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2012-04
版次: 1
ISBN: 9787542637802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9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28人买过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中国研究,试图解开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不少学者强调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出了“地方法团主义”、“地方政府即厂商”、“村镇政府即公司”、“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地方威权主义”、“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等理论。上述理论认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是乡镇集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表现出了“公司化”的特征,地方官员扮演了“企业家”的角色,它们直接获取企业利润,并深深卷入到企业内部的经营运作过程之中。
    这些理论是基于对90年代中期前集体企业占主导的地区的实证研究而形成的,并不能全面反映多元化的中国地方经济增长模式中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存在的地区差异,也不能充分解释集体企业改制后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在珠江三角洲,传统体制外的经济成分是推动这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因而,这一地区为探究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域,这种研究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政府角色理论、揭示出新的政企关系形态。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通过对9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实现民营化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的调查,发现乡镇政府对发展当地经济依然有着极高的热情,但参与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转变:从动员资源创办集体企业转向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地企业迁入;从直接介入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转向在企业外部为企业提供间接的服务;从对单个企业有选择性的扶持转向对整个地区经济制度化的推动。由此,《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作者徐建牛)提出“后地方法团主义”的概念,概括民营化条件下乡镇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回应已有的“地方法团主义”理论。
    接下来运用包括国家、市场与社会三个向度在内的分析框架,对乡镇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动机以及90年代中期前后行为方式的转变进行制度分析,提出“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激励论”、“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约束论”和“制度变迁的乡镇政府建构论”三个基本命题。(1)“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激励论”:改革开放以来,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干部选拔和晋升标准的转变为乡镇政府官员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激励,积极谋求当地经济的发展。(2)“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约束论”:私有化是约束乡镇政府角色的重要的制度变量,企业的产权性质对地方政府扮演“地方法团主义”还是“后地方法团主义”角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产权制度看,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也是一个私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决定了转型期乡镇政府角色演进的基本路径是从“地方法团主义”走向“后地方法团主义”。(3)“制度变迁的乡镇政府建构论”:导致地方政府角色演进的私有化过程本身也是乡镇政府参与建构的结果。
    这样,本研究在对90年代中期以来珠三角乡镇政府经济行为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提出“后地方法团主义”这一概念,概括民营化条件下乡镇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回应“地方法团主义”理论。然后从国家一市场互动演进的角度分析了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演进路径、制度动因以及市场制度的发生学根源。
    “后地方法团主义”主要是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定性研究而形成的,关于民营化条件下乡镇政府角色以及转型期乡镇政府角色的演进路径这两个命题有待今后的量化研究加以验证。与“地方法团主义”一样,“后地方法团主义”研究的是沿海发达地区,对于内陆地区乡镇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徐建牛,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政府、市场还是网络?——对中国经济奇迹的理论争辩
    第二节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第二章文献回顾
    第一节已有的研究
    第二节小结

    第三章研究设计
    第一节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分析视角
    第三节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从“企业家”到“经纪人”——产权制度变迁与基层政府角色转换
    第一节从“企业经营者”到“地区经营者”——基于对南海西樵的案例研究
    第二节技术创新中的乡镇政府行为——基于对南海西樵的案例研究
    第三节珠三角经济增长中的乡镇政府行为
    第四节珠三角技术创新中的乡镇政府行为
    第五节“经纪人”:私有化条件下的基层政府角色

    第五章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土地
    第一节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土地——转型期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的演进
    第二节从就地升级到异地转移——金融危机中广东集群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土地财政何以可能?——兼论房价飞涨的制度根源
    第四节房价为何越调越高?——调控失灵的制度根源

