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12
版次: 1
ISBN: 9787308082402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55页
字数: 160千字
分类: 经济
1人买过
  • 中国最近30年以来的经济转型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重构和整合推进的,这种重构和整合发生在两个大的“区域”层面:一是包含了港澳及台湾在内的所谓“大中国”经济区,整合属于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不仅涉及商品市场的整合,而且涉及货币一体化问题,区域经济整合的侧重点在于市场整合;另一是大陆内部以省域经济为代表的行政区,整合属于同一关税区、同一货币体系下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经济整合,超出了狭义的市场整合的内涵,属于广义的经济整合和区域重构。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对中国独特的两种内涵不同的区域经济整合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就一些关键性命题进行经验性实证检验。
    经济理论迄今为止关于区域经济整合有两个分析框架:一个是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经济学”;另一个是空间经济学之“新经济地理学”。本书的研究将指出,上述两种分析范式需对其适用性作出界定后才适合于对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鉴于理论界将主权国家内部两类区域经济整合纳入统一视域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书尝试性地从“泛一体化”视野将中国独特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融人一个整体分析框架,通过“大中国”经济区域和大陆省际区域的融合分析,论证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中的“泛一体化”现象的客观存在。
    在理论研究上,本书对“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是从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的贸易效应分析切入,运用相关理论解释一国两制背景下“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表明:启动与推进“大中国”经济区单一关税或单一市场的进程,需对四个经济体之间市场整合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产业内贸易和货币一体化的实施方式,以及区域经济整合的外部效应审视等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论证,这一论证可考虑以一体化经济学和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并作出适当修正后来实现。本书对大陆省域经济整合是从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切入,运用其理论范式解释大陆省域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表明:大陆省域间工业集聚水平的差距是反映区域经济整合程度的重要维度,而由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所表征的区位差异是工业集聚的初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集聚的自我强化,优势地区的领先发展产生了省域层面区域整合的现状,而政府政策的差异又导致这一整合趋势的路径依赖。概括而论,本书将“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从贸易效应、产业内贸易、货币一体化等角度,作了一体化经济学范式下的适用性解说;将大陆省域经济整合从工业集聚、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等角度,作了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范式下的适用性解说。作为“泛一体化”视野下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审视,本书对这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机理作了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在实证研究上,本书运用Balassa模型、GL指数、真实利息平价条件分解测度了“大中国”经济区内贸易往来的福利效应、产业间一产业内贸易、经济体间的货币一体化。而对大陆省际区域经济整合,本书运用了“产业集中度一地区专业化”指标(KrugmanIndices)、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检验了省际产业平均集中率、省际产业中心值、省际工业集聚的区位和政策因素。
    实证检验揭示,在“大中国”经济区内,市场整合的贸易影响呈现出经济体间的差异性,就港澳台而言,它们与大陆间的贸易往来,不但存在着总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获得净贸易创造,但却没有形成净贸易转移;同时,大陆与港澳台的贸易往来不存在总贸易转移及净贸易转移效应,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中国”经济区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大中国”经济区的货币一体化结果有重要含义。在大陆省际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整合(或一体化)水平正在提高,但制造业集聚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理论来说,可以认为政府基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收敛假说的良好愿望至今没有完全实现;从地区专业化所体现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结果而论,大陆各大地区的相对专业化差距有所趋缓,省际区域经济整合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在影响省际工业集聚的区位因素中,沿海和内地的地理位置差异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程度显著,政策因素中,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于工业集聚的推动作用明显,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地区工业的集聚。
    基于上述分析,本书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及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中国区域经济整合在“大中国”经济区和省域经济层面的进程。 程艳1977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流通经济学。独立在《学术月刊》、《经济学家》、《国际贸易问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省级课题和厅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次。 1导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2主要研究方法
    1.3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1.4可能的创新点

