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6-07
版次: 1
ISBN: 9787030490148
定价: 8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3页
字数: 30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生活
1人买过
  •   民族地区城镇社会空间具有其内在特征,然而旅游业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民族地区城镇的社会空间。为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型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其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首先全面分析了郎木寺镇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情况,并重点解析了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结构。其次,基于利益相关主体视角分析了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的演变。最后,对郎木寺镇社会空闻结构与演化进行了反思,并据此提出了空间整合的对策,以此指导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的优化发展。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既可供我国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等相关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参考用书。   李巍,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旅游景区设计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甘肃省旅游局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及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二奖2项。
      
      刘润,2009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地理学、文化与旅游规划,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核心期刊发文10余篇。 前言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现象导入:藏区旅游的不断兴起……………………………………1
    第二节问题提出:城镇可持续发展状况……………………………………4
    第三节学术关照:藏区小城镇现有研究……………………………………5
    一、社会空间概念的辨析………………………………………………………5
    二、城镇社会空间研究…………………………………………………………7
    三、藏区的相关研究…………………………………………………………11
    第四节主要理论基础………………………………………………………18
    一、文化生态学:社会空间演变的文化环境………………………………18
    二、旅游凝视:社会空间演变的旅游驱动…………………………………19
    三、空间生产:社会空间演变的空间政治…………………………………20
    四、城市意象:“他者”眼中的社会空间…………………………………22
    第五节研究思路与案例……………………………………………………23
    一、研究思路…………………………………………………………………23
    二、研究案例…………………………………………………………………24
    第二章 郎木寺镇的基本概况…………………………………………26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26
    一、独特的地理区位…………………………………………………………26
    二、典型的高原环境…………………………………………………………28
    三、隐秘的山林格局…………………………………………………………29
    四、藏式的乡土景观…………………………………………………………31
    目 录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vi
    第二节历史文化环境………………………………………………………32
    一、神奇的历史传说…………………………………………………………32
    二、多元的民族文化…………………………………………………………33
    三、厚重的宗教文化…………………………………………………………34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36
    五、历史沿革与行政管理……………………………………………………38
    第三节社会经济生活………………………………………………………41
    一、社会生活…………………………………………………………………41
    二、经济生活…………………………………………………………………48
    第三章 因寺院而兴起的城镇…………………………………………53
    第一节藏传佛教的传入……………………………………………………53
    一、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53
    二、郎木寺院的形成与发展…………………………………………………59
    第二节郎木寺的形成与发展………………………………………………64
    一、游牧时期的郎木寺………………………………………………………64
    二、寺院诞生后的郎木寺……………………………………………………65
    三、旅游发展时期的郎木寺…………………………………………………72
    第四章 郎木寺镇的社会空间解读……………………………………78
    第一节藏族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78
    一、空间观念的辨析…………………………………………………………78
    二、四方形与曼陀罗图式……………………………………………………79
    三、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84
    四、色彩中的空间观念………………………………………………………84
    五、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87
    六、空间实践中的伦理观念…………………………………………………90
    第二节藏区城镇的一般社会空间结构……………………………………91
    一、自然环境因素与城镇社会空间…………………………………………91
    二、历史文化与城镇社会空间………………………………………………94
    第三节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结构与特征……………………………………104
    一、自然因素下的社会空间…………………………………………………104
    二、文化因素下的社会空间…………………………………………………104
    目 录
    vii
    第四节郎木寺镇的建筑空间………………………………………………116
    一、藏区建筑空间主要特征…………………………………………………117
    二、郎木寺镇建筑空间及其特征……………………………………………118
    第五章 被游客发现:旅游崛起……………………………………130
    第一节从地名到品牌的转变………………………………………………130
    一、传教士的故事……………………………………………………………130
    二、“墙内开花墙外香”……………………………………………………132
    三、“东方瑞士”……………………………………………………………133
    第二节旅游市场结构与特征………………………………………………133
    一、游客属性…………………………………………………………………133
    二、客源市场…………………………………………………………………134
