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4-10
版次: 3
ISBN: 9787121242427
定价: 9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0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47人买过
  •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由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织编写,用以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级别的考试辅导指定教材。内容涵盖了的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对系统架构设计师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重在培养系统架构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本书内容既是对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总体纲领性的要求,也是系统架构设计师职业生涯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准备参加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本书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 第1章  操作系统  1
    1.1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  1
    1.1.1  操作系统的定义  1
    1.1.2  操作系统分类  2
    1.2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4
    1.2.1  进程管理  4
    1.2.2  存储管理  13
    1.2.3  设备管理  20
    1.2.4  文件管理  23
    1.2.5  作业管理  27
    第2章  数据库系统  30
    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30
    2.2  数据库模式与范式  31
    2.2.1  数据库的结构与模式  31
    2.2.2  数据模型  33
    2.2.3  数据的规范化  35
    2.2.4  反规范化  37
    2.3  数据操纵和使用  38
    2.4  数据库设计  39
    2.4.1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39
    2.4.2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40
    2.4.3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42
    2.4.4  需求分析  44
    2.4.5  概念结构设计  48
    2.4.6  逻辑结构设计  64
    2.4.7  物理结构设计  72
    2.4.8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75
    2.5  事务管理  77
    2.5.1  并发控制  77
    2.5.2  故障与恢复  79
    2.6  备份与恢复  80
    2.7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81
    2.7.1  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82
    2.7.2  分布式数据库的架构  84
    2.8  并行数据库系统  89
    2.8.1  功能和结构  89
    2.8.2  并行处理技术  91
    2.9  数据仓库  94
    2.9.1  数据仓库的概念  94
    2.9.2  数据仓库的结构  95
    2.9.3  数据仓库的实现方法  97
    2.10  数据挖掘  99
    2.10.1  数据挖掘的概念  99
    2.10.2  数据挖掘的功能  100
    2.10.3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  101
    2.10.4  数据挖掘的流程  103
    2.11  NOSQL  104
    2.12  大数据  105
    第3章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07
    3.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07
    3.1.1  信道特性  107
    3.1.2  数据传输技术  110
    3.2  网络架构与协议  111
    3.2.1  网络互联模型  111
    3.2.2  常见的网络协议  113
    3.2.3  IPv6  115
    3.3  局域网与广域网  115
    3.3.1  局域网基础知识  116
    3.3.2  线局域网  117
    3.3.3  广域网技术  119
    3.3.4  网络接入技术  120
    3.4  网络互连与常用设备  122
    3.5  网络工程  124
    3.5.1  网络规划  124
    3.5.2  网络设计  126
    3.5.3  网络实施  128
    3.6 网络存储技术  129
    3.7  综合布线  131
    第4章  系统性能评价  133
    4.1  性能指标  133
    4.1.1  计算机  134
    4.1.2  网络  136
    4.1.3  操作系统  137
    4.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137
    4.1.5  Web服务器  138
    4.2  性能计算  138
    4.3  性能设计  139
    4.3.1  系统性能调整  140
    4.3.2  阿姆达尔解决方案  142
    4.3.3  负载均衡  143
    4.4  性能评估  145
    4.4.1  基准测试程序  145
    4.4.2  Web服务器的性能评估  147
    4.4.3  系统监视  147
    第5章  开发方法  149
    5.1  软件生命周期  149
    5.2  软件开发模型  150
    5.2.1  瀑布模型  150
    5.2.2  演化模型  153
    5.2.3  螺旋模型  153
    5.2.4  增量模型  154
    5.2.5  构件组装模型  155
    5.3  统一过程  155
    5.4  敏捷方法  158
    5.4.1  极限编程  159
    5.4.2  特征驱动开发  162
    5.5  软件重用  164
    5.5.1  软件重用  164
    5.5.2  构件技术  165
    5.6  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  165
    5.6.1  ABSD方法与生命周期  166
    5.6.2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模型  168
    5.7  形式化方法  173
