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按跷图解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2008-06
版次: 1
ISBN: 9787508250885
定价: 1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1页
字数: 139千字
分类: 生活
158人买过
  • 《中华按跷图解》以图解形式,详细介绍了我国按跷的医学知识和保健原理。根据中医学理论,选择常用于人体美容、养生、健身及增强体质等的穴位,并配有穴位图和操作图。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广大读者及按摩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邓延春,湖北沙市人,主任医师,1961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从医约40年,曾先后应邀赴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进行临床验证及考察学习。1993年,从事足道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武汉、成都、平顶山等五家主营“太极足心道”及“中华按跷”的专门店任技术总监。2000年在全国首创“太极足心道”独特养生技术,即“冰、火、石、足”保健养生法,经过6年的实践显示,其手法招式新颖,具有疏通经络、防病保健、功效显著等特色,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医学界同仁的一致好评,并于2006年出版了《太极足心道按摩手法图解》一书。 第一部分中华按跷的相关知识
    一、中华按跷的主要特点
    二、中华按跷的保健原理
    三、中华按跷的常用手法
    (一)常用按跷手法
    1.点法
    2.按法
    3.揉法
    4.压法
    5.推法
    6.拿法
    7.抹法
    8.摩法
    9.颤法
    10.摇法
    11.扳法
    12.抖法
    13.擦法
    14.合法
    15.榱法
    16.梳法
    17.拍打法
    18.踩法
    (二)常用保健穴位
    1.印堂
    2.神庭
    3.太阳
    4.头维
    5.攒竹
    6.丝竹空
    7.上关
    8.人中
    9.承浆
    10.地仓
    11.迎香
    12.巨骼
    13.下关
    14.鱼腰
    15.睛明
    16.承泣
    17.瞳子髂
    18.角孙
    19.翳风
    20.颊车
    21.大迎
    22.耳门
    23.听宫
    24.听会
    25.百会
    26.风府
    27.风池
    28.中府
    29.云门
    30.膻中
    31.中脘
    32.神阙
    33.气海
    34.天枢
    35.关元
    36.肩井
    37.肩髑
    38.臂髑
    39.曲池
    40.手三里
    41.合谷
    42.肩醪
    43.天井
    44.尺泽
    45.曲泽
    46.内关
    47.大陵
    48.神门
    49.劳宫
    50.少海
    51.外关
    52.大椎
    53.命门
    54.长强
    55.八骼
    56.大杼
    57.肺俞
    58.心俞
    59.膈俞
    60.肝俞
    61.胆俞
    62.脾俞
    63.胃俞
    64.肾俞
    65.大肠俞
    66.腰眼
    67.环跳
    68.天宗
    69.腰阳关
    70.夹脊
    71.承扶
    72.殷门
    73.委中
    74.承山
    75.昆仑
    76.涌泉
    77.足三里
    78.上巨虚
    79.下巨虚
    80.解溪
    81.中封
    82.太溪
    83.三阴交
    84.阴陵泉
    85.血海
    86.风市
    87.梁丘
    88.阳陵泉
    89.悬钟
    90.丘墟

    四、中华按跷的注意事项
    (一)施术前
    1.询问及观察受术者的健康状况
    2.实施场所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按摩师应注意的内容
    (二)施术中
    1.应用适量的按摩递质
    2.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3.随时观察受术者的反应
    第二部分中华按跷的技能
    一、仰卧位105招式
    (一)头面部36招式
    1.开天门
    2.搓掌浴面
    3.抹双柳