    2区域经济整合与“泛一体化”说:文献综述
    2.1同关税区或国际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
    2.1.1以关税同盟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视野
    2.1.2以政策制定权分配为角度的博弈论视野
    2.1.3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新贸易理论视野
    2.2同一关税区或区际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
    2.2.1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
    2.2.2开放、增长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
    2.3区域经济整合:代表性经验检验
    2.3.1实证检验的主要论题
    2.3.2对区域产业集聚效应的检验
    2.3.3对区域货币一体化效应的检验
    2.3.4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经验检验
    2.4本章小结

    3区域经济整合与“泛一体化”说:机理分析
    3.1中国区域经济多层次性解析
    3.2区域经济整合机理:“大中国”经济区层次
    3.2.1港澳与大陆:一般演进视角
    3.2.2台湾与大陆:经贸合作视角
    3.2.3“大中国”经济区层次:多种内涵视角
    3.3区域经济整合机理:大陆省际层次
    3.3.1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
    3.3.2区位差异与区域经济整合
    3.3.3政府政策与区域经济整合
    3.4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从“泛一体化”机理系统的考察
    3.5本章小结

    4“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市场整合:实证检验
    4.1贸易流动效应
    4.1.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4.1.2数据选取和回归结论
    4.2产业内贸易效应
    4.2.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4.2.2数据选取和实证结论
    4.3货币一体化效应
    4.3.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4.3.2数据选取和实证结论
    4.3本章小结

    5大陆省际层次的经济整合:实证检验
    5.1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
    5.1.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5.1.2数据选取和实证结论
    5.1.3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
    5.2区位、政策与区域经济整合
    5.2.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5.2.2数据选取和回归方法
    5.2.3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
    5.3本章小结

    6结论及政策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6.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最近30年以来的经济转型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重构和整合推进的,这种重构和整合发生在两个大的“区域”层面:一是包含了港澳及台湾在内的所谓“大中国”经济区,整合属于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整合,不仅涉及商品市场的整合,而且涉及货币一体化问题,区域经济整合的侧重点在于市场整合;另一是大陆内部以省域经济为代表的行政区,整合属于同一关税区、同一货币体系下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经济整合,超出了狭义的市场整合的内涵,属于广义的经济整合和区域重构。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对中国独特的两种内涵不同的区域经济整合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并就一些关键性命题进行经验性实证检验。
    经济理论迄今为止关于区域经济整合有两个分析框架:一个是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经济学”;另一个是空间经济学之“新经济地理学”。本书的研究将指出,上述两种分析范式需对其适用性作出界定后才适合于对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鉴于理论界将主权国家内部两类区域经济整合纳入统一视域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书尝试性地从“泛一体化”视野将中国独特的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融人一个整体分析框架,通过“大中国”经济区域和大陆省际区域的融合分析,论证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中的“泛一体化”现象的客观存在。
    在理论研究上,本书对“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是从国际经济学之一体化理论的贸易效应分析切入,运用相关理论解释一国两制背景下“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表明:启动与推进“大中国”经济区单一关税或单一市场的进程,需对四个经济体之间市场整合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产业内贸易和货币一体化的实施方式,以及区域经济整合的外部效应审视等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论证,这一论证可考虑以一体化经济学和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并作出适当修正后来实现。本书对大陆省域经济整合是从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切入,运用其理论范式解释大陆省域经济整合机制。研究表明:大陆省域间工业集聚水平的差距是反映区域经济整合程度的重要维度,而由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所表征的区位差异是工业集聚的初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集聚的自我强化,优势地区的领先发展产生了省域层面区域整合的现状,而政府政策的差异又导致这一整合趋势的路径依赖。概括而论,本书将“大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从贸易效应、产业内贸易、货币一体化等角度,作了一体化经济学范式下的适用性解说;将大陆省域经济整合从工业集聚、区位差异和政策差异等角度,作了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范式下的适用性解说。作为“泛一体化”视野下对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审视,本书对这两种类型的区域经济整合机理作了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在实证研究上,本书运用Balassa模型、GL指数、真实利息平价条件分解测度了“大中国”经济区内贸易往来的福利效应、产业间一产业内贸易、经济体间的货币一体化。而对大陆省际区域经济整合,本书运用了“产业集中度一地区专业化”指标(KrugmanIndices)、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检验了省际产业平均集中率、省际产业中心值、省际工业集聚的区位和政策因素。
    实证检验揭示,在“大中国”经济区内,市场整合的贸易影响呈现出经济体间的差异性,就港澳台而言,它们与大陆间的贸易往来,不但存在着总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获得净贸易创造,但却没有形成净贸易转移;同时,大陆与港澳台的贸易往来不存在总贸易转移及净贸易转移效应,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中国”经济区的产业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大中国”经济区的货币一体化结果有重要含义。在大陆省际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整合(或一体化)水平正在提高,但制造业集聚的省际差异显著,从理论来说,可以认为政府基于“新古典增长经济学”收敛假说的良好愿望至今没有完全实现;从地区专业化所体现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结果而论,大陆各大地区的相对专业化差距有所趋缓,省际区域经济整合呈现“俱乐部”收敛趋势;在影响省际工业集聚的区位因素中,沿海和内地的地理位置差异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程度显著,政策因素中,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于工业集聚的推动作用明显,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地区工业的集聚。
    基于上述分析,本书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及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中国区域经济整合在“大中国”经济区和省域经济层面的进程。
  • 作者简介:
    程艳1977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流通经济学。独立在《学术月刊》、《经济学家》、《国际贸易问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省级课题和厅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3次。
  • 目录:
    1导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2主要研究方法
    1.3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1.4可能的创新点