    第6章  系统计划  174
    6.1  项目的提出与选择  174
    6.1.1  项目的立项目标和动机  174
    6.1.2  项目提出的角色和工作范围  177
    6.1.3  项目的选择和确定  177
    6.1.4  项目提出和选择的结果  180
    6.2  可行性研究与效益分析  181
    6.2.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82
    6.2.2  成本效益分析  183
    6.2.3  可行性分析报告  185
    6.3  方案的制订和改进  185
    6.4  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188
    6.4.1  遗留系统的评价方法  188
    6.4.2  遗留系统的演化策略  191
    6.5  资源估计  193
    第7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195
    7.1  定义问题与归结模型  195
    7.1.1  问题分析  195
    7.1.2  问题定义  198
    7.2  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  200
    7.2.1  需求分析的任务与过程  200
    7.2.2  如何进行系统设计  202
    7.2.3  软件设计的任务与活动  203
    7.3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204
    7.3.1  结构化分析  205
    7.3.2  结构化设计  210
    7.3.3  模块设计  213
    7.4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214
    7.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215
    7.4.2  面向对象分析  216
    7.4.3  统一建模语言  219
    7.4.4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比较  231
    7.5  用户界面设计  232
    7.5.1  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  233
    7.5.2  用户界面设计过程  233
    7.6  工作流设计  234
    7.6.1  工作流设计概述  234
    7.6.2  工作流管理系统  236
    7.7  系统的文件设计  237
    7.8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239
    7.9  简单分布式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241
    7.10  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  242
    7.11  系统过渡计划  244
    第8章  软件架构设计  246
    8.1  软件架构概述  246
    8.1.1  软件架构的定义  247
    8.1.2  软件架构的重要性  248
    8.2  架构需求与软件质量属性  249
    8.2.1  软件质量属性  249
    8.2.2  6个质量属性及实现  251
    8.3  架构设计  257
    8.4  软件架构文档化  259
    8.5  软件架构评估  263
    8.5.1  软件架构评估的方法  263
    8.5.2  架构的权衡分析法  263
    8.5.3  成本效益分析法  265
    8.6  构件及其复用  265
    8.6.1  商用构件标准规范  266
    8.6.2  应用系统簇与构件系统  267
    8.6.3  基于复用开发的组织结构  268
    8.7  产品线及系统演化  269
    8.7.1  复用与产品线  269
    8.7.2  基于产品线的架构  270
    8.7.3  产品线的开发模型  271
    8.7.4  特定领域软件架构  271
    8.7.5  架构及系统演化  272
    8.8  软件架构建模  273
    8.8.1  架构的模型  273
    8.8.2  架构风格  275
    8.8.3  架构风格举例  277
    8.9  软件架构视图  279
    8.9.1  软件视图的分类  279
    8.9.2  模块视图类型及其风格  280
    8.9.3  C&C视图类型及其风格  282
    8.9.4  分配视图类型及其风格  284
    8.9.5  各视图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286
    第9章  设计模式  287
    9.1  设计模式概述  287
    9.1.1  设计模式的概念  287
    9.1.2  设计模式的组成  288
    9.1.3  GoF设计模式  288
    9.1.4  其他设计模式  290
    9.1.5  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  291
    9.1.6  设计模式分类  291
    9.2  设计模式及实现  292
    9.2.1  Abstract Factory模式  292
    9.2.2  Singleton模式  295
    9.2.3  Decorator模式  296
    9.2.4  Facade/Session Facade模式  298
    9.2.5  Mediator模式  300
    9.2.6  Observer模式  301
    9.2.7  Intercepting Filter模式  303
    9.3  设计模式总结  305
    第10章  测试评审方法  307
    10.1  测试方法  307
    10.1.1  软件测试阶段  307
    10.1.2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309
    10.1.3  缺陷的分类和级别  311
    10.1.4  调试  312
    10.2  评审方法  313
    10.3  验证与确认  314
    10.4  测试自动化  316
    10.5  面向对象的测试  316
    第1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  319
    11.1  嵌入式系统概论  319
    11.1.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319
    11.1.2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320
    1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322
    11.2.1  硬件架构  322
    11.2.2  软件架构  326
    11.3  嵌入式应用软件与开发平台  327
    11.3.1  嵌入式窗口系统  327
    11.3.2  嵌入式窗口系统实例分析  331
    11.3.3  嵌入式系统的Java虚拟机  332
    11.3.4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337
    11.3.5  嵌入式开发调试  338