    第六章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制度激励
    第二节制度约束
    第三节制度变迁的乡镇政府建构论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访谈对象清单
    后记
  •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中国研究,试图解开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不少学者强调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出了“地方法团主义”、“地方政府即厂商”、“村镇政府即公司”、“地方性市场社会主义”、“地方威权主义”、“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等理论。上述理论认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是乡镇集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表现出了“公司化”的特征,地方官员扮演了“企业家”的角色,它们直接获取企业利润,并深深卷入到企业内部的经营运作过程之中。
    这些理论是基于对90年代中期前集体企业占主导的地区的实证研究而形成的,并不能全面反映多元化的中国地方经济增长模式中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存在的地区差异,也不能充分解释集体企业改制后地方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在珠江三角洲,传统体制外的经济成分是推动这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因而,这一地区为探究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域,这种研究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政府角色理论、揭示出新的政企关系形态。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通过对90年代中期以来基本实现民营化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的调查,发现乡镇政府对发展当地经济依然有着极高的热情,但参与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转变:从动员资源创办集体企业转向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地企业迁入;从直接介入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转向在企业外部为企业提供间接的服务;从对单个企业有选择性的扶持转向对整个地区经济制度化的推动。由此,《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作者徐建牛)提出“后地方法团主义”的概念,概括民营化条件下乡镇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回应已有的“地方法团主义”理论。
    接下来运用包括国家、市场与社会三个向度在内的分析框架,对乡镇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动机以及90年代中期前后行为方式的转变进行制度分析,提出“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激励论”、“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约束论”和“制度变迁的乡镇政府建构论”三个基本命题。(1)“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激励论”:改革开放以来,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干部选拔和晋升标准的转变为乡镇政府官员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激励,积极谋求当地经济的发展。(2)“乡镇政府行为的制度约束论”:私有化是约束乡镇政府角色的重要的制度变量,企业的产权性质对地方政府扮演“地方法团主义”还是“后地方法团主义”角色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产权制度看,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也是一个私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决定了转型期乡镇政府角色演进的基本路径是从“地方法团主义”走向“后地方法团主义”。(3)“制度变迁的乡镇政府建构论”:导致地方政府角色演进的私有化过程本身也是乡镇政府参与建构的结果。
    这样,本研究在对90年代中期以来珠三角乡镇政府经济行为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提出“后地方法团主义”这一概念,概括民营化条件下乡镇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回应“地方法团主义”理论。然后从国家一市场互动演进的角度分析了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演进路径、制度动因以及市场制度的发生学根源。
    “后地方法团主义”主要是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定性研究而形成的,关于民营化条件下乡镇政府角色以及转型期乡镇政府角色的演进路径这两个命题有待今后的量化研究加以验证。与“地方法团主义”一样,“后地方法团主义”研究的是沿海发达地区,对于内陆地区乡镇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 作者简介:
     徐建牛,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政府、市场还是网络?——对中国经济奇迹的理论争辩
    第二节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第二章文献回顾
    第一节已有的研究
    第二节小结

    第三章研究设计
    第一节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分析视角
    第三节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四章从“企业家”到“经纪人”——产权制度变迁与基层政府角色转换
    第一节从“企业经营者”到“地区经营者”——基于对南海西樵的案例研究
    第二节技术创新中的乡镇政府行为——基于对南海西樵的案例研究
    第三节珠三角经济增长中的乡镇政府行为
    第四节珠三角技术创新中的乡镇政府行为
    第五节“经纪人”:私有化条件下的基层政府角色

    第五章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土地
    第一节从经营企业到经营土地——转型期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的演进
    第二节从就地升级到异地转移——金融危机中广东集群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土地财政何以可能?——兼论房价飞涨的制度根源
    第四节房价为何越调越高?——调控失灵的制度根源

    第六章乡镇政府经济行为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制度激励
    第二节制度约束
    第三节制度变迁的乡镇政府建构论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访谈对象清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医师掌中宝——常见病常用方
陈守强主编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党建工作概论(党务管理硕士系列教材)
郝宇青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党务管理硕士系列教材)
刘靖北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检察工作发展探索 一位市级检察长的履职感悟
陈绍纯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治理现代化案例100
叶俊东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政治理论 刘洋 新华正版
刘洋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工会劳动保护与监督检查工作实务
张安顺,王文娟,寇煜 编著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慢病管理典型案例荟萃
郭海健,郭守玉,袁扬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传播:理论与案例 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规划教材 张慧瑜
张慧瑜 著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202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与方法
黄海春
基层政府行为演进的制度逻辑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