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18-07
版次: 1
ISBN: 9787520328876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2页
字数: 18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6人买过
  •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依次形成从原始社会被动适应生态环境到农业社会顺应生态环境,再到工业社会主动改造生态环境的历史演进。在这一历史演进中,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很低,极少对自然界造成损害,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自然生态空间,使人类得以永续。但是,从176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工业社会伴随科技革命的不断飞跃,依次经历了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四个发展阶段,至今250多年。其间,人类通过加速效率变革,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和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严重扭曲,资源越来越稀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难以为继,常常被喻为“工业黑金”之路,威胁当代人的生命,也影响人类的永续。要根本解决问题,改变工业社会发展的“旧颜”,打造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貌”,就必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理性思考和价值追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高速增长也遇到了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对中国现实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有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中国处于生态环境问题突发期。彻底改变长期实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非常困难,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发展中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发达国家在250多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和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累积叠加,呈现出结构型、压缩型和复合型特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现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复杂,难度更大,既要解决老问题,又要应对新问题。二是中国总体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和关键,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理论体系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设“红线”和底线,要慢思维,做减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分别部署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绿色发展政绩考核等规制、任务和实际操作措施。但是,由于积重难返,现实生态环境形势的改善仅仅是局部性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总体形势尚未好转,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与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 上篇 理论篇
    认清形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握“两山”理论精神,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下篇 政策实践篇
    以绿色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发展
    ——以北京市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反思:现实、困境与展望
    浅析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从政策保障层面的四个视角理解生态文明建设
  • 内容简介: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依次形成从原始社会被动适应生态环境到农业社会顺应生态环境,再到工业社会主动改造生态环境的历史演进。在这一历史演进中,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很低,极少对自然界造成损害,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自然生态空间,使人类得以永续。但是,从176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工业社会伴随科技革命的不断飞跃,依次经历了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四个发展阶段,至今250多年。其间,人类通过加速效率变革,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和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严重扭曲,资源越来越稀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难以为继,常常被喻为“工业黑金”之路,威胁当代人的生命,也影响人类的永续。要根本解决问题,改变工业社会发展的“旧颜”,打造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貌”,就必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理性思考和价值追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高速增长也遇到了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对中国现实生态环境形势的判断有两个基本层面:一是中国处于生态环境问题突发期。彻底改变长期实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非常困难,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发展中的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突出,发达国家在250多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和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累积叠加,呈现出结构型、压缩型和复合型特征,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现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复杂,难度更大,既要解决老问题,又要应对新问题。二是中国总体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和关键,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理论体系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设“红线”和底线,要慢思维,做减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并分别部署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绿色发展政绩考核等规制、任务和实际操作措施。但是,由于积重难返,现实生态环境形势的改善仅仅是局部性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总体形势尚未好转,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与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
  • 目录:
    上篇 理论篇
    认清形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握“两山”理论精神,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下篇 政策实践篇
    以绿色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发展
    ——以北京市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反思:现实、困境与展望
    浅析绿色金融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从政策保障层面的四个视角理解生态文明建设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与战略论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著;中共北京市委党 校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共产党宣言(大字本)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共产党宣言》中德对照与中德版本图典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共产党宣言》中西对照与中西版本图典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共产党宣言》中英对照与中英版本图典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共产党宣言》中法对照与中法版本图典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2021
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编;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共产党宣言》中俄对照与中俄版本图典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丛书:典藏版:1938—1942年延安马列学院首版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典藏文库:共产党宣言(英文版)
马克思、恩格斯 著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典藏文库: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集(英文版)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年鉴.2020-(总第11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共产党宣言(礼盒装)
马克思、恩格斯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