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学理探讨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学理探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520308465
定价: 1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49页
字数: 655千字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本书作者顺应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走向,以问题为导向,有感而发,针对一些实践中提出的具体课题,有的放矢地撰写了一些论文和着作。本书选取了1993年以后笔者所撰写的在金融学方面带有学理性特色的40篇论文,分为“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和“对外开放与国际金融”三篇,按照发表的时间排序,将中国的体制机制改革中需要先进行理论探索研究、凝聚共识才可能转化为政策制度的实践活动,进行学理性探讨,并以推理出结论,既具有中国金融实践的特色,也为金融学中国化添砖加瓦。
      王国刚,男,59岁,江苏无锡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外汇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近年主要从事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和资本市场等相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已发表《中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资金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运行分析》、《货币政策与价格波动》和《资本市场导论》等着作40多部,论文900多篇;主持过近百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30多项,获得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
    第一篇 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 论中国境内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  (3) 论金融产品的对内开放  (20)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界定和成因分析——一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37)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60)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对策分析——三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83) 物价变动并非总是货币政策的函数  (103)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  (117) 简论货币、金融与资金的相互关系及政策内涵 (144) “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  (18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分析:2001—2010  (199)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机理分析:2001—2010  (225)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路径选择和应对之策  (245) 第二篇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公有股进入交易市场的难点与对策  (279) 国民: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289) 公有股进入流通市场的难点与出路  (303) 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12)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327) 四问证券投资基金——关于对证券投资基金功能认识的探讨  (334) 新经济·网络经济·财富效应  (346) 公司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基本选择 (356)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71) 中国股市定价权不容外移  (385) 股市公共性: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  (397) 经纪人机制与多层次股票市场  (414) 论 “公司债券”与 “企业债券”的分立  (427) 关于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冷思考 (436) 股市并非国民经济 “晴雨表”  (451) 以公司债券为抓手 推进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459) 厘清债务关系 支持地方长期债券市场发展 ——兼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政策选择  (478) 
     第三篇 对外开放与国际金融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主权、重点和步骤 (499) 中国金融:走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三个误区 (514) 止损机制缺失:美国次贷危机生成机理的金融分析  (529) 走出 “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  (542) 简论金融交易可兑换的市场条件  (558) 人民币国际化的冷思考  (571) “一带一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  (595) “一带一路”:闯出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中国之路  (609) 后记 努力奋进地寻求学术之道  (630)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顺应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走向,以问题为导向,有感而发,针对一些实践中提出的具体课题,有的放矢地撰写了一些论文和着作。本书选取了1993年以后笔者所撰写的在金融学方面带有学理性特色的40篇论文,分为“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和“对外开放与国际金融”三篇,按照发表的时间排序,将中国的体制机制改革中需要先进行理论探索研究、凝聚共识才可能转化为政策制度的实践活动,进行学理性探讨,并以推理出结论,既具有中国金融实践的特色,也为金融学中国化添砖加瓦。
  • 作者简介:
      王国刚,男,59岁,江苏无锡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外汇投资协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近年主要从事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和资本市场等相关的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已发表《中国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金融改革》、《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热点》、《资金过剩背景下的中国金融运行分析》、《货币政策与价格波动》和《资本市场导论》等着作40多部,论文900多篇;主持过近百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省部级重大、重点课题30多项,获得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和3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
  • 目录:
    第一篇 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 论中国境内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  (3) 论金融产品的对内开放  (20)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界定和成因分析——一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37)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60)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对策分析——三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83) 物价变动并非总是货币政策的函数  (103) 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  (117) 简论货币、金融与资金的相互关系及政策内涵 (144) “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  (18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分析:2001—2010  (199)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机理分析:2001—2010  (225)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路径选择和应对之策  (245) 第二篇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 公有股进入交易市场的难点与对策  (279) 国民:中国资本市场上的重要角色  (289) 公有股进入流通市场的难点与出路  (303) 创业投资: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12)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327) 四问证券投资基金——关于对证券投资基金功能认识的探讨  (334) 新经济·网络经济·财富效应  (346) 公司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基本选择 (356) 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371) 中国股市定价权不容外移  (385) 股市公共性: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依据  (397) 经纪人机制与多层次股票市场  (414) 论 “公司债券”与 “企业债券”的分立  (427) 关于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冷思考 (436) 股市并非国民经济 “晴雨表”  (451) 以公司债券为抓手 推进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459) 厘清债务关系 支持地方长期债券市场发展 ——兼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政策选择  (478) 
     第三篇 对外开放与国际金融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主权、重点和步骤 (499) 中国金融:走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三个误区 (514) 止损机制缺失:美国次贷危机生成机理的金融分析  (529) 走出 “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误区  (542) 简论金融交易可兑换的市场条件  (558) 人民币国际化的冷思考  (571) “一带一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  (595) “一带一路”:闯出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中国之路  (609) 后记 努力奋进地寻求学术之道  (63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