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知识观研究:从表征主义到生成主义

课程知识观研究:从表征主义到生成主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04
版次: 1
ISBN: 9787562183235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教育
  •   《课程知识观研究:从表征主义到生成主义》从生成主义认识论、知识观作为课程知识观的认识论、知识观的理论资源与思想基础进行研究。以解决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断裂、课程知识与知识行动的隔离、课程知识与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的隔绝以及课程知识与意义逻辑的分离等课程危机。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探讨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内涵与特征、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历史审视以及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考察,即“破”的层面,批判、解构的路线。第三部分即后三章分别探讨生成主义知识观的内涵与维度、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现代进路以及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诉求,即“立”的层面,重建与确立的路线。   张良,1986年生。辽宁盘锦人;华东师范大学一哈佛大学国家公派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等。先后在CSSCI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 第一章 导论
    一、现实挑战与问题之源:课程危机引发对课程知识观问题的觉思一
    二、研究思路与解决之径:课程知识观研究认识论思路的必要拓展一

    第二章 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内在规定
    一、表征主义认识论的内涵
    二、表征主义认识论的历史
    (一)笛卡尔“心的发明”与“主体的确立”:表征主义认识论之源起
    (二)洛克“说明与证明”之间的混淆:表征主义认识论之确立
    (三)康德“述谓和综合”之间的误解:表征主义认识论之成熟
    三、表征主义认识论的旨趣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元论
    (二)知识与世界的关系:图像论
    (三)个人与知识的关系:反映论
    四、表征主义知识观的特征及其局限
    (一)本质主义知识观
    (二)客观主义知识观
    (三)普遍主义知识观
    (四)科学主义知识观
    五、小结

    第三章 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历史审视
    一、拉莫斯“方法化运动”:用唯一正确的方法传递确定、无疑的知识
    二、夸美纽斯“泛智论”:将一切真实、可靠的知识教给一切人
    三、赫尔巴特“观念心理学”:客观主义兴趣取向的课程知识体系
    四、斯宾塞“科学知识论”:一致的答案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五、小结

    第四章 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考察
    一、课程知识观隐喻研究的内涵意蕴
    二、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实践隐喻的基本样态
    (一)课程知识即“建筑”隐喻
    (二)课程知识即“液体”隐喻
    (三)课程知识即“物体”隐喻
    三、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教育症结
    (一)课程知识与知识产生情境的分离
    (二)课程知识与知识产生过程的割裂
    (三)课程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肢解
    (四)课程知识与教师经验的驱离
    (五)课程知识与学科知识复杂性的背离
    四、小结

    第五章 生成主义知识观的基本理路
    一、表征主义知识观的认识论危机与超越:走向生成主义认识论
    二、生成主义认识论的旨趣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关系论
    (二)知识与世界的关系:生成论
    (三)个人与知识的关系:参与论与互动论
    三、生成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础
    (一)认识自然:复杂科学与哈金的科学哲学
    (二)认识社会:罗蒂的社会知识论
    (三)认识自我: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论
    四、生成主义知识观的维度
    (一)知识即问题解决的探究工具
    (二)知识即交往互动的社会对话
    (三)知识即个人体认的默会理解
    五、小结

    第六章 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现代进路
    一、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危机与超越:走向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
    二、课程知识即经验:杜威超越表征主义知识观的现代尝试
    (一)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对表征主义认识论的改造
    (二)课程知识即经验:超越表征主义知识观的愿景及其实践
    三、课程知识即情境:第二代认知理论对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当代重建
    (一)第二代认知理论对表征主义认识论的重建
    (二)课程知识即情境:第二代认知理论视野中的课程知识观
    四、小结