    11.4  嵌入式网络系统  342
    11.4.1  现场总线网  342
    11.4.2  家庭信息网  344
    11.4.3  线数据通信网  349
    11.4.4  嵌入式Internet  357
    11.5  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358
    11.5.1  使用环境的特点  358
    11.5.2  系统组成与关键技术  359
    11.5.3  实例解析  362
    11.6  实时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363
    11.6.1  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概念  363
    11.6.2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365
    11.6.3  一般结构  366
    11.6.4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  367
    11.6.5  内核对象  370
    11.6.6  内核服务  374
    11.6.7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381
    11.7  实时多任务调度与多任务设计  381
    11.7.1  并发识别与多任务设计  382
    11.7.2  多任务调度算法  384
    11.7.3  任务的同步与通信  389
    11.7.4  资源分类与资源请求模型  391
    11.7.5  死锁  391
    11.7.6  优先级反转问题  393
    11.8  中断处理与异常处理  397
    11.8.1  异常和中断的概念  397
    11.8.2  中断处理  398
    11.8.3  中断服务例程的设计问题  401
    11.9  嵌入式系统开发设计  401
    11.9.1  嵌入式系统设计概述  402
    11.9.2  开发模型与设计流程  404
    11.9.3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  406
    11.9.4  嵌入式开发设计环境  408
    11.9.5  嵌入式软件设计模型  408
    11.9.6  需求分析  412
    11.9.7  系统设计  413
    11.9.8  系统集成与测试  419
    11.9.9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移植  419
    11.9.10 可移植性软件的设计  422
    第12章  开发管理  426
    12.1  项目的范围、时间与成本  426
    12.1.1  项目范围管理  427
    12.1.2  项目成本管理  427
    12.1.3  项目时间管理  428
    12.2  配置管理与文档管理  429
    12.2.1  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  429
    12.2.2  软件配置管理的解决方案  430
    12.2.3  软件文档管理  433
    12.3  软件需求管理  437
    12.3.1  需求变更  437
    12.3.2  需求跟踪  438
    12.4  软件开发的质量与风险  438
    12.4.1  软件质量管理  438
    12.4.2  项目风险管理  440
    12.5  人力资源管理  445
    12.6  软件的运行与评价  450
    12.7  软件过程改进  450
    第13章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453
    13.1  信息系统概述  453
    13.1.1  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453
    13.1.2  信息系统的组成  455
    13.1.3  信息系统实现的复杂性  456
    13.1.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459
    13.1.5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460
    13.1.6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462
    13.2  信息系统工程  465
    13.2.1  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  465
    13.2.2  信息系统工程的内容  467
    13.2.3  信息系统工程的总体规划  470
    13.2.4  总体规划的方法论  476
    13.3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483
    13.3.1  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历程和策略  483
    13.3.2  电子政务的内容和技术形式  487
    13.3.3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490
    13.4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493
    13.4.1  企业信息化概述  493
    13.4.2  企业资源规划  496
    13.4.3  客户关系管理  502
    13.4.4  产品数据管理  506
    13.4.5  企业门户  509
    13.4.6  企业应用集成  511
    13.4.7  供应链管理  514
    13.4.8  电子商务概述  516
    13.5  信息资源管理  520
    13.5.1  信息孤岛  520
    13.5.2  信息资源分类  523
    13.5.3  信息资源规划  524
    13.5.4  信息资源网建设  528
    13.6  知识管理与商业智能  531
    13.6.1  知识管理  531
    13.6.2  商业智能  533
    13.7  业务流程重组  534
    第14章  基于中间件的开发  537
    14.1  中间件技术  537
    14.1.1  中间件的概念  538
    14.1.2  中间件的分类  539
    14.1.3  中间件产品介绍  540
    14.2  应用服务器技术  541
    14.2.1  应用服务器的概念  542
    14.2.2  主要的应用服务器  544
    14.3  J2EE  545
    14.3.1  表示层  546
    14.3.2  应用服务层  547
    14.4  .NET  549
    14.4.1  .NET平台  550
    14.4.2  .NET框架  551
    14.5  企业应用集成  556
    14.6  轻量级架构和重量级架构  559
    14.6.1  Struts框架  559
    14.6.2  Spring框架  560
    14.6.3  Hibernate框架  561
    14.6.4  基于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的轻量级架构  562
    14.6.5  轻量级架构和重量级架构的探讨  563
