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风:一本书读懂清代文明

大清之风:一本书读懂清代文明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2015-11
版次: 1
ISBN: 9787802568341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2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1人买过
  •   带着岁月的风华,穿越历史的烟尘,一幅波澜壮阔的华美图卷徐徐展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用强大的国力铸就了市井繁华、文化昌盛,放射出瑰丽的光芒,“天朝上国”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这是经济腾飞的时代,这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文化井喷的时代,这是一个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时代。清朝是风云变幻的朝代,是巨大变革的朝代,它给历史留下的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登峰造极,更是中国从王朝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希望。本书通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清代文明,去享受一席风雨来袭前的文明盛宴!

      姜越,江苏人,大学文化,长期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现供职于北京图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一章 时代新秀——光辉灿烂的农业与手工业文明
    清代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四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既有较大的发展,又受到严重的制约。这一时期粮食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农业技术在传承中创新,农业著作也应时而生。手工业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尤其是制瓷技术的改进达到了顶峰。清代的刺绣逐渐形成流派,走向成熟,剪刻技术和塑作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产粮进入新时代002
    农业推广精耕细作004
    综合农书:《 授时通考 》006
    复兴瓷都景德镇008
    绝世彩瓷:康熙五彩010
    清代独创:粉彩013
    瓷中瑰宝:珐琅彩015
    器道统一:文人壶018
    清代之最:青花茶具021
    千文万华的漆艺文明023
    “四大名秀”实至名归025
    民间剪刻艺术的发展028
    民间塑作手工艺术032
    扩展阅读 清代德化白瓷034
    第二章 谁与争锋——问鼎世界的清代商业文明
    清朝经济发达,人口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与之相对要求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也进一步提升。因此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等措施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清朝商业发达,前后形成了中国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对清代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富甲华夏的“晋商”036
    汇通天下的“票号”038
    天下第一号日昇昌040
    无徽不成的徽商043
    独占北方的商帮046
    商界翘楚:乔致庸049
    世界首富:伍秉鉴052
    扩展阅读 “一文钱”的故事055
    第三章 碧园皇庭——独具特色的清代建筑文明
    明清时期的建筑,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趋于完美。无论是从私宅府邸,还是皇宫庭院,抑或是园林建筑,总体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南秀北雄的园林文明058
    万园之园:圆明园062
    园林博物馆:颐和园064
    最大帝王宫苑:承德避暑山庄066
    独特民居:四合院068
    独一无二的“土楼”070
    最大皇帝墓:清东陵072
    扩展阅读 帝王陵寝:清西陵074
    第四章 凤毛麟角——清代文化新气象
    由于清代中央集权制发展到极致,社会结构不曾形成突破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学术、风俗、心态趋于成熟,致思、内向、非竞争性的国民性格完全定型,阔大、精巧与空疏、呆滞逐渐衍化成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氛围。于是,清代的文化便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特色,它没有创新的冲动,却显示了系统、缜密的风格。它也没有汉唐时代的稚气天真,没有两宋时期的纤秾得体。相比之下,清代的文化显得成熟凝重。
    千古奇书《红楼梦》078
    文言巅峰《聊斋志异》081
    批判之最《儒林外史》084
    文化饕餮《四库全书》087
    批判怪杰:金圣叹090
    旷世奇才:龚自珍093
    扬州怪才:郑板桥096
    扩展阅读 刘墉戏和珅098
    第五章 南腔北调——曲艺“唱响”华夏新文明
    以戏曲、曲艺、舞蹈和音乐为标志的表演艺术的各个门类,在清代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戏曲艺术迎来了自身发展历史的又一个高峰,曲艺中新生的曲种大量涌现,舞蹈和音乐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国粹——京剧的诞生104
    洪昇与《长生殿》107
    孔尚任与《桃花扇》110
    开启相声艺术文化之先河113
    皮黄腔艺术的形成117
    梆子腔臻于成熟120
    说唱艺术的兴盛123
    秧歌戏蓬勃发展127
    扩展阅读 吹吹腔129
