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2
版次: 1
ISBN: 9787561252154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6页
字数: 22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7人买过
  •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汇集国内外近期先进的研究与实验结果,同时融人了作者研究团队近几年在该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钛、铝基体超疏水表面的构建技术、微观结构与超疏水特性之间的内在机制关系以及超疏水表面的应用性能。理论上介绍了微纳米复合结构对固体表面润湿模型转变的结构与尺寸效应,以及固体表面润湿特性与动态撞击液滴反弹接触时间或接触过程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进一步阐述了仿生超疏水表面在防结冰、防腐蚀和自清洁等领域的应用潜能。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适合于高等院校化学、材料、机械、人机环境等专业的研究生及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 第1章 仿生超疏水表面概述
    1.1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现象
    1.2 表面润湿改性技术
    1.3 超疏水表面防覆冰应用
    1.4 超疏水表面防腐蚀应用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钛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工艺优化
    2.1 钛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
    2.2 工艺参数与表面微观结构及超疏水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疏水表面润湿模型转变的结构效应
    3.1 微米级凹凸结构疏水表面Wenzel润湿模型
    3.2 微纳米复合结构超疏水表面的Cassie-Baxter润湿模型
    3.3 钛合金表面Ti02纳米线结构的水热生长机理
    3.4 T102纳米线结构对润湿模型转变的作用机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超疏水表面动态液滴的撞击运动特性
    4.1 不同疏水性表面的设计及制备
    4.2 固体表面非润湿性能与润湿滞后性
    4.3 撞击液滴的接触时间分析
    4.4 撞击液滴的接触时间与表面非润湿性的关系
    4.5 宏观结构超疏水表面的设计与制备
    4.6 理论计算撞击液滴的极限接触时间
    4.7 宏观结构降低撞击液滴的接触时间至极限值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超疏水表面低温防覆冰特性
    5.1 微纳米复合结构超疏水表面的防冰性能
    5.2 规则阵列结构超疏水表面的防冰性能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超疏水表面抑制液滴结冰形核长大的机制
    6.1 材料表面基本润湿性能
    6.2 液滴形核长大热力学过程
    6.3 液滴形核率计算及分析
    6.4 液滴晶核生长过程分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超疏水防冰表面外场条件下的除冰能力
    7.1 热场条件下超疏水表面的除冰性能
    7.2 风场条件下超疏水表面的除冰性能
    7.3 超疏水表面的防/除冰稳定性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铝基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工艺
    8.1 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制备
    8.2 超疏水纯铝表面的制备
    8.3 不同阳极氧化结构形成机制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超疏水表面自清洁特性
    9.1 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自清洁性能
    9.2 超疏水纯铝表面的自清洁性能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超疏水表面稳定性和耐蚀性能
    10.1 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稳定性和耐蚀性能
    10.2 超疏水纯铝表面的稳定性和耐蚀性能
    10.3 铝基超疏水表面的耐蚀性机理
    10.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展望
  • 内容简介: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汇集国内外近期先进的研究与实验结果,同时融人了作者研究团队近几年在该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着重讨论了钛、铝基体超疏水表面的构建技术、微观结构与超疏水特性之间的内在机制关系以及超疏水表面的应用性能。理论上介绍了微纳米复合结构对固体表面润湿模型转变的结构与尺寸效应,以及固体表面润湿特性与动态撞击液滴反弹接触时间或接触过程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进一步阐述了仿生超疏水表面在防结冰、防腐蚀和自清洁等领域的应用潜能。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适合于高等院校化学、材料、机械、人机环境等专业的研究生及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
  • 目录:
    第1章 仿生超疏水表面概述
    1.1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现象
    1.2 表面润湿改性技术
    1.3 超疏水表面防覆冰应用
    1.4 超疏水表面防腐蚀应用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钛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工艺优化
    2.1 钛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
    2.2 工艺参数与表面微观结构及超疏水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疏水表面润湿模型转变的结构效应
    3.1 微米级凹凸结构疏水表面Wenzel润湿模型
    3.2 微纳米复合结构超疏水表面的Cassie-Baxter润湿模型
    3.3 钛合金表面Ti02纳米线结构的水热生长机理
    3.4 T102纳米线结构对润湿模型转变的作用机制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超疏水表面动态液滴的撞击运动特性
    4.1 不同疏水性表面的设计及制备
    4.2 固体表面非润湿性能与润湿滞后性
    4.3 撞击液滴的接触时间分析
    4.4 撞击液滴的接触时间与表面非润湿性的关系
    4.5 宏观结构超疏水表面的设计与制备
    4.6 理论计算撞击液滴的极限接触时间
    4.7 宏观结构降低撞击液滴的接触时间至极限值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超疏水表面低温防覆冰特性
    5.1 微纳米复合结构超疏水表面的防冰性能
    5.2 规则阵列结构超疏水表面的防冰性能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超疏水表面抑制液滴结冰形核长大的机制
    6.1 材料表面基本润湿性能
    6.2 液滴形核长大热力学过程
    6.3 液滴形核率计算及分析
    6.4 液滴晶核生长过程分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超疏水防冰表面外场条件下的除冰能力
    7.1 热场条件下超疏水表面的除冰性能
    7.2 风场条件下超疏水表面的除冰性能
    7.3 超疏水表面的防/除冰稳定性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铝基超疏水表面的构筑工艺
    8.1 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制备
    8.2 超疏水纯铝表面的制备
    8.3 不同阳极氧化结构形成机制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超疏水表面自清洁特性
    9.1 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自清洁性能
    9.2 超疏水纯铝表面的自清洁性能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超疏水表面稳定性和耐蚀性能
    10.1 超疏水铝合金表面的稳定性和耐蚀性能
    10.2 超疏水纯铝表面的稳定性和耐蚀性能
    10.3 铝基超疏水表面的耐蚀性机理
    10.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展望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制度探索与实践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边坡组合支挡结构的力学特性与抗震分析
林宇亮;杨果林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探索
连鸿凯、李伟强 编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与实现策略
许兴龙、周绿林 著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制度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研究
杨宇霞 著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整合医疗的视角
陈柯羽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阅读(儿童英语主题联想)
英童书坊编纂中心 编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背景下县域医共体协同度及提升策略研究
张萌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表达创意英文绘本(全20册)
小猴项目组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背景下医联体实施效果研究
毛瑛、王雪、刘锦林、张宁 著
分级结构表面的超疏水特性与应用
分级诊疗下的医疗健康管理多属性决策研究
邢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