    第15章  安全性和保密性设计  565
    15.1  加密和解密  565
    15.1.1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566
    15.1.2  不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567
    15.2  数字签名与数字水印  569
    15.2.1  数字签名  569
    15.2.2  数字信封  571
    15.3  数字证书与密钥管理  572
    15.3.1  密钥分配中心  572
    15.3.2  数字证书和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573
    15.4  安全协议  576
    15.4.1  IPSec协议简述  577
    15.4.2  SSL协议  580
    15.4.3  PGP协议  583
    15.5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586
    15.5.1  计算机病毒概述  586
    15.5.2  网络环境下的病毒发展新趋势  588
    15.5.3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  589
    15.5.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591
    15.6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592
    15.6.1  身份认证技术  592
    15.6.2  访问控制技术  597
    15.7  网络安全体系  600
    15.7.1  OSI安全架构  600
    15.7.2  VPN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602
    15.8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605
    15.8.1  物理安全问题与设计  605
    15.8.2  防火墙及其在系统安全中的应用  605
    15.8.3  入侵检测系统  607
    15.9  安全性规章  609
    15.9.1  安全管理制度  609
    15.9.2  计算机犯罪与相关法规  611
    第16章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614
    16.1  可靠性概述  614
    16.2  系统故障模型  615
    16.2.1  故障的来源以及表现  615
    16.2.2  几种常用的故障模型  616
    16.3  系统配置方法  616
    16.3.1  单机容错技术  617
    16.3.2  双机热备份技术  617
    16.3.3  服务器集群技术  618
    16.4  系统可靠性模型  619
    16.4.1  时间模型  619
    16.4.2  故障植入模型  619
    16.4.3  数据模型  620
    16.5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  621
    16.5.1  组合模型  621
    16.5.2  马尔柯夫模型  623
    16.6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625
    16.6.1  硬件冗余  625
    16.6.2  信息冗余  628
    16.7  备份与恢复  629
    第17章  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631
    17.1  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  631
    17.1.1  著作权法客体  631
    17.1.2  著作权法的主体  632
    17.1.3  著作权  633
    17.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634
    17.3  商标法及实施条例  635
    17.4  专利法及实施细则  636
    17.5  反不正当竞争法  638
    第18章  标准化知识  640
    18.1  标准化概论  640
    18.2  标准分级与标准类型  643
    18.2.1  标准分级  643
    18.2.2  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645
    18.3  软件开发规范与文档标准  646
    18.3.1  软件开发规范  646
    18.3.2  软件文档标准  647
    第19章  应用数学  649
    19.1  运筹方法  649
    19.1.1  网络计划技术  649
    19.1.2  线性规划  653
    19.1.3  决策论  656
    19.1.4  对策论  659
    19.1.5  排队论  661
    19.1.6  存储论  664
    19.2  数学建模  666
    第20章  虚拟化、云计算与物联网  669
    20.1  虚拟化  669
    20.1.1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669
    20.1.2  虚拟化的模式  671
    20.2  云计算  672
    20.2.1  云计算的特点  673
    20.2.2  云计算的类型  674
    20.2.3  云计算的应用  674
    20.3  物联网  675
    20.3.1  物联网的层次结构  676
    20.3.2  物联网的相关领域与技术  677
    20.3.3  物联网的应用  680
  • 作者简介: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由希赛教育软考学院组织编写,用以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级别的考试辅导指定教材。内容涵盖了的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对系统架构设计师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重在培养系统架构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本书内容既是对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的总体纲领性的要求,也是系统架构设计师职业生涯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准备参加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本书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
  • 目录:
    第1章  操作系统  1
    1.1  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结构  1
    1.1.1  操作系统的定义  1
    1.1.2  操作系统分类  2
    1.2  操作系统基本原理  4
    1.2.1  进程管理  4
    1.2.2  存储管理  13