    4.掐鱼腰
    5.分抹前额
    6.捻眼眉
    7.指点眼眶
    8.震眼球
    9.掐睛明
    10.眼周“∽”形抹
    11.去鱼尾纹
    12.推擦鼻梁
    13.指点面颊
    14.指点口周
    15.揉颊车、大迎、听宫
    16.勾下颌
    17.掌抹下颌
    18.多指轮抹面颊
    19.拍打面颊
    20.擦两耳根
    21.双揪铃铛
    22.塞耳
    23.指点翳风、角孙
    24.干洗头
    25.指按头部
    26.拿揉颈项
    27.牵引头颈
    28.推桥弓
    29.托颈震动
    30.鸣天鼓
    31.搂颈项
    32.推摇头颈
    33.按揉太阳
    34.合掌抹面
    35.掌抹前额
    36.叩击头部
    (二)颈、肩部及上肢20招式
    37.压肩屈颈
    38.揉按肩前部
    39.拿揉上肢
    40.指按上臂诸穴
    41.指按前臂诸穴
    42.拿捏合谷
    43.分抹上肢
    44.前臂背屈按压
    45.挽肘上提
    46.搓、上提上肢
    47.捏腕回血
    48.理顺上肢
    49.插指牵拉上肢
    50.推抹掌心
    51.叉手摇腕
    52.指按手背骨间肌
    53.拔抻手指
    54.摇转“三关”
    55.牵拉抖上肢
    56.插指上提上肢
    (三)肩、胸及腹部18招式
    57.双掌分压肩臂
    58.指点云门、中府穴
    59.按揉胸部
    60.搓胁肋
    61.膻中引气入关元
    62.分推胸腹
    63.叠掌揉腹
    64.提拿腹肌
    65.温脐震腹
    66.点按天枢
    67.中脘禅指归元
    68.横摩腹
    69.圆形摩腹
    70.搂侧腹
    71.腕掌压腹
    72.合腹
    73.抖肚角
    74.逍遥肚
    (四)下肢前部31招式
    75.分压双侧足背
    76.掌压双侧足弓
    77.指压双侧小腿内侧
    78.揉膝抓髌
    79.掌按双侧大腿前侧
    80.掌压双侧股动脉
    81.指按单侧大腿内侧
    82.提拿单侧大腿内侧
    83.掌揉单侧大腿内侧
    84.前臂榱单侧大腿外侧
    85.肘点小腿外侧
    86.拍打单侧下肢
    87.足蹬大腿内侧
    88.牵拉足蹬大腿后侧
    89.大腿前侧夹、拨法
    90.小腿后侧夹法
    91.搂小腿后侧
    92.搓下肢
    93.牵拉膝关节
    94.屈髋点按下肢外侧
    95.拍打下肢
    96.屈膝摇髋
    97.抬腿掌压大腿前侧
    98.“4”字形压髋
    99.“4”字形摆腿牵腰
    100.垂直摆腿牵腰
    101.顶足牵腰
    102.屈腰双掌压膝
    103.合掌摇髋
    104.压膝屈髋
    105.摇晃下肢
    二、俯卧位92招式
    (一)下肢后部21招式
    1.肘点足心
    2.掌推足心
    3.捶击足跟
    4.拳旋足底
    5.按压足趾
    6.挤压足侧
    7.摇足踝
    8.拨跟腱
    9.双压足跟
    10.臂压足底
    11.交叉压踝
    12.掌压下肢后侧
    13.指点下肢膀胱经
    14.拿揉臀肌
    15.提拿下肢后侧
    16.足跟点长强
    17.足底拍臀
    18.坐腰膝顶小腿
    19.抱腿摇髋伸髋
    20.坐腿压膝
    21.吉庆有余
    (二)背腰臀部及扳腰跪背38招式
    22.开背
    23.掌推背脊
    24.分腰背
    25.叠掌按压背腰
    26.指按肩胛内缘
    27.指点天宗
    28.指压背腰腧穴
    29.并指按压华佗夹脊
    30.双龙点肾
    31.臂榱腰背
    32.揉拨骶棘肌
    33.搓掌温肾
    34.推按腰背
    35.拿揉腰肌
    36.掌夹腰肌
    37.叠掌按腰空提
    38.纵向擦腰骶
    39.指点八骼
    40.拳揉膀胱经
    41.掌揉膀胱经
    42.后伸坐扳腰
    43.拉肩坐扳腰
    44.拉肘坐扳腰
    45.站立拉肘扳腰
    46.站立牵拉扳腰
    47.站立拉足踩督脉
    48.足踩胴窝掌压背
    49.单足踩背腰
    50.跪压大腿后侧
    51.跪压臀部
    52.跪压腰部
    53.跪式分推腰背肩
    54.跪压腰背膀胱经
    55.足推腰背膀胱经
    56.足推下肢膀胱经
    57.足底拍打背部
    58.踩压足底
    59.踢足底
    (三)踩背15招式
    60.踢足跟
    61.踩臀股沟部
    62.压臀震动
    63.双趾点腰眼
    64.“八字”分腰
    65.“八字”分肩背
    66.双足由肩滑到腰
    67.单足推压腰背膀胱经
    68.单足趾点背腧穴
