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6-12
版次: 1
ISBN: 9787520102261
定价: 7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20页
字数: 3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3人买过
  • 本书对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进行了收集、分析、归纳和提炼,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理论和实际,概括性地提出九点结论,并对每个重点领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化解,以及构建和谐社区,列举和分析了两至三个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体现了案例所在地区的基层政府在预防与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及其矛盾和纠纷方面,可以为全国各地的县乡(镇)基层政府治理与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周松柏,1949年生,男,汉族,博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主要从事民族历史和民族经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职贵州近现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贵阳王阳明研究会理事。 第一章 导论/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00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007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010
      第四节 国内与国外研究概况/016
    第二章 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与基本特点/033
      第一节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033
      第二节  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特点/036
    第三章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预判/046
      第一节 社会群体性事件重点领域预判/047
      第二节 社会群体性事件重点区域预判/092
    第四章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七个方面能力的实地实证调查研究/102
      第一节 源头治理的制度创新能力/104
      第二节 预防为主的机制构建能力/105
      第三节 舆情信息监测与预测能力/107
      第四节 响应联动机制与应急反应能力/108
      第五节 柔性处置的治理平息能力/109
      第六节 矛盾化解与善后恢复能力/113
      第七节 基层党委和政府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能力/115
      第八节 对乡(镇)基层党委和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总结/117
    第五章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与评价/125
      第一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的评价方法及内容/126
      第二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综合能力评价实测/136
      第三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分析/139
    第六章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142
      第一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预测能力及对策/142
      第二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及对策/146
      第三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善后能力及对策/162
      第四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协调发展能力及对策/166
    第七章 “以人为本”加快县、乡(镇)基层发展
        ——从源头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180
      第一节 促进县、乡(镇)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180
      第二节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为基层政府应对与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185
      第三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农民财产权的实现方式/189
      第四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征地程序的规范/203
    第八章 预防和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区案例/207
      第一节 龙滩水电站:化解站/群矛盾、构建和谐库区/207
      第二节 溪洛渡水电站: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建设和谐库区/210
      第三节 云南省陆良县:“8·26”群体性事件处置亮点/213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构建矿/群和谐关系,实现促企、惠民“双赢”/215
      第五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各县(区):化解矿/群矛盾、建设和谐矿区/218
      第六节 河北滦县:以“三提一统”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20
      第七节 江苏兴化:努力当好“三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22
      第八节 胶州市:城管进社区,打造“百姓城管”执法品牌/225
      第九节 中山市火炬区:创新城管机制,平安建设取得实效/227
      第十节 海南省:推行“河长制”,构建上下游和谐社区/229
      第十一节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以河长制推动全域生态环境保护,化解上下游矛盾纠纷/232
      第十二节 北京新机场: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征地拆迁/235
      第十三节 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制定“六有”原则,确保和谐征地拆迁/237
      第十四节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化解征地矛盾纠纷/239
    结论与研究展望/242
    主要参考文献/249
    附件1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调查访谈问卷/274
    附件2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实地实证调查研究/280
    附件3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专家意见咨询表/306
    附件4 相关研究成果/310


    表目录
    表3-1 川黔滇桂四省区六座大中型水电站经济效益情况/052
    表3-2 川黔滇桂四省区独立核算国有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052
    表3-3 贵州省“西电东送”主要水电站重要财务指标/053
    表3-4 全国各地区水资源情况(2014年)/093
    表3-5 全国各地区人均水资源情况(2014年)/095
    表3-6 西部地区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及其占全国比重(2014年)/097
    表3-7 西部地区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及其占全国比重(2014年)/098
    表3-8 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4年)/099
    表5-1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32
    表5-2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总排序/134
    表5-3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阶段划分/136
    表5-4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得分/137
    表5-5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计算评价得分/138

