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1999-11
版次: 1
ISBN: 9787532605859
定价: 1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176页
字数: 2170千字
分类: 宗教
60人买过
  •   一、本辞书收录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佛教有关的人物词目凡16973条。包括僧(菩萨僧、比丘、沙弥)、尼僧(比丘尼、沙弥尼)、居士、女居士、王公(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后妃、公主等七大类。其中以中国汉传佛教人物为主,兼及藏传、南传佛教人物,至于国外高僧大德,只限与我国汉传佛教有交流记载者,余则不收。
      二、本辞书僧、尼僧二类中的“僧”字,为僧伽之略,义为和合众,一人称僧,于义欠妥。但我国对佛教的出家个人,从古以来,一般作此称谓,因此顺从。
      三、所收人物,僧尼据史籍通用法名或字号作正条词目,异名、别称和其他字号一般作参见条;居士、女居士、王公、后妃、公主等类,除帝王采用约定俗成的称谓(如唐太宗李世民采用唐太宗)外,一般用姓名作正条,酌收参见条。
      四、凡有生卒年可查者,均在正条词目下括注公元纪年。其中约有二千八百条左右,根据陈垣《释氏疑年录》所考定之生卒年,不少与一般史籍记载有所出入。凡已注生卒年者,在行文中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再交代寂年和世寿。
      五、在正条词目下,列其异名、别称、字、号等,至于封号、赠号和谥号在正文中表示。除封、谥号等特殊情况外,一般名号不加尊称。
      六、释文力求简明。在法名、生卒年、朝代、身份、籍贯、姓氏后,举其生平主要事迹、学历师承和主要著作等,至于机要语录,择要录其一、二,一般从略。文末择要标资料出处,其所附之数目字,即指该资料卷数。但有两种情况未标。(1)原稿未录出处,而经努力还是未能查到之少数条目。考虑华师生平治学严谨,信其必有所据,因此予以保留。(2)属于现代人著作。本辞书人物条目,凡来源于现代人著作者,书名出处一律从略。
      七、关于历史地名。凡属籍贯的加注今地名,如“嘉禾(浙江嘉兴)徐氏”;其中古今地名相同者,括注今属行政区划,如“汾阳(今属山西)”;古今地名不清者不注。其余历史地名一律不注。
      八、关于朝代名。为避免混淆,前汉、后汉之后汉称东汉,南朝宋称刘宋,元魏称北魏。五代除部分单称五代外,还加后梁、后唐、后晋等,如“五代后唐”、“五代后晋”。
      九、文中旧纪年,以其人其时所处境地之帝王年号或其他为准,加注公元纪年。在同一条中,相同年号出现二次及其以上者,只注首次。
      十、本辞典除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元纪年及资料出处的卷数外,行文一律使用繁体字,并酌量保留异体字。
      十一、本辞典以词目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法名相同者,一般以朝代分先后,并依阴码①②③等顺序排列。从②开始,不再另标词目。法名不同者按词目首字的笔画和笔形分别编排,笔功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的字按笔顺横、坚、撇、点、折分先后;词头相同的条目,字数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字数相同的则按第二字的笔画笔顺排次,第二字相同的依第三字,余类推。
      十二、本辞典的笔画、笔顺依《辞海》(1999年版)《笔画查字表》。横、坚、撇、点、折以外的笔形:提归入横、捺归入点,笔形带钩或曲折的均归入折。
      十三、本辞典对国外来华弘法或学习的大德,以其本国国名之第一字或第二字标明其国籍。其中“竺”即天竺,“印”即印度,“迦”即迦湿弥罗,“罽”即罽宾,“安”即安息,“扶”即扶南,“日”即日本,“尼”即尼泊尔,“新”即新罗,“丽”即高(句)丽,“济”即百济,“康”即康居,“支”即月支,“波”即波凌,“韩”即三韩,“师”即师子国,“诃”即诃陵国,“感”即感木鲁国,“优”即优婆国,“越”即越南。
      十四、本辞典正文前有笔画词目表;正文后有《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供读者查阅参考。 一、序(赵朴初)
    二、序(真禅)
    三、序(王新)
    四、凡例
    五、笔画词目表
    六、正文
    七、《中国佛教大事年表》
  • 内容简介:
      一、本辞书收录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佛教有关的人物词目凡16973条。包括僧(菩萨僧、比丘、沙弥)、尼僧(比丘尼、沙弥尼)、居士、女居士、王公(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后妃、公主等七大类。其中以中国汉传佛教人物为主,兼及藏传、南传佛教人物,至于国外高僧大德,只限与我国汉传佛教有交流记载者,余则不收。
      二、本辞书僧、尼僧二类中的“僧”字,为僧伽之略,义为和合众,一人称僧,于义欠妥。但我国对佛教的出家个人,从古以来,一般作此称谓,因此顺从。
      三、所收人物,僧尼据史籍通用法名或字号作正条词目,异名、别称和其他字号一般作参见条;居士、女居士、王公、后妃、公主等类,除帝王采用约定俗成的称谓(如唐太宗李世民采用唐太宗)外,一般用姓名作正条,酌收参见条。
      四、凡有生卒年可查者,均在正条词目下括注公元纪年。其中约有二千八百条左右,根据陈垣《释氏疑年录》所考定之生卒年,不少与一般史籍记载有所出入。凡已注生卒年者,在行文中除有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再交代寂年和世寿。
      五、在正条词目下,列其异名、别称、字、号等,至于封号、赠号和谥号在正文中表示。除封、谥号等特殊情况外,一般名号不加尊称。
      六、释文力求简明。在法名、生卒年、朝代、身份、籍贯、姓氏后,举其生平主要事迹、学历师承和主要著作等,至于机要语录,择要录其一、二,一般从略。文末择要标资料出处,其所附之数目字,即指该资料卷数。但有两种情况未标。(1)原稿未录出处,而经努力还是未能查到之少数条目。考虑华师生平治学严谨,信其必有所据,因此予以保留。(2)属于现代人著作。本辞书人物条目,凡来源于现代人著作者,书名出处一律从略。
      七、关于历史地名。凡属籍贯的加注今地名,如“嘉禾(浙江嘉兴)徐氏”;其中古今地名相同者,括注今属行政区划,如“汾阳(今属山西)”;古今地名不清者不注。其余历史地名一律不注。