    69.双足压揉背部
    70.转身由肩部滑向足部
    71.双足踩大腿
    72.屈膝压腿
    73.单足分推下肢
    74.踩压足掌
    (四)芳香油开背18招式
    75.涂按摩油
    76.分肩背
    77.圆形推抹
    78.拇示指并推夹脊
    79.屈指点按华佗夹脊
    80.捏拿背部膀胱经
    81.拳推背脊
    82.前臂撩腰背
    83.肘点腰眼
    84.前臂纵向分推腰背
    85.串拳竖刮背部膀胱经
    86.串拳横刮背部膀胱经
    87.搂背腰侧
    88.串拳竖刮腰部
    89.叠掌压脊
    90.搓掌温肾
    91.猫抓背
    92.虚掌拍打腰背部
    三、侧卧位、坐位23招式
    (一)下肢及背腰部10招式
    1.揉拿颈项
    2.膝顶背腰
    3.大腿后侧指压
    4.下肢后侧掌揉
    5.足蹬大腿内侧
    6.抬腿侧摇髋
    7.侧扳腰
    8.握腕蹬髋拉肩
    9.跪臀握腕拉肩
    10.压膝压肩牵拉
    (二)肩背腰部13招式
    11.同向膝顶腰背仰卧法
    12.反向膝顶腰背仰卧法
    13.双膝推背腰
    14.反拉手蹬背
    15.拉肘单膝顶背
    16.跪坐侧扳腰
    17.指压肩胛骨内缘
    18.双手揉肩
    19.拿颈部
    20.拿肩部
    21.点肩井
    22.前臂压肩
    23.拍打肩背
  • 内容简介:
    《中华按跷图解》以图解形式,详细介绍了我国按跷的医学知识和保健原理。根据中医学理论,选择常用于人体美容、养生、健身及增强体质等的穴位,并配有穴位图和操作图。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广大读者及按摩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 作者简介:
    邓延春,湖北沙市人,主任医师,1961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从医约40年,曾先后应邀赴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进行临床验证及考察学习。1993年,从事足道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在武汉、成都、平顶山等五家主营“太极足心道”及“中华按跷”的专门店任技术总监。2000年在全国首创“太极足心道”独特养生技术,即“冰、火、石、足”保健养生法,经过6年的实践显示,其手法招式新颖,具有疏通经络、防病保健、功效显著等特色,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医学界同仁的一致好评,并于2006年出版了《太极足心道按摩手法图解》一书。
  • 目录:
    第一部分中华按跷的相关知识
    一、中华按跷的主要特点
    二、中华按跷的保健原理
    三、中华按跷的常用手法
    (一)常用按跷手法
    1.点法
    2.按法
    3.揉法
    4.压法
    5.推法
    6.拿法
    7.抹法
    8.摩法
    9.颤法
    10.摇法
    11.扳法
    12.抖法
    13.擦法
    14.合法
    15.榱法
    16.梳法
    17.拍打法
    18.踩法
    (二)常用保健穴位
    1.印堂
    2.神庭
    3.太阳
    4.头维
    5.攒竹
    6.丝竹空
    7.上关
    8.人中
    9.承浆
    10.地仓
    11.迎香
    12.巨骼
    13.下关
    14.鱼腰
    15.睛明
    16.承泣
    17.瞳子髂
    18.角孙
    19.翳风
    20.颊车
    21.大迎
    22.耳门
    23.听宫
    24.听会
    25.百会
    26.风府
    27.风池
    28.中府
    29.云门
    30.膻中
    31.中脘
    32.神阙
    33.气海
    34.天枢
    35.关元
    36.肩井
    37.肩髑
    38.臂髑
    39.曲池
    40.手三里
    41.合谷
    42.肩醪
    43.天井
    44.尺泽
    45.曲泽
    46.内关
    47.大陵
    48.神门
    49.劳宫
    50.少海
    51.外关
    52.大椎
    53.命门
    54.长强
    55.八骼
    56.大杼
    57.肺俞
    58.心俞
    59.膈俞
    60.肝俞
    61.胆俞
    62.脾俞
    63.胃俞
    64.肾俞
    65.大肠俞
    66.腰眼
    67.环跳
    68.天宗
    69.腰阳关
    70.夹脊
    71.承扶