    1.2.3  设备管理  20
    1.2.4  文件管理  23
    1.2.5  作业管理  27
    第2章  数据库系统  30
    2.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30
    2.2  数据库模式与范式  31
    2.2.1  数据库的结构与模式  31
    2.2.2  数据模型  33
    2.2.3  数据的规范化  35
    2.2.4  反规范化  37
    2.3  数据操纵和使用  38
    2.4  数据库设计  39
    2.4.1  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39
    2.4.2  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40
    2.4.3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42
    2.4.4  需求分析  44
    2.4.5  概念结构设计  48
    2.4.6  逻辑结构设计  64
    2.4.7  物理结构设计  72
    2.4.8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  75
    2.5  事务管理  77
    2.5.1  并发控制  77
    2.5.2  故障与恢复  79
    2.6  备份与恢复  80
    2.7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81
    2.7.1  分布式数据库的概念  82
    2.7.2  分布式数据库的架构  84
    2.8  并行数据库系统  89
    2.8.1  功能和结构  89
    2.8.2  并行处理技术  91
    2.9  数据仓库  94
    2.9.1  数据仓库的概念  94
    2.9.2  数据仓库的结构  95
    2.9.3  数据仓库的实现方法  97
    2.10  数据挖掘  99
    2.10.1  数据挖掘的概念  99
    2.10.2  数据挖掘的功能  100
    2.10.3  数据挖掘常用技术  101
    2.10.4  数据挖掘的流程  103
    2.11  NOSQL  104
    2.12  大数据  105
    第3章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07
    3.1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07
    3.1.1  信道特性  107
    3.1.2  数据传输技术  110
    3.2  网络架构与协议  111
    3.2.1  网络互联模型  111
    3.2.2  常见的网络协议  113
    3.2.3  IPv6  115
    3.3  局域网与广域网  115
    3.3.1  局域网基础知识  116
    3.3.2  线局域网  117
    3.3.3  广域网技术  119
    3.3.4  网络接入技术  120
    3.4  网络互连与常用设备  122
    3.5  网络工程  124
    3.5.1  网络规划  124
    3.5.2  网络设计  126
    3.5.3  网络实施  128
    3.6 网络存储技术  129
    3.7  综合布线  131
    第4章  系统性能评价  133
    4.1  性能指标  133
    4.1.1  计算机  134
    4.1.2  网络  136
    4.1.3  操作系统  137
    4.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137
    4.1.5  Web服务器  138
    4.2  性能计算  138
    4.3  性能设计  139
    4.3.1  系统性能调整  140
    4.3.2  阿姆达尔解决方案  142
    4.3.3  负载均衡  143
    4.4  性能评估  145
    4.4.1  基准测试程序  145
    4.4.2  Web服务器的性能评估  147
    4.4.3  系统监视  147
    第5章  开发方法  149
    5.1  软件生命周期  149
    5.2  软件开发模型  150
    5.2.1  瀑布模型  150
    5.2.2  演化模型  153
    5.2.3  螺旋模型  153
    5.2.4  增量模型  154
    5.2.5  构件组装模型  155
    5.3  统一过程  155
    5.4  敏捷方法  158
    5.4.1  极限编程  159
    5.4.2  特征驱动开发  162
    5.5  软件重用  164
    5.5.1  软件重用  164
    5.5.2  构件技术  165
    5.6  基于架构的软件设计  165
    5.6.1  ABSD方法与生命周期  166
    5.6.2  基于架构的软件开发模型  168
    5.7  形式化方法  173
    第6章  系统计划  174
    6.1  项目的提出与选择  174
    6.1.1  项目的立项目标和动机  174
    6.1.2  项目提出的角色和工作范围  177
    6.1.3  项目的选择和确定  177
    6.1.4  项目提出和选择的结果  180
    6.2  可行性研究与效益分析  181
    6.2.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82
    6.2.2  成本效益分析  183
    6.2.3  可行性分析报告  185
    6.3  方案的制订和改进  185
    6.4  新旧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188
    6.4.1  遗留系统的评价方法  188
    6.4.2  遗留系统的演化策略  191
    6.5  资源估计  193
    第7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195
    7.1  定义问题与归结模型  195
    7.1.1  问题分析  195
    7.1.2  问题定义  198
    7.2  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  200
    7.2.1  需求分析的任务与过程  200
    7.2.2  如何进行系统设计  202
    7.2.3  软件设计的任务与活动  203
    7.3  结构化分析与设计  204
    7.3.1  结构化分析  205
    7.3.2  结构化设计  210
    7.3.3  模块设计  213
    7.4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214
    7.4.1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215
    7.4.2  面向对象分析  216
    7.4.3  统一建模语言  219
    7.4.4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比较  231
    7.5  用户界面设计  232
    7.5.1  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  233
    7.5.2  用户界面设计过程  233
    7.6  工作流设计  234