    2区域经济整合与“泛一体化”说:文献综述
    2.1同关税区或国际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
    2.1.1以关税同盟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视野
    2.1.2以政策制定权分配为角度的博弈论视野
    2.1.3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新贸易理论视野
    2.2同一关税区或区际层面的区域经济整合
    2.2.1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
    2.2.2开放、增长与区域经济整合之视点
    2.3区域经济整合:代表性经验检验
    2.3.1实证检验的主要论题
    2.3.2对区域产业集聚效应的检验
    2.3.3对区域货币一体化效应的检验
    2.3.4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经验检验
    2.4本章小结

    3区域经济整合与“泛一体化”说:机理分析
    3.1中国区域经济多层次性解析
    3.2区域经济整合机理:“大中国”经济区层次
    3.2.1港澳与大陆:一般演进视角
    3.2.2台湾与大陆:经贸合作视角
    3.2.3“大中国”经济区层次:多种内涵视角
    3.3区域经济整合机理:大陆省际层次
    3.3.1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
    3.3.2区位差异与区域经济整合
    3.3.3政府政策与区域经济整合
    3.4中国区域经济整合:从“泛一体化”机理系统的考察
    3.5本章小结

    4“大中国”经济区层次的市场整合:实证检验
    4.1贸易流动效应
    4.1.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4.1.2数据选取和回归结论
    4.2产业内贸易效应
    4.2.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4.2.2数据选取和实证结论
    4.3货币一体化效应
    4.3.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4.3.2数据选取和实证结论
    4.3本章小结

    5大陆省际层次的经济整合:实证检验
    5.1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整合
    5.1.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5.1.2数据选取和实证结论
    5.1.3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
    5.2区位、政策与区域经济整合
    5.2.1计量模型和变量选择
    5.2.2数据选取和回归方法
    5.2.3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
    5.3本章小结

    6结论及政策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6.3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杨国强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高罗佩 : 其人其书
【荷】 扬威廉·范德魏特灵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官家的心事 : 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
吴铮强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范用:为书籍的一生
汪家明 编著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没有面目的人
理查德·桑内特 著;周悟拿 译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艺术与社会译丛)
杰拉尔德·格拉夫 著;蒋思婷 译;童可依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我是谁?段义孚自传
[美]段义孚 著;志丞 刘苏 译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
[美]沙希利·浦洛基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泛一体化视野的分析
(守望者)谁是罗兰·巴特
汪民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