    第七章 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愿景
    一、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原则
    (一)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结合原则
    (二)课程知识与知识探究的统一原则
    (三)课程知识与意义世界的共生原则
    (四)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原则
    二、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诉求
    (一)教师与学生作为知识生成者:课程知识生成的主体维度
    (二)生活世界与学科知识一体化:课程知识生成的内容维度
    (三)探究与对话的结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方法维度
    三、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课程知识观研究:从表征主义到生成主义》从生成主义认识论、知识观作为课程知识观的认识论、知识观的理论资源与思想基础进行研究。以解决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断裂、课程知识与知识行动的隔离、课程知识与教师经验与学生经验的隔绝以及课程知识与意义逻辑的分离等课程危机。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七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探讨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内涵与特征、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历史审视以及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考察,即“破”的层面,批判、解构的路线。第三部分即后三章分别探讨生成主义知识观的内涵与维度、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现代进路以及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诉求,即“立”的层面,重建与确立的路线。
  • 作者简介:
      张良,1986年生。辽宁盘锦人;华东师范大学一哈佛大学国家公派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育哲学等。先后在CSSCI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现实挑战与问题之源:课程危机引发对课程知识观问题的觉思一
    二、研究思路与解决之径:课程知识观研究认识论思路的必要拓展一

    第二章 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内在规定
    一、表征主义认识论的内涵
    二、表征主义认识论的历史
    (一)笛卡尔“心的发明”与“主体的确立”:表征主义认识论之源起
    (二)洛克“说明与证明”之间的混淆:表征主义认识论之确立
    (三)康德“述谓和综合”之间的误解:表征主义认识论之成熟
    三、表征主义认识论的旨趣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二元论
    (二)知识与世界的关系:图像论
    (三)个人与知识的关系:反映论
    四、表征主义知识观的特征及其局限
    (一)本质主义知识观
    (二)客观主义知识观
    (三)普遍主义知识观
    (四)科学主义知识观
    五、小结

    第三章 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历史审视
    一、拉莫斯“方法化运动”:用唯一正确的方法传递确定、无疑的知识
    二、夸美纽斯“泛智论”:将一切真实、可靠的知识教给一切人
    三、赫尔巴特“观念心理学”:客观主义兴趣取向的课程知识体系
    四、斯宾塞“科学知识论”:一致的答案是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五、小结

    第四章 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考察
    一、课程知识观隐喻研究的内涵意蕴
    二、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实践隐喻的基本样态
    (一)课程知识即“建筑”隐喻
    (二)课程知识即“液体”隐喻
    (三)课程知识即“物体”隐喻
    三、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教育症结
    (一)课程知识与知识产生情境的分离
    (二)课程知识与知识产生过程的割裂
    (三)课程知识与学生经验的肢解
    (四)课程知识与教师经验的驱离
    (五)课程知识与学科知识复杂性的背离
    四、小结

    第五章 生成主义知识观的基本理路
    一、表征主义知识观的认识论危机与超越:走向生成主义认识论
    二、生成主义认识论的旨趣
    (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关系论
    (二)知识与世界的关系:生成论
    (三)个人与知识的关系:参与论与互动论
    三、生成主义认识论的理论基础
    (一)认识自然:复杂科学与哈金的科学哲学
    (二)认识社会:罗蒂的社会知识论
    (三)认识自我: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论
    四、生成主义知识观的维度
    (一)知识即问题解决的探究工具
    (二)知识即交往互动的社会对话
    (三)知识即个人体认的默会理解
    五、小结

    第六章 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现代进路
    一、表征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危机与超越:走向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
    二、课程知识即经验:杜威超越表征主义知识观的现代尝试
    (一)杜威经验自然主义对表征主义认识论的改造
    (二)课程知识即经验:超越表征主义知识观的愿景及其实践
    三、课程知识即情境:第二代认知理论对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当代重建
    (一)第二代认知理论对表征主义认识论的重建
    (二)课程知识即情境:第二代认知理论视野中的课程知识观
    四、小结

    第七章 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愿景
    一、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原则
    (一)课程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结合原则
    (二)课程知识与知识探究的统一原则
    (三)课程知识与意义世界的共生原则
    (四)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原则
    二、生成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实践诉求
    (一)教师与学生作为知识生成者:课程知识生成的主体维度
    (二)生活世界与学科知识一体化:课程知识生成的内容维度
    (三)探究与对话的结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方法维度
    三、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