    72.殷门
    73.委中
    74.承山
    75.昆仑
    76.涌泉
    77.足三里
    78.上巨虚
    79.下巨虚
    80.解溪
    81.中封
    82.太溪
    83.三阴交
    84.阴陵泉
    85.血海
    86.风市
    87.梁丘
    88.阳陵泉
    89.悬钟
    90.丘墟

    四、中华按跷的注意事项
    (一)施术前
    1.询问及观察受术者的健康状况
    2.实施场所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3.按摩师应注意的内容
    (二)施术中
    1.应用适量的按摩递质
    2.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3.随时观察受术者的反应
    第二部分中华按跷的技能
    一、仰卧位105招式
    (一)头面部36招式
    1.开天门
    2.搓掌浴面
    3.抹双柳
    4.掐鱼腰
    5.分抹前额
    6.捻眼眉
    7.指点眼眶
    8.震眼球
    9.掐睛明
    10.眼周“∽”形抹
    11.去鱼尾纹
    12.推擦鼻梁
    13.指点面颊
    14.指点口周
    15.揉颊车、大迎、听宫
    16.勾下颌
    17.掌抹下颌
    18.多指轮抹面颊
    19.拍打面颊
    20.擦两耳根
    21.双揪铃铛
    22.塞耳
    23.指点翳风、角孙
    24.干洗头
    25.指按头部
    26.拿揉颈项
    27.牵引头颈
    28.推桥弓
    29.托颈震动
    30.鸣天鼓
    31.搂颈项
    32.推摇头颈
    33.按揉太阳
    34.合掌抹面
    35.掌抹前额
    36.叩击头部
    (二)颈、肩部及上肢20招式
    37.压肩屈颈
    38.揉按肩前部
    39.拿揉上肢
    40.指按上臂诸穴
    41.指按前臂诸穴
    42.拿捏合谷
    43.分抹上肢
    44.前臂背屈按压
    45.挽肘上提
    46.搓、上提上肢
    47.捏腕回血
    48.理顺上肢
    49.插指牵拉上肢
    50.推抹掌心
    51.叉手摇腕
    52.指按手背骨间肌
    53.拔抻手指
    54.摇转“三关”
    55.牵拉抖上肢
    56.插指上提上肢
    (三)肩、胸及腹部18招式
    57.双掌分压肩臂
    58.指点云门、中府穴
    59.按揉胸部
    60.搓胁肋
    61.膻中引气入关元
    62.分推胸腹
    63.叠掌揉腹
    64.提拿腹肌
    65.温脐震腹
    66.点按天枢
    67.中脘禅指归元
    68.横摩腹
    69.圆形摩腹
    70.搂侧腹
    71.腕掌压腹
    72.合腹
    73.抖肚角
    74.逍遥肚
    (四)下肢前部31招式
    75.分压双侧足背
    76.掌压双侧足弓
    77.指压双侧小腿内侧
    78.揉膝抓髌
    79.掌按双侧大腿前侧
    80.掌压双侧股动脉
    81.指按单侧大腿内侧
    82.提拿单侧大腿内侧
    83.掌揉单侧大腿内侧
    84.前臂榱单侧大腿外侧
    85.肘点小腿外侧
    86.拍打单侧下肢
    87.足蹬大腿内侧
    88.牵拉足蹬大腿后侧
    89.大腿前侧夹、拨法
    90.小腿后侧夹法
    91.搂小腿后侧
    92.搓下肢
    93.牵拉膝关节
    94.屈髋点按下肢外侧
    95.拍打下肢
    96.屈膝摇髋
    97.抬腿掌压大腿前侧
    98.“4”字形压髋
    99.“4”字形摆腿牵腰
    100.垂直摆腿牵腰
    101.顶足牵腰
    102.屈腰双掌压膝
    103.合掌摇髋
    104.压膝屈髋
    105.摇晃下肢
    二、俯卧位92招式
    (一)下肢后部21招式
    1.肘点足心
    2.掌推足心
    3.捶击足跟
    4.拳旋足底
    5.按压足趾
    6.挤压足侧
    7.摇足踝
    8.拨跟腱
    9.双压足跟
    10.臂压足底
    11.交叉压踝
    12.掌压下肢后侧
    13.指点下肢膀胱经
    14.拿揉臀肌
    15.提拿下肢后侧
    16.足跟点长强
    17.足底拍臀
    18.坐腰膝顶小腿
    19.抱腿摇髋伸髋
    20.坐腿压膝
    21.吉庆有余
    (二)背腰臀部及扳腰跪背38招式
    22.开背
    23.掌推背脊
    24.分腰背
    25.叠掌按压背腰
    26.指按肩胛内缘
    27.指点天宗
    28.指压背腰腧穴
    29.并指按压华佗夹脊
    30.双龙点肾
    31.臂榱腰背
    32.揉拨骶棘肌