    图目录
    图5-1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理论模型/127
    图5-2 树状型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130
    图5-3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分量模型/131
  • 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进行了收集、分析、归纳和提炼,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理论和实际,概括性地提出九点结论,并对每个重点领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化解,以及构建和谐社区,列举和分析了两至三个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地体现了案例所在地区的基层政府在预防与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及其矛盾和纠纷方面,可以为全国各地的县乡(镇)基层政府治理与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 作者简介:
    周松柏,1949年生,男,汉族,博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主要从事民族历史和民族经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兼职贵州近现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贵阳王阳明研究会理事。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00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007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010
      第四节 国内与国外研究概况/016
    第二章 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与基本特点/033
      第一节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033
      第二节  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基本特点/036
    第三章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预判/046
      第一节 社会群体性事件重点领域预判/047
      第二节 社会群体性事件重点区域预判/092
    第四章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七个方面能力的实地实证调查研究/102
      第一节 源头治理的制度创新能力/104
      第二节 预防为主的机制构建能力/105
      第三节 舆情信息监测与预测能力/107
      第四节 响应联动机制与应急反应能力/108
      第五节 柔性处置的治理平息能力/109
      第六节 矛盾化解与善后恢复能力/113
      第七节 基层党委和政府综治维稳和社会管理创新能力/115
      第八节 对乡(镇)基层党委和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总结/117
    第五章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与评价/125
      第一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的评价方法及内容/126
      第二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综合能力评价实测/136
      第三节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分析/139
    第六章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对策研究/142
      第一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预测能力及对策/142
      第二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及对策/146
      第三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善后能力及对策/162
      第四节 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协调发展能力及对策/166
    第七章 “以人为本”加快县、乡(镇)基层发展
        ——从源头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180
      第一节 促进县、乡(镇)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180
      第二节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为基层政府应对与解消社会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185
      第三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农民财产权的实现方式/189
      第四节 水电、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中征地程序的规范/203
    第八章 预防和化解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区案例/207
      第一节 龙滩水电站:化解站/群矛盾、构建和谐库区/207
      第二节 溪洛渡水电站: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建设和谐库区/210
      第三节 云南省陆良县:“8·26”群体性事件处置亮点/213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构建矿/群和谐关系,实现促企、惠民“双赢”/215
      第五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各县(区):化解矿/群矛盾、建设和谐矿区/218
      第六节 河北滦县:以“三提一统”模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20
      第七节 江苏兴化:努力当好“三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22
      第八节 胶州市:城管进社区,打造“百姓城管”执法品牌/225
      第九节 中山市火炬区:创新城管机制,平安建设取得实效/227
      第十节 海南省:推行“河长制”,构建上下游和谐社区/229
      第十一节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以河长制推动全域生态环境保护,化解上下游矛盾纠纷/232
      第十二节 北京新机场:化解矛盾,实现和谐征地拆迁/235
      第十三节 桂林市临桂区临桂镇:制定“六有”原则,确保和谐征地拆迁/237
      第十四节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机制,化解征地矛盾纠纷/239
    结论与研究展望/242
    主要参考文献/249
    附件1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调查访谈问卷/274
    附件2 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实地实证调查研究/280
    附件3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专家意见咨询表/306
    附件4 相关研究成果/310


    表目录
    表3-1 川黔滇桂四省区六座大中型水电站经济效益情况/052
    表3-2 川黔滇桂四省区独立核算国有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052
    表3-3 贵州省“西电东送”主要水电站重要财务指标/053
    表3-4 全国各地区水资源情况(2014年)/093
    表3-5 全国各地区人均水资源情况(2014年)/095
    表3-6 西部地区主要能源、黑色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及其占全国比重(2014年)/097
    表3-7 西部地区主要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基础储量及其占全国比重(2014年)/098
    表3-8 全国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4年)/099
    表5-1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32
    表5-2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总排序/134
    表5-3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阶段划分/136
    表5-4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得分/137
    表5-5 基层政府应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计算评价得分/138

    图目录
    图5-1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的理论模型/127
    图5-2 树状型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130
    图5-3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分量模型/131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宿命之路
李杨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
胡春艳 著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与合作: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
蒋旭峰 著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与绿化
王积龙 著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表演
(美)查尔斯·蒂利,王子夔、朱联璧 译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政治
[美]蒂利、[美]塔罗 著;李义中 译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抗争与坚守: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历史演进研究
王焕芝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抗争与秩序:基层政府面对群体性事件的因应之道
贵州省农民工经济研究
周松柏 著