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吟诵基础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王长海,甘以诺
出版时间:
2021-05
版次:
1
ISBN:
9787570116386
定价:
29.8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4人买过
-
本书共分两编。编为“吟诵基础”,包括:吟诵概述、吟诵规则与方法、宋词的吟诵。第二编为“宋词吟诵”,每篇包括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与吟诵。
王长海,男,1955年生,山东滕州人,曾任原枣庄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传统的研究,尤擅古诗文鉴赏与,工吟诵。来专注于古诗文吟诵的发掘与整理,为古诗文吟诵的推广和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出版散文集三言两语等。甘以诺,男,1961年生,山东滕州人,曾任原枣庄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兼原枣庄市国土资源局薛城分局局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传统的传播与研究,为古诗文诵读的推广作出了的贡献。曾出版新增广贤文美古诗诵读一百首等书。
精彩内容:
章 吟诵概述一、吟诵的意义(一)学欣赏诗文的需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两三千年以来,我们的先人创作了数量惊人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审美,是历代读书人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源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是学诗要动。宋代大儒朱熹主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到”。所谓“到”即是要大声地吟哦、诵读出来。苏东坡说:“三分诗,七分读。”明代李东阳云:“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清代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这都是先贤们的经验之谈。朱光潜先生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来。能诵读是欣赏诗的要务。”读一部戏剧的剧本和看这出戏的演出,读一份菜谱和品尝这份菜谱上的大菜,其感受是不同的。默读诗词和吟诵诗词之间的差别也在于此。读者要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所读诗文的意境结合起来产生壮鸣,才能对诗的理解更加深刻。(二)创作诗文的需要。中国古典诗歌一般都讲求音节,尤其是近体诗和词。不仅字的多少有定数,句子的长短有定式,且字的有定声。用这种文体创作,也必须遵守这三项要求。这是源于音乐母体,便于吟诵的需要。(三)开展诗教的需要。论语泰伯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说欲修身,应先学诗;欲立身,必学礼;欲成,必学乐。孔子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奠定了后世中国基本的文学、审美和致思方向。苏轼在和董传留别诗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诗教对塑造人和加强人的涵养的重要。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载,“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说,柳永的词“天下咏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西夏归来的使者告诉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吟诵比朗诵更具音乐美。朗诵和吟诵各有所长,不可相互替代。(四)传承传统的需要。学者叶嘉莹先生讲:“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的汉字先天被赋予了音节美的特,独体单音节、易表情是它的优势。且从造字之始,汉字特别注意形、音、义三者紧密结合,这在世界上是二的。
编吟诵基础章吟诵概述·一、吟诵的意义二、吟诵的概念及其分类三、吟诵的历史发展四、如何吟诵第二章吟诵规则与方法一、押韵二、仄三、对仗四、用典五、节奏六、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七、开音、闭音八、叶音、破读第三章宋词的吟诵一、词牌二、宋词的吟诵要点第二编 宋词吟诵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张先青门引(乍暖还轻冷)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王安国清乐(留春不住)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王 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定风波(莫听穿林)苏轼青玉案(凌波不过)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贺 铸玉楼春(锦城春)王诜 ……霜天晓角(倚天绝壁)纬元吉诉衷情(当年万里)陆游渔家傲(天接云涛)李清照鹧鸪天(我是清都)朱敦儒柳 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黄裳减字木兰花(红旗高举)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苏 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两编。编为“吟诵基础”,包括:吟诵概述、吟诵规则与方法、宋词的吟诵。第二编为“宋词吟诵”,每篇包括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与吟诵。
-
作者简介:
王长海,男,1955年生,山东滕州人,曾任原枣庄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传统的研究,尤擅古诗文鉴赏与,工吟诵。来专注于古诗文吟诵的发掘与整理,为古诗文吟诵的推广和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出版散文集三言两语等。甘以诺,男,1961年生,山东滕州人,曾任原枣庄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兼原枣庄市国土资源局薛城分局局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传统的传播与研究,为古诗文诵读的推广作出了的贡献。曾出版新增广贤文美古诗诵读一百首等书。
精彩内容:
章 吟诵概述一、吟诵的意义(一)学欣赏诗文的需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两三千年以来,我们的先人创作了数量惊人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审美,是历代读书人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源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是学诗要动。宋代大儒朱熹主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到”。所谓“到”即是要大声地吟哦、诵读出来。苏东坡说:“三分诗,七分读。”明代李东阳云:“诗必有具眼,亦必有具耳。眼主格,耳主声。”清代曾国藩在家书中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这都是先贤们的经验之谈。朱光潜先生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来。能诵读是欣赏诗的要务。”读一部戏剧的剧本和看这出戏的演出,读一份菜谱和品尝这份菜谱上的大菜,其感受是不同的。默读诗词和吟诵诗词之间的差别也在于此。读者要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所读诗文的意境结合起来产生壮鸣,才能对诗的理解更加深刻。(二)创作诗文的需要。中国古典诗歌一般都讲求音节,尤其是近体诗和词。不仅字的多少有定数,句子的长短有定式,且字的有定声。用这种文体创作,也必须遵守这三项要求。这是源于音乐母体,便于吟诵的需要。(三)开展诗教的需要。论语泰伯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说欲修身,应先学诗;欲立身,必学礼;欲成,必学乐。孔子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奠定了后世中国基本的文学、审美和致思方向。苏轼在和董传留别诗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是诗教对塑造人和加强人的涵养的重要。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载,“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说,柳永的词“天下咏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西夏归来的使者告诉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吟诵比朗诵更具音乐美。朗诵和吟诵各有所长,不可相互替代。(四)传承传统的需要。学者叶嘉莹先生讲:“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的汉字先天被赋予了音节美的特,独体单音节、易表情是它的优势。且从造字之始,汉字特别注意形、音、义三者紧密结合,这在世界上是二的。
-
目录:
编吟诵基础章吟诵概述·一、吟诵的意义二、吟诵的概念及其分类三、吟诵的历史发展四、如何吟诵第二章吟诵规则与方法一、押韵二、仄三、对仗四、用典五、节奏六、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七、开音、闭音八、叶音、破读第三章宋词的吟诵一、词牌二、宋词的吟诵要点第二编 宋词吟诵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张先青门引(乍暖还轻冷)李重元忆王孙(萋萋芳草)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王安国清乐(留春不住)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王 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定风波(莫听穿林)苏轼青玉案(凌波不过)贺铸踏莎行(杨柳回塘)贺 铸玉楼春(锦城春)王诜 ……霜天晓角(倚天绝壁)纬元吉诉衷情(当年万里)陆游渔家傲(天接云涛)李清照鹧鸪天(我是清都)朱敦儒柳 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黄裳减字木兰花(红旗高举)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苏 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记
查看详情
-
全新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91.62%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0.57%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83.84%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85.56%
-
全新
河北省廊坊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