    7.6.1  工作流设计概述  234
    7.6.2  工作流管理系统  236
    7.7  系统的文件设计  237
    7.8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239
    7.9  简单分布式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241
    7.10  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与设计  242
    7.11  系统过渡计划  244
    第8章  软件架构设计  246
    8.1  软件架构概述  246
    8.1.1  软件架构的定义  247
    8.1.2  软件架构的重要性  248
    8.2  架构需求与软件质量属性  249
    8.2.1  软件质量属性  249
    8.2.2  6个质量属性及实现  251
    8.3  架构设计  257
    8.4  软件架构文档化  259
    8.5  软件架构评估  263
    8.5.1  软件架构评估的方法  263
    8.5.2  架构的权衡分析法  263
    8.5.3  成本效益分析法  265
    8.6  构件及其复用  265
    8.6.1  商用构件标准规范  266
    8.6.2  应用系统簇与构件系统  267
    8.6.3  基于复用开发的组织结构  268
    8.7  产品线及系统演化  269
    8.7.1  复用与产品线  269
    8.7.2  基于产品线的架构  270
    8.7.3  产品线的开发模型  271
    8.7.4  特定领域软件架构  271
    8.7.5  架构及系统演化  272
    8.8  软件架构建模  273
    8.8.1  架构的模型  273
    8.8.2  架构风格  275
    8.8.3  架构风格举例  277
    8.9  软件架构视图  279
    8.9.1  软件视图的分类  279
    8.9.2  模块视图类型及其风格  280
    8.9.3  C&C视图类型及其风格  282
    8.9.4  分配视图类型及其风格  284
    8.9.5  各视图类型间的映射关系  286
    第9章  设计模式  287
    9.1  设计模式概述  287
    9.1.1  设计模式的概念  287
    9.1.2  设计模式的组成  288
    9.1.3  GoF设计模式  288
    9.1.4  其他设计模式  290
    9.1.5  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  291
    9.1.6  设计模式分类  291
    9.2  设计模式及实现  292
    9.2.1  Abstract Factory模式  292
    9.2.2  Singleton模式  295
    9.2.3  Decorator模式  296
    9.2.4  Facade/Session Facade模式  298
    9.2.5  Mediator模式  300
    9.2.6  Observer模式  301
    9.2.7  Intercepting Filter模式  303
    9.3  设计模式总结  305
    第10章  测试评审方法  307
    10.1  测试方法  307
    10.1.1  软件测试阶段  307
    10.1.2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309
    10.1.3  缺陷的分类和级别  311
    10.1.4  调试  312
    10.2  评审方法  313
    10.3  验证与确认  314
    10.4  测试自动化  316
    10.5  面向对象的测试  316
    第11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  319
    11.1  嵌入式系统概论  319
    11.1.1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319
    11.1.2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320
    11.2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322
    11.2.1  硬件架构  322
    11.2.2  软件架构  326
    11.3  嵌入式应用软件与开发平台  327
    11.3.1  嵌入式窗口系统  327
    11.3.2  嵌入式窗口系统实例分析  331
    11.3.3  嵌入式系统的Java虚拟机  332
    11.3.4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337
    11.3.5  嵌入式开发调试  338
    11.4  嵌入式网络系统  342
    11.4.1  现场总线网  342
    11.4.2  家庭信息网  344
    11.4.3  线数据通信网  349
    11.4.4  嵌入式Internet  357
    11.5  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  358
    11.5.1  使用环境的特点  358
    11.5.2  系统组成与关键技术  359
    11.5.3  实例解析  362
    11.6  实时系统与嵌入式操作系统  363
    11.6.1  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概念  363
    11.6.2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365
    11.6.3  一般结构  366
    11.6.4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  367
    11.6.5  内核对象  370
    11.6.6  内核服务  374
    11.6.7  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  381
    11.7  实时多任务调度与多任务设计  381
    11.7.1  并发识别与多任务设计  382
    11.7.2  多任务调度算法  384
    11.7.3  任务的同步与通信  389
    11.7.4  资源分类与资源请求模型  391
    11.7.5  死锁  391
    11.7.6  优先级反转问题  393
    11.8  中断处理与异常处理  397
    11.8.1  异常和中断的概念  397
    11.8.2  中断处理  398
    11.8.3  中断服务例程的设计问题  401
    11.9  嵌入式系统开发设计  401
    11.9.1  嵌入式系统设计概述  402
    11.9.2  开发模型与设计流程  404
    11.9.3  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  406
    11.9.4  嵌入式开发设计环境  408
    11.9.5  嵌入式软件设计模型  408
    11.9.6  需求分析  412
    11.9.7  系统设计  413
    11.9.8  系统集成与测试  419
    11.9.9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移植  419