    第六章 别“具”风采——盛世繁华的清代家具
    我国家具在清初这一时期基本延续了明代家具的风格。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时期,社会财富的积累达到顶峰,皇家的园林建筑大量兴建,清朝皇帝为显示正统的地位,对皇室家具的形制、用料、尺寸、装饰内容、摆放位置等都要过问,工匠为了完成皇帝的旨意,在家具造型和雕饰上竭力显示皇家的正统、威严,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
    沉重瑰丽的京式家具132
    引领潮流的广式家具134
    传承发展的苏式家具137
    形式各异的“凳”文化139
    清式座椅见功夫142
    古香古色的桌台架格145
    扩展阅读 宫中工匠的待遇146
    第七章 妙笔生辉——流派纷呈的清代书画文明
    清代的书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书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在文人画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画家把精力花在追求笔墨兴趣方面,造成了形式面貌的更加多样,愈加派系林立。在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下,清代书画流派之多,竞争之烈,是前所未有的。
    开创碑学之风:邓石如150
    清初画坛“四王”151
    花鸟名家:恽寿平155
    笔墨创新之典范:石涛158
    画坛群雄:“扬州八怪”162
    程邃印派167
    黄牧甫与黟山派168
    “浙派”印刻文明171
    “娃娃年画”的雅俗文明176
    扩展阅读 北方木版年画“杨柳青”177
    第八章 宫俗民风——别具特色的清代生活文明
    民风习俗指的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清朝是一个多民族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活着50多个民族。满族是统治民族,其社会生活习俗,必然对被其统治的各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活中的歌舞习俗182
    宫廷宴享乐舞习俗185
    国制下的冰嬉运动187
    民族节日歌舞文化191
    宫廷游戏“九九消寒图”194
    宫廷“围棋”的盛行196
    宫廷“宠狗”习俗199
    鼎盛的“茶馆”文明200
    扩展阅读 清朝宫廷选美203
    第九章 金字招牌——经久不衰的“老字号”文化
    老字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不仅仅是一家家传统老店,不仅仅是一项项传统技艺,不仅仅是一款款独具特色的产品,更是悠悠岁月凝聚起来的中华文化的瑰宝!有清一代,一些金字招牌闻名遐迩,传承至今。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还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
    传世京宴“全聚德”208
    杭州菜馆“楼外楼”210
    南味北卖“稻香村”213
    翰墨书香“荣宝斋”215
    天津一绝“狗不理”219
    风味独特的“都一处烧麦”221
    “顶顶”大名“盛锡福”223
    步步高升“内联升”225
    中药名铺“同仁堂”227
    扩展阅读 一得阁的由来230
  • 内容简介:
      带着岁月的风华,穿越历史的烟尘,一幅波澜壮阔的华美图卷徐徐展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用强大的国力铸就了市井繁华、文化昌盛,放射出瑰丽的光芒,“天朝上国”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这是经济腾飞的时代,这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文化井喷的时代,这是一个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时代。清朝是风云变幻的朝代,是巨大变革的朝代,它给历史留下的是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登峰造极,更是中国从王朝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希望。本书通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清代文明,去享受一席风雨来袭前的文明盛宴!

  • 作者简介:
      姜越,江苏人,大学文化,长期从事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青少年心灵绿茶”系列、“青春少年样样红”系列、“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著有《找对婆家嫁对郎》、《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等。现供职于北京图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目录:
    第一章 时代新秀——光辉灿烂的农业与手工业文明
    清代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四阶段,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既有较大的发展,又受到严重的制约。这一时期粮食生产得到空前的发展,农业技术在传承中创新,农业著作也应时而生。手工业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尤其是制瓷技术的改进达到了顶峰。清代的刺绣逐渐形成流派,走向成熟,剪刻技术和塑作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产粮进入新时代002
    农业推广精耕细作004
    综合农书:《 授时通考 》006
    复兴瓷都景德镇008
    绝世彩瓷:康熙五彩010
    清代独创:粉彩013
    瓷中瑰宝:珐琅彩015
    器道统一:文人壶018
    清代之最:青花茶具021
    千文万华的漆艺文明023
    “四大名秀”实至名归025
    民间剪刻艺术的发展028
    民间塑作手工艺术032
    扩展阅读 清代德化白瓷034
    第二章 谁与争锋——问鼎世界的清代商业文明