    33.搓掌温肾
    34.推按腰背
    35.拿揉腰肌
    36.掌夹腰肌
    37.叠掌按腰空提
    38.纵向擦腰骶
    39.指点八骼
    40.拳揉膀胱经
    41.掌揉膀胱经
    42.后伸坐扳腰
    43.拉肩坐扳腰
    44.拉肘坐扳腰
    45.站立拉肘扳腰
    46.站立牵拉扳腰
    47.站立拉足踩督脉
    48.足踩胴窝掌压背
    49.单足踩背腰
    50.跪压大腿后侧
    51.跪压臀部
    52.跪压腰部
    53.跪式分推腰背肩
    54.跪压腰背膀胱经
    55.足推腰背膀胱经
    56.足推下肢膀胱经
    57.足底拍打背部
    58.踩压足底
    59.踢足底
    (三)踩背15招式
    60.踢足跟
    61.踩臀股沟部
    62.压臀震动
    63.双趾点腰眼
    64.“八字”分腰
    65.“八字”分肩背
    66.双足由肩滑到腰
    67.单足推压腰背膀胱经
    68.单足趾点背腧穴
    69.双足压揉背部
    70.转身由肩部滑向足部
    71.双足踩大腿
    72.屈膝压腿
    73.单足分推下肢
    74.踩压足掌
    (四)芳香油开背18招式
    75.涂按摩油
    76.分肩背
    77.圆形推抹
    78.拇示指并推夹脊
    79.屈指点按华佗夹脊
    80.捏拿背部膀胱经
    81.拳推背脊
    82.前臂撩腰背
    83.肘点腰眼
    84.前臂纵向分推腰背
    85.串拳竖刮背部膀胱经
    86.串拳横刮背部膀胱经
    87.搂背腰侧
    88.串拳竖刮腰部
    89.叠掌压脊
    90.搓掌温肾
    91.猫抓背
    92.虚掌拍打腰背部
    三、侧卧位、坐位23招式
    (一)下肢及背腰部10招式
    1.揉拿颈项
    2.膝顶背腰
    3.大腿后侧指压
    4.下肢后侧掌揉
    5.足蹬大腿内侧
    6.抬腿侧摇髋
    7.侧扳腰
    8.握腕蹬髋拉肩
    9.跪臀握腕拉肩
    10.压膝压肩牵拉
    (二)肩背腰部13招式
    11.同向膝顶腰背仰卧法
    12.反向膝顶腰背仰卧法
    13.双膝推背腰
    14.反拉手蹬背
    15.拉肘单膝顶背
    16.跪坐侧扳腰
    17.指压肩胛骨内缘
    18.双手揉肩
    19.拿颈部
    20.拿肩部
    21.点肩井
    22.前臂压肩
    23.拍打肩背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文化公开课
光明日报社 编;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数字X线成像技术卷(第2版)
余建明,胡鹏志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眼科史
吴乐正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经典诗词:汉壮对照
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 主编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名医传世经典名著大系:马培之传世名著(全两册)
马培之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全书(含规章及相关政策)(2024年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新修正本)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附配套规定)(大字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最新修正版】
法律出版社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全书(含发行监管问答)(2024年版)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华按跷图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理解与适用
李蕊、王园鑫、张彩彩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华按跷图解
邓延春足浴足疗保健康
邓延春 著
中华按跷图解
中药足疗操作图解
邓延春 著
中华按跷图解
图解邓延春全身保健按摩法
邓延春 著
中华按跷图解
延春家庭足浴疗法
邓延春 著
中华按跷图解
婚育保健知识问答
邓延春 著
中华按跷图解
家庭足浴疗法
邓延春、邓文斌、张一戈 著
中华按跷图解
太极足心道按摩手法图解
邓延春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