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与市政管理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与市政管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0-10
版次: 1
ISBN: 9787208165595
定价: 1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96页
分类: 经济
12人买过
  •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税收等地政制度。土地制度与市政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不仅表现为土地税和房捐是市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表现为市政建设中的筑路和公共设施的修建与土地的购买密不可分。本书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土地制度,其中,第一至第三章分析租界的土地产权制度,第四至第九章分析土地的管理制度,即地政管理,包括土地税和房捐的收取以及土地价格的评估;下篇为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包括租界当局的财政和公共品的提供。本书从土地管理制度、土地产权制度、避免产权过细化、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城市公共管理收入来源、市政建设用地获取、招标制度对市政购买的约束等几个维度总结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和市政管理,为当代城市管理提供了历史经验借鉴。 杜恂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主要著作:《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DD兼评韦伯 》《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近代中国钱业习惯法DD以上海钱业为视角》等。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近年主要以制度分析方法从事经济史和金融史的研究。 
    高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河南科技大学任职。 
    杨小燕,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任职。 

    上篇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 
    导言3 

     
    第一章道契制度12 
    第一节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私有产权登记制度12 
    第二节道契制度的优势与弊端19 

     
    第二章历年道契申领总趋势24 
    第一节图表显示的申领趋势24 
    第二节租界的持续扩张与界外“租地”34 

     
    第三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土地交易43 
    第一节对高速涨价数字的疑问43 
    第二节信息不对称与利益分配47 

     
    第四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管理制度60 
    第一节土地管理制度形成及演变60 
    第二节土地管理制度演变的动力68 

     
    第五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管理74 
    第一节公共租界的房地产评估75 
    第二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地税房捐的征收85 
    第三节土地管理过程中纠纷解决机制100第六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利用106 
    第一节公共地的形成和利用106 
    第二节私有土地利用方式的演变112 

     
    第七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交易123 
    第一节土地交易的形式123 
    第二节土地交易市场的有效性134 

     
    第八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土地价格分析148 
    第一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价格148 
    第二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土地价格的决定160 
    第三节影响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土地价格的因素169 

     
    第九章土地价格与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城市化177 
    第一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城市化水平与土地价格177 
    第二节城市化与土地价格的模型分析与理论分析181 
    第三节实证检验184 
    下篇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市政管理(1854―1943年) 
    导言195 

     
    第十章集团利益、工部局与租界的公共品供需207 
    第一节开埠后上海的经济利益集团207 
    第二节工部局的产生和市政管理权215 
    第三节工部局与开埠后租界的公共品供需219 

     
    第十一章工部局财政原则与财政收支趋势235 
    第一节工部局的财政原则、预算制度与财政赤字236 
    第二节工部局的主要税种和税收权的确立239 
    第三节工部局的债券发行与财政冒险245 
    第四节工部局财政收入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251 
    第五节工部局财政收支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影响256第十二章工部局的筑路与征地260 
    第一节工部局的筑路权与私人土地所有权260 
    第二节工部局筑路的收益与风险264 
    第三节工部局筑路用地的获取方式267 
    第四节工部局筑路与租界独特的道路形态272 

     
    第十三章工部局对公用事业的监管275 
    第一节公用事业特许权制度的运作机制276 
    第二节公用事业特许权制度的收益与危机289 
    第三节工部局特许权监管与集团利益的实现301 

     
    第十四章工部局市政管理的多维度监督307 
    第一节权力、行政法与舆论监督308 
    第二节招标制度对市政购买的制度化约束317 
    第三节市政招标制度对华界市政管理的影响332 
    第四节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公开341 

     
    历史借鉴347 
    附录 
    附录A上海道契资料(1844―1911年)355 
    附录B1868―1933年房捐征收额及税率666 
    附录C公共租界越界筑路情况表669 
    附录D南京路、外滩、四川路、河南路土地价格671 
    附录E工部局财政数据675 