    11.9.10 可移植性软件的设计  422
    第12章  开发管理  426
    12.1  项目的范围、时间与成本  426
    12.1.1  项目范围管理  427
    12.1.2  项目成本管理  427
    12.1.3  项目时间管理  428
    12.2  配置管理与文档管理  429
    12.2.1  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  429
    12.2.2  软件配置管理的解决方案  430
    12.2.3  软件文档管理  433
    12.3  软件需求管理  437
    12.3.1  需求变更  437
    12.3.2  需求跟踪  438
    12.4  软件开发的质量与风险  438
    12.4.1  软件质量管理  438
    12.4.2  项目风险管理  440
    12.5  人力资源管理  445
    12.6  软件的运行与评价  450
    12.7  软件过程改进  450
    第13章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453
    13.1  信息系统概述  453
    13.1.1  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453
    13.1.2  信息系统的组成  455
    13.1.3  信息系统实现的复杂性  456
    13.1.4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459
    13.1.5  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  460
    13.1.6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462
    13.2  信息系统工程  465
    13.2.1  信息系统工程的概念  465
    13.2.2  信息系统工程的内容  467
    13.2.3  信息系统工程的总体规划  470
    13.2.4  总体规划的方法论  476
    13.3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483
    13.3.1  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历程和策略  483
    13.3.2  电子政务的内容和技术形式  487
    13.3.3  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490
    13.4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493
    13.4.1  企业信息化概述  493
    13.4.2  企业资源规划  496
    13.4.3  客户关系管理  502
    13.4.4  产品数据管理  506
    13.4.5  企业门户  509
    13.4.6  企业应用集成  511
    13.4.7  供应链管理  514
    13.4.8  电子商务概述  516
    13.5  信息资源管理  520
    13.5.1  信息孤岛  520
    13.5.2  信息资源分类  523
    13.5.3  信息资源规划  524
    13.5.4  信息资源网建设  528
    13.6  知识管理与商业智能  531
    13.6.1  知识管理  531
    13.6.2  商业智能  533
    13.7  业务流程重组  534
    第14章  基于中间件的开发  537
    14.1  中间件技术  537
    14.1.1  中间件的概念  538
    14.1.2  中间件的分类  539
    14.1.3  中间件产品介绍  540
    14.2  应用服务器技术  541
    14.2.1  应用服务器的概念  542
    14.2.2  主要的应用服务器  544
    14.3  J2EE  545
    14.3.1  表示层  546
    14.3.2  应用服务层  547
    14.4  .NET  549
    14.4.1  .NET平台  550
    14.4.2  .NET框架  551
    14.5  企业应用集成  556
    14.6  轻量级架构和重量级架构  559
    14.6.1  Struts框架  559
    14.6.2  Spring框架  560
    14.6.3  Hibernate框架  561
    14.6.4  基于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的轻量级架构  562
    14.6.5  轻量级架构和重量级架构的探讨  563
    第15章  安全性和保密性设计  565
    15.1  加密和解密  565
    15.1.1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566
    15.1.2  不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567
    15.2  数字签名与数字水印  569
    15.2.1  数字签名  569
    15.2.2  数字信封  571
    15.3  数字证书与密钥管理  572
    15.3.1  密钥分配中心  572
    15.3.2  数字证书和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573
    15.4  安全协议  576
    15.4.1  IPSec协议简述  577
    15.4.2  SSL协议  580
    15.4.3  PGP协议  583
    15.5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586
    15.5.1  计算机病毒概述  586
    15.5.2  网络环境下的病毒发展新趋势  588
    15.5.3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  589
    15.5.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591
    15.6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592
    15.6.1  身份认证技术  592
    15.6.2  访问控制技术  597
    15.7  网络安全体系  600
    15.7.1  OSI安全架构  600
    15.7.2  VPN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602
    15.8  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605
    15.8.1  物理安全问题与设计  605
    15.8.2  防火墙及其在系统安全中的应用  605
    15.8.3  入侵检测系统  607
    15.9  安全性规章  609
    15.9.1  安全管理制度  609
    15.9.2  计算机犯罪与相关法规  611
    第16章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614
    16.1  可靠性概述  614
    16.2  系统故障模型  615
    16.2.1  故障的来源以及表现  615
    16.2.2  几种常用的故障模型  616
