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1
版次: 1
ISBN: 9787562279723
定价: 42.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页数: 268页
分类: 文学
13人买过
  • 孔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为悠久的家族之一,其家学传承亦源远流长。曲阜孔氏家族学术在清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发展经历了雍正以前、乾隆时期、嘉道时期、咸丰以后等四个发展阶段。世居曲阜的地域环境、世代相传的家学渊源、科举仕宦的生活阅历以及特有的孔氏家族制度均对孔氏家族学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清代曲阜孔氏家族中学术成就*突出的是孔继汾、孔继涵、孔广林、和孔广森四位学者。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在清代家学传承方面是一个典型样本,在阙里文献和孔氏家族文献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清代汉学在山东地区发展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孔子后人,为弘扬以先圣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作出了独特贡献。本书是目前国内*一部专门系统研究深层审美心理的著作。本书力图建构一门深层审美心理学,揭开审美意识奥秘,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审美活动、艺术创作和欣赏、审美教育,以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全书共七部分:导论界定了深层审美心理学是一门揭开审美意识全部奥秘的新科学,主要研究审美活动中的潜意识和无意识。*章论述了审美意识的总体构成(无意识、潜意识、意识),审美意识与大脑定位、深层审美心理与大脑定位、大脑的定位与整合,审美心理的动态结构。第二章分析了审美潜意识的结构(表象世界、审美图式、意象世界),审美潜意识的符号机制、选择机制、程序机制,审美潜意识的“内化—外化”功能、“同化—异化”功能、“抽象—具象”功能,审美潜意识的转换生成。第三章分析了审美无意识的饮食文化结构、性文化结构、生死文化结构、社交文化结构、民俗文化结构,审美无意识的社会实践机制、“现实化—内在化”机制、“宣泄—升华”机制,审美无意识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完善功能。第四章研究了深层审美心理的生成,深层审美心理的群体的生成和发展,深层审美心理的个体的生成和发展。第五章阐述了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创造(灵感、构思、表达)的关系,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欣赏(前见、视界融合、召唤结构)的关系,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本质(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艺术的生产性、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的现实反映性)的关系。第六章揭示了深层审美心理与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关系。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的哲学、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研究者的学习和参考。 湖北武汉人,2010年6月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2013年7月至今,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讲师;2016年9月起,任硕士生导师。期间曾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做职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与清代学术史,公开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有《春秋公羊传通释》《文献翼儒——张舜徽说儒》《碑传集清史列传等三书孔广森传标点勘误一则》等。
  • 内容简介:
    孔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为悠久的家族之一,其家学传承亦源远流长。曲阜孔氏家族学术在清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发展经历了雍正以前、乾隆时期、嘉道时期、咸丰以后等四个发展阶段。世居曲阜的地域环境、世代相传的家学渊源、科举仕宦的生活阅历以及特有的孔氏家族制度均对孔氏家族学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清代曲阜孔氏家族中学术成就*突出的是孔继汾、孔继涵、孔广林、和孔广森四位学者。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在清代家学传承方面是一个典型样本,在阙里文献和孔氏家族文献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为清代汉学在山东地区发展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孔子后人,为弘扬以先圣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作出了独特贡献。本书是目前国内*一部专门系统研究深层审美心理的著作。本书力图建构一门深层审美心理学,揭开审美意识奥秘,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审美活动、艺术创作和欣赏、审美教育,以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全书共七部分:导论界定了深层审美心理学是一门揭开审美意识全部奥秘的新科学,主要研究审美活动中的潜意识和无意识。*章论述了审美意识的总体构成(无意识、潜意识、意识),审美意识与大脑定位、深层审美心理与大脑定位、大脑的定位与整合,审美心理的动态结构。第二章分析了审美潜意识的结构(表象世界、审美图式、意象世界),审美潜意识的符号机制、选择机制、程序机制,审美潜意识的“内化—外化”功能、“同化—异化”功能、“抽象—具象”功能,审美潜意识的转换生成。第三章分析了审美无意识的饮食文化结构、性文化结构、生死文化结构、社交文化结构、民俗文化结构,审美无意识的社会实践机制、“现实化—内在化”机制、“宣泄—升华”机制,审美无意识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完善功能。第四章研究了深层审美心理的生成,深层审美心理的群体的生成和发展,深层审美心理的个体的生成和发展。第五章阐述了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创造(灵感、构思、表达)的关系,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欣赏(前见、视界融合、召唤结构)的关系,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本质(艺术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艺术的“实践—精神的把握方式”、艺术的生产性、深层审美心理与艺术的现实反映性)的关系。第六章揭示了深层审美心理与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的关系。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的哲学、汉语言文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研究者的学习和参考。
  • 作者简介:
    湖北武汉人,2010年6月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2013年7月至今,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讲师;2016年9月起,任硕士生导师。期间曾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做职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与清代学术史,公开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有《春秋公羊传通释》《文献翼儒——张舜徽说儒》《碑传集清史列传等三书孔广森传标点勘误一则》等。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基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力谐波治理
陈冬冬 著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情绪剖面图
陈冬冬 著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李道平及周易集解纂疏研究
陈冬冬 著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春秋公羊传》通释
陈冬冬 注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文献翼儒:张舜徽硕儒
陈冬冬 著
清代曲阜孔氏家族学术研究
农业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陈冬冬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