     
    参考文献685 
    后记696 

  • 内容简介: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税收等地政制度。土地制度与市政管理是密切相关的,不仅表现为土地税和房捐是市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表现为市政建设中的筑路和公共设施的修建与土地的购买密不可分。本书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土地制度,其中,第一至第三章分析租界的土地产权制度,第四至第九章分析土地的管理制度,即地政管理,包括土地税和房捐的收取以及土地价格的评估;下篇为公共租界的市政管理,包括租界当局的财政和公共品的提供。本书从土地管理制度、土地产权制度、避免产权过细化、土地价值评估制度、城市公共管理收入来源、市政建设用地获取、招标制度对市政购买的约束等几个维度总结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和市政管理,为当代城市管理提供了历史经验借鉴。
  • 作者简介:
    杜恂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主要著作:《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DD兼评韦伯 》《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近代中国钱业习惯法DD以上海钱业为视角》等。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近年主要以制度分析方法从事经济史和金融史的研究。 
    高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河南科技大学任职。 
    杨小燕,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任职。 

  • 目录:
    上篇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制度 
    导言3 

     
    第一章道契制度12 
    第一节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土地私有产权登记制度12 
    第二节道契制度的优势与弊端19 

     
    第二章历年道契申领总趋势24 
    第一节图表显示的申领趋势24 
    第二节租界的持续扩张与界外“租地”34 

     
    第三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土地交易43 
    第一节对高速涨价数字的疑问43 
    第二节信息不对称与利益分配47 

     
    第四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管理制度60 
    第一节土地管理制度形成及演变60 
    第二节土地管理制度演变的动力68 

     
    第五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管理74 
    第一节公共租界的房地产评估75 
    第二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地税房捐的征收85 
    第三节土地管理过程中纠纷解决机制100第六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利用106 
    第一节公共地的形成和利用106 
    第二节私有土地利用方式的演变112 

     
    第七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交易123 
    第一节土地交易的形式123 
    第二节土地交易市场的有效性134 

     
    第八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土地价格分析148 
    第一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土地价格148 
    第二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土地价格的决定160 
    第三节影响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土地价格的因素169 

     
    第九章土地价格与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城市化177 
    第一节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城市化水平与土地价格177 
    第二节城市化与土地价格的模型分析与理论分析181 
    第三节实证检验184 
    下篇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市政管理(1854―1943年) 
    导言195 

     
    第十章集团利益、工部局与租界的公共品供需207 
    第一节开埠后上海的经济利益集团207 
    第二节工部局的产生和市政管理权215 
    第三节工部局与开埠后租界的公共品供需219 

     
    第十一章工部局财政原则与财政收支趋势235 
    第一节工部局的财政原则、预算制度与财政赤字236 
    第二节工部局的主要税种和税收权的确立239 
    第三节工部局的债券发行与财政冒险245 
    第四节工部局财政收入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251 
    第五节工部局财政收支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影响256第十二章工部局的筑路与征地260 
    第一节工部局的筑路权与私人土地所有权260 
    第二节工部局筑路的收益与风险264 
    第三节工部局筑路用地的获取方式267 
    第四节工部局筑路与租界独特的道路形态272 

     
    第十三章工部局对公用事业的监管275 
    第一节公用事业特许权制度的运作机制276 
    第二节公用事业特许权制度的收益与危机289 
    第三节工部局特许权监管与集团利益的实现301 

     
    第十四章工部局市政管理的多维度监督307 
    第一节权力、行政法与舆论监督308 
    第二节招标制度对市政购买的制度化约束317 
    第三节市政招标制度对华界市政管理的影响332 
    第四节对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公开341 

     
    历史借鉴347 
    附录 
    附录A上海道契资料(1844―1911年)355 
    附录B1868―1933年房捐征收额及税率666 
    附录C公共租界越界筑路情况表669 
    附录D南京路、外滩、四川路、河南路土地价格671 
    附录E工部局财政数据675 

     
    参考文献685 
    后记696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