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

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7
版次: 1
ISBN: 9787554023037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2页
字数: 200.000千字
分类: 历史
  •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作为“良渚古城发现者”,作者刘斌一方面对良渚古城遗址、良渚水坝、出土器物及良渚文明的影响等进行了准确、细致的介绍;另一方面又结合数十年考古经历,记叙了良渚古城发现过程中的思考,与每一个标志性时刻的发生。 
    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全面地了解良渚的“前世今生”,知道良渚文明从何而来,如何建立起神话般的王国,又如何忽然湮灭。更能通过考古过程中那些生动、闪耀的灵感时刻,与考古人“感同身受”,真正建立起与5000年前的精神联系。 
    本书是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教育和引导群众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从而坚定文化自信的优秀读物。 
      
    刘斌,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要著述有:《南河浜》《神巫的世界》《法器与王权》《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五千年良渚王国绘本》 等。 
    曾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文科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一:良渚的由来 
    渚的地理位置 / 002 
    良渚考古的开始 / 007 
    良渚文化的命名与谱系 / 010 
    良渚文化的年代与社会 / 015 
      
    二:穿过玉的时空 
    找回玉琮的前世今生 / 022 
    发现反山显贵者墓地 / 028 
    走进良渚玉器的世界 / 038 
      
    三:巫师的观象台 
    瑶 山 / 062 
    汇观山 / 077 
    无法释怀的困惑 / 083 
    在冬至的落日里找到答案 / 085 
    瑶山与汇观山祭坛的观测 / 087 
    观象纪年的产生与发展 / 093 
      
    四:贵族的住地 
    大观山下的篝火 / 102 
    沙子里的大木头 / 106 
    发现莫角山 / 108 
    这是一座台城 / 112 
      
    五:发现良渚古城 
    环境与选址 / 115 
    从一片石头开始的推理 / 117 
    找到 5000 年前的城墙 / 120 
    质疑的风波 / 132 
    八角亭十年寒暑 / 134 
      
    六:走进良渚王国 
    内 城 / 152 
    外郭城 / 187 
      
    七:发现水利系统 
    塘山水坝的发现 / 204 
    岗公岭水坝的发现 / 207 
    天眼解开空间的谜底 / 212 
    考古带我们回到修筑的现场 / 215 
    那是一片怎样的湖水? / 219 
    世界之最的水利工程 / 226 
      
    八:环境变迁与新时代的来临 
    环境的变迁 / 230 
    新时代来临 / 234 
      
    九:洪水来袭 
    大禹时代 / 239 
    故国一片汪洋中 / 241 
    茅山的洪泛层 / 244 
    追踪洪水的来源 / 247 
      
    十:良渚文明的传承 
    传播与影响 / 250 
    继承与发展 / 255 
    爱玉的中华 / 259 
      
    后 记 / 265 
  • 内容简介: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作为“良渚古城发现者”,作者刘斌一方面对良渚古城遗址、良渚水坝、出土器物及良渚文明的影响等进行了准确、细致的介绍;另一方面又结合数十年考古经历,记叙了良渚古城发现过程中的思考,与每一个标志性时刻的发生。 
    读者能够通过本书全面地了解良渚的“前世今生”,知道良渚文明从何而来,如何建立起神话般的王国,又如何忽然湮灭。更能通过考古过程中那些生动、闪耀的灵感时刻,与考古人“感同身受”,真正建立起与5000年前的精神联系。 
    本书是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教育和引导群众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从而坚定文化自信的优秀读物。 
  • 作者简介:
      
    刘斌,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要著述有:《南河浜》《神巫的世界》《法器与王权》《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五千年良渚王国绘本》 等。 
    曾获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文科领军人才、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 目录:
      
    一:良渚的由来 
    渚的地理位置 / 002 
    良渚考古的开始 / 007 
    良渚文化的命名与谱系 / 010 
    良渚文化的年代与社会 / 015 
      
    二:穿过玉的时空 
    找回玉琮的前世今生 / 022 
    发现反山显贵者墓地 / 028 
    走进良渚玉器的世界 / 038 
      
    三:巫师的观象台 
    瑶 山 / 062 
    汇观山 / 077 
    无法释怀的困惑 / 083 
    在冬至的落日里找到答案 / 085 
    瑶山与汇观山祭坛的观测 / 087 
    观象纪年的产生与发展 / 093 
      
    四:贵族的住地 
    大观山下的篝火 / 102 
    沙子里的大木头 / 106 
    发现莫角山 / 108 
    这是一座台城 / 112 
      
    五:发现良渚古城 
    环境与选址 / 115 
    从一片石头开始的推理 / 117 
    找到 5000 年前的城墙 / 120 
    质疑的风波 / 132 
    八角亭十年寒暑 / 134 
      
    六:走进良渚王国 
    内 城 / 152 
    外郭城 / 187 
      
    七:发现水利系统 
    塘山水坝的发现 / 204 
    岗公岭水坝的发现 / 207 
    天眼解开空间的谜底 / 212 
    考古带我们回到修筑的现场 / 215 
    那是一片怎样的湖水? / 219 
    世界之最的水利工程 / 226 
      
    八:环境变迁与新时代的来临 
    环境的变迁 / 230 
    新时代来临 / 234 
      
    九:洪水来袭 
    大禹时代 / 239 
    故国一片汪洋中 / 241 
    茅山的洪泛层 / 244 
    追踪洪水的来源 / 247 
      
    十:良渚文明的传承 
    传播与影响 / 250 
    继承与发展 / 255 
    爱玉的中华 / 259 
      
    后 记 / 26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