科学吗
    1.中医基础是哲学而不是科学
    2.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3.科学原教旨主义的危害
    第二节: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
    1.中西医的比较
    2.人有两套生命系统
    3.中、西医治未病的分别
    4.中医的经络系统
    第三节: 中医与西医各有所长,两者都能治病
    1.什么病该看西医,什么病该看中医
    2.如何对待体检指标
    3.中医治病的正规军和游击队
    4.中医见森林,西医见树木
    5.中医的“病证”与西医“病症”的区别
    6.中医的虚证与实证
    7.中、西医是如何看待病症的
    8.疾病与免疫系统
    9.人体经络与疾病
    第二章 人体全息反射学说
    第一节: 全息学概论
    1.生物全息学
    2.人体全息学
    3.人体全息学的演变过程
    4.人体全息学的定义
    5.细胞学是人体存在全息的证明
    6.统计学使人体全息学变成科学
    第二节: 人体全息反射学
    1.全息反射=全息+反射
    2.反射是全息的信号传递
    3.人体全息反射与自然疗法
    第三节: 人有第三套生命系统——全息系统
    1.全息系统存在的理由
    2.全息网与全息场
    3.来自物理学对全息的解释
    第四节: 特异功能存在吗
    第五节: 总结——有待发展的全息医学
     

     
    下篇 实用篇
    第三章 趣谈中医学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浅述
    1.中医的本体论——整体观
    2.中医的方法论:辨证论治
    3.中医的一论:气的一元论
    4.中医的二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5.中医的三宝:精、气、神
    6.中医四态:气、血、津、液
    7.中医五脏:肝、心、脾、肺、肾
    8.中医的第六腑三焦及对应的脏器心包
    9.三焦还是中医的系统工程代名词
    第二节:中医的形成与演变
    第三节:西医中的中医影子——顺势疗法
    第四节:中医的优势
     
    第四章 趣谈中药学 
    第一节:中药治病的机理
    1.人体所需的营养要素
    2.毒害细胞的致病元素
    3.食物中的治病要素
    4.药食同源的含义与应用
    5.中药与西药的靶向治病机理
    6.中药与西药的特异性
    7.关于中药的科学性
    8.怎样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
    9.关于中药西制
    10.保健食品也是药
    第二节:中药的个性化与大众化
    1.“大众化”的辨证论治
    2.中药方的秘诀
    第三节:中医的虚证和实证
    1.虚证的类型与适用的补药
    2.中医对实证的认识和用药
    第四节:常见病及适用的中成药
    1.感冒类
    2.上火类
    3.咳嗽、痰饮、痰湿、水肿类
    4.失眠类
    5.腹泻类
    6.便秘类
    7.头痛、头晕类
    第五节:中药的剂型及服用方法
    1.中药的剂型
    2.服药的时间与剂量
    3.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的注意事项
    4.中药疗效的判断
    5.虚不受补怎么办
     
    第五章 趣谈穴位与全息反射区 
    第一节:穴位与经络
    1.穴位与经络的由来
    2.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
    3.《伤寒论》与六经辨证
    4.重要穴位
    5.穴位疗法
    第二节:全息反射区
    1.手部反射区
    2.足部反射区
    3.耳部反射区
    第三节:其他家庭常用调理方法
    1.胶布疗法
    2.盐包疗法
    3.艾灸疗法
    4.刮痧疗法
    附 录
     
    疾病索引 
    1.头痛
    2.感冒
    3.失眠
    4.上火
    5.咳嗽、痰
    6.腹痛、腹泻
    7.痛经
    8.便秘
    9.水肿
    10.昏迷、休克、中暑
     
    家庭常备中药 
    1.中医常备急救药
    2.中药常用补药
    3.中药常用治病药
    常用家庭验方
    1.发汗散寒的生姜
    2.利水排石的玉米
    3.补气养血的大枣
    4.枸杞子
    5.阴阳双补的灵芝
    6.治疗脚气的两个方子
    7.茶饮的验方
    中药汤剂组成
    1.五皮饮
    2.五苓散
    3.小柴胡汤
    4.白头翁汤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