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1
版次: 1
ISBN: 9787550808614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8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碑帖导临
分类: 艺术
96人买过
  •   李斯(约前284—前208),字通古。生年不详,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官至秦丞相,工书。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助始皇定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异形,为今天的方块字奠定了发展基础。
      《峄山碑》又名《峄山刻石》,通篇用小篆书刻而成,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是始皇东巡郡县,上峄山时,丞相李斯等为颂其功德所立的第一块刻石。传为李斯亲笔所书,原石已佚,无拓本存世。传世有宋淳化四年(九九三)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的“长安本”,及元代申屠驹据郑文宝本重刻于绍兴的“绍兴本”,明代或其前石已断裂,传世最早的明拓本有断痕,后刻淳化四年郑跋,现藏于西安碑林。邹县石为宋元祐八年张文仲据徐摹重刻,元代刘之美复据张本重刻,石今残损。其余尚有翻刻本数种,皆出自徐摹。原石分始皇刻石文字与二世加刻诏书两部分,风格不尽一致,即使同出李斯手笔,而前后相距十年,或许差异即从此出。
      因其出自北宋翻刻,与真正的秦石如《泰山刻石》、《琅哪台刻石》相比而稍显古意不足,书风相较,则形貌意态别有情趣,摹刻精妙,仍不失为后世学习“玉箸篆”的最佳范本之一,学者可参照临写。
      刘熙载《艺概·书概》云:“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以为:“精神奕烨”。通篇碑文笔画圆劲细匀,结构安适宽和,.线条严谨劲衡,给人以整肃端庄,雍容精严之气象。
      临习时除了线条要'勾速中锋,圆挺流畅外,更要注意字内空间的布白不均等,忌步步停匀,实则变化微妙,字形并非一律呈长方形,或方正宽博,或瘦长紧密,大小粗细变化丰富。
  • 内容简介:
      李斯(约前284—前208),字通古。生年不详,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官至秦丞相,工书。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助始皇定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异形,为今天的方块字奠定了发展基础。
      《峄山碑》又名《峄山刻石》,通篇用小篆书刻而成,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是始皇东巡郡县,上峄山时,丞相李斯等为颂其功德所立的第一块刻石。传为李斯亲笔所书,原石已佚,无拓本存世。传世有宋淳化四年(九九三)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的“长安本”,及元代申屠驹据郑文宝本重刻于绍兴的“绍兴本”,明代或其前石已断裂,传世最早的明拓本有断痕,后刻淳化四年郑跋,现藏于西安碑林。邹县石为宋元祐八年张文仲据徐摹重刻,元代刘之美复据张本重刻,石今残损。其余尚有翻刻本数种,皆出自徐摹。原石分始皇刻石文字与二世加刻诏书两部分,风格不尽一致,即使同出李斯手笔,而前后相距十年,或许差异即从此出。
      因其出自北宋翻刻,与真正的秦石如《泰山刻石》、《琅哪台刻石》相比而稍显古意不足,书风相较,则形貌意态别有情趣,摹刻精妙,仍不失为后世学习“玉箸篆”的最佳范本之一,学者可参照临写。
      刘熙载《艺概·书概》云:“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孙承泽《庚子销夏记》以为:“精神奕烨”。通篇碑文笔画圆劲细匀,结构安适宽和,.线条严谨劲衡,给人以整肃端庄,雍容精严之气象。
      临习时除了线条要'勾速中锋,圆挺流畅外,更要注意字内空间的布白不均等,忌步步停匀,实则变化微妙,字形并非一律呈长方形,或方正宽博,或瘦长紧密,大小粗细变化丰富。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柳公权玄秘塔碑
江吟、戎选伊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散氏盘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江吟、许议仁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颜真卿多宝塔碑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褚遂良阴符经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吴让之宋武帝与臧焘敕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吴昌硕临石鼓文
江吟、蒋采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张猛龙碑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唐:灵飞经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邓石如千字文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天发神谶碑
江吟 编
碑帖导临·李斯峄山碑
碑帖导临:李阳冰三坟记城隍庙碑
江吟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