      八、关于朝代名。为避免混淆,前汉、后汉之后汉称东汉,南朝宋称刘宋,元魏称北魏。五代除部分单称五代外,还加后梁、后唐、后晋等,如“五代后唐”、“五代后晋”。
      九、文中旧纪年,以其人其时所处境地之帝王年号或其他为准,加注公元纪年。在同一条中,相同年号出现二次及其以上者,只注首次。
      十、本辞典除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公元纪年及资料出处的卷数外,行文一律使用繁体字,并酌量保留异体字。
      十一、本辞典以词目的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法名相同者,一般以朝代分先后,并依阴码①②③等顺序排列。从②开始,不再另标词目。法名不同者按词目首字的笔画和笔形分别编排,笔功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的字按笔顺横、坚、撇、点、折分先后;词头相同的条目,字数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字数相同的则按第二字的笔画笔顺排次,第二字相同的依第三字,余类推。
      十二、本辞典的笔画、笔顺依《辞海》(1999年版)《笔画查字表》。横、坚、撇、点、折以外的笔形:提归入横、捺归入点,笔形带钩或曲折的均归入折。
      十三、本辞典对国外来华弘法或学习的大德,以其本国国名之第一字或第二字标明其国籍。其中“竺”即天竺,“印”即印度,“迦”即迦湿弥罗,“罽”即罽宾,“安”即安息,“扶”即扶南,“日”即日本,“尼”即尼泊尔,“新”即新罗,“丽”即高(句)丽,“济”即百济,“康”即康居,“支”即月支,“波”即波凌,“韩”即三韩,“师”即师子国,“诃”即诃陵国,“感”即感木鲁国,“优”即优婆国,“越”即越南。
      十四、本辞典正文前有笔画词目表;正文后有《中国佛教大事年表》供读者查阅参考。
  • 目录:
    一、序(赵朴初)
    二、序(真禅)
    三、序(王新)
    四、凡例
    五、笔画词目表
    六、正文
    七、《中国佛教大事年表》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2年)
吕忠梅 等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史学大家的经典,精心校订新版本)
蒋廷黻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资本市场汇率风险研究
何青等著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研究
张明倩 等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六堡茶大全
童团结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古代建筑(修订版)
楼庆西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科尔沁沙地大型真菌多样性
图力古尔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经济史散论
张荫麟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2024)
易中天,果麦文化 出品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品牌建设报告 2023—2024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哲学原著导读
吴根友 秦平 刘乐恒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工匠之光闪耀时: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直播全记录
《中国工人》杂志社 编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海关报关专业教材2024
《中国海关报关专业教材》编写组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2024)
《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编写组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海关口岸监管实务(2024)
《中国海关口岸监管实务》编委会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融合发展战略研究》编委会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建设年鉴 2022
《中国建设年鉴》编委会 编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6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编辑部 组织编写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2023:数字经济驱动经济结构升级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报告》编委会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攀西钒钛论坛文集(2022年)
《中国·攀西钒钛论坛文集》编委会(2022年) 编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21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编辑部 编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校园版)--社会法律科学
《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编委会 编
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震华法师遗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及相关材料汇编
《中国医药报》社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