    清朝经济发达,人口剧增——乾隆时期已达三亿,与之相对要求粮食作物的产量需要也进一步提升。因此清朝采取开垦荒地、移民边区及推广新作物等措施以提高生产量。由于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清朝商业发达,前后形成了中国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支配中国的金融业,闽商、潮商掌握海外贸易,对清代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富甲华夏的“晋商”036
    汇通天下的“票号”038
    天下第一号日昇昌040
    无徽不成的徽商043
    独占北方的商帮046
    商界翘楚:乔致庸049
    世界首富:伍秉鉴052
    扩展阅读 “一文钱”的故事055
    第三章 碧园皇庭——独具特色的清代建筑文明
    明清时期的建筑,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都趋于完美。无论是从私宅府邸,还是皇宫庭院,抑或是园林建筑,总体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南秀北雄的园林文明058
    万园之园:圆明园062
    园林博物馆:颐和园064
    最大帝王宫苑:承德避暑山庄066
    独特民居:四合院068
    独一无二的“土楼”070
    最大皇帝墓:清东陵072
    扩展阅读 帝王陵寝:清西陵074
    第四章 凤毛麟角——清代文化新气象
    由于清代中央集权制发展到极致,社会结构不曾形成突破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学术、风俗、心态趋于成熟,致思、内向、非竞争性的国民性格完全定型,阔大、精巧与空疏、呆滞逐渐衍化成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氛围。于是,清代的文化便具有了不同于以往的特色,它没有创新的冲动,却显示了系统、缜密的风格。它也没有汉唐时代的稚气天真,没有两宋时期的纤秾得体。相比之下,清代的文化显得成熟凝重。
    千古奇书《红楼梦》078
    文言巅峰《聊斋志异》081
    批判之最《儒林外史》084
    文化饕餮《四库全书》087
    批判怪杰:金圣叹090
    旷世奇才:龚自珍093
    扬州怪才:郑板桥096
    扩展阅读 刘墉戏和珅098
    第五章 南腔北调——曲艺“唱响”华夏新文明
    以戏曲、曲艺、舞蹈和音乐为标志的表演艺术的各个门类,在清代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戏曲艺术迎来了自身发展历史的又一个高峰,曲艺中新生的曲种大量涌现,舞蹈和音乐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也取得了新的成就。
    国粹——京剧的诞生104
    洪昇与《长生殿》107
    孔尚任与《桃花扇》110
    开启相声艺术文化之先河113
    皮黄腔艺术的形成117
    梆子腔臻于成熟120
    说唱艺术的兴盛123
    秧歌戏蓬勃发展127
    扩展阅读 吹吹腔129
    第六章 别“具”风采——盛世繁华的清代家具
    我国家具在清初这一时期基本延续了明代家具的风格。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时期,社会财富的积累达到顶峰,皇家的园林建筑大量兴建,清朝皇帝为显示正统的地位,对皇室家具的形制、用料、尺寸、装饰内容、摆放位置等都要过问,工匠为了完成皇帝的旨意,在家具造型和雕饰上竭力显示皇家的正统、威严,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
    沉重瑰丽的京式家具132
    引领潮流的广式家具134
    传承发展的苏式家具137
    形式各异的“凳”文化139
    清式座椅见功夫142
    古香古色的桌台架格145
    扩展阅读 宫中工匠的待遇146
    第七章 妙笔生辉——流派纷呈的清代书画文明
    清代的书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书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在文人画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画家把精力花在追求笔墨兴趣方面,造成了形式面貌的更加多样,愈加派系林立。在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下,清代书画流派之多,竞争之烈,是前所未有的。
    开创碑学之风:邓石如150
    清初画坛“四王”151
    花鸟名家:恽寿平155
    笔墨创新之典范:石涛158
    画坛群雄:“扬州八怪”162
    程邃印派167
    黄牧甫与黟山派168
    “浙派”印刻文明171
    “娃娃年画”的雅俗文明176
    扩展阅读 北方木版年画“杨柳青”177
    第八章 宫俗民风——别具特色的清代生活文明
    民风习俗指的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清朝是一个多民族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活着50多个民族。满族是统治民族,其社会生活习俗,必然对被其统治的各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活中的歌舞习俗182
    宫廷宴享乐舞习俗185
    国制下的冰嬉运动187
    民族节日歌舞文化191
    宫廷游戏“九九消寒图”194
    宫廷“围棋”的盛行196
    宫廷“宠狗”习俗199
    鼎盛的“茶馆”文明200
    扩展阅读 清朝宫廷选美203
    第九章 金字招牌——经久不衰的“老字号”文化
    老字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不仅仅是一家家传统老店,不仅仅是一项项传统技艺,不仅仅是一款款独具特色的产品,更是悠悠岁月凝聚起来的中华文化的瑰宝!有清一代,一些金字招牌闻名遐迩,传承至今。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还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
    传世京宴“全聚德”208
    杭州菜馆“楼外楼”210
    南味北卖“稻香村”213
    翰墨书香“荣宝斋”215
    天津一绝“狗不理”219
    风味独特的“都一处烧麦”221
    “顶顶”大名“盛锡福”223
    步步高升“内联升”225
    中药名铺“同仁堂”227
    扩展阅读 一得阁的由来23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