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550910140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5页
字数: 56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3人买过
  •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在充分吸收以往研究成果和黄河调水调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和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了黄河水沙情势及河道冲淤演变特性,定量预估了未来150年流域不同河段冲淤和主槽演变及控制断面水沙变化过程,构建了黄河水沙联合调控的约束性和指导性指标体系,提出了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调控模式,创建了适应复杂水沙条件、多水库、多目标的基于GIs水沙调控体系模拟系统,评价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效果,论证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待建工程的开发次序和建设时机等。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可供从事防洪减灾、泥沙运动力学、水沙调控、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研究、设计和管理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黄河流域概况及自然水沙特性
    1.2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局限性
    1.3 水沙调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第2章 黄河水沙情势及河道冲淤变化研究
    2.1 洪水
    2.2 天然径流
    2.3 泥沙及近期水沙变化
    2.4 未来水沙变化趋势及预估
    2.5 河道冲淤变化
    2.6 小结

    第3章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研究
    3.1 以往研究概况
    3.2 黄河治理开发对水沙调控体系工程布局的要求
    3.3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总体布局
    3.4 待建及在建工程规模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黄河水沙调控指标体系研究
    4.1 维持河道排洪输沙功能的调控指标
    4.2 各河段防洪防凌调控指标
    4.3 实现对水资源有效管理的调控指标
    4.4 小结

    第5章 水沙调控体系水库联合调度运用模式研究
    5.1 水沙联合调度目标
    5.2 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的机制
    5.3 现状工程条件下水库联合运用方式
    5.4 古贤水库投入运用后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方式
    5.5 古贤水库、黑山峡水库投入运用后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方式
    5.6 古贤水库、黑山峡水库、碛口水库投入运用后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方式
    5.7 小结

    第6章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数学模拟系统研究
    6.1 数学模拟系统总体构架
    6.2 水流泥沙数学模拟子系统
    6.3 洪水调度数学模拟子系统
    6.4 水资源调控模拟子系统
    6.5 系统集成
    6.6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开发
    6.7 小结

    第7章 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调控效果研究——水沙变化及河道冲淤
    7.1 建设方案设置
    7.2 计算边界条件
    7.3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成果
    7.4 宁蒙河道冲淤变化
    7.5 禹潼河段河道冲淤变化
    7.6 潼关高程变化分析
    7.7 黄河下游水沙及河道冲淤变化
    7.8 小结

    第8章 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调控效果研究——防洪、防凌及水资源调控效果
    8.1 水沙调控体系的防洪作用
    8.2 水沙调控体系的防凌作用
    8.3 水沙调控体系的水资源调控和发电作用
    8.4 小结

    第9章 待建工程的开发次序和建设时机
    9.1 待建骨干工程作用分析
    9.2 干流骨干工程开发次序
    9.3 待建骨干工程建设时机
    9.4 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认识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在充分吸收以往研究成果和黄河调水调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和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了黄河水沙情势及河道冲淤演变特性,定量预估了未来150年流域不同河段冲淤和主槽演变及控制断面水沙变化过程,构建了黄河水沙联合调控的约束性和指导性指标体系,提出了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调控模式,创建了适应复杂水沙条件、多水库、多目标的基于GIs水沙调控体系模拟系统,评价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效果,论证了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待建工程的开发次序和建设时机等。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可供从事防洪减灾、泥沙运动力学、水沙调控、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研究、设计和管理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黄河流域概况及自然水沙特性
    1.2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现状及局限性
    1.3 水沙调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第2章 黄河水沙情势及河道冲淤变化研究
    2.1 洪水
    2.2 天然径流
    2.3 泥沙及近期水沙变化
    2.4 未来水沙变化趋势及预估
    2.5 河道冲淤变化
    2.6 小结

    第3章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研究
    3.1 以往研究概况
    3.2 黄河治理开发对水沙调控体系工程布局的要求
    3.3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总体布局
    3.4 待建及在建工程规模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黄河水沙调控指标体系研究
    4.1 维持河道排洪输沙功能的调控指标
    4.2 各河段防洪防凌调控指标
    4.3 实现对水资源有效管理的调控指标
    4.4 小结

    第5章 水沙调控体系水库联合调度运用模式研究
    5.1 水沙联合调度目标
    5.2 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的机制
    5.3 现状工程条件下水库联合运用方式
    5.4 古贤水库投入运用后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方式
    5.5 古贤水库、黑山峡水库投入运用后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方式
    5.6 古贤水库、黑山峡水库、碛口水库投入运用后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运用方式
    5.7 小结

    第6章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数学模拟系统研究
    6.1 数学模拟系统总体构架
    6.2 水流泥沙数学模拟子系统
    6.3 洪水调度数学模拟子系统
    6.4 水资源调控模拟子系统
    6.5 系统集成
    6.6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开发
    6.7 小结

    第7章 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调控效果研究——水沙变化及河道冲淤
    7.1 建设方案设置
    7.2 计算边界条件
    7.3 水库泥沙冲淤计算成果
    7.4 宁蒙河道冲淤变化
    7.5 禹潼河段河道冲淤变化
    7.6 潼关高程变化分析
    7.7 黄河下游水沙及河道冲淤变化
    7.8 小结

    第8章 水沙调控体系联合调控效果研究——防洪、防凌及水资源调控效果
    8.1 水沙调控体系的防洪作用
    8.2 水沙调控体系的防凌作用
    8.3 水沙调控体系的水资源调控和发电作用
    8.4 小结

    第9章 待建工程的开发次序和建设时机
    9.1 待建骨干工程作用分析
    9.2 干流骨干工程开发次序
    9.3 待建骨干工程建设时机
    9.4 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和认识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认识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关键技术
王煜、彭少明、尚文绣、樊思林、葛雷 著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西北典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综合调控研究
王煜、彭少明、刘钢、张新海、杨立彬 著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医疗养生保健
王煜、斯楞 编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运动养生保健
王煜、斯楞 编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
操作系统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
王煜、张明、刘振鹏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