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2020-01
版次: 1
ISBN: 9787505149052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7页
分类: 政治
9人买过
  •   中国共产党自她诞生那一天起,就一直探讨人民文艺的问题。李大钊、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在这方面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过艰辛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求实地说,这些理论还不成体系,这些实践还没有发展成大规模的自觉的运动。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总结中国进步文艺特别是五四以来新文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劳动者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观。具体地说,就是认为历史是劳动者创造的,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文艺.不但要把劳动者作为文艺表现的主要对象,而且应当自觉地为实现劳动者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根本利益而存在、而发展。贺敬之等一大批革命文艺家的贡献,就是在继承鲁迅等左翼作家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把《讲话》精神落到了实处,落到了千百万劳动者的心中,落到了人类文艺史的丰碑之上。   刘润为,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受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军事科学院高级研究员。
      
      张器友,1945年生,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延安文学和中国新诗研究,出版有《李季评传》《当代中国文学艺术论》《近五十年中国文学思潮通论》《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抗拒不了的传统――以延安文学为中心的历史性阅读》《重振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现代语境中的文学思潮与诗潮》《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等著作十余种。 第一辑 专篇
    第一章 生活和创作道路
    第二章 新诗史上第三座高峰
    第三章 民族新歌剧拓荒之一人
    第四章 新时期文艺方针重要阐释者
    第五章 贺敬之的诗论

    第二辑 散篇
    人民本位,中国气派――贺敬之创作道路述评
    抗拒不了的传统――论贺敬之的诗歌创作之一
    革命浪漫主义的抒情――论贺敬之的诗歌创作之二
    新古体诗:贺敬之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
    晚岁微型见大诗――读贺敬之《近年偶作诗抄》
    贺敬之新古体诗中的忧患意识
    贺敬之在建设新诗体方面的贡献
    《贺敬之诗新选》序

    第三辑 外篇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由《贺敬之研究文选》想到的
    是钩沉还是翻检早已清楚的“陈年老账”?――歌剧《白毛女》的署名问题
    如何叙述20世纪中国新诗道路?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自她诞生那一天起,就一直探讨人民文艺的问题。李大钊、瞿秋白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在这方面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也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过艰辛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求实地说,这些理论还不成体系,这些实践还没有发展成大规模的自觉的运动。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总结中国进步文艺特别是五四以来新文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劳动者自己的文艺理论体系。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观。具体地说,就是认为历史是劳动者创造的,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文艺.不但要把劳动者作为文艺表现的主要对象,而且应当自觉地为实现劳动者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根本利益而存在、而发展。贺敬之等一大批革命文艺家的贡献,就是在继承鲁迅等左翼作家光荣传统的基础上,把《讲话》精神落到了实处,落到了千百万劳动者的心中,落到了人类文艺史的丰碑之上。
  • 作者简介:
      刘润为,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受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军事科学院高级研究员。
      
      张器友,1945年生,安徽枞阳人,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延安文学和中国新诗研究,出版有《李季评传》《当代中国文学艺术论》《近五十年中国文学思潮通论》《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抗拒不了的传统――以延安文学为中心的历史性阅读》《重振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现代语境中的文学思潮与诗潮》《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等著作十余种。
  • 目录:
    第一辑 专篇
    第一章 生活和创作道路
    第二章 新诗史上第三座高峰
    第三章 民族新歌剧拓荒之一人
    第四章 新时期文艺方针重要阐释者
    第五章 贺敬之的诗论

    第二辑 散篇
    人民本位,中国气派――贺敬之创作道路述评
    抗拒不了的传统――论贺敬之的诗歌创作之一
    革命浪漫主义的抒情――论贺敬之的诗歌创作之二
    新古体诗:贺敬之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
    晚岁微型见大诗――读贺敬之《近年偶作诗抄》
    贺敬之新古体诗中的忧患意识
    贺敬之在建设新诗体方面的贡献
    《贺敬之诗新选》序

    第三辑 外篇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由《贺敬之研究文选》想到的
    是钩沉还是翻检早已清楚的“陈年老账”?――歌剧《白毛女》的署名问题
    如何叙述20世纪中国新诗道路?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读贺敬之/传承红色基因读本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