    三、出游目的…………………………………………………………………135
    四、旅游行为…………………………………………………………………136
    第三节游客对郎木寺旅游的认知…………………………………………138
    一、旅游魅力的认知…………………………………………………………138
    二、乡土景观环境认知………………………………………………………141
    第六章 被利益群体发现:业缘关系增强…………………………144
    第一节传统的业缘关系……………………………………………………144
    一、以畜牧业为中心的职业…………………………………………………144
    二、传统职业特征……………………………………………………………145
    第二节旅游介入下的业缘关系……………………………………………145
    一、内部利益群体……………………………………………………………145
    二、外部利益群体……………………………………………………………150
    第三节居民对郎木寺旅游的认知…………………………………………151
    一、经济发展方面……………………………………………………………152
    二、社区生活方面……………………………………………………………153
    三、社会文化方面……………………………………………………………154
    四、意象空间方面……………………………………………………………155
    第七章 被政府发现:政策支持……………………………………164
    第一节国家宏观政策………………………………………………………164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viii
    一、西部大开发………………………………………………………………164
    二、生态环境保护……………………………………………………………164
    三、支持藏区发展……………………………………………………………167
    四、支持旅游发展……………………………………………………………168
    第二节地方政府政策………………………………………………………168
    一、甘肃藏区发展……………………………………………………………168
    二、生态环境保护……………………………………………………………169
    三、旅游发展政策与行动……………………………………………………171
    四、规划文本中的郎木寺……………………………………………………173
    第八章 社会关系的演变……………………………………………183
    第一节内外关系演变………………………………………………………183
    一、游客与僧侣的关系………………………………………………………183
    二、游客与居民的关系………………………………………………………184
    三、游客与商家的关系………………………………………………………185
    第二节内部关系演变………………………………………………………186
    一、僧侣之间的关系…………………………………………………………186
    二、居民之间的关系…………………………………………………………187
    三、商家之间的关系…………………………………………………………188
    第三节交互关系演变………………………………………………………188
    一、僧侣与居民的关系………………………………………………………188
    二、僧侣与商家的关系………………………………………………………189
    三、居民与商家的关系………………………………………………………189
    第四节社会关系网络………………………………………………………190
    第五节行为空间分析………………………………………………………191
    一、游客的行为空间…………………………………………………………192
    二、僧侣的行为空间…………………………………………………………199
    三、居民的行为空间…………………………………………………………200
    四、商家的行为空间…………………………………………………………201
    第九章 三层空间的演变……………………………………………204
    第一节宗教空间演变………………………………………………………204
    一、宗教空间的旅游开发……………………………………………………204
    目 录
    ix
    二、宗教空间的商业扩张……………………………………………………206
    第二节商业空间演变………………………………………………………207
    一、商业空间的扩张与更替…………………………………………………207
    二、商业空间的装饰…………………………………………………………210
    第三节民居空间演变………………………………………………………214
    一、民居空间的扩张与退缩…………………………………………………214
    二、民居空间的功能转变……………………………………………………214
    第四节三层空间演变过程与相互关系……………………………………215
    一、旅游开发初期:社会空间有序统一……………………………………215
    二、深化开发阶段:社会空间分化裂变……………………………………216
    三、成熟开发阶段:旅游空间独立出现……………………………………216
    四、三层空间演变差异………………………………………………………218
    第五节演变机制分析………………………………………………………218
    一、空间利益视角……………………………………………………………218
    二、供需平衡视角……………………………………………………………220
    第十章 社会空间演变的思考与应对………………………………223
    第一节社会空间“消逝”…………………………………………………223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223
    二、空间特色模糊缺失………………………………………………………224
    三、传统文化的淡化…………………………………………………………225
    四、传统经济基础的崩溃……………………………………………………226
    五、生态与社会环境问题……………………………………………………227
    第二节社会空间“整合”…………………………………………………228
    一、基于意向空间的整合……………………………………………………228
    二、基于意境设计的整合……………………………………………………230
    三、基于空间秩序的整合……………………………………………………232
    四、基于空间管制的整合……………………………………………………234
    参考文献………………………………………………………………239
  • 内容简介:
      民族地区城镇社会空间具有其内在特征,然而旅游业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民族地区城镇的社会空间。为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型城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其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首先全面分析了郎木寺镇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情况,并重点解析了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结构。其次,基于利益相关主体视角分析了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的演变。最后,对郎木寺镇社会空闻结构与演化进行了反思,并据此提出了空间整合的对策,以此指导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的优化发展。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既可供我国城市规划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等相关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李巍,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与旅游景区设计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甘肃省旅游局项目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及甘肃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二奖2项。
      