    16.3  系统配置方法  616
    16.3.1  单机容错技术  617
    16.3.2  双机热备份技术  617
    16.3.3  服务器集群技术  618
    16.4  系统可靠性模型  619
    16.4.1  时间模型  619
    16.4.2  故障植入模型  619
    16.4.3  数据模型  620
    16.5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可靠度计算  621
    16.5.1  组合模型  621
    16.5.2  马尔柯夫模型  623
    16.6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625
    16.6.1  硬件冗余  625
    16.6.2  信息冗余  628
    16.7  备份与恢复  629
    第17章  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  631
    17.1  著作权法及实施条例  631
    17.1.1  著作权法客体  631
    17.1.2  著作权法的主体  632
    17.1.3  著作权  633
    17.2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634
    17.3  商标法及实施条例  635
    17.4  专利法及实施细则  636
    17.5  反不正当竞争法  638
    第18章  标准化知识  640
    18.1  标准化概论  640
    18.2  标准分级与标准类型  643
    18.2.1  标准分级  643
    18.2.2  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  645
    18.3  软件开发规范与文档标准  646
    18.3.1  软件开发规范  646
    18.3.2  软件文档标准  647
    第19章  应用数学  649
    19.1  运筹方法  649
    19.1.1  网络计划技术  649
    19.1.2  线性规划  653
    19.1.3  决策论  656
    19.1.4  对策论  659
    19.1.5  排队论  661
    19.1.6  存储论  664
    19.2  数学建模  666
    第20章  虚拟化、云计算与物联网  669
    20.1  虚拟化  669
    20.1.1  虚拟化技术的分类  669
    20.1.2  虚拟化的模式  671
    20.2  云计算  672
    20.2.1  云计算的特点  673
    20.2.2  云计算的类型  674
    20.2.3  云计算的应用  674
    20.3  物联网  675
    20.3.1  物联网的层次结构  676
    20.3.2  物联网的相关领域与技术  677
    20.3.3  物联网的应用  680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辅导: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论文指导
李振华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网络工程师考试冲刺(习题与解答)
张友生、王军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软件设计师考试冲刺(习题与解答)
张友生、王勇 著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软件设计师考试同步辅导:考点串讲、真题详解与强化训练(第2版)
李千目、徐建、高洁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全程指导(第2版)
张友生、王勇 著;张友生、王勇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
丁宝康、陈坚 著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希赛教育·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4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作者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考试指定用书
王亚平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3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程序员考试同步辅导:考点串讲、真题详解与强化训练(第2版)
赵美惠、尹静、汪胡青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网络规划设计师教程: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
黄传河、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电子商务设计师教程(第2版)
张利、杨俊清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参考用书: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全程指导(第3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希赛教育: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考前冲刺与考点分析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希赛教育·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网络工程师考试考前冲刺与考点分析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考点突破与实战练习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考点突破与实战练习(第2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丛书:程序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分析与解答(第2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网络管理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分析与解答(第2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试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第4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2005-2011年题解版)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
系统架构设计师教程(第3版)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用书:系统分析师考试历年试题分析与解答(综合知识篇)
希赛教育软考学院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