      刘润,2009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兰州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地理学、文化与旅游规划,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核心期刊发文10余篇。
  •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现象导入:藏区旅游的不断兴起……………………………………1
    第二节问题提出:城镇可持续发展状况……………………………………4
    第三节学术关照:藏区小城镇现有研究……………………………………5
    一、社会空间概念的辨析………………………………………………………5
    二、城镇社会空间研究…………………………………………………………7
    三、藏区的相关研究…………………………………………………………11
    第四节主要理论基础………………………………………………………18
    一、文化生态学:社会空间演变的文化环境………………………………18
    二、旅游凝视:社会空间演变的旅游驱动…………………………………19
    三、空间生产:社会空间演变的空间政治…………………………………20
    四、城市意象:“他者”眼中的社会空间…………………………………22
    第五节研究思路与案例……………………………………………………23
    一、研究思路…………………………………………………………………23
    二、研究案例…………………………………………………………………24
    第二章 郎木寺镇的基本概况…………………………………………26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26
    一、独特的地理区位…………………………………………………………26
    二、典型的高原环境…………………………………………………………28
    三、隐秘的山林格局…………………………………………………………29
    四、藏式的乡土景观…………………………………………………………31
    目 录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vi
    第二节历史文化环境………………………………………………………32
    一、神奇的历史传说…………………………………………………………32
    二、多元的民族文化…………………………………………………………33
    三、厚重的宗教文化…………………………………………………………34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36
    五、历史沿革与行政管理……………………………………………………38
    第三节社会经济生活………………………………………………………41
    一、社会生活…………………………………………………………………41
    二、经济生活…………………………………………………………………48
    第三章 因寺院而兴起的城镇…………………………………………53
    第一节藏传佛教的传入……………………………………………………53
    一、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53
    二、郎木寺院的形成与发展…………………………………………………59
    第二节郎木寺的形成与发展………………………………………………64
    一、游牧时期的郎木寺………………………………………………………64
    二、寺院诞生后的郎木寺……………………………………………………65
    三、旅游发展时期的郎木寺…………………………………………………72
    第四章 郎木寺镇的社会空间解读……………………………………78
    第一节藏族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78
    一、空间观念的辨析…………………………………………………………78
    二、四方形与曼陀罗图式……………………………………………………79
    三、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84
    四、色彩中的空间观念………………………………………………………84
    五、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87
    六、空间实践中的伦理观念…………………………………………………90
    第二节藏区城镇的一般社会空间结构……………………………………91
    一、自然环境因素与城镇社会空间…………………………………………91
    二、历史文化与城镇社会空间………………………………………………94
    第三节郎木寺镇社会空间结构与特征……………………………………104
    一、自然因素下的社会空间…………………………………………………104
    二、文化因素下的社会空间…………………………………………………104
    目 录
    vii
    第四节郎木寺镇的建筑空间………………………………………………116
    一、藏区建筑空间主要特征…………………………………………………117
    二、郎木寺镇建筑空间及其特征……………………………………………118
    第五章 被游客发现:旅游崛起……………………………………130
    第一节从地名到品牌的转变………………………………………………130
    一、传教士的故事……………………………………………………………130
    二、“墙内开花墙外香”……………………………………………………132
    三、“东方瑞士”……………………………………………………………133
    第二节旅游市场结构与特征………………………………………………133
    一、游客属性…………………………………………………………………133
    二、客源市场…………………………………………………………………134
    三、出游目的…………………………………………………………………135
    四、旅游行为…………………………………………………………………136
    第三节游客对郎木寺旅游的认知…………………………………………138
    一、旅游魅力的认知…………………………………………………………138
    二、乡土景观环境认知………………………………………………………141
    第六章 被利益群体发现:业缘关系增强…………………………144
    第一节传统的业缘关系……………………………………………………144
    一、以畜牧业为中心的职业…………………………………………………144
    二、传统职业特征……………………………………………………………145
    第二节旅游介入下的业缘关系……………………………………………145
    一、内部利益群体……………………………………………………………145
    二、外部利益群体……………………………………………………………150
    第三节居民对郎木寺旅游的认知…………………………………………151
    一、经济发展方面……………………………………………………………152
    二、社区生活方面……………………………………………………………153
    三、社会文化方面……………………………………………………………154
    四、意象空间方面……………………………………………………………155
    第七章 被政府发现:政策支持……………………………………164
    第一节国家宏观政策………………………………………………………164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viii
    一、西部大开发………………………………………………………………164
    二、生态环境保护……………………………………………………………164
    三、支持藏区发展……………………………………………………………167
    四、支持旅游发展……………………………………………………………168
    第二节地方政府政策………………………………………………………168
    一、甘肃藏区发展……………………………………………………………168
    二、生态环境保护……………………………………………………………169
    三、旅游发展政策与行动……………………………………………………171
    四、规划文本中的郎木寺……………………………………………………173
    第八章 社会关系的演变……………………………………………183
    第一节内外关系演变………………………………………………………183
    一、游客与僧侣的关系………………………………………………………183
    二、游客与居民的关系………………………………………………………184
    三、游客与商家的关系………………………………………………………185
    第二节内部关系演变………………………………………………………186
    一、僧侣之间的关系…………………………………………………………186
    二、居民之间的关系…………………………………………………………187
    三、商家之间的关系…………………………………………………………188
    第三节交互关系演变………………………………………………………188
    一、僧侣与居民的关系………………………………………………………188
    二、僧侣与商家的关系………………………………………………………189
    三、居民与商家的关系………………………………………………………189
    第四节社会关系网络………………………………………………………190
    第五节行为空间分析………………………………………………………191
    一、游客的行为空间…………………………………………………………192
    二、僧侣的行为空间…………………………………………………………199
    三、居民的行为空间…………………………………………………………200
    四、商家的行为空间…………………………………………………………201
    第九章 三层空间的演变……………………………………………204
    第一节宗教空间演变………………………………………………………204
    一、宗教空间的旅游开发……………………………………………………204
    目 录
    ix
    二、宗教空间的商业扩张……………………………………………………206
    第二节商业空间演变………………………………………………………207
    一、商业空间的扩张与更替…………………………………………………207
    二、商业空间的装饰…………………………………………………………210
    第三节民居空间演变………………………………………………………214
    一、民居空间的扩张与退缩…………………………………………………214
    二、民居空间的功能转变……………………………………………………214
    第四节三层空间演变过程与相互关系……………………………………215
    一、旅游开发初期:社会空间有序统一……………………………………215
    二、深化开发阶段:社会空间分化裂变……………………………………216
    三、成熟开发阶段:旅游空间独立出现……………………………………216
    四、三层空间演变差异………………………………………………………218
    第五节演变机制分析………………………………………………………218
    一、空间利益视角……………………………………………………………218
    二、供需平衡视角……………………………………………………………220
    第十章 社会空间演变的思考与应对………………………………223
    第一节社会空间“消逝”…………………………………………………223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223
    二、空间特色模糊缺失………………………………………………………224
    三、传统文化的淡化…………………………………………………………225
    四、传统经济基础的崩溃……………………………………………………226
    五、生态与社会环境问题……………………………………………………227
    第二节社会空间“整合”…………………………………………………228
    一、基于意向空间的整合……………………………………………………228
    二、基于意境设计的整合……………………………………………………230
    三、基于空间秩序的整合……………………………………………………232
    四、基于空间管制的整合……………………………………………………234
    参考文献………………………………………………………………239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宗教文化生态
尕藏加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土司制度研究
贾霄锋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莫红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生态法研究:从藏族传统生态文明的视角
吕志祥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9+3”学生成长规划指导
范晓红、倪永辉 主编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格萨尔说唱艺人普查与研究
角巴东主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及成本实证报告 : 以青海藏区为例
沈燕萍、李军、沈博雅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农业实用技术
青海藏文科技报社 编;格日措 译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生态移民与生产生活转型研究
达瓦次仁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健康科普手册(藏汉对照)
刘圆、拉目加、张吉仲 编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竹巴噶举派寺院大全(4 藏文版)
益西多布杰、贡角曲增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藏区竹巴噶举派寺院大全(1 藏文版)
益西多布杰、贡角曲增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
李巍、王亚莉、刘延金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苏轼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李巍、何炳武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贵州科学技术发展史纲要
李巍、缪坤和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裙带资本主义
李巍、石岩、王寅 译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大学生创业基础/“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规划教材
李巍、黄磊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二战武库+装甲雄风:二战十大坦克
李巍、周明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漫画遗传·宋小鸭的烦恼
李巍、亚丁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战略环境评价中环境空气污染居民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
李巍、谢元博、陈娟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人民币的崛起:全球货币新体系的兴起
李巍、苏晗、欧威廉、马国南、罗祥国 著;李巍、苏晗 译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高寒民族地区城镇体系解读与重构
李巍、赵雪雁、王录仓、王生荣 著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2013版)
李巍、项晓培 编
藏区旅游小城镇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实例精选及剖析
